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字论事不论心,论心千古无完人”,怎么理解这句话?

看安阳百态


“淫字论事不论心,论心千古无完人”,这两句话出自清代王永彬的《围炉夜话》。其实这两句话后面还有两句“孝字论心不论事,论事万年无孝子”。

先来说说前两句“淫字论事不论心,论心千古无完人”。首先,“淫”并不是单单指不正当男女关系,还包含“贪念、沉迷、放纵”等恶行和恶念。

做一件事是善举还是恶行,是按行动来说的,并不是以人心所想为标杆,如果把人心所想当作衡量善恶标杆的话,这世界上就没有完美的人了。

有的人得理不饶人,说话如刀劈斧砍,但做起事来却光明磊落,那我们就说这个人是个光明磊落之人。有的人满嘴仁义道德,却口蜜腹剑,做起事来毒如蛇蝎,那这个人就是一个让人痛恨的伪君子。

可以说,每个人心里都存在着善恶两种念头,衡量一个人的人品,主要看他(她)所做之事对人们有利还是有害,只要一个人外在行为是正面的、向上的,不管他(她)心里怎么想,他(她)都是一个具有正能量之人。反之他(她)就是负能量之人。

咱们再来说说后两句“孝字论心不论事,论事万年无孝子”。对长辈的孝道是靠真情和内心的,而不是只做做表面文章。有的人很富有,却常年都不回家看望老人一次,即使他(她)寄了很多钱给老人,那也称不上“孝”;有的人很贫穷,却时刻关注着老人的健康冷暖和喜怒哀乐,用心使老人过得幸福安康,虽然他(她)没有给老人很多钱去享受,他(她)依然称得上是孝顺之人。

“淫字论事不论心,论心千古无完人。孝字论心不论事,论事万年无孝子。”这四句话从“论事”和“论心”两方面诠释了做人做事和孝顺老人的表现形式,不但是至理名言,也对我们为人处世和孝敬长辈有一定的指导以及警示意义。


故史堂


“淫字论事不论心,论心千古无完人”,这话对。我们的传统道德教育把男女两性、两情严重化、妖魔化了。不必谈色变色,异性之间,男欢女爱,这是人的本性,“哪个男人不多情,哪个少女不怀春”,饮食男女,思鱼水之乐,贪床榻之欢,念交合之事,女人想男人,男人想女人,这是人的正常心态,其实认的性好奇、性意识甚至聪少年时期就开始了,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但人必竟是人,是人,它的性行为就必须受法律、道德、社会公德、世风世俗的匡正和支配,这种人性的奔放和法律世俗道德的约束就导致了人们的“思”和“行”的不一,就是心想是一回事,行事做事又是一回事,德的理智必须把淫的欲望束缚在心里。好人和坏人,正人君子和淫男乱女之间的区别不在于心,不在于你想没想,而在于行,在于你做没做。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说:恋爱中的男人心里肮赃得像厕所,但行动圣洁得像天使。人有淫心而无淫行,这就是人的品德,也就是道德的约束。知不可为而不为,就是好人,不顾、不受道德的约束,做了淫邪的事,就是恶人。所以在淫字上,是非存乎一事,而不在于一心,心里想多少、怎么想都行,不伤风化,不伤大雅,但要论“事”,就是做事得有规矩、有理智、有道德、有节制,就是好人。


我说无名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事,论事世间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事不论心,论心天下少完人。

所谓“淫字论事不论心,论心千古无完人”,通俗地说就是“意淫无罪”,这不仅是一个道德问题,还是一个法律问题。

食色,性也。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古人很早就认识到,爱好女色是男人的共性(反过来亦如此)。跟金钱一样,性本身是中性的、客观的,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而且“性”是重实质行为,不重思想的。

男女之间的事,无论你在脑袋里如何想象都不过分,甚至可以突破道德、法律底线,在脑海里幻想出来一篇猎艳、种马、后宫类的小说或小电影,只要不跟别人说,谁也不知道你在干啥。

但如果你付诸行动了,哪怕是对异性一句语言的骚扰、一个下流的眼神,那你就是色狼了。

古代的很多圣人,脑袋里未必不想男女之事,但人家克制自己的行动不当色狼,所以不妨碍做圣人,如果连想想都要算色狼,那世界上每个人都是色狼了,哪来的圣人?

从法律角度看,一个人脑袋有再多再邪恶再下流的想法,哪怕他把这些想法说出来,但只要他没有进行犯罪准备和实质行动,就不算违法犯罪,任何国家法律上都没有“意淫罪”之说。

所以小伙伴们,尽情放飞你的思想吧,淫字论事不论心!

至于孝,与淫恰恰相反,论心不论事

古人常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特别是在古代,男人为了事业,为了忠义,往往不能侍奉在父母身边,但不能以此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孝敬,更无法做到满足父母一切要求,只要你有对父母的那份孝心,懂得父母的含辛茹苦,把父母放在心里,知道尊敬和感恩父母,就是一个孝子。

如果非要以古代二十四孝的标准来要求每一个人,那这个世界真的没有孝子了。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在香港武侠喜剧电影《东成西就》中,王祖贤扮演的师妹,在追张国荣扮演的师哥黄药师的过程中,开到一间客栈,小二眼睛直勾勾看上王祖贤便挪不开,王祖贤娇嗔发怒斥责淫贼,小二便转脸背对,王更加发怒称干嘛背对不敢看,是不是心里有想,于是一句网红语脱口而出:

想也不行,想也有罪!

小二肯定想了!包括我在内每个男的,如果正常的话,便肯定想了!则按王师妹的逻辑,便是都有罪。

鲁迅说:国人一见短袖,立刻想到白胳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

鲁迅讲此语时,当未把自己排除出去,因此鲁迅也从未自称为无罪的,所以他也是如我们一样的普通人,我们也不应把他抬高为圣人。

说到圣人,则会如何呢?既为圣人,大概不会从白胳膊联想递进到性交,不然也等同于我们普通的有罪贱人了,然而也未必!

我们普通贱人,只拿我自己来说,便很能自证为有罪的,想法会随时龌龊邪恶了去,管不住自己的,也因此时常有自责之意,但又觉得自责实在没一点用处,就不管了,而以之为常,不仅在白胳膊生殖器方面。

凡是要求思想纯洁的圣人,基本都是假圣人,而且都是不惜自己打脸的二流子类。





思之游鱼


“淫字论事不论心,论心千古无完人”这话的出处为清代王永彬的《围炉夜话》。

王永彬,字宜山,他一生经历过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和同治五个皇帝统治时期。著作有《围炉夜话》。这是一本儒家通俗读物,是作者对于当时以及之前的文坛掌故、人物、事件等所作的评价和议论。它和明代的《菜根谭》、《小窗幽记》一起,被称为“处世三大奇书”。

《围炉夜话》成书于清代咸丰甲寅年间,作者虚拟了一个冬日拥着火炉,与至交亲友畅谈人生的温馨情境。所记之事分为二百多则,语言亲切自然,通俗易读。

这本书的话题,是围绕“安身立业”来展开的,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孝、勤俭等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立业为本的深刻含义。本书自面世以来,一直盛传不衰,成为许多读书人的案头必备之书籍。。

“淫字论事不论心,论心千古无完人”这句话后面,还有两句,放在一起应为

“淫字论事不论心,论心千古无完人。孝字论心不论事,论事万年无孝子。”

后一句好理解,是说孝顺与否要看这个人心里头有没有孝,而不能看表面上他的行为是不是孝。如果以行为作为衡量标准的话,许多贫穷人家就没有孝子了,因为他的确没有余钱为老人做许多事情。


相应的,前一句的意思为,看一个人是不是淫,要以他的行为为衡量标准,而不能看他的心,如果看心的话,这世间就没有完美的不淫之人。

还是以孝悌来具体解释,比较好理解。评价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孝顺,要看他是怎么想的,看他的孝是不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只看他怎么做的。比如说,对一个千万富翁来说,让父母住昂贵的养老院,穿上等的好衣服,吃好的食物,他能做到。可是如果父母对他望眼欲穿,他却不愿意屈尊到养老院来看上父母一眼,能说他是孝顺吗?

而一个生活清贫的儿子,他可能提供不了父母锦衣玉食,但日常生活里他能够全心全意照料年老的父母,从生活和精神上让父母愉悦安心,说他孝顺是理所当然的。

俗话说,万恶淫为首,可是,谁的心里不曾产生过私欲邪念?如果心里想过就算是淫奔坏人,那么,这世界上怕也就没有什么好人了!

每个人的心里,都曾有过淫的念头,这并不是恶,如果将淫邪的想法付诸于实际行动,那他就是管不住自己的牲畜,就是应该受到众人口诛笔伐的万恶之人了。


兰阇读书


大夏天的马路上,迎面过来一个身材不错的姑娘,你脑海的画面已经切换了七百多个,现在定格在了自己坐床边抽烟的画面,然而跳出画面,在现实中你什么都没干,甚至没有多看她一眼……我们能说你不正经吗?

我们不能。

心里想一想不正当的男欢女爱之事,都是人之常情,只要不付诸实践,就不能用淫邪来定义这个人。

否则,谁要是一想,就被人说不正经,那么千古就没有完美的人了。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这个欲望是繁衍的原动力,有了快感作为交配的激励,人(或者大多数动物)才会去繁衍后代,否则繁衍后代养育后代那么累的事情,谁愿意去做呀?

谁?举个手我奖励你一块钱。

当然,对交配没兴趣的物种也不是没有,比如咱家国宝大熊猫是吧,一年就那么几天交配,在动物园里长大的根本对此一窍不通,还得饲养员给它们看别的大熊猫交配的录像,再现学现卖才能完成繁衍后代的使命。而其他没有饲养员帮着放教学片的物种,早就在地球自然史激烈的竞争中销声匿迹了,所以从存活角度来说,国宝无疑是幸运的。

拓展来说,其实这段话还有另外对偶的半句,说“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事,论事世间无孝子”——孝,不是说只有心就足够,而是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子女的能力确实很有限,很难用实际行动去把父母照顾得周周到到,尽心尽力,效果不能保证,却已经是子女的极限了,比如子女月薪三千,父母生一场大病,医疗费都不够,积蓄花光,子女甚至沿街乞讨筹钱,都换不来父母的痊愈,但也算是尽心尽力,尽了孝道。

问心无愧作为准绳就足够,而如果非要“论事”,非要看孝敬的效果,那么这世界上都很难说谁是孝子了。

综上,这两句话其实非常贴近人心,非常带有人情味。与程朱理学当中“存天理灭人欲”不同,论事不论心和论心不论事都充分考虑了人之所以为人,其本身的一些设定,结合了自然规律,符合客观事实,又不失教化作用,摒弃刻板严苛,做到了润物细无声,所以才能流传千古。


您对此还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您的点赞、评论、转发,都是对我的鼓励,支持我输出更多内容。

看问题换一种角度,讲观点升一个高度,墙裂后是砖,我是专门引玉的抛砖人——墙笑裂

墙笑裂


世人著相。凡事喜好凭外在表相来下结论。这也难怪,因为凡人无他心通,看不透人的内心世界。

世上那么多沽名钓誉之徒,钻的就是这种著相而求的空子。但假的就是假的,一旦败露,人们会说某某伪君子、人设崩塌。伪君子之所以加个“”字,是因为人们识得他之前,是以“外相”来看待其人其事的,论事不论心。当人们一旦知道他言行不一、表里不符时,他的人设——以前苦心经营的公众形象,便幻相崩塌、真形显现。



娱乐圈这样的例子,早有文章,现有吴秀波。当他们的“小三”风波未实锤之前,他们无一不是公认的国民好男人、好老公。

今日的娱乐圈,可能还有无数个“波”哥“”叔在成长——淫心在动,尚未成事或者尚未显形,那么公众眼中的他们便还是“完人”一个、好人设一堆。



著相而求的人性弱点,决定了世人喜好追逐做表面功夫——自欺欺人,却唯独欺不了天地。否则个人苦心经营、团队公关打造,怎还会有人设崩设的一天?!

地藏经云,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可见,无论是行动上的已成之罪,还是心念上的落印象“动念即乖”,都逃不脱果报,而且丝毫不爽。这一点,佛家的认知,和世间的“论事不论心”是截然不同的。



佛家的“完人”是从心地上论,心念上尚不染一丝尘缘,更遑论言行上的造作?!故佛法是心法,是出世间法,非世间法所能比拟。


菩提月满西楼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淫”是人类两大本能“繁衍”本能的体现。


人有两大基础本能,分别是生存本能和繁衍本能。人类的所有的其他本能和情感都是围绕着这两大本能演化出来的,甚至人类的自我功能,在进化初期也是为这两大本能服务的。在人类个体的幼年阶段,生存本能占优势,所有的行为都是为生存服务。

而一旦进入青春期,随着个体的性成熟,人类的第二本能“繁衍本能”就会展现。而“繁衍本能”的强度,丝毫不亚于“生存本能”,甚至在某些环境下,会超越“生存本能”。所以,即使到了文明已经高度发展的今天,还会有人在“繁衍本能”的驱使下犯罪;还有人会为“繁衍本能”受挫而选择冒生命危险、杀人、自杀。



在“繁衍本能”的驱使下,人类所出现的思想、情感、行为,都属于“淫”的范畴。只是,在文明社会的规范下,个体为了能够在社会上生存,并有所成就,就必须约束自己的行为。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我们都很难束缚住我们的“情感”以及自己的“思想”。


所以,“淫字论事不论心,论心千古无完人”这句话就是描述“繁衍本能”的强大,以及完全控制“繁衍本能”的难度。


姜丁粽子


我看底下有人回答,这句话出自《围炉夜话》。我想说,同志,人云亦云要不得啊!

这位朋友肯定是百度了一下,然后发现大家都这么说。如果你亲自翻翻《围炉夜话》,你根本找不到这句话。

不过,《围炉夜话》里面有这样一句: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一起邪淫念,则生平极不欲为者,皆不难为,所以淫是万恶之首。因此,有人推断,上面这句话应该是化用的这句话。

不管这句话出自哪里吧,这句话真是至理名言,也对当下很多问题给予了启发意义。

每个人其实都有欲望 那是上天给予人的

什么叫“淫字论事不论心,论心千古无完人”?就是说,其实每个人都有淫欲,说好听点,就是欲望。我相信,很多人的脑子里,其实都曾有过欲望的幻想,有的甚至会非常邪恶。

所以,你不要跟很多人去讨论他有没有欲望,而是要看他是不是做过违背人伦纲常的事情。如果没有做过,那他就是好人。

其实,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叫“孝字论心不论事,论事万年无孝子”。这句话是说,你对父母是不是孝敬,要看你有没有孝心。每个人都出生之后,都是独立的个体,不论是父母还是朋友,相处在一起,都肯定会产生矛盾。而且,父母说的事也不一定全对,所以,可你当会发生争吵的事情。

所以,看一个人是不是孝,还是要看他的本质,看他是不是真的为父母好。即使为父母好,和父母争吵,这个人也应该是个孝子。

自己解决动物性的欲望 本是理所应当的

那我为什么说这句话对现实有意义么?诸位可能都知道,最近新闻里面报道的性侵事件比比皆是。随之而来的则是发起的米兔(me too)运动,很多女性纷纷揭露自己此前遭遇过的性侵。

很多人看到之后,可以说是三观尽毁,很多人表面上都是正人君子,背后却禽兽不如。

于是,有些人就开始发出感叹,什么男人都不是好东西啊。男人就是靠荷尔蒙做事什么的。

没错。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他们首先是动物性上的人,其次才是文化意义上的人。动物性上的人,是说这个人有欲望。文化意义上的人是说,这个人需要尊严、名誉等等这些高级需求。

那么,人具备动物性,肯定就会有发泄欲望的通道。我不相信,一个正常的男性在年轻时候没幻想过女性的身体,一个正常的女性也不会不对男性好奇。但是,幻想也好,好奇也好,这些时候被我们文明所压制的。每个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是不能做动物性的事的。

其实,很多男性或者女性在背地里,比如自己关起门来,都解决过自己的欲望。

这是没有问题的,我觉得也应该是作为一个正常人应该解决动物性的渠道。

对于性侵一事我们不能从道德理念去杜绝 而是应该从法律上去遏制

可是,最近那些拥有权力的男性,却依仗着自己的权力,对女性进行猥亵、性侵,以此来满足自己邪恶的动物性。这就触犯了法律。我始终觉得,我们法律在这方面的管控太过缺乏,才让他们意识到这样的成本太低。当然,女性也应该树立起意识,遇到这种情况要积极抗争。

网传被朱军性骚扰的当事人

如果“淫”的事论心,我们每个人其实都不是好人。但是,论事,我们大部分人,都还知道,作为一个文明人,一个有尊严的人,就要遏制自己的动物性。不论是因为害怕法律的制裁,还是怕良心的谴责,自己名声的影响等等。不管他怕什么,只要他不敢做,这就足够了!

最后,我想说,性侵一事我们不能从道德理念去杜绝 而是应该从法律上去遏制。你想让人人成为柳下惠,那不可能。最主要的还是要从法律上根治,谁要敢犯案,处以重刑。让每个人在犯罪之前都先想想利弊得失,这样,就没多少人敢以身试法了。


兮兮说事儿


记得多年前,美国学者赵浩生写的一本书,讲了一些美国总统的趣闻,其中一则关于吉米.卡特总统。选举前,有记者问他,如果你看到一个美女,你有什么想法。卡特非常直爽地说,那我会想入非非的。有评论担心卡特太直白,会产生负面影响。但他还是当选了。当时,尼克松因水门事件下台,选民对他狡狤的性格也十分不快,称他为“tricky nick”,对卡特的耿直十分受用。这个故事从一个角度披露淫心的普遍性、大众对有淫心者的态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