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坦克炮塔、155自行火炮能否直接安裝在巡邏艇或海警船上提高火力,為什麼?

詩和遠方的洋


毛子、北棒和羅馬尼亞都幹過,但還是作為內河巡邏船比較合適

蘇聯在二戰時期就這樣做過,將坦克炮塔移到小艇上作為內河炮艇,用來控制河面,從伏爾加河、多瑙河、維瓦斯河等都做出突出貢獻。坦克炮塔作為艦炮,最主要問題在於射擊的穩定性問題,水面上航行搖擺幅度很大,坦克炮塔沒有穩定措施,射擊精度難以保證。同時艦炮多采用提彈機等輔助裝彈措施提高射速。相比較之下,內河航行的武裝船隻,搖擺幅度較小,坦克炮塔外形比較威武,震懾力較強,所以二戰後蘇聯繼續建造帶炮塔的內河武裝船用於內河水域巡邏。

黃蜂級內河炮艇,艦首裝了PT-76兩棲坦克的炮塔,其排水量只有排水量77.4噸。

雅羅魚級內河巡邏艦,安裝了兩個T-55坦克炮塔,排水量447噸,這兩款內河巡邏艇到現在還在使用。

除此之外羅馬尼亞海軍也裝備了米哈伊爾級內河炮艇,排水量522噸,用於多瑙河國際水域巡邏。

唯一將這種船開到海上的,那就是北棒,其裝備的SO-1型巡邏船裝備了從T-34/85上拆下來的坦克炮,而且在與韓國巡邏船進行的延坪海戰中還立功了,第一炮就擊中了駕駛臺致艦長當場死亡。SO-1級為前蘇聯設計,後朝鮮自行建造,一共19艘

韓國電影《延坪海戰》中出現的SO-1級,雖然在這次海上衝突中,朝鮮取得勝利,但他是建立在近距離突然開火的基礎之上,本身根本不適合海上交戰。而韓國在這次吃虧後,更是對海上巡邏艇進行火力升級,原先高速巡邏艇是使用博福斯40mm艦炮,之後新建造的巡邏船裝備意大利奧托梅拉拉76mm艦炮和130mm制導火箭彈,如果再次發生交火,恐對方毫無任何生還機會。

韓國在延坪海戰被擊沉的巡邏艇,武器是博福斯40mm速射炮

韓國現在的PKX巡邏艇,使用奧托梅拉拉76mm速射炮和130mm制導火箭


五嶽掩赤城


朝鮮等國都試裝過在中小型艦艇上,都未普及,重量,射速及精度與專門研製的艦炮還有差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