麻醉就是睡一覺這麼簡單嗎?

jucicy


我是麻醉醫生,談談我對麻醉的理解。

在大眾的眼裡,麻醉就是打一針,然後什麼都用不管了,甚至可以上街買菜(調侃)。做為麻醉醫生,我希望麻醉就是睡覺一樣。如果患者手術結束後說:“我睡了一覺,手術就結束了。”我覺得這是對我最大的褒獎。可是為了這樣的睡覺感覺我們要做很大的努力。


根據不同的手術要求,不同的病人,麻醉的選擇多種多樣,麻醉需要的治療操作也是繁多複雜的。便於大家理解我把麻醉簡單分兩類。

  1. 患者保留自主呼吸,這裡就包括局麻,椎管內麻醉,鎮靜麻醉,神經阻滯等等這類麻醉主要特點是阻斷患者的疼痛同時保留呼吸。說起來很簡單,但是麻醉醫生要做很多精準的操作,選擇最合適的藥物。椎管內麻醉時,麻醉醫生要儘量避免穿刺帶來的疼痛,儘量做到一次性穿刺成功。神經阻滯時可以選擇B超引導穿刺,也可以使用神經刺激儀,儘量做到穿刺不損傷神經又要達到良好的效果。術中要根據手術進展做好相關預防。比如痔瘡手術看起來簡單,但是如果患者出現迷走神經反射可能會腰患者的命,這時就需要麻醉醫生仔細觀察,預防發生或者發生後及時處理。再比如一個100歲的患者做一個骨折手術,外科操作和20歲的骨折操作沒有區別。但是為了手術的安全完成,麻醉可能要監測有創動脈血壓,心功能心排量監測,最關鍵的是要做到麻醉後幾乎不影響患者生命體徵

    。因為任何的風吹草動都可能給患者帶來致命打擊。所有的保留呼吸的麻醉,麻醉醫生都要儘量做到患者安靜而平穩的睡覺。儘量不讓患者感覺到手術的操作帶來的恐懼。

  2. 麻醉機輔助呼吸的全麻,這個時候患者的確是“睡覺”了。而且比睡覺深的多,意識可逆性的消失。這個過程中麻醉醫生要使用鎮靜藥,鎮痛藥,肌松藥等藥物,然後還要使用麻醉機控制呼吸,用肌松監測儀監測肌肉鬆弛情況,用腦電儀監測腦電看患者麻醉深度,監護儀監測基本體徵等等。要綜合各種指標保證患者安全情況下給外科手術創造最好的手術條件。比如一臺腦動脈瘤手術,外科醫生根據手術的進展隨時需要血壓下降或者提升到多少,麻醉醫生就要在1-2分鐘內完成。這樣的精準控制是非常困難的。因為血壓的變化會牽涉整個機體做出應對反應,麻醉醫生就要預防所有的可能帶來惡果的應激。手術結束後麻醉醫生還要儘量保證患者的較快的平穩的甦醒,甦醒後沒有太多的疼痛,噁心,呼吸困難等症狀。讓患者平穩應對手術後打擊。如果這時患者甦醒後覺得自己只是睡了一覺,那我們會感到特別欣慰。這說明這個麻醉的處理非常恰當到位。

臨床麻醉中會遇到什麼?

患者心功能不全,肺功能不全,肝腎功能不全,失血性休克,脊柱側彎導致各種操作困難,傳染病,各種精神障礙病人,高齡(隨著人口老齡化,超高齡患者增多),肥胖,低齡,各種系統性疾病患者(糖尿病,甲亢等),血液病。很多患者都罹患了多種疾病,我們需要關注他們的內科疾病還是對對付外科疾病。

麻醉科是一個醫院最具人文關懷的科室,

要讓小孩子更少的感覺恐懼,給老人家最多的體面,給女性最多的隱私,給男性更多的放鬆。要讓患者體會舒適化而安全的醫療。

大眾覺得睡一覺的麻醉,麻醉醫生確要付出巨大努力才可以。我們希望患者體驗的麻醉就是睡一覺。


麻醉醫生小康


當然不是,因為我試過三次麻醉,有倆次是剖腹產進行了脊髓穿刺,有一次是胎停育流血不止做的無痛人流。做那無痛人流感覺還好一點,就像睡了一覺,等被人叫醒了手術也完成了,基本沒什麼痛苦。但是,剖腹產就不同,那就像死而復生一樣,那個脊髓穿刺啊簡直痛得人打冷戰,好像整個人掉進了冰窟窿,我那時候還是六月天呢!等到身體麻木的時候醫生就開始動刀子,割肚皮的時候頭腦都還清醒,但不知在幾何時就什麼也不知道了,整個人的靈魂都好像飄出來了在雲端裡漂浮著,我還以為自己昇天了呢!一直聽到有嬰兒的啼哭聲才有小小知覺,靈魂才慢慢的飄回來。第二次剖腹產更厲害,感覺自己差點就死在了手術臺上,因為剖腹產的時候順便做結紮手術,那時候的我頭腦全清醒,醫生怎樣操作我聽得清清楚楚,拉肚子的東西都感覺得到,雖然不痛但感覺的非常不舒服,好像腸子被人全部拉出來了似的,手術時間又長。我出手術室的時候感覺身體不是自己的嘔吐起來了,半條命都感覺快沒了,幸好手術前沒吃東西吐不出什麼,一會就停止了嘔吐,如果一直吐下去傷口一定會裂開大出血。阿彌陀佛,老天保佑,總算被我挺過去了。現在小兒子也有六歲了,希望他快高長大,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幸福快樂!


華女154887340


‘’麻醉就是睡一覺,打一針"這句話聽了無數次,我覺得這個對我們麻醉同行的不理解!

針對這個問題,我先回答哪些麻醉方式需要睡?哪些不需要?

1,局麻,這個不用多說,病人當然是清醒。

2,椎管內麻醉,就是我們所說的半身麻,比如剖腹產手術。如果麻醉醫生沒有適當給予靜脈鎮靜藥,患者的意識是一直清醒的。

3,神經阻滯麻醉,包括頸叢和臂叢麻醉,也就是做甲狀腺,手,鎖骨的手術麻醉方法。由於是區域阻滯,所以沒有靜脈鎮靜下,病人也是保持清醒的。

4,非氣管插管靜脈,比如無痛人流、無痛胃腸鏡等。就是採用短效靜脈麻醉藥進行誘導,以間斷或連續靜脈注射法維持麻醉。既然有全麻字眼,患者當然是處於睡眠狀態,麻醉過程中有時還會有一些興奮愉悅的體驗,很多患者醒來都會說做了個好夢。

5,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是指在吸入或靜脈麻葯快速誘導下,插入氣管導管給予機械通氣。此麻醉方式適用所有手術。同樣,這個病人全程也是處於睡眠狀態。

對他人來說,睡一覺,看似簡單,對於我們麻醉醫生來說,則是無形的壓力和責任。

1,術前,我們要評估病人的相關情況,制定相關麻醉方案以及談論可能術中出現的各種風險。

2,手術開始前,要先麻醉,很多人以為打一針,推點藥就完事。但是實施麻醉操作,沒有一兩年實戰經驗,是無法勝任的。就好比飛鏢,你說扔一下就好,但是能扔中紅心就是靠技術了。

有時評估到手術風險高,我們還需給病人進行中心靜脈壓穿刺,動脈穿刺,準備血液回收機等,做好充足準備。

3,手術過程,很多人又說我們麻醉醫生在一旁坐著。其實手術開始了,才正式考驗我們,因為病人在麻醉情況下,又進行手術,機體已經產生變化,隨時有可能出現大出血,血壓下降,心率失常等等可能,而我們既要保證病人舒適,無痛,又要負責圍術期病人生命體徵的穩定。



手術結束,一些全麻病人,術科醫生都走了,我們還得對病人進行復蘇,確保病人血壓,心率,血氧各方面穩定後,才能將其送返回病房。

從術前,術中到術後每個環節,每個步驟都不能馬虎,而完全不是睡一覺,打一針這麼簡單!


麻醉科餘醫生


作為一個麻醉醫生,很有興趣答一波。

對於躺在手術檯上的患者以及家屬而言,在全麻狀態下,可能就是簡單的睡一覺。(因為還有椎管內麻醉、神經阻滯是清醒的,只消除痛覺和感覺,不消除意識,也就是說不用睡一覺)

但是對於麻醉醫生而言,患者把生命交到我們的手上,一刻也不敢疏忽。

從你進入手術室的那一刻起,麻醉醫生就已經開始為你準備好了一切,包括呼吸機的安全性檢查,搶救藥物的準備以及麻醉藥物的準備,氣管插管的工具等等,當你到來,就會接上心電監護,從這時起,開始為你的生命保駕護航。

手術醫生來到以後,經過醫生、手術護士、麻醉醫生三方核查以後,確認一切無誤,才能進行麻醉,從清醒進入睡眠狀態我們稱為誘導期,這一期間風險很大,我們通常把它比喻為飛機的起飛,等誘導順利完成後,我們緊張的心情會舒緩一點,開始進入麻醉維持階段。

等誘導完成,病人病情平穩,我們會開始馬不停蹄的記錄各種單子,然後一邊記錄一邊不斷的看著患者的監護儀及呼吸機各種參數的變化,根據手術進程不斷調整藥物麻醉深度,術中如果遇到一些特殊情況,還要進行搶救和處理。

當手術做完,病人需要從麻醉狀態清醒過來,我們稱之為著落,這個階段也是風險比較高的一個階段,我們需要時刻警惕,保證病人安全的醒過來。

所以,對於不同的人而言,有著不同的體會。

正如有句話說的,當你覺得歲月靜好,一定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夏日蘇荷先生


  眾所周知,在醫院進行各種手術之前都會進行麻醉,有些是局部麻醉,有些是全身麻醉:給點麻藥,讓患者睡一覺,然後無痛狀態下進行手術操作,難道“麻醉就是睡一覺這麼簡單嗎”?答案是否定的。麻醉並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麼簡單!如果認為麻醉就是睡一覺這麼簡單的話,就是對麻醉醫生工作的不瞭解。

  其實,麻醉醫生在手術中的作用就像開飛機,從手術前的準備,到術中維持患者正常生命體徵,再到病人清醒後的監護,與飛機起飛、飛行、降落的過程非常類似。麻醉醫生給患者打麻藥是為了解除手術過程中患者的痛苦,在整個手術過程中,他們還必須負責處理病人因為接受麻醉及手術而引起的生理反應,維持病人在麻醉狀態中的基本生命體徵的正常:如心跳、呼吸、血液循環及血氧飽和度等等;另外,還必須注意病人的麻醉深度是否適中,預防及緊急處理麻醉中可能出現的異常情況,以免發生併發症及嚴重的後遺症;手術結束,麻醉醫生還需要負責讓病人安全地完全脫離麻醉狀態,進行定期回訪和觀察,讓患者無疼、舒適、安全地恢復。

  對於患者而言,麻醉也並不是睡一覺就這麼簡單。有些麻醉方法麻醉後,患者並不是睡覺,自始至終思維都是清醒的,在手術過程中醫生護士們的交流、手術過程每一步都能感知。很多女性都有過剖宮產的經歷,這種硬膜外麻醉下只是讓身體下半身沒有了知覺,不會讓孕媽咪產生睡意的。此外,手術結束後,麻醉藥過後還通常要忍受好幾天的疼痛……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提及麻醉治療,可能很多人都不會感覺到陌生。但是對於麻醉治療的一些具體方式,很多人所具有的瞭解可能還是比較少的,難道麻醉真的只是睡一覺那麼簡單嗎?


在術前,首先要評估病人的相關情況,結合病人機體的實際情況,制定相關的麻醉方案以及談論可能術中出現的各種風險。


對於麻醉手術,很多人可能會以為打一針,再稍微推點藥就完事的誤解。但是事實上,要想實施麻醉的操作,如果麻醉醫師沒有一兩年的實戰經驗,往往是無法很好勝任的。對於有些手術,由於風險較高,此時還需給病人進行中心靜脈壓的穿刺或者是動脈穿刺,準備血液回收機,做好充足的準備,以確保麻醉手術的效果。


病人在麻醉的情況下進行手術,此時其機體已經產生了相應變化,因而隨時可能會出現有大出血,血壓下降以及心率失常等異常情況,因而此時麻醉師不僅要注意保證病人舒適和無痛,與此同時還應當要負責圍術期病人生命體徵的穩定,以保證病人的生命安全。


指導專家:王家雙,國家二級教授,主任醫師,廣州十大名醫。中華醫學會疼痛學會原副主任委員,廣州中醫藥大學金沙洲醫院疼痛科首席專家,暨南大學醫學院廣州紅十字會醫院疼痛科終身榮譽教授。

專長:擅長神經疼痛的治療,特別是帶狀皰疹後神經痛和頸腰椎間盤突出症疼痛診療。


醫聯媒體


怎麼可能?麻醉,就是麻醉醫生利用一定的麻醉技術(例靜脈麻醉、吸入麻醉等)以及麻醉藥物(例芬太尼,丙泊酚等)使病人能夠達到手術的生理狀態。術前麻醉。術中要嚴格監測病人各項生命體徵,如血壓、心跳、血氧飽和度,有的還要測血糖。手術結束後,還要使病人安穩的甦醒過來。本人的大專就是學了三年麻醉,雖然沒有從事相關的工作,個人感覺,麻醉醫生和外科醫生的完美配合,當然也少不了護士的辛苦工作,才能使一臺手術,順順利利的進行。為麻醉醫生點贊。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Zz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