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煥殺毛文龍有錯嗎?

美食巴士


我一直在想,袁崇煥緣何敢殺毛文龍?

毛文龍何許人也?天啟和崇禎初年的平遼總兵官,一品大員。毛文龍的部隊駐紮在後金後方的幾個島嶼,對皇太極的後金有牽制作用。毛文龍的兵力有多少呢?按照袁崇煥和時人的說法,毛文龍領軍餉的有10萬,實際兵士不到兩萬。冒領軍餉就算了,據說毛文龍還長期與後金做黑市生意,殺良冒功。

袁崇煥敢隨便殺毛文龍嗎?


毛文龍劇照



但是,後金的皇太極對這支眼皮底下的明軍確有忌憚,一直不敢深入明朝內地搶掠。畢竟,若是後金主力攻明,毛文龍這兩萬人的部隊上岸趁火打劫,攻擊後金老巢,後果不堪設想。

毛文龍的兵力本身就比不上後金,所以文官批評他8年守島,錢糧耗費無數,但沒有收復寸土。這是真的,但在如此險惡的環境下,毛文龍至少守住了自己的根據地,這就是最大的成績。



毛文龍駐紮的皮島位置


誰殺了毛文龍?

表面上是袁崇煥殺了毛文龍,但袁崇煥真有這麼愚蠢嗎,沒有皇帝批准,擅殺一品大員?袁崇煥好歹也是進士出身,在官場摸爬滾打了十餘年,不經皇帝批准能隨便殺一品大員嗎?這個常識都沒有?要殺,也要先徵得皇帝同意,何況這事也沒有急到那個份上。

毛文龍究竟是誰殺的?答案:崇禎皇帝朱由檢。



朱由檢劇照



崇禎元年(1628年),朱由檢平臺召見袁崇煥。袁崇煥對朱由檢說,只要皇帝您給我自主權,我五年可平遼。朱由檢同意袁崇煥的意見,並賜予袁崇煥尚方寶劍。崇禎二年(1629年),袁崇煥真的設計殺了島帥毛文龍。

崇禎元年朱由檢在平臺召見袁崇煥時,袁崇煥有沒有談到毛文龍這個問題?史料並無記載,但是我推測應該有。這麼重要的事情,召見時不可能不提。

要知道,毛文龍這時在朝廷的名聲已經很不好了,毛文龍自己在崇禎元年曾經說過:“諸臣無心除奴,只是一門心思要除臣”。就是說朝中大臣不是想著要消滅後金,而是想著要除掉毛文龍。




朱由檢是有政治潔癖的人。

朱由檢一上臺就消滅了魏忠賢閹黨。反正,朱由檢眼睛裡容不得沙子,誰有罪就處理誰,一如他的太祖高皇帝。

14年後的崇禎十五年(1642年),陝西的形勢已經相當嚴峻,朱由檢讓被自己關在牢裡的名將孫傳庭再次赴陝西練兵,並給孫傳庭密詔,讓孫傳庭處死逃跑將軍賀人龍。孫傳庭到陝西后就處死了賀人龍,明朝都快亡國了,崇禎皇帝還不忘處死違法的猛將。賀人龍雖然逃跑,但是當時的情況下,與農民軍對比力量懸殊,不跑等死,賀人龍是一員悍將,真不該殺。




我認為,崇禎元年的平臺召見,崇禎皇帝朱由檢應該至少口頭答應或者授權袁崇煥必要時可殺毛文龍。毛文龍這種違法亂紀之人本身就是朱由檢的眼中釘、肉中刺。

但是,平臺召見時,因為沒有毛文龍違法犯罪的直接證據,所以朱由檢並沒有書面的聖旨給袁崇煥,只是同意袁崇煥便宜行事。當袁崇煥把毛文龍殺了以後向朝廷報告時,袁崇煥並沒有提到此事當時經過朱由檢口頭同意,畢竟沒有書面聖旨,說不清,不如不說,反正皇帝朱由檢自己心中有數。



實際上,朱由檢後來並沒有追究袁崇煥殺毛文龍的責任,這就好理解了。誅殺毛文龍符合朱由檢的一貫風格。換做其他人幹這事,朱由檢肯定要問責。如果大臣不經皇帝允許,可隨便殺一品大員,那明朝的天下不真亂了套?

毛文龍能殺嗎?


皇太極


不能殺。朱由檢留顆棋子在皇太極的身後,比什麼都好,毛文龍的存在就是對皇太極的威脅。毛文龍死後三個月,沒有後顧之憂的皇太極率部第一次殺到北京城下。

毛文龍死後,其部下失去主心骨,樹倒猢猻散。尚可喜、耿仲明、孔有德等人投降了後金,這三人都被清朝封王,成為清朝平定明朝的得力干將。看看這三個人的水平,就知道毛文龍的水平。


坐看東南了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殺毛文龍不能說是錯,只是時機有不對。

袁崇煥上臺以後,第一需要做的就是掃平內部分裂割據勢力,一致對外。

但毛文龍,顯然就是這個割據勢力。

毛在皮島不服從調遣,扶持了自己的黨羽,壟斷貿易,基本屬於自立為王。

有這樣一個人存在,對統一指揮是非常不利的。

因為你根本控制不住他,他隨時可能率領部下投靠滿清。

至於皮島的作用,確實有一些,就是對滿清側翼的牽制。只是皮島畢竟只有一二萬人,作用顯然是有限的,略勝於無而已。


袁崇煥開始也沒有想殺毛文龍,而是試圖通過其他手段限制毛的權力。但毛仗著自己割據一方,對袁崇煥實際不理不睬,陽奉陰違。

甚至袁崇煥在動手之前,也曾經勸告毛文龍回家養老,但後者堅決不同意。

說實在的,這樣一個軍閥,無論如何也要幹掉,只是要看準時機。

在當時來說,因為滿清強大,遼東明軍弱小,此時殺掉毛文龍未必是最好時機。

但所謂養虎遺患,縱容任期發展,毛文龍的未來很難說。

畢竟,隨後毛文龍麾下3個大將都投靠了滿清。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下樑如此,恐怕上樑也好不到哪裡去。


殺了毛文龍以後,皮島出現軍心渙散,將領率部叛變。這自然不能單純的責怪袁崇煥。這所以出現這種情況,說白了還是毛文龍軍閥割據,扶持無恥的親信黨羽造成的。至於毛文龍的部將主動投靠滿清,試問袁崇煥也被殺了,他的部下有幾個立即投靠滿清的?

再說所謂毛文龍被殺以後,對於東北戰局有著重大影響,也是扯淡。

事實證明,皮島對滿清只有一定牽制作用。事實上,除了毛文龍自己吹噓的戰績以外,滿清根本沒有在和皮島對抗中吃過什麼大虧。

至於牽制作用,其實毛文龍死不死,牽制作用都是存在的。

毛文龍死後的1631年和1637年,滿清兩次大規模攻打皮島,最終將皮島摧毀。

其中1631年滿清出動5000人,打不下來。到1867年,滿清出動5萬人,配合5000朝鮮兵,這才打垮了皮島的2萬明軍。

也就是說,毛文龍在1629年死後長達8年時間,皮島的牽制作用仍然是存在的。

顯然,殺不殺毛文龍無關大局。

而滿清是打垮皮島以後,才在1640年發動了松錦大戰的戰略決戰。可見,滿清就是考慮到皮島的牽制作用,這才出動如此多的兵力,在決戰前消滅皮島。

如果不承認以上這點,純粹是智力問題。


說所謂殺毛文龍動搖明朝存亡的,完全是別有用心,曲解歷史的傢伙。

實際上,殺不殺毛文龍,對遼東戰局沒有任何根本性影響。

毛文龍被殺時,皮島不過2萬明軍。到皮島被滿清攻佔時,明軍仍然是2萬人,實力並沒有減弱,牽制能力更是沒有減弱。

這些人的本質,是攻擊袁崇煥,將1個抵抗滿清的漢民族英雄說成廢物、野心家甚至漢奸。

十有八九,又是滿族遺老遺少乾的好事。


薩沙


不要認為我是一介書生,我還是個將首!——這是袁崇煥的真心話。

毛文龍在皮島生意做的好,仗打得也頗有章法。敵進我退,敵退我打,游擊戰術運用得不錯,實實幹擾了後金的軍事行動。

但袁平臺召見,五年平遼,壓力山大。袁在戰術上有可取之處,但戰略上大局上視野較窄,為人極犟,赤膽忠心。

毛文龍生意做的好,又與袁同為一品,軍費開支能自供自足,己脫離了袁的掌控,袁殺他自有理由。但他未上報崇禎,擅殺大臣,皇上豈不畏乎?也為袁後一步的人生埋下了伏筆。

將首殺了將頭,後果也嚴重。幾大手下耿精忠尚可喜(名字忘了)投了後金,便是後來三藩中的二藩。此兩人在進攻大明中,起到的破壞作用極大。

殺毛文龍是戰略上的大錯,同時也為袁的人生悲劇的開始。殺毛文龍有錯嗎!有的,在共同抗金的前線,不團結,而且毛也罪不至死,有小功,可用之,使之,對後金有一定的牽扯作用。

但歷史就是歷史,英雄的歷史未必完美,殺不殺毛文龍,也改變不了歷史的航道。就這樣吧!


萬里雪飄74


毛文龍是一個漢奸賣國賊,殺他完全沒是正確的。

什麼毛文龍是後金威脅,牽制後金。

呵呵,如果後金真覺得他是威脅,一定會出兵打掉他。

覺華島都打了,蒙古林丹汗都打了,朝鮮都打了,一個小小的毛文龍會不捱打?

如果說皮島在海上,那覺華島不在海上?不照樣趁著冰封海綿衝過去了。

有人扯鐵山之戰。然而鐵山之戰只是為進攻朝鮮做壓制,根本不是打毛文龍。

敵人都不拿他當威脅的情況下,說什麼牽制,扯淡嘛不是。

他要真是牽制後金,後金攻打寧遠的時候你毛文龍怎麼不發兵側應?

袁崇煥斬他,是因為他已經有賣國動作。





無論爾取山海關,我取山東,若兩面夾攻,則大事可定矣。我不分爾所得,我亦不歸爾管轄。特致書以聞。」

都明白了。

今天吹毛文龍的人,說他是將軍的人,給他辯解的人,不是半吊子,就是連半吊子都不如的人。

比如這個:

毛文龍是戲耍後金,袁崇煥都能跟後金議和,毛文龍戲耍一下後金有什麼不可以。

你告訴我。讓別人打自己主公領土。自己也打自己主公領土,叫戲耍?

袁崇煥有說你來打山海關,我去打山東?

都扯啥呢。


順帶一提袁崇煥。

袁崇煥是明末愛國領袖,民族英雄。

這個不是我說的,不是閻崇年說的,不是滿人乾隆說的。

這是毛澤東主席說的



是章士釗、柳亞子說的

可以了嗎,黑子們,閉嘴吧。


一臉牛相


如果以結果倒退過程和原因的話,,袁崇煥殺掉毛文龍無疑是錯誤的,而且是一個很致命的錯誤,這個錯誤導致了兩個嚴重後果,首先是毛文龍死後,他所鎮守的皮島逐漸脫離了大明的控制,對後金的牽制的作用消失,後金可以沒有了後顧之憂,可以傾巢出動進攻大明造成“己巳之變”,皇太極十萬大軍千里奔襲圍困京城。毛文龍之子及其部將在甚至還謀反投降後金,對明朝在遼東的戰略部署造成了不小的影響。其次,袁崇煥擅殺毛文龍為其通敵的罪名提供了口實,也為袁崇煥被冤殺的罪狀之一。

先說說毛文龍其人,遼東失陷時,毛文龍率二百人乘虛殺了後金鎮江守將佔領皮島,並設立軍鎮,開闢敵後戰場,並不斷登岸襲擾後金,努爾哈赤卻沒有辦法,因為後金沒有水軍,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毛文龍在皮島上逍遙快活。毛文龍在敵後屢立戰功,也受到了朝廷極大封賞,官至都督平遼總兵官領尚方寶劍。但是在登萊巡撫袁可立去職後,毛文龍逐漸恃寵而驕,大肆所要軍餉,並在島上與各國做生意搞創收,儼然是哥獨立王國;對朝廷也是人浮於事。毛文龍這些行為都讓袁崇煥看不順眼,恨不能殺之而後快。

或許毛文龍該殺,但絕對不該袁崇煥來殺,袁崇煥在殺了毛文龍後給朝廷的奏書中也提到:“毛文龍作為大將,不是我可以擅自誅殺的,所以我謹席橐待罪。”儘管崇禎礙於形勢當時沒有怪罪袁崇煥,但是卻為袁崇煥後來被殺埋下伏筆。

毛文龍的部署向來認人不認組織,毛文龍死後,儘管袁崇煥盡力安撫其部署,但其所轄地區逐漸脫離大明的控制,毛文龍之子毛成路和部將孔有德、耿仲明先後反叛。皮島的牽制作用不復存在。皇太極率領沒有後顧之憂的後金約十萬精兵繞道內蒙古,由喜峰口攻陷遵化,直接抵達北京城下,史稱“己巳之變”,這次事件又導致了袁崇煥被殺,大明在遼東的局面再也無可挽回。

毛文龍做為亂世梟雄,並無袁崇煥那般報效朝廷,收復遼東的家國情懷,但其存在卻有一定的價值,袁崇煥矯詔殺人,並先斬後奏,其性格缺陷註定了悲劇的命運。


環球網


袁崇煥殺毛文龍沒什麼錯,毛文龍的死也是咎由自取。但是這件事卻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也是直接成為袁崇煥被冤死的重要推手。



國家利益放一邊,自己利益最大化。

毛文龍與秦末的彭越倒有幾分相似,都是左右觀望,待價而沽。彭越被項羽罵做鼠輩,毛文龍也好不到哪裡去。早先年毛文龍確實給後金製造了不少麻煩,而且也立了不少戰功。但後來更像是一個居功自傲的土皇帝,不聽調度,不從號令,把持一方樂土過起了逍遙自在的日子。國難當頭不去想怎麼破敵致勝,而是挖空心思套取國家糧晌,置民族生死存亡於不顧,索取無度,貪得無厭而中飽私囊。

位置重要,但沒有發揮作用。

皮島的戰略位置固然重要,甚至可以說是讓後金很是“忌憚”。但是毛文龍做為一個隨時可以在金國後院放把火的人,而且有無數次的機會,卻沒有任動作,牽制後金的作用形同虛設。所以他存在的作用僅僅只是一個讓後金“忌憚”。那麼他在打什麼算盤呢?很明顯是在觀望的同時保存自己的實力,大明王朝內憂外患朝不保夕,給自己留後路才是明智之舉。

皇太極反間計的重要一環

毛文龍一死,後金再無顧忌,可以長軀直入直取中原。問題是毛文龍活著的時候,後金不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嗎?山海關都可以繞過去,還會把你毛文龍放在眼裡?覺華島也是想滅就滅,皮島不就是比覺華島多住幾人嗎?所以皇太極更多的目的是把這件事情給無限放大,蠱惑明朝皇帝好除掉袁崇煥。事實證明這一招是有效果的,袁崇煥被崇禎皇帝處死的一條重要理由,就是擅殺毛文龍。

總結歷史:毛文龍沒有那麼重要,往往都是一些後人給“人云亦云”的誇大了,一部分人就是喜歡盲從起混,甚至譁眾取寵。殺毛文龍是時刻把民族大義放在第一位的袁崇煥正確決擇。儘管他的有些言論、行為、做法看起來有些過激,但是換做別人,普天之下誰能有袁崇煥的膽識和才能?


國史通解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毛文龍是怎麼樣的一個人。毛文龍,生於公元1576年,浙江杭州府錢塘縣人,祖籍是山西平陽府太平縣,毛文龍的祖父叫毛玉山,在山西經營官鹽,後來舉家遷到杭州。

毛文龍的父親叫毛偉,開始也是個商人,後來成為一個讀書人,捐了個監生,毛偉娶了杭州望族沈氏之女。毛文龍是長子,還有兩個弟弟,一個叫毛仲龍,一個叫毛雲龍。毛偉在毛文龍九歲的時候就過世了,沈夫人就帶著孩子跟著弟弟沈光祚生活。

沈光祚是進士出身,擔任過山東布政使,順天府尹,對毛文龍的仕途影響很大。毛文龍從小對四書五經等儒學不感興趣,而喜歡軍事兵法,尤其喜歡孫子兵法。

萬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毛文龍過繼給自己的在遼東的伯父毛得春,毛文龍隻身北上,途經京城的時候,拜見了舅舅沈光祚,沈光祚就將毛文龍推薦給了李成梁,九月,毛文龍參加了遼東武舉考試,考了個第六名,被任命為百戶,沒多久加為千總。

在遼東巡撫的王化貞的推薦下,毛文龍被任命為總兵,後加至左都督,駐紮在皮島,皮島也叫東江,那皮島在什麼地方呢?就在鴨綠江的出口處,左側是遼東半島,右側是朝鮮半島,就可知道皮島的重要之處。

登萊巡撫袁可立十分支持毛文龍,在袁可立的支持下,毛文龍賜尚方寶劍。袁崇煥對毛文龍比較反感,曾上表要求到毛文龍處清理糧餉的問題,而毛文龍不喜歡有袁崇煥這個文臣在旁邊節制,上書反對,袁崇煥就很不高興。

毛文龍去拜訪袁崇煥的時候,袁崇煥待以賓客之禮,而毛文龍十分的不謙讓,袁崇煥就打算將毛文龍給除掉。

袁崇煥到了雙島後,與毛文龍會面,袁崇煥勸毛文龍離職,毛文龍拒絕了,袁崇煥就不高興了。六月五日,袁崇煥邀請毛文龍來觀看士兵射箭,在山上設了營帳,讓參將帶士兵設伏。毛文龍進來之後,袁崇煥列舉了毛文龍的十二大罪。

然後請出尚方寶劍將毛文龍殺死,這一年是崇禎二年,崇禎帝聽到這個消息大吃一驚,但是即成事實,毛文龍已死,而現在還要靠袁崇煥,所以崇禎帝只能下詔褒獎袁崇煥。

但是,不管毛文龍有沒有錯,毛文龍是左都督平遼總兵,袁崇煥未經崇禎帝的同意就殺死了毛文龍,那肯定是不對的,所以後面崇禎帝殺袁崇煥的一個重要的罪名就是擅殺毛文龍。

很多人對袁崇煥為什麼要殺毛文龍感到十分的不解,毛文龍的皮島在後金的後方,對於後金有很重要的牽制作用,所以有一些人認為袁崇煥是和後金和談了,條件就是殺死毛文龍,所以袁崇煥明知毛文龍不能擅殺,還是動手了。


歷史簡單說


毛文龍和袁崇煥級別是一樣的,他憑什麼殺毛,他拿了全國百分之七十的錢糧,沒收回失地,還丟了關外,還把糧食賣給蒙古人,那時候蒙古已經投靠滿清了。毛文龍一個人創建了江東鎮,手下人都是滿清那裡逃來的,跟滿清有不共戴天之仇,他們為什麼後來還投靠滿清。而且手下有一大半是婦孺老幼,所在之地又不生產糧食,可謂無錢無糧有無兵,有毛文龍的時候滿清沒入過關,朝鮮是明朝的屬國,沒了毛文龍,立馬入關打到北京城下。袁崇煥居然帶領部隊跟著互送到北京,還想進城,而且,袁崇煥沒什麼戰績拿到出手,都守城,靠火炮考城牆,唯一敢野戰的滿桂還說袁崇煥害他,這種人不是金庸寫了碧血劍,把他洗白,他那裡英雄了就因為炮彈沒長眼睛打傷了努爾哈赤


kongzzs


毛文龍的死確實是明朝末年的一大損失,因為毛文龍的死間接的導致了袁崇煥的死。

袁崇煥想要殺毛文龍是開始於毛文龍謊報軍情,使得袁崇煥攻打在瀋陽吃了大虧,而毛文龍卻藉此向崇禎要軍餉,然後才出兵解圍,可以說這擺明就是敲竹槓。換作是誰,也看不了如此賣國行徑。

所以從根本上來說,毛文龍是一個割據力量,並且幾乎已經是自立為王了,在皮島壟斷著貿易,並且不聽從明朝的調遣,謊報軍情、騙取軍餉等等。也就是說毛文龍是有罪的,甚至於崇禎也想要除掉他。

然而袁崇煥錯就錯在不該未經請示就誅殺了毛文龍,並且沒有妥善處理皮島事宜,使得毛文龍死後皮島守軍投降了後金。這是非常致命的,也是造成後來“己巳之變”的重要原因。也就是說毛文龍有罪該死,但是皮島之重要性又不容置疑,袁崇煥確實有些魯莽。

在“己巳之變”中,袁崇煥救駕不利也使得崇禎十分惱火,所以當後金的反間計一來的時候,崇禎直接是選擇了殺了袁崇煥,這就導致了又一個重大的損失。說到底袁崇煥不瞭解崇禎的脾性,而崇禎也不清楚遼東形勢的複雜性。


小司馬遷論史


看了很多人對於殺毛文龍是正確的說法,我就明白明末為什麼輸,大家知道在追繳張獻忠李自成等農民軍等時候,很多時候明軍故意放水,當時流行的就是鳥盡弓藏,毛文龍持尚方寶劍尚可以被文官擅殺,何況區區明末小將

給人賣命被殺後還被說應該殺,就等於提問,你願意做個傻子嗎啊?當時所有明軍選擇是不做傻子,誰沒有妻兒老小

屁股決定腦袋,後世意淫袁崇煥牛逼所以不管毛文龍有沒有錯誤,都應該白死,甚至為了證明其應該白死找了很多理由

袁崇煥不是殺錯,而是殺晚了,記得朱元璋因為前線的上將的唯一弟弟犯錯,為言明軍法,要殺他,身邊人都勸不能殺,小心前線大將照反, 不能殺,打天下要靠它,朱元璋卻堅決要殺,因為天下是獲得就是靠著軍紀嚴明,律法無情

一句話,毛文龍死的另一個後果是什麼,就是武將明白什麼最重要,軍權,包括清初江西山東廣東諸多漢人投降武將反過來造清的反,目的就是為保軍權,甚至寧可和軍權同死

一句話毛文龍開啟了明朝實質上的軍閥時代,在毛文龍以後僅憑區區幾人就想殺武官是不可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