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過得最苦的,其實就是我們這些白領!

前兩天在青浦打了一輛滴滴,司機是徐涇當地人,家裡一棟300多平的獨棟樓房拆遷,分了三套房子,我羨慕地說:師傅你好幸運啊。

滴滴司機卻說,“幸運什麼,我虧大了!拆的三套房子都是期房,兩年了房子都拿不到,我之前的房子租出去每個月有2萬多的收入,現在一分錢都沒有了”。聽完好像還真覺得是蠻慘的???接著跟師傅聊天,我說還是你們上海人舒服,家裡隨隨便便都有兩三套房子,我們這種上班族,表面看上去光鮮亮麗,但每個月除去房租吃喝,就剩不下錢了,在上海打拼五六年又怎樣,就算打拼十幾年,也換不回一個上海的廁所,最後還是要回到家鄉。

在上海過得最苦的,其實就是我們這些白領!


滴滴師傅聽完也開始同情起我來,頻頻點頭,臨下車的時候還提前幫我把賬單結了,真是溫暖感人。

告別師傅,我踏上回家的地鐵,正確來說不是“家”,而是出租屋。

我在閔行上班,家裡人都住青浦,而我因為工作地點距離青浦太遠,所以就自己一個人在公司附近租房子住,平時工作日就住租屋裡,一日三餐有兩餐都是吃外賣,只有週末才有時間回到家人身邊,吃頓媽媽燒的飯菜,和姐姐一起看個新上映的電影。

在上海過得最苦的,其實就是我們這些白領!


我一點都不覺得自己苦,至少我每週可以和家裡人一起坐下來吃頓飯,而我身邊那些來自五湖四海的同事朋友,別說週末沒辦法回家,就是節假日也要為高昂的機票發愁,一個來回,砍掉假期的一頭一尾,剩下的可以陪伴家人的時間,少之又少。

和他們比起來,我是有多幸福啊。

在上海過得最苦的,其實就是我們這些白領!


今天看到一句很扎心的話,你住在上海,每天呼吸著上海的空氣,吃遍上海美食,去遍上海的每一個大街小巷,甚至張口還會說幾句上海話,但是,上海真的和你有關係嗎?

沒有關係。除非你有一張上海戶口。

很多年前,上海曾經開放過戶口政策,那個時候,只要買房就送戶口,結果因為一下子湧出了很多買房的外地人,遠遠超出了政府的預期,所以這個政策只存活了很短的時間就關閉了。

幸運趕上送戶口那班車的,其中就有一個我的山東老鄉,我平時喊他利哥。

利哥爸是開公司的,非常有錢,在互聯網不發達的2000年,就擁有三家公司,一家搬家公司,一家客運公司,以及一家蔬菜批發公司,可惜他爸英年早逝,很早就得癌症死掉了,利哥繼承了他爸的錢,而他哥哥繼承了他爸的公司。

那個時候很多人都說利哥傻,錢是死的,公司是活的,公司還可以賺錢,你為什麼不要公司呢。

利哥不管這些,他沒什麼志氣,就想老婆孩子熱炕頭,他花200萬買了一套青浦城區的房子,得了一個上海戶口。

18年後的今天,沒有人會說利哥傻,因為他哥公司做得再大,再有錢,也沒有一張上海戶口。而利哥不僅有了上海戶口,他的兩個兒子也都是上海戶口,當他哥哥的孩子被迫回老家讀書的時候,利哥的兒子可以留在自己身邊,享受上海的教育,用更低的分數,上更好名校。

在上海過得最苦的,其實就是我們這些白領!


除了教育方面的優勢,上海的福利也讓上海戶口的含金量倍增。

我有個女性朋友是上海人,生孩子的時候發了兩萬塊生育金,而非上海人,即使嫁了上海男人,生育也是沒有一分錢的。

所以,要想外地人不眼饞上海戶口,那是不可能的。上海戶口代表著更好的退休福利,更完善的醫保,以及各項補貼,是比上海的房子更有價值的東西。

在上海過得最苦的,其實就是我們這些白領!


很多聰明的畢業生,都會想方設法落戶上海,找名企,辦理積分,就為了得到這張紙,但沒有關係的人顯然要更吃力一些,比如我們公司一個實習生,部隊大院兒里長大的孩子,爺爺在軍區工作,他想上上海戶口,打聲招呼的事。

而其他實習生,那些家裡沒有背景的實習生,只能聽天由命,不求上海戶口,只求多拼兩年命,可以攢點錢,回家買房子結婚。

人比人,氣死人。

戶口比戶口,還是氣死人。

在上海過得最苦的,其實就是我們這些白領!


當然,苦歸苦,日子還是得繼續過的,雖然沒有上海戶口,但我們和上海人一樣享有上海便捷的交通,享受到處是全家的便利,可以吃到全國各地的美食,買到性價比更高的款式更好看的衣服,和來自世界各地的人交朋友,更重要的是,上海是座獎罰分明的城市,每個人都能靠努力,而不靠關係,過上還算不錯的生活:

開不起跑車,地鐵也很快

買不起房子,可以裝扮出租屋

消費不起米其林,火鍋更合口味

去不了遠方,就在書裡探尋

雖不能大富大貴,但可以小資怡情

慾望少一點

我們會發現平淡生活中

也會有很多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