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別寒溼體質和溼熱體質,該如何調理?

中醫杜川


寒溼證

寒與溼,都為陰邪,所以寒溼更易傷陽氣,阻滯氣機。

在日常症狀有:精神疲倦,怕冷,四肢涼,頭昏沉,身體沉重,關節冷痛,屈伸不利,無汗。

有的人胸腹脹滿,反胃有嘔吐感,容易拉肚子,小便哩哩啦啦尿不乾淨。

舌診時,舌質談,苔白潤。把脈時,脈沉遲或沉滑。

在《黃帝內經-素問:調經論》有言:“寒溼之中人也,皮膚不收,肌肉堅緊,榮血泣,衛氣去。意思是:寒溼體質的人,皮膚的收縮功能受阻,肌肉板結堅硬,血脈不通暢,抵抗力免疫力低下。

溼熱證

溼與熱結合為溼熱,阻滯氣身體氣的運行,脾胃系統收納水谷的能力和腐熟水谷的能力不正常了。

溼熱常見的症狀:身熱,頭昏沉,身體沉重,胸悶煩躁,嘴裡發乾發苦,但沒有飲水的慾望,脾胃消化系統不正常,有的人或面目周身發黃,皮膚丘疹發癢,小便少色紅,大便不成形,排不出,排不淨。女性白帶黃稠,有異味。

舌診時,舌質紅,苔黃膩。把脈時,脈滑數或濡緩等。

清朝著名醫家葉天士說:“熱得溼而熱愈熾,溼得熱而溼愈橫。可見溼與熱互為促進,互為加強,所以溼熱在人體中分佈的十分廣泛,導致的症狀也最多。

寒溼與溼熱的調理

跟歷史各朝代相比,現在的人們能吃飽穿暖,所以在當今生活環境下,寒溼與溼熱的症狀多為緩症,少有急症。

中醫有:急症治標,緩症治本的說法,現在人是寒熱與溼熱多是:溼為根為主,寒與熱為附、為輔。在調理中有中藥湯劑、丸劑,有藥食同源代茶飲,有食療。無論採取哪種方案,均要在專業人士指導下,個性化調理指導,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萬病源於溼研究中心


一、什麼是寒溼和溼熱


臨床上我們確實需要辨別寒溼體質和溼熱體質,因為判斷體質方向以後,治療就有方向。如果判斷錯誤,也會影響治療的效果。


風、寒、暑、溼、燥、火是人體容易感受的六種邪氣,其中溼邪是最難對付的,為什麼呢?因為溼邪和其他的邪氣混在一起,就好比面和油混在一起,當然難以除掉。


而人的體質不同,感受溼邪以後,就會表現出不同的狀態,體質偏寒的人表現為寒溼,體質偏熱的人表現為溼熱。


二、溼邪的本質:


空氣當中有水分,人體也有大量水分。簡單的說,當人體的各種機能失調的時候,這種水分不再是一種營養物質,而是一種代謝廢物,這種代謝的廢物,我們可以稱之為溼邪。


舌象望診,是最能反映溼邪的一種方法。


三、寒溼體質:


溼氣進入人體,會因為人體體質不同發生改變。如果體質屬虛寒,溼氣在體內,脾的陽氣本身就不足,無法把溼氣排出去,就會形成寒溼狀態。


舌圖:


四、溼熱體質:


如果體質較好,脾的陽氣相對充足,溼氣在體內,就會受到陽氣的驅逐,但陽氣一時半會也無法完全剷除溼氣,就會形成對抗狀態,形成溼熱狀態。


舌圖:


五、辨別寒溼和溼熱的其他簡單方法


1、寒溼:一般不口乾; 溼熱:一般有口乾。

2、寒溼:舌苔一般是白的; 溼熱:舌苔一般是黃的。

3、寒溼:舌苔一般是津液較多,滋潤的; 溼熱:舌苔一般偏乾的,多幹燥的。

4、寒溼:一般怕冷多些; 溼熱:一般怕熱多些。


六、如何調理:


1 、溼熱體質人群


溼熱體質可以適用一些性涼的食物,比如綠豆、薏苡仁、苦瓜、香蕉、火龍果、西瓜、梨子、各種涼茶,但也不能長期食用。因為性涼的食物或藥物,短期使用是可以把溼熱除去,減輕症狀。但長期食用會損傷脾的陽氣,所以即使是溼熱體質長期食用,反而會適得其反,損失脾的陽氣,不僅不能排除溼氣,脾的功能還會下降。會出現食慾不振,腹脹、腹痛、大便稀溏這些症狀。


不能熬夜,酗酒,熬夜會加重人體陰液的消耗,加重虛熱。酗酒會加重腸道溼熱,不能吃煎炸食品、少吃各種滷菜。這些習慣都不利於溼熱邪氣的排出。


2 、體質虛寒人群


針對寒溼體質人群,不能吃生冷水果、冰凍飲料、冰凍啤酒、長期喝涼茶,比如有些脾胃陽虛的人群,服用香蕉、火龍果就會腹瀉。另外食慾下降、大便稀溏、腹脹、怕冷、易感冒等表現也是很常見的。


減少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攝入量。


慎用各種清熱解毒的藥物,避免加重損害人體的陽氣。


加強運動,中醫講動則生陽,只有脾胃陽氣充沛,才能很好的去除溼邪。


寒溼重的人群,還可以用黨參、茯苓、白朮、蒼朮、陳皮煲湯。蒼朮、白朮性質偏溫,燥溼健脾。


中醫講究辨證論治,寒溼、溼熱體質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也會根據具體的情況不同而發生轉化。比如溼熱體質長期吃生冷食物或者不良飲食習慣、生活習慣損害自身的陽氣,也會變成寒溼體質。所以如果情況比較複雜,還是需要找專業醫生處進行針對性的調理效果會更好。


更多中醫養生治病,請關注頭條號:中醫杜川


中醫杜川


您好,作為一個養生少女,想給大家分享一些養生乾貨~


現在人人都談溼氣,關注溼氣問題。殊不知由脾虛引起的溼氣又分為寒溼和溼熱。這兩個可以說是截然相反的症狀。下面給大家好好縷縷~大家先看圖



這是它們的症狀,可以看出來溼熱和寒溼還是很好區分,溼氣很容易滲透,遇寒潮寒溼,遇熱變溼熱,遇風邪變風溼。相互夾雜,難以區分。



溼熱和寒溼可以相互轉化的。溼熱引起的炎症重點在利溼,如果一味的用寒涼藥物清熱,會傷及陽氣,變成寒溼。


比如,婦科炎症,白帶發黃,西醫婦科醫生一般都會給開消炎藥,會有一些效果,但是無法根治,反而隨著用藥增加,導致下半身越來越涼,越來越怕冷,又會誘發其他問題



因此不可亂用藥,寒溼體質應該少停留於寒溼處,要勤洗曬內衣褲。流水不腐,多運動可以防腐,血氣流動病可除。


  • 寒溼體質可以用參苓白朮丸➕附子理中丸

  • 溼熱體質,平時飲食要多吃一些健脾去溼的食物,如冬瓜、薏米、白扁豆、白茯苓等。而生溼的食物,如酒水、肉類,一定少吃。 夏季還可以用藿香正氣液——專門針對溼熱症狀。

  • 希望我的分享對您有幫助!還有不完善的地方,歡迎補充!

  • 親愛的朋友,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不錯,點個讚唄~~謝謝您!喜歡中醫的可以關注我哦!帶你養生~


獸醫新同學


我屬於寒溼嗎?該怎樣調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