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聯盟-SV152毫米自行火炮的性能如何?

窮極一生追尋的大伊萬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軍在實施戰役火力突擊時,經常幾種幾千門火炮,毫不吝嗇彈藥的炮兵火力壓制,曾讓日軍、德軍吃盡苦頭,因而蘇軍有著"大炮兵主義"的光榮稱號。但二戰之後,由於基礎工業體系的逐漸落後,蘇軍在1988年開始裝備2S19型152毫米自行榴彈炮,很快就落後於西方先進水平。蘇聯解體後,俄軍的遠程火炮一直沒有多大進展,近些年竟然遠遠落後於中國。不過,這個窘境會在2020年得到緩解。
據俄羅斯紅星電視臺報道,2019年12月31日,俄軍在斯維爾德洛夫州初步測試了新一代2S35“聯盟-SV”自行火炮,在烏拉爾運輸與機械工業公司隸屬烏拉爾機車車輛製造廠科研生產聯合體公司,"聯盟-SV"152毫米自行榴彈炮的測試已經完成。通過測試後,首批4輛榴彈炮將交付塔曼近衛摩托化步兵第2師,然後投入批量生產。烏拉爾運輸機械廠表示,這門火炮屬於“未來的戰爭機器”,它遠遠領先於國內外的同類自行火炮。2S35“聯盟-SV”自行火炮通過測試後就進行量產並服役,聯盟-SV自行火炮將取代早在1980年代就服役,目前已經遠遠落後於世界水平的2S19“姆斯塔”自行榴彈炮。
俄羅斯新一代2S35“聯盟-SV”152毫米自行加榴炮,於2015年3月首次亮相,該火炮採用無人炮塔,三名乘員集中在車體前部。“聯盟-SV”152毫米自行加榴炮早期為雙管設計,樣車出現在2006年,安裝上下排列的2門152毫米炮管,交替開火射擊,這樣的設計,是為了儘可能的提高射速。此外,由於蘇聯在金屬冶煉加工技術領域的徘徊不前,其火炮身管能承受的膛壓較小,導致炮彈出膛時初速不足,射程較短,俄軍試圖以超高射速彌補射程的不足。不過,俄軍通過靶場測試發現,雙管火炮的可靠性極低,而且射速並沒有革命性的提高,火炮重量卻大幅度增加,導致機動性和戰場維護性都極差,得不償失,於是俄軍又將“聯盟-SV”改為單一炮管。
"聯盟"152毫米雙管自行火炮的主要武器為152毫米雙管長身管火炮,每門火炮均配裝用鈦合金製成的"胡椒瓶"形炮口制退器。採用無人炮塔,擁有一個全自動彈藥裝填系統,自動化水平極高,這樣的設計能提高開火速度,提高戰鬥反應速度,減少系統故障率。
“聯盟-SV”自行火炮比國內外的自行火炮更快、更準確打擊目標,機動性更強,該炮具有多發彈同時命中同一個目標的能力,使用一般炮彈時射程為50千米,使用底排-火箭增程炮彈的射程遠達70公里。“聯盟-SV”自行火炮是目前世界上備彈數量最多的自行火炮,備彈量70發,超過載彈60發的德國PzH2000自行火炮。
“聯盟-SV”自行火炮每分鐘可發射16發。這個數字相當誇張,顯然是俄國人在吹牛啤,這射速都要趕上水冷的艦炮了,要知道中國採用鋼藥筒自動裝填的05A式155毫米自行加榴炮的射速也就是7發/分鐘。
“聯盟-SV”自行火炮配備了武器制導、目標選擇、導航和定位過程的自動化控制系統,全天候處於戰備狀態。此外,它可以對發射裝置進行自主計算,並調整其火力。機組人員由3人組成,戰鬥重量為55噸。最大公路行駛速度60千米/小時,最大公路行程500千米。

2S35“聯盟-SV”自行火炮計劃部署炮兵旅,同時現代化的2S19“姆斯塔”自行榴彈炮將部署摩托化和坦克部隊、師和兵團。這種武器旨在摧毀戰術核武器、炮兵和迫擊炮炮臺、裝甲坦克、實戰部隊、防空系統、反導導彈和及其他設施。早前,烏拉爾運輸局機械廠廠長表示,第一批2S35“聯盟-SV”自行火炮已做好裝運準備。 2S35“聯盟-SV”自行火炮首次亮相於2015年5月9日偉大衛國戰爭勝利70週年的閱兵式,俄羅斯“軍隊-2018”國際軍事技術論壇上陸軍火箭部隊和炮兵指揮官米哈伊爾·馬特維耶夫斯基中將表示,這些最新的自行榴彈炮將是陸軍軍事機械邁向機器化的第一步。


科羅廖夫


俄羅斯2S35“聯盟-SV”自行火炮,是於2015年5月9日,俄羅斯紅場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0週年的閱兵式上正式亮相。

“聯盟”自行火炮,當初有兩種設計方案。一種是,152毫米雙管未來多功能戰鬥模塊方案;另一種是,在“紅鋯石”自行火炮底盤上的單管火炮方案。

由於“雙管”方案實在是太過激進,技術風險過大。所以經濟條件有限的俄羅斯軍方,最後決定放棄雙管方案,採用單管火炮方案。方案確定後,俄羅斯與於2006年啟動的“聯盟”SV試驗設計工作。

2S35“聯盟”SV自行火炮,採用T-90主戰坦克的底盤,配備無人炮塔,分為駕駛艙、戰鬥艙和動力傳動艙3個艙室,戰鬥全重55噸,成員2人,裝有一臺1000馬力的V-92S2柴油發動機可以確保良好的戰術機動性,最大公路行程500千米。

武器方面,2S35“聯盟”SV自行火炮,採用一門52倍徑的152毫米2A88榴彈炮,發射殺傷爆破彈的最大射程為40千米,發射底部排氣殺傷爆破彈的最大射程為70千米;能夠在500米的距離上進行高精度直瞄射擊。

車載彈藥基數為70發。彈藥種類包含:殺傷爆破彈、底部排氣殺傷爆破彈,以及制導炮彈;在必要時可發射包括照明彈、煙幕彈、燃燒彈在內的特種彈;而裝備有自動補彈系統的2F66-1裝甲彈藥補給車可在不超過15分鐘的時間內將需要的所有彈藥補彈上車,確保了炮兵分隊的自給能力和高機動性。

火炮裝填採用自動裝填,模塊化發射裝藥。在車載計算機的控制下,可自動進行彈種選擇以及發射裝藥模塊組合。

發射方式採用微波點火系統實現發射。可確保所有裝藥同時而非依次引燃,使得發射藥能夠獲得最佳的火藥燃速、更快的火藥氣體壓力積聚,並最終增大射程和提高炮彈初速。

2S35“聯盟”SV自行火炮輔助武器為裝有12.7毫米6P49“繩”機槍的6S21遙控戰鬥模塊。

在擁有強悍火力的同時,2S35“聯盟”SV自行火炮的信息化水平也很高。該自行火炮裝備了統一的戰術環節指揮系統,使得其能夠通過數字通信通路接收目標指示(來自指揮站、戰鬥車輛、協作分隊自行火炮、無人機等),實現晝夜間24小時地形觀察和目標探測、完成射擊裝置的自主計算以及進行實時校炮,具備“多發彈同時彈著”能力(同一輛自行火炮按不同飛行軌跡發射的多發彈能夠同時彈著)。並且能夠在車內完全無乘員的情況下也可以執行作戰任務並進行遙控操作。

防禦方面,2S35“聯盟”SV自行火炮車體和炮塔由軋製裝甲鋼板整體焊接而成,能夠可靠防禦輕武器火力及彈片的攻擊。備有可減弱車輛信號特徵的煙幕施放系統,由12具煙幕彈發射裝置組成的發射系統安裝在炮塔頂部和前部,並配備有三防系統。

2S35“聯盟”SV自行火炮已經開始裝備俄羅斯軍隊,由於取代現役的152毫米的2S3“金合歡”和2S19“姆斯塔”S自行火炮,以及152毫米2S5“紅鋯石”自行火炮等老式自行火炮。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內,俄羅斯陸軍主要的火力支援武器。


就到這裡,各位對此,是否還有其他高見?或者你們還有哪些補充,一起來探討。

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個贊,還有“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