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打车办理两证是为了解决乘客出行安全问题还是解决运管自给自足的问题?你怎么看?

文评师


办理两证并不能彻底解决安全问题,只能说增加一些安全性。 其实出租车(无论是车辆还是司机还是乘客可查信息上)的安全性远比不上网约车。 因为网约车上了什么人,走了哪些路线都可以查到,而出租车是招手即停,真要出事了,是谁坐的车不好查。 要求办两证是政府主导强制性的举措,滴滴也没办法只能服从。

如滴滴严格按政府要求,明年1月1日对无双证车辆停止派单,到那时会出现滴滴公司收入,合格车辆数会大幅降低,估计满足要求的只有10%,即300万辆,这是远远不能满足民众出行的。 打车难会重新出现。司机的顾虑主要表现在:

1.司机去办网约车资格证是不抵触的,但要求其车辆办运输证就不能接受了;

2.运营性质的保险一年13000元就受不了,还有60万公里,8年强制报废的要求更是会增加其运营成本。

3.滴滴公司的规则不确定性,经常在变动,可以说是伤透了司机的心。抽成达30%!只要收到乘客投诉不经核实,首先就罚款,封号,然后再让司机举证申诉,这让司机们没有安全感。

大家试目以待吧。

----------------------------------------------------------------------------------------

我去过云南,西藏,海南,蒙古愿分享旅行中的趣事,解答你这些旅行中的问题;

我接触过税务,法律诉讼,合同陷井,遇到过职业诈骗,知识产权纠纷,可以解答类似问题;

我注册过公司,申请商标,申请天猫店铺,从业电商6年,可以解答关于注册,经营网店中的问题。对买家恶意投诉,不良商家如何应对的问题;

我精通PS软件,美工,快剪辑,使用年限10年以上;对初始使用PS,快剪辑软件的朋友,可以在这方面和我多多交流;

我从事过建筑CG,动画工作十年,有同行或初学的朋友可以交流;

我是已婚人士,对于婚姻问题,或恋爱过程中的问题可以交流.


熊猫宝宝090611


我营运车跑的,每天400到500之间,保险1万5一年,平均41.6每天,乘30天1248每个月。平均300公里每天,油费150每天,成30天,等于4500一个月,14万的车60万公里折旧平均每公里0.233乘300公里每天乘30天一个月折旧2100每个月,等于消费7848每个月,取中间值450乘30天等于13500减7848等于收入5652每个月,在减保养一次470等于5182收入,减吃饭房租2000够吗算够,一天不休息13500实际一个月收入3182元,没5险一金一天12小时左右还冒险。


君子坦蕩蕩718


网约车要不要办双证?

肯定要办,而且必须要办,但是办证的利与弊你了解过嘛?

以南京为例,个人办双证成功的少之又少,基本上不到1%的量,南京对于双证车辆的要求不是特别高,一般的荣威i6,都可以办,而且对车价没有特别要求,只要是新车,轴距达到就好

对于网约车驾驶资格证,要求更低,非南京人,只要有居住证就好,你如果是外地人,到当地派出所办个居住证,如果你资料齐全微信里就可以申请了。

为什么南京的网约车政策这么好了?

第一,南京停办了新增网约车证,现在属于只减不增的状态

第二,南京有美团,首汽,神州这些平台,虽然市场占比不到30%,但是对滴滴来说就是足够的威胁,所以办了双证的车辆格外受青睐

第三,南京还有几家国有或者大型出租车公司,把有证的车辆对外低价出租,例如淘汰下来的比亚迪电动车,月租金不到3000左右,押金只要1万,3个月一个周期

那么,再回头来说下,在南京办了双证的司机收入增加了吗?派单真的倾斜了嘛?

NO NO NO

你想多了,实际上除了对雏鹰飞鹰这样的司机有倾斜之外,双证司机没有任何派单倾斜,而且单量不增反减

早期,滴滴平台的雏鹰飞鹰是有派单保证的,这个和有证无证没有一毛钱关系。

后来强制双证才要求,必须有证才能升飞鹰雏鹰,但是原来的雏鹰还是保留的

那么我们回过头来说说,双证对滴滴平台有什么用途吗?

没有,一点用途都没有,反而对滴滴和租赁公司有强大的桎梏,要知道,从管理条款来说,滴滴的管理条款和公平性远远低于出租车客管处,也就是说客管处至少还现场核实,有理有据的处罚违规司机,但是滴滴平台全是不透明的暗箱操作,想怎么封司机就怎么封,想怎么罚款就怎么罚款。

如果司机被滴滴平台处罚了,又是有双证的,在南京,他可以转投美团或者首汽,神州这样的平台,但是收入肯定不会增加,毕竟大量的客户群在滴滴,但是至少司机还是有保障的

如果场景换在三线城市,或者没有美团的城市,那么你办了双证以后,收入铁定不会增加

为什么了?因为你没有其他平台可以转投,滴滴不怕你办了双证就换平台,也就是掐了你的脖子

你脖子被掐,滴滴平台想扣你的分,就扣分,想封你的账号就封账号,想减少补贴就减少补贴

所以,如果你的城市,网约车平台是单一的滴滴平台,我劝你,不要以为办了双证就万事大吉了

到时候你会发现,办了双证后,收入不增反减哦

从各地司机微信群收集的样本来看,双证司机的接单量和收入,与未办证的司机接单量收入基本持平,而且未办证司机的优质单量反而比有证司机多

这是不是你觉得奇怪了,因为很简单啊,你办了证,滴滴平台不怕你不出车哦

据说,现在发改委开始调查滴滴垄断市场的问题了

各位滴滴司机,你办了双证后收入增加了吗,你是在哪个城市,办双证的成本多少啊,欢迎留言讨论


网约车特洛夫斯基


这个问题问到关键点,可谓一针见血。

从资源共享的惠民政策又被打回市场经济的老路上,办了双证就可以保障司乘安全了?那解释一下出租车的诸多案例是怎么发生的?出租车难道没有客运证吗?

有些人把老百姓想的太弱智了,以为换个说法就可以糊弄。

我奇怪的是,网约车运行六年,为什么到了现在才想起双证的问题?你告诉我你不是为了利益,而是为了合法?那你告诉我什么是合法?

老百姓认可的东西,强制去附加一些东西,只会让老百姓看透本质。

只是有些可惜,这么一个解决出行和就业的利民行为,硬生生的被利益集团捆绑,也许会有一时的经济收入,但会失掉民心。


存在142167382


做滴滴合规司机、拿着双证、想封就封、司机承担着高昂合规的成本、没有一丝丝话语权,名义“合作伙伴”、不承担任何社会责任的皮包公司。司机承担高昂的合规成本、看看劳动法、还有其他的法律对他不起任何作用,简直法外之地。滴滴霸权、



青春永存111


我们先说两套标准吧,从标准实施来说,滴滴有严格的SOP,例如提前到达,乘客问好,核实目的地,提醒目的地,提醒物品遗留,后续还有服务标准跟踪,用户评价体系,奖励惩罚体系,但是它的缺陷是什么了?

这就是出租车的优势,先谈出租车的问题,没有标准化的服务要求,全国几百家出租车公司各自为政,不会同城之间出租车公司看起来是竞争关系,但是没有过硬的品牌战略,一个城市可能是政府主导出租车为主,其他为辅,例如上海强生,北京首汽,南京中北,广州广交,这些公司数据不共享,全靠运营许可证数量决定规模!各地的出租车市场是准入门槛高,想进来特别难,但是一旦取得许可了,那么退出的可能性就不大了!客管处这个角色,大多是和稀泥状态!

所以可以看出出租车的优势是准入有门槛,网约车的优势是退出机制倒逼司机提高服务意识,加强规范服务!

那么现在双证的目的就是,可以提高了网约车的准入门槛,但是如果都有了门槛之后,凭什么要求网约车的服务标准就比出租车高了,这才是关键!

第一 网约车提高乘车成本,对于后续的网约车只减不增的趋势来说是肯定的

第二 有了双证的司机,就可以随意选择平台,倒闭滴滴这样的垄断企业提高司机的分成比例,降低判罚标准

第三 出租车公司会加快接入网约车平台,并形成一套良心的管理机制

第四 地方政府的营收从双证审核,车载定位,录像,呼叫系统收取一定的管理费

但这个结局,不会是双赢的,政府不会,乘客不会,反而是有了双证的司机和平台合作的租赁公司!


辛冬游天下


本身办理两证没什么问题,但是市场经济环境下,例如要求注册必须是新车,一旦过户就变非营运了,这点是极为不合理的,首先你指定标准是不错,但是符合了轴距,符合了排量的车为何一定是新车?为何限制自由转入转出?这不是为了减少工作了吗?这不是懒政吗?两年三年的私家车符合标准为何不能转营运?什么安全条件不符合?这就是给司机增加负担的一种行为,发个证,都上过线了,就录入个系统,一搞就是半年,就这效率就应该被问责!


Leo5481


他妈的出租车要学习这么多,滴滴司机根本就不用学习的。





xgp595388


为什么?也许只有滴滴公司高层和以租代购销售领导知道,我只知道,一辆10左右的裸车价格,网络营运证办到好加保险费,一共要花费司机16万,而且行驶证还不在自己个人名下,更让合规司机可恨的事,每天的接单还没有无证的司机单好单多,这是为什么?而且每年保险要一万多,和出租车保险一样,但是出租车是分白班和夜班俩班倒,而滴滴合规车只能人车合一,一人一车,合理吗?10万左右的裸车价成为合规滴滴车需要16左右,为什么,为什么,套路!!!


知足常乐7553372844496


如果说是安全问题,我们这个城市摩的,三轮车载客满大街都是,为什么运管不去管?他们比网约车安全?就是因为没利益才不去管。如果说网约车没办证是非法营运,那司机被平台的提成都去哪里了?那提成不是等于缴税给公司了吗?公司不拿去交税,你们就去找公司要啊,为什么要为难司机?不要再拿为乘客什么什么的做借口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