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航母甲板有多厚,为什么较难击沉,鱼雷打不动吗?

尔澜依依


这得看哪种甲板了,现代航母上的甲板分为飞行甲板、机库甲板、起居甲板这几种。以最常见的飞行甲板来说的话,其实真不算厚。根据公开数据,现代航母飞行甲板厚度一般在40-60毫米之间,具体数值方面,“企业”号核动力航母50毫米,“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50毫米,“库兹涅佐夫”级航母60毫米。而对于承重和抗冲击要求都稍低一些的机库甲板来说的话,厚度就更小了,现代航母的机库甲板厚度一般为30-40毫米,比飞行甲板还要薄。

可见,现代航母的甲板其实并不厚,那么为什么现代航母还是那么难击沉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现代航母的作战定位和设计特点所决定的。现代航母并不处于海战的第一线,航母主要的打击手段是其搭载的舰载战斗机,舰载战斗机可以在距离航母数百公里的空域作战,周围还有驱护舰和潜艇的层层保护,实战状态下想要突进到能直接发射鱼雷攻击航母的距离内还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再说到航母本身的防护设计,对于现代航母这种轻则两万吨、重则十万吨的海上移动机场来说,“不沉”永远是安全设计的首要目标。在甲板厚度有限的前提下,要实现较好的抗沉性,就不能局限于材料本身,而是要通过其他办法来实现,这里的其他办法,就是现代大型舰船所通用的水密隔舱设计。

水密隔舱设计很好理解,就是将一艘船分隔成无数个小格子,在海上航行的时候,即使某一个或某几个格子破损进水,也不会对整个船体造成危害航行安全的影响,也就是将损伤控制在局部,最后通过损管及时介入来保护整体的安全。


军机图


用鱼雷来击沉航母在现在看几乎是一件无法完成的事情。

我们来看一个航母的截面图。

现代航母在水线部分是有装甲和隔舱的,首先水线带状装甲的厚度最厚处达到2米多,并且在装甲的后面还有一层注水的减震隔舱。隔舱的后面还有一层更厚的装甲。以目前的重型鱼雷是很难穿透航母的水线装甲带的。

另外航母的内部会分割成大量的隔水隔间,结合现代的损管措施航母即便在某船体位置出现破损也可以通过隔间进行隔离,使水不至于在整个舰体内蔓延。

因此单一的一枚鱼雷或者数鱼雷打航母还真的类似于题主说的——打不动。

目前对于航母的攻击,我国利用弹道导弹直接从上方甲板进行攻击的方式还是较为靠谱的。

利用弹道导弹撕裂航母的飞行甲板,在航母内部引爆弹头造成破坏,是可以使航母丧失战斗力的方式。但依旧是不能击沉。


军武数据库


首先肯定的一点就是现代的航母的抗击沉能力的确比想象的要强很多,

2005年美国海军曾经用退役的小鹰级CV66美国号常规动力航母进行了一次航母击沉实验,作为靶舰的美国号航母在经历了长达25天的狂轰滥炸后终于沉入了海底,而且在实验的后期,美国海军还在航母上引爆了大量安装的烈性炸药才完成了击沉任务。此次击沉试验让人们清醒的知道击沉一艘现代的航母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美国号在沉没)

现代的航空母舰是移动的海上基地,也是舰队的核心,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大的象征,他不仅造价昂贵而且具有战略意义,是最重要的战略性武器。航空母舰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强大海军不可缺少的作战武器,更是一个国家对外态度的一种表达,一种威慑,他承担了一个国家维护大洋权益的重任,更是一个国家不能被击沉的尊严,所以航母从设计之初就十分重视抗沉性。

(航母舰队)

他的抗沉性能简单来说就是依靠甲板和船体装甲、隔舱化的水密舱设计和强大的损管能力来保证。如果要详细的解说,那么我们就用美国现役的尼米兹级航母来举例子吧。美军“尼米兹”级航母为了能有效抵抗导弹、鱼雷的进攻,降低被击中后的伤害,其两舷从底部到机库的甲板使用了双层船体设计,双层船体之间焊接了大量的“X”形构件,当舰体被鱼雷、导弹击中时,船体的外层和中间的“X”形构件会产生严重的变形,迅速吸收鱼雷或者导弹战斗部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能量,并且用优质的高强度合金钢制成的舰体和甲板,,能有效地抵御反舰导弹上的半穿甲弹头的攻击。“尼米兹”级航空母舰飞行甲板采用完全封闭式设计,舰体两舷水下部分防鱼雷舱能承受300千克炸药爆炸。舰内除设有多道纵隔壁外,还设有二十余道水密横隔舱和多道防火隔舱,由这些纵横舱壁构成2000多个隔舱。因此,即使少量舱室被击中进水,航母仍能保持极强的生存力,不至于沉没。

(航母的剖面图)

现代航母难以被击沉,其实更主要的还是因为它作为舰队的核心,作为舰队的指挥中心,依靠自身携带的预警机和战斗机以及舰队其余舰只的相控阵雷达和近千枚防空导弹为组成了严密的防空网,在空袭中其很难被击中。而反潜直升机和舰队中的潜艇以及舰队所有船只携带的球鼻艏声呐和拖曳声呐以及反潜导弹又为其构成了潜艇难以靠近的反潜网,大大减小了被鱼雷攻击的几率。其实不被打中比抗击打能力强更为重要。


兵器次元


众所周知,航母是现代海上的霸主,它不仅仅是一项武器,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因为航母的建造和维护,同时需要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二者缺一不可。作为现代海军的舰队核心,其不仅仅需要战斗能力,更需要防护能力来避免被击沉。美国就曾有一项实验,用多种武器对一艘退役航母进行了狂轰滥炸,而这艘航母竟然坚持了25天才被击沉,这听起来令人难以相信。那么,现代航母的甲板到底有多厚,它为什么那么难击沉呢?

其实航母的甲板厚度并不是很厚,这主要是为了降低其中心位置,而其厚度大概在80毫米左右。虽然航母的甲板并不是很厚,但却都是由特殊的钢材制成的,这种钢材硬度很大,比一般的钢材大的多,因此其防护能力也会大的多。而航母难以被击沉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甲板,还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要说的是航母的水密仓,水密仓一般位于航母的底部以及外侧,它是许多个彼此不相通的密闭空间。每个水密仓都有一定的承受压力的能力,所以当航母受到鱼雷攻击的时候,即使几个水密仓受到了破坏,其余的水密仓也不会受到影响,能把水挡在外面,同时水密仓中也有气体,它可以防止火势蔓延,和海水发生反应产生的填充物也能阻止海水进入。

而另一点要说的是航母参与行动时,一般都是以航母战斗群的形势出现,同时现代航母拥有强大的数据共享功能,它能够把航母、预警机、护卫舰、巡洋舰、核潜艇的数据共享,从而实现如臂使指般的控制。不论是导弹、战斗机还是核潜艇,要想突破重围去攻击航母,都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认为,航母这么难击沉,那么不是无敌了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航母的强大就在于它能形成以航母为核心的战斗群,能够远离国土进行作战,所以它的补给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航母的后勤能力通常较差,同时航母虽然不容易被击沉,但是如果甲板被击中的话,会短暂的失去作战功能,失去核心的战斗群也容易陷入尴尬的局面。由此可见,纵使航母难以被击沉,也不是完全无解。


利刃巨透社



一般来说,现代航母是不可能被击沉的。航空母舰问作为海上霸主,由于其具有优秀的制海权与制空权,因此备受世界强国青睐。但同时由于其体积庞大、作用重要,也很容易成为敌方的攻击目标。二战期间,全世界共有280艘航空母舰,其中123艘航母因受过攻击负伤或失去战斗力,其中有42艘航母被击沉。因此,各国非常重视航母的生命力设计。

美国核动力航母战斗群的打击能力和防御能力异常强大,所以面对美国的航母,不能指望一两件所谓“杀手锏”就能将其击沉,必须要打造一个适合本国军事战略和武装力量现状的大型海防体系,才能与美国这样强敌的航空母舰对抗,并在战时将其击沉。幸好,中国已经有了这种反航母体系。

中国能够击沉航空母舰的武器很多,下面就逐一说。一是导弹,特别是弹道导弹(反舰导弹),不容易拦截。二是潜艇,特别核潜艇,潜水深、噪音低,声纳难发现,水下攻击。三是战机,特别是对于低空、超低空飞行的战机防不胜防。


冷雨故乡


甲板都是钢板拼接的,航空母舰对甲板要求很高。如何加工,需要先放样,制作样板样箱,然后按照样板样箱的曲度来玩去钢板,之后由装配人员装配成分段、总段,最后合陇。

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的起飞跑道甲板平均厚度是500毫米,其他部位不足300毫米,弹药舱和核动力机组舱为重点加强保护钢板厚度为500-800毫米,其他部位均为150-300毫米,要知道钢的比重为每立方米7.8吨,所以舰船的钢板厚度不可能太厚,尼米兹级航母的甲板长332.85米,宽76.8米,高40.84米,尼米兹级航母自身重量为78280吨,满载为101196吨,如果首层甲板平均厚度为300毫米那么就重332.85×76.8×0.3×7.8=59817.1392吨。

二战时期击沉航母最好的办法就是用鱼雷,如今的现代航母用单纯的鱼雷可不行了。

航母出行护航舰队肯定跟着一堆,没等你接近航母战斗群就已经被人家发现并且干掉了。

打航母的最好办法还是用弹道导弹,这是苏联人想出来的,付诸实践是咱们。

建议你去参考DF21D弹道导弹,携带核弹头打航母。 一颗就能干掉一个航母战斗群!

本人就介绍一下航母是怎样防卫和有哪些武器吧。

  1、 鱼雷防护网

  航母体积庞大,真的要是被潜艇伏击了,既使反潜导弹、干拢弹及诱炮能拦截一部分,但谁也不敢保证没有漏网之鱼,怎么办?只有鱼雷防卫网,鱼雷防卫网装在弹头中,跟反潜导弹一样发射到水中,由于漏网之鱼不可能控测不到,那么在主导系统导引之下,鱼雷防护网会直奔攻击的鱼雷而来,在靠近时其网在径向爆炸力牵引下会象天女散花一样散开,直径可达几十米,攻击鱼雷在如此高速下既使想拐弯恐怕都没时间,会被网捕获并引爆。当然,由于鱼雷防护网造价高,远距离不可能会用的。

  2、 航母水密仓

  有人认为只有鱼雷击中了航母,那么它就死定了,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因为航母靠近外侧及底部均有水密仓。航母的水密仓如蜂格状,相互并不连通,而且每个单体密封仓均可承受一定压力,所以既使有几个水密仓被击破了,水也不会灌进去。而且由于其水密仓内有一定压力的气体,其气体可以灭火,而且其密封仓内壁上的东西在密封仓破裂后跟海水反应会生成跟泡沫似的填充物,阻止海水进来。当然早期的水密仓内部本身就有填充物,而且航母上有非常精通修补的水手,那些认为只要有几枚鱼雷击中就可击沉航母的想法实在是一厢情愿。

  3、 抗冲击船身及结实的主架

  航母最容易遭攻击的地方是甲板,但其甲板决不是普通钢材,其抗冲击及破坏能力我想勿需我多说了,而且其厚度也有几十厘米,想破坏也不是易事。航母的主体构架非常坚固,想要把航母解体,必须击中要害部分,而且必须击穿并在核心位置爆炸,最重要的是其弹药量必须有相当的摧毁能力才能办到。为此实验美国佬甚至不惜炸沉自己的航母,以提供经验数据,为下一代航母抗爆能力提供宝贵的数据。而完成上述任务几乎不可能,首先弹药量大的导弹灵活性不强,精确制导能力再强,也难在近防及干拢下准确击中要害部位。值得一提的是,当年马岛战争时阿根廷的飞鱼实际上击中了英国的航母,但可惜击中的是舰首的滑跃甲板,此处甲板非常厚,而且其结构非常坚固,所以虽然击中,但只是伤及了一点甲板而已。而英国为了怕打击士气,对此事进行了否认而封锁了消息,既使阿根廷的飞行员一直坚称其击中了英国的航母,但大多人都对此持否定态度。还有大家都知道的中日甲午战争中虽定远舰身中数强,但舰身及甲板无一处贯穿,可见结构及舰身之坚固也。

  4、 宙斯盾的防卫能力

  在战争时,航母周围的护卫舰及巡洋舰上都有宙斯盾系统,其发现目标到反击只需8秒,而且可以同时拦截多个导弹,系统还可以自动分析并根据情况优先拦截哪个目标。当然关于宙斯盾我想我没必要在这里班门弄斧了,大家都知道的。其实既使有个别漏网之鱼,由于航母的近防系统十分强大,想突破几乎不可能。

  5、 核潜艇的反潜及攻击能力强

  每个航母至少有2艘或3艘核攻击潜艇,这些核潜艇不仅防卫反潜能力强,还可对远程目标进行攻击。既使遇到数量众多的潜艇,也可以通过数据链对护卫舰或航母上的飞机进行攻击。

  6、 功能强大的数据链

  航母上最利害的武器不是舰载机,而是数据链,其作用是把航母、预警机、护卫舰、巡洋舰、核潜艇的所有信息实现共享。还可以交叉作业,实现相互控制。说的明白一点就是,当战争时,巡洋舰、护卫舰、核潜艇、航母、卫星及预警机形成一个天空、水面、水下及太空的四位搜索方阵。想想任何武器一旦被发现,如果被预警机发现,那么在极短时间内所有武器(如巡洋舰、核潜艇等)均能知道。预警机不仅能指挥舰载机,还能指挥巡洋舰或潜艇上的导弹去攻击目标。如潜艇发现目标,可通过施放电缆或浮筒把目标告诉所有其它武器,其它反潜武器立即会发动攻击,而潜艇任可不暴露自己。关于航母数据链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它包括武器功能分区,战斗攻击授权、信息共享、搜索功能逢变必报、优先级通道等等,它是信息化部队的标志,这里就不多说了,有空跟大家讲讲吧。试想如此功能的数据链还有什么武器能不被发现而实现偷袭呢?

  7、 隐身能力

  航母可以在遭受洲际导弹攻击时放烟幕弹、水幕及干扰弹从面实现隐身,机动灵活的航母在广阔的大洋上很难具体攻击到要害位置。况且还有远程拦截导弹可以在卫星定位下拦截远程洲际导弹。

  其实航母上的舰载机具有极强的攻击能力和作战效率,尤其是在数据链指挥下。最好的防卫就是进攻,在对方没有还手的情况下怎么能攻击呢?而且航母决不会笨到把航母开到敌人武器射程攻击范围之内的。


小賤人2


航母作为海上霸主,在很多大型战役中都有它的身影。虽然有很多护航舰艇保卫,但二战时还是有很多航母被潜艇、战机等击沉!二战结束后,虽然美国航母参与过很多局部战争,但其进攻的很多目标多无还击之力。所以美国航母从未受过损伤!但航母的体积太大,非常容易暴露,所以航母编队有驱逐舰和核潜艇护航。而为了能有效的打击航母编队,反航母武器也在不断更新!


(中国辽宁号航母编队)

二战时反航母的武器主要为鱼雷和航空炸弹!后来随着导弹技术的发展,使得反航母的手段进行了很大升级!以美国AGM-84H (鱼叉改进型)反舰导弹为例,速度0.7马赫,射程超过250千米,战斗部400公斤。该导弹采用惯性+GPS+末端红外制导+指挥链制导的复合制导模式。可对军舰乃至陆地目标发起精确打击!甚至还具备中途修改攻击目标的能力!

(鱼叉反舰导弹)

前苏联发展了体积很大的重型远程反舰导弹。其中典型的就是SS-N-19(绰号花岗岩)反舰导弹,射程550公里,末端速度2.5马赫。其采用惯性制导+中段指令+末端雷达的复合制导模式,装备750公斤半穿甲高爆战斗部,只需一枚即可使一艘上万吨级巡洋舰丧失作战能力!



(苏联花岗岩重型远程反舰导弹)

以美国航母编队为例,需发射300枚以上的反舰导弹才能击沉航母及其护卫舰艇!而且饱和打击的难度也不小,需要精确的作战指挥和控制系统才能完成!但美国航母编队的作战半径超过700公里,如果携带反舰导弹的平台进行突防的话,代价很可能也是空前的!


(美国航母编队作战半径示意图)

有人会说,中国拥有远程反舰弹道导弹,还惧怕航母编队吗?当然不怕!但反舰弹道导弹作为战略武器,是不能随便使用的,否则很可能引发大规模冲突!所以反舰弹道导弹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使用!二战期间共有42艘航母被击沉,其中被鱼雷击沉的有23例,超过20艘是命中2枚鱼雷后沉没。其余被击沉的航母,8艘被航空炸弹击沉,9艘被鱼雷加航空炸弹击沉,所以击沉航母的手段非常多样!

(中国反舰弹道导弹)

搭载鱼雷的潜艇是对航母编队威胁最大的武器!潜艇具有优秀的隐蔽性能,特别是现代化潜艇的噪声已经和海洋背景噪声相差无几!如果提前通过卫星侦查到航母编队的航线,然后设伏偷袭,效果应该不错!

(中国海军核潜艇)

2006年中国“宋”级潜艇在美军航母小鹰号的行进路线上设伏!并在鱼雷射程范围之内上浮,使美国军方颇为震惊!目前并没有什么武器能够有效对鱼雷进行拦截,所以潜艇装载鱼雷才是打击航母最有效的手段!所以反航母的发展趋势是全方位、立体化的攻击!中国目前拥有完善的反航母武器系统和平台,完全有能力形成类似的作战能力,对航母编队实行有效打击!

欢迎关注〈兵器解析〉!兵器解析致力于用客观的视角为您阐释最新兵器发展动态!


兵器解析


现代的大型航空母舰都拥有异常坚固的舰体,加强的多水密舱结构,抗沉性能非常优异。现代航空母舰的甲板和船体钢板其实并不厚,但它的抗压能力和抗冲击能力却非常强大。如果一颗鱼雷打过来击中航母,航母也是不会沉的,原因是现代航空母舰所采用的甲板材料优良,它的抗压能力和抗打击能力非常强,小小的一颗鱼雷是不能够对它产生威胁的。

现代航空母舰的船体设计非常独特。采用多水密隔舱设计,例如尼米兹级核航母在水线以下两舷各设有4道隔壁的防鱼雷结构,沿舰长方向共设有23道水密隔壁,外加10道防火隔壁,整个船体又被分成了2000多个水密隔舱。这种设计其实就是将航空母舰的船体底部分隔成无数个隔舱,即使其中的某一个隔舱或者多个隔舱受到打击破损,也不会影响船舱的整体布局,这种设计将航空母舰甲板的破损度降到最小,从而保证航母的正常运转,确保各系统正常工作。

有资料显示,我国在70年代装备的鱼二型高速喷气反舰鱼雷,由轰-5轰炸机投掷,鱼雷口径450毫米,水下航行速度75节,水下射程2000米,战斗部重量250公斤,需要8枚才能击沉一艘5万吨级的美国中途岛级航空母舰。而美国现役10万吨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的抗沉能力更加优异,能够抗击5枚以上威力更大的533毫米口径重型鱼雷的打击,或者15枚反舰战斧导弹级别的反舰导弹的命中,而不沉没,这种抗沉能力是无以伦比的。

另外,

航空母舰作为军事强国的海上利器,担负着保卫国家领海安全的重要使命。现代航空母舰的安全度是极高的,它之所以强大不是依靠于航母本身,而是依赖于它所搭载的先进战斗机和大型武器,另外在航母的周围有驱护舰和潜艇为其保驾护航,可同时对抗数十个甚至数百个来袭目标的饱和攻击。在现代战争中想击中航母是非常难的,更不要说将航母击沉了。

要想突破航母战斗群的防御圈,连续命中5枚重型鱼雷或15枚重型反舰导弹,需要出动数十艘潜艇和数百架战术飞机,发射几十枚鱼雷或数百枚反舰导弹。

目前,在一次战术任务中能发射数百枚反舰导弹的国家,地球上还不存在,所以理论上,美国航母是无敌的。


科罗廖夫


现代航母确实很难击沉,但绝不像有些人想象中的那样需要“狂轰滥炸持续25天,才能击沉”,这是严重的误解。更不可能像有些人说的那样,“美国的航母根本无法击沉”,之所以会有这两种说法,都是源于美军的一次试验:验证航母的抗沉性等。


航母的抗沉性就是指它在遭受到打击、破坏,使得船舱进水后还能够保持不沉没、不翻船的性能。也就是说,航母的抗沉性越高,越不容易沉。现在的航母追求的不是凭借装甲防护来挡住导弹、炸弹、鱼雷等的打击,追求的是在遭到导弹、炸弹、鱼雷等的打击之后,航母还能够保持不沉的性能。

题中的说法存在着一个误区:“航母的抗打击能力、抗沉性能高,是因为航母的装甲防护能力强,导弹、炸弹、鱼雷等对其无法造成大的破坏或者是说根本就打不动”。这种想法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航母实际上并不是“全身装甲”,并且即便是全身装甲也无法使航母具有“金钢不坏之躯”,航母的装甲防护主要集中在飞行甲板、舰岛、弹药库等这些容易遭到攻击的区域,采用的是在重点部位加强防御的措施。


先来回答题主的第三个问题:鱼雷打不动航母吗?

答案只有一个:鱼雷当然能打得动航母,航母根本无法抗得住鱼雷的打击,但是却不会轻易沉没。即便是美国最新的福特号航母,如果遭到一枚重型鱼雷的攻击,照样给它炸个大窟窿出来。

就拿美国尼米兹级航母来说,它是目前世界上装备最多的大型核动力航母,排水量达到了十万吨级,美军现役共有10艘。它的抗沉性指标相当高,在设计上就要求其:需要承受5枚重型鱼雷的打击,或者是15枚战斧巡航导弹的攻击,而不致于沉没。从它的指标上来看,美军的航母一样会被击沉:5枚重型鱼雷无法击沉,那么10枚呢?答案只有一个:去见龙王。


再来回答第一个问题:现代航母甲板有多厚?

现代航母的甲板实际上并没有多厚,至少没有想象中的厚。现代反航母作战追求的也不是击沉航母,而是“使航母丧失战斗力”,比如说攻击其飞行甲板、舰岛、弹药库等。而航母在这些重点部位都采用了防护装甲,这些防护装甲大大的提高了航母的抗打击能力。航母甲板各部位的厚度、使用的材料根据实际需要,并不一样:比如前甲板要求的强度就要比后甲板的强度要低,使得甲板厚度不一。


就拿尼米兹级航母来说,其飞行甲板采用的是航母专用的特种钢,平均厚度在500毫米左右,外加一层凯芙拉复合装甲,厚度为50毫米左右。在其它易受攻击的部位,除了凭借特种钢自身的防御能力外,也都有凯芙拉复合装甲。

实际上题中说的“甲板”,应该指的是“装甲”,攻击航母的飞行甲板只是打击航母的一种手段而已。通过这些数据来看,航母甲板等部位的防护装甲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厚。

航母为什么这么难击沉?

航母不容易被击沉,主要依靠三个方面:甲板和船体装甲、隔舱化的水密舱设计和强大的损管能力来保证。前面已经说过装甲了,再来说说航母为了提高抗沉性所采取的措施。提高抗沉性,主要还是体现在设计上:比如说美国的尼米兹级航母,在水线以下两舷各设有4道隔壁的防鱼雷结构,沿舰长方向又设有23道水密隔壁,外加10道防火隔壁,整个船体又被分成了2000多个水密隔舱。


在遭到几枚导弹,或者是两、三枚鱼雷的打击后,使得部分船舱受损、毁坏、进水,这时候水密隔舱设计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关掉各水密隔舱间的阀门,对其它舱室就没什么影响了,能够确保航母不至于沉没。至于航母是否还有战斗力,那就得看受损的具体情况了。如果是遭到了饱和攻击,那就只能祈祷了!

在2005年4月19日,美军拿退役的小鹰级中的“美国号”航母做了一次试验,轰动全球:抗沉性试验。总共花了25天的时间,到5月14日才被炸沉。根据美国军方的说法:这次试验从空中、水面、水下对该航母进行了实弹攻击。关于试验的其它关键的信息,比如导弹、鱼雷的使用数量等,美军并未公布。


媒体的报道就变成了“狂轰滥炸持续25天,美国号才被击沉”,这真是让人无语了:人家是为了验证航母的抗沉性,要的是试验数据,不是为了直接击沉它。让美军发射10枚重型鱼雷试试,美国号直接就去龙宫了,还用得着25天?狂轰滥炸,某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可真是一点底线都没了。换句不好听的话就是:没长脑子。

在战争中,航母是否容易被击沉,主要得看航母是单兵作战,还是编队作战。如果是编队作战,首先应该考虑的不是击沉的问题,而是如何找到航母、如何能突破层层防御打到航母的问题。
美国号沉没


儒道之主


首先,从航母的建造上来看,对各种刚才要求很高。由于甲板上几十吨重的飞机频繁起降,发动机喷口温度很高,所以对甲板钢的强度和韧性都有很高的要求。航母甲板厚度通常在50毫米左右,屈服强度在800兆帕左右。飞行甲板是航母上使用屈服强度要求最高的钢材。

至于航母为什么难击沉,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水密舱的设计。现代军舰在设计时十分重视水密舱的设计,尤其是航母水密舱每个之间都相互隔离,这样即便水下部分受到攻击进水,只要关闭相应的水密舱即可。

二是船体结构设计。航母设计时就在水下关键位置采用双层甚至多层船体,当某一层船体受到攻击破损时,内层船仍可以发挥作用。很多航母设计时就对多层船体抵御鱼雷攻击有专门的要求。而且,在近代海战中,除非鱼雷命中关键位置,否则很难将航母击沉,通常能使航母瘫痪已经很好了。

最后,航母难击沉也源于其作战平台的防御能力强大。航母自身携带有预警机、战斗机、反潜直升机等各种作战飞机,同时还有众多护航舰艇。可以从海上、空中、水下多方位提供各种保护。

在茫茫的大海上寻找、追踪航母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要对航母发起攻击,必需要躲开海上、空中、水下的层层防护网。如果想使用鱼雷攻击航母,就必须让潜艇提前进入航母的航线,在发射阵位预先潜伏,而这对潜艇来说太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