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跑步一定要在塑膠跑道上?

李玲


跑步的講究可多了,跑步需要注意的細節也很多!但是現在很多人往往不注意這些方面,有的人能夠一口氣跑十幾公里,但是對於一些跑步的細節一無所知!

其實我們跑步的能力和跑步的知識一定要共同增加,這樣我們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如果一些跑步的知識,一些跑步的細節你都不懂,那真的很難取得很好的跑步效果!

上次我在跑步的時候,有個朋友就問我這樣的問題,他說為什麼現在很多人都說在塑膠跑道上跑步是最好的呢?難道在柏油路上,水泥路上跑就不行嗎?

其實這個問題裡面也有很複雜的原因,很多人都不太瞭解!其實跑步還有一些我們可能想不到的事情,想不到的細節,如果不瞭解這些,我們的跑步水平可能很難進步!

為什麼要在塑膠跑道上跑步?

說起這個問題,我是比較有心得的!以前我剛開始跑步的時候是在水泥路上跑,而且是凹凸不平的水泥地,結果沒過幾天膝蓋就開始疼了,有的時候差點把腳踝都崴到了!

後來我就去塑膠跑道上跑,膝蓋再也沒疼過,小腿也舒服多了,腳踝也舒服多了!這就是塑膠跑道的好處!其實塑膠跑道是最理想的跑步場地,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它的減震性!

塑膠跑道能夠吸收衝擊力,減少對身體的衝擊,所以在跑步時你的膝蓋,腳踝,骨骼都不容易受傷!如果是水泥地,那衝擊力會直接作用在我們的身體,造成身體的受損!

所以有條件的朋友一定要去塑膠跑道上跑步,塑膠跑道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非常的平整,不容易崴到你的腳,崴到你的膝蓋,這樣就不容易受傷了!

跑步還有哪些你想不到的事情?

1. 心跳速度

其實我們的心率也反應了很多的指標,比如說你的速度,比如說燃燒脂肪的效率!如果你的配速過高,你的心跳就會加速,甚至達到無氧運動的區別,那對減肥就很難有效果!

所以我們要控制心跳速度,一般來說,你跑步時心跳的速度最好保持在最大心率的60%到70%,這個速度是最佳的燃脂速度,而且也是身體比較能夠承受的速度,所以我們要把心率控制在這個範圍內!

2. 肌肉力量

有很多人連有氧和無氧都分不清楚,其實有氧運動是減脂的,無氧運動是增肌的!其實我們不能光做有氧,我們也要做無氧,這兩個相互搭配才是最好的,但很多人都不重視無氧運動!

其實無氧運動是很重要的,如果你每天做一些無氧運動,增加自己的肌肉,那你的體質就會增強,你的運動能力就會提高,你的身體不容易受傷,而且減肥的速度也超快!

3. 生活與運動

我們的生活和運動是聯繫在一起的,絕對不是分開的!跑步只是身體健康的一部分,有了好的生活習慣才是最重要的!有的人光跑步,不吃不睡,那你的身體只能越變越差!

所以我們要注意生活上的小習慣,這樣才能保證運動的效果!每天多睡一點,七個半小時最少,八小時左右,每天多吃一點好的,多吃肉多吃菜多吃水果,這樣身體才能修復的更快!

注意到跑步的細節,不斷的堅持運動,這樣你才能更快的進步,這樣你才能取得好的效果,這樣才能健康快樂的跑步!


威猛擼鐵男


跑步一定要在塑膠跑道上?不見得啊。除塑膠跑道之外,公路(包括鋪裝路面和土路)、野路、山路……甚至沙灘,幾乎所有地面,都可以跑步。

以國際田聯旗下包含跑步項目的三大世界錦標賽——田徑世錦賽、室內世錦賽和越野世錦賽為例:

  • 田徑世錦賽的跑步項目,除了馬拉松是在公路上進行之外,其餘都在塑膠跑道上展開;

  • 室內世錦賽都在塑膠跑道上;

  • 越野世錦賽則是在有起伏的草地或泥土地上。



對於咱們業餘跑者來說,如果有條件在塑膠跑道上跑步,當然是個很好的選擇。筆者認為,其優點可以總結如下:

  1. 地面有彈性,對腿腳、膝蓋衝擊力小;

  2. 非常安全,不必考慮交通、治安和野獸襲擊風險;

  3. 平坦無起伏,跑起來較輕鬆;

  4. 距離固定,方便進行間歇跑、變速跑等速度訓練;

  5. 和在馬路上跑相比,尾氣、噪音汙染相對小一些。


它的主要缺點是,跑起來有點單調。但對於能夠靜下心來跑步的真正愛好者來說,這不是什麼大問題。

筆者知道有不少人曾在操場上跑過全程馬拉松——連刷105.5圈。而像在紐約曼哈頓舉行的室內馬拉松,跑道只有200米長,必須刷上211圈!比賽規定參賽選手每跑一小時,就要調轉方向一次。

至於那些24、48小時場地超馬,冠軍往往需要跑上好幾百圈。

在中國跑塑膠跑道,也可能有不少煩人的地方,例如有很多老頭老太會在裡面慢悠悠地遛彎,而且還要佔用內道。

足球場上還有跳廣場舞、打太極拳等等的,音樂放得山響,令人不堪其擾。對此你只能儘量和他們錯開時段。


跑步天涯


在塑膠跑道上跑步,個人認為有以下原因:

1.塑膠跑道規範、齊整,是跑步訓練的最佳場地,有利於測量跑步效果、跑步數據2.跑步習慣所致3.塑膠跑步與硬質地面相比,相對能降低跑步對膝蓋造成的衝擊。

跑道中心一般是種草,跑步結束時慢步其中,感覺相當不錯。還可以在此做拉伸運動,提升運動效果。

不過,在實際中,當我們畢業了或者附近沒有體育場時,只好選擇硬質地面跑步,如馬路人行道等。

關於跑步地面類型差異,大家有可以看下圖,供參考討論哦~

最後一行被水印遮住了,內容是:雨後地面泥濘、溼滑


既然客觀條件限制了跑步場地選擇,那我們可以在跑鞋上下功夫。

跑鞋按照功能,一般劃分為緩震系、控制系、支持穩定系。

按照等級,劃分為入門級、頂級跑鞋。

那怎麼選擇跑鞋呢?有以下因素:

1.要根據自身的足弓型來選擇對應跑鞋

2、是要根據自身的體重來選擇

此圖好就好在,跟你的跑步地面的選擇結合起來,更具指導性。


PS:各大品牌跑鞋鞋碼對照表


希望以上內容對大家有幫助~

只為提供有價值的運動健身乾貨,讓運動更高效~


芸動匯


沒有任何規定說跑步一定要在塑膠跑道呀。

題主是不是對跑步有什麼誤會呀?



跑步作為最多人參與的運動,都是因為它的特點——隨時隨地可以跑步。

難不成沒發明跑道之前的人都不會跑步?在馬路田野戶外跑步的人都不算跑步?

不是這樣的!

不過我倒可以說說為什麼體育課,田徑比賽中的跑步必須要在跑道跑。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方便監管,不然上個體育課你們這群兔崽子跑到十萬八千里遠,下節課不用上啦?



不然跑個四百米一千米比賽就要請兩個裁判,中間還可能出現盲區讓人作弊,請裁判不用錢呀?一千多米長的路不用錢啊?防止作弊全程監控不用錢呀?

所以跑道的出現並不是為了方便跑步的人,而是為了節省成本。

當然,橡膠跑道還擁有地面柔軟,保護膝蓋和防滑這些優點。

缺點也是有的:太過單調了,一圈一圈的轉下去,使得跑步少了太多樂趣。



對腿部肌肉的鍛鍊也有不合理的地方,一直順時針跑步,一直右轉彎,會對腿型有一點點的不良影響。

所以並不是一定要在塑膠跑道跑步,只要有心,世界就是你的跑道。

我的回答完畢,謝謝!


健身讓你健康


跑步也不一定非得要在塑膠跑道上,塑膠跑道只是相對於其他的比較專業一點。

平時我們跑步回去公園或者馬路兩邊,根據我非專業的感覺,在水泥地面或者柏油馬路跑步需要避讓人群,路面太硬或有不平整,跑起來腳上用勁比較輕的還可以,如果是體重較重或者腳上用勁大的人,容易吃力、受傷。

塑膠跑道相對於硬路面要好很多,現在很多學校都鋪設塑膠跑道,但是質量和安全問題也有很多不過關,質量差的塑膠跑道不僅有安全問題還有健康問題,正規的塑膠跑道跑起步來有彈性,跑起步來會有反射回來的力,可以輔助加快跑步的速度,而且環境相對安全很多,但是如果長跑的話,感覺越跑越吃力,或許這塑膠跑道能增力也能卸力。

總之吧!跑步方式沒有絕對的對與錯,跑步的場地也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咱也不是專業運動員,要求那麼標準,咱只需要根據自己周圍的的環境,根據自己喜歡的方式,甭管它什麼路,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自由奔跑。


木子李的兩三事


對於這個問題,我從一下幾個方面來回答。

  1. 對於學生來說,平時在學校時間更多,現在學校操場一般都是塑膠跑道比較多,在校道或者其他區域跑步不利於校園管理、秩序維護和學生安全,出於這些方面的考慮在規定塑膠跑道上跑步會更好。
  2. 對於田徑運動員來說,在塑膠跑道更有利於保持競技狀態,同時塑膠跑道的緩衝技能也相對不會加重傷病,最後還是安全問題。
  3. 對於一些在特定環境下工作生活的人來說,更多的還是出於安全方面的考慮

綜上所述,在一定要在塑膠跑道上跑步的原因一般出於:安全、秩序、保持競技狀態、不加重傷病等方面的考慮。


北斗星塵


塑膠跑道又稱全天候田徑運動跑道,是由聚氨酯.橡膠等材料組成的。塑膠跑道具有一定的色彩和彈性,並且具有一定的抗紫外線作用,是國際上公認的最佳室外運動場地坪材料。

塑膠跑道可以增加鞋底與地面的摩擦力,使跑步更快速、安全。塑膠跑道有一定的彈力,可以吸收腳部衝擊力,減少跑步對腳部關節和膝關節的損傷。還有就是塑膠跑道比公路更柔軟,平整,萬一跌倒也可以減輕對人體的傷害。


可可媽ma


跑步的最高級別只要能無傷的堅持下去,不在乎速度,只在乎不要受傷的每天跑下去。從這個角度講,當然要在塑膠跑道上跑。至於參加馬拉松比賽,平常人對於全馬還是算了,這畢竟是極限運動,對身體的損害大於你的收穫。普通人只是當成一種樂趣,沒必要跑那麼快,永遠有比你跑的塊的。在我眼裡,常年堅持跑步,月跑200km以上,堅持兩年不間斷以上可謂真跑者,動輒300,500公里的都是有特長的,容易受傷,凡事掌握個度。


wildmanwild


你這問題問的就不合適啊,怎麼叫一定,馬拉松都是在塑膠跑道上舉辦嗎,再說又不是光腳跑,鞋是幹嘛的啊,再說傷不傷跟很多因素有關


安利劉健同學


塑膠跑道是最消耗體力的,他的彈性也是最大的,由於彈性很大所以跑步的時候在塑膠跑道上會出現強制性強度,也就是會不由自主的加快速度和加大強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