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安“流量思维”,运营城市“用户”之争!

撰文=徐三刀

大西安“流量思维”,运营城市“用户”之争!


—壹—

打造一座城市有很多种方法,例如文化兴城、商贸兴城、制造兴城、软件兴城,似乎每一种都对,西安发展过程中每一种也都试过,但在互联网时代,最适合西安的一种,就是“流量兴城”。

因为,西安通过开发区造城,各版块经济发展不均衡,千奇百怪,各有风骚,如城东轻工商贸,高新软件科技,泾渭重工制造,城北的物流......全部梳理完,我们会惊讶的发现,三十年之久,似乎只有“文化兴城”坚持不懈。

九月底,西安市政府常务会议审定通过《高铁新城移交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体制方案》,标志着经开区正式接管高铁新城片区。这条新闻短讯在一天之内刷爆朋友圈,又在一周之内沉贴。

倒不是高新新城价值不够高,反而是媒体解读不够,没有把高铁新城作为一个冲击城市格局的“核武器”来理解,这里面藏着海量的投资机会。

—贰—

高铁新城是围绕西安北站打造的城市新区,规划面积19.5平方公里,规划范围为:北至渭河、东至西铜高速、南至北三环、西至机场高速。其中核心区域3.2平方公里。

高铁新城——五大功能区高铁新城按照“站城一体、综合配套”的思路规划五大功能区,具体为:

1、商务总部功能区(酒店、会展、商业、娱乐、企业总部)

2、金融服务功能区(新金融产业及区块链、互联网金融)

3、对外交流服务功能区(企业高端人才培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4、医疗康养功能区(高端专科医院、康养大健康企业、生物科技研发企业)

5、生态宜居功能区(高品质住宅区)

高铁新城将优先布局交通设施,实现零换乘,围绕枢纽打造高铁经济功能圈层。包括:将长途客运、地铁、公交、出租车等交通集散功能围绕高铁站集中布局,实现快进快出人群的“零换乘”。

说到这里,人们一般的反应就是交通很“便利”,因为高铁、地铁、长途、公交、出租、自行车等等一系列交通资源密布,一个西北交通最大枢纽诞生。一座高铁新城究竟价值几何?

关于这一点,市场上似乎没有任何一种说法。

—叁—

在现有流出资料中,我们发现西安对于高铁的重视,其实并没有上升到城市“百年大计”的高度,至少在十年之前,西安一直没有明确筹划关于高铁经济的具体规划。

因为,从西安高铁车站的布局,就可以看出来:除了高铁北站距离西安政经中心较近之外,其他高铁站都属于“陪衬”,西安东站位于纺织城(绕城高速旁,北殿五路),西安南站位于高新三期(西电之侧,侧坡村),西安西站位于沣东中央文商区(阿房宫,沣泾大道旁)、西安站。

就目前东南西站所处位置,很难被提到与北站等量齐观的位置,显然北客站更重要。虽然高铁经济还没有发力,民用价值超过产业需求,但享受的实利并不少,这从徐兰客运专线、大西客运专线、西成高速铁路、西银高铁、包西高铁、关中城际铁路网的切换,就可以看出来。

2017年8月,据西安市发改委消息,西安铁路枢纽规划正式获中国铁路总公司批复,西安铁路将形成衔接11个方向和15条干线,及关中城际铁路等引入的大型环形放射状铁路枢纽。

如图所示,届时大西安将拥有西安北站、西安站、西安东站(纺织城)、新西安南站和阿房宫站构成的“四主一辅”5座客运站的系统布局。五座车站将与地铁无缝接驳,通过16条地铁线与主城各处相连,西安交通国内、城际、网点转换将大范围提速。


大西安“流量思维”,运营城市“用户”之争!



高铁站的全面开花,意味着高铁站在城市内部不再是垄断式的存在,而会逐渐去中心化乃至碎片化,大西安也将逐渐从单中心结构走向多中心乃至网状结构,所谓网络型枢纽城市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在米字型路网兑现之后,西安想要打造成东方孟菲斯的目标,还是有一定的机会的,至少交通地位无可撼动。

—肆—

日前,中国社科院研究机构在郑州发布的“国家中心城市指数”报告显示,是大城市功能对比之中,西安四项指标碾压成渝。

报告选取了政治、金融、科技、交通、教育、医疗、文化、信息、贸易(物流)、对外交往

十大城市功能,用以测度国家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能力。

情况与大家料想到完全不同,原本以为西安是教育大市,理应全国前三,结果只能排到第七;原本以为西安是文化大市,妥妥的是“文化之都”,结果只能排到第九......

反而是国家交通中心城市排名第四、国家对外交往排名第四,换而言之,在城市最重要的十项功能之中,西安能够紧追三大核心一线城市的指标,就两项:交通、涉外


大西安“流量思维”,运营城市“用户”之争!


大西安“流量思维”,运营城市“用户”之争!


大西安“流量思维”,运营城市“用户”之争!


大西安“流量思维”,运营城市“用户”之争!


大西安“流量思维”,运营城市“用户”之争!


大西安“流量思维”,运营城市“用户”之争!


大西安“流量思维”,运营城市“用户”之争!


大西安“流量思维”,运营城市“用户”之争!


一个城市竞争的本质是什么?就是对资源的聚集。上海的“贸易+金融”,深圳的“金融+工业”,都是对城市高级资源的聚集,这些城市之所以价值无匹都有一个基础“交通枢纽”。

就和互联网公司一样,搭建了平台,拼命做流量,比如京东、淘宝、美团等等,基础就是“流量”。用户流量够多,最大化分割市场。互联网公司怎么抢速度?建造全国型的物流中心,占据交通资源,缩短投递时间,降低时间成本。

如果,西安交通枢纽急剧强化,拥有机场、高铁、火车、港口、长途、出租等等,交通资源聚集就不担心没有人来。在火车时代,石家庄、蚌埠都是依靠交通发展起来;高铁时代,西安、武汉也有机会。

这种情况,只要资源够强大,不愁没有人口聚集。比如是政府旁边,不愁没有商业氛围;比如学校、医院、体育场,不愁没有人来消费;只要是科技、互联网产业聚集度够高,不愁没有年轻人涌入......

近十年,西安发展始终比较慢,导致制造迭代没有赶上,互联网经济没有追上,城市地位一度受到了动摇,被斥之为“伪二线”。如今,西安能够比拼的资本都是底蕴,比如交通枢纽、涉外交流、国家医疗、国家教育,但最坚不可摧的就是“交通重心”,西部城市没有任何敌手。

南来北往,交通是绝对关键。只要“交通中心”在,西安的门户地位就还在,这座城市就永远有人流、物流和资金流过来,剩下来的只是把这些“流”沉淀下来,转化成生产力。

产业迭代步伐很快,赶不上也只能遗憾,只能期待下一次紧抓机遇,西安错过三次制造业大转型,(1978-1992)乡镇轻工、(1992-1998)服装家电、(1998-2015)房产汽车,只抓住了(1949-1978)军工优先。只要城市“交通中心”价值存在,永远都有弯道超车的可能。

从流量思维来看,交通条件是“先天基因+后天造化”,机场、高铁、地铁、港口等等流量入口,并非想有就有,这些都是天然赋予,还有后天努力。想要将国家级交通枢纽、航空枢纽改变,成本实在太高。

这种资源要比企业总部可靠太多,例如,大家认知中的互联网城市杭州,就是因为阿里巴巴总部在杭州,但其实2015年支付宝总部注册已经在上海浦东了,天猫也变成了“北京+杭州”双中心。

所以,西安这种的交通枢纽城市,不去加强“交通中心”价值实在可惜,如果在流量致胜的时代再不努力,可能又要错失十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