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皮三兄弟:青皮,二紅皮,大紅皮

之前的文章介紹了,按繁殖方式來分,圈枝柑和嫁接柑的兩種新會柑的各自特點和區別。今天特別來介紹一下,按收成時間來分的新會柑皮三兄弟:青皮,二紅皮,大紅皮。

陳皮三兄弟:青皮,二紅皮,大紅皮

柑青皮(青皮)

青皮就是在新會柑還沒成熟的時候,即柑還呈綠色的時候(一般在農曆立秋至寒露)就採收果實而加工成的皮。用青皮加工成的陳皮,皮顯得薄而且硬,不易彎曲,顏色較深,呈青褐色甚至青黑色,果皮內表面緊密光潔,呈淡黃白至棕紅色;由於青柑芳香油含量比大紅柑要高,所以柑味強烈,味苦澀香馥郁;青皮含果糖量較低,所以不易惹蟲,耐儲存。

陳皮三兄弟:青皮,二紅皮,大紅皮

曬乾的柑青皮

青皮揮發油最多,微澀帶酸,拿青皮泡茶果味較濃,清甜回甘;青皮裡的油酮類物質雖不能被人體吸收,但可以起到擴張上呼吸道的作用,飲用可以改善慢性咽炎,抗霧霾,對鼻炎、感冒鼻塞有通暢呼吸的作用。

中醫認為,青皮陳皮性微溫,味苦辛,入肝、膽經,具有理肝氣、咽炎、消積化滯、保護心血管功效,與熟普茶結合後,其保健功效自然兼有兩者的好處:具有健脾養胃、化痰止咳、降脂減肥、美容養顏、抗衰老等各種作用。

二紅皮(黃皮)

二紅皮就是在柑果皮開始由綠轉黃的時候(一般在農曆寒露至小雪之間)採收的果實而加工成的皮。加工好的二紅皮的果皮顯得稍厚,質地軟硬適中,果皮色澤褐黃色至棕黃色,有無數大而凹入的油室,皺縮較明顯。果皮內表雪白、淡黃白至棕紅色。二紅皮味辛略甜,有輕微陳香;糖分較少,易於保存。

陳皮三兄弟:青皮,二紅皮,大紅皮

曬好的二紅皮

新會二紅皮營養物質含量分佈均勻,功效趨平和,易儲存,可作一般煲藥用途,也可作為普通肉類調味料。

大紅皮

在新會柑果皮呈黃紅色或大紅色,果實基本成熟的時候(一般指農曆小雪至小寒)採收的果實加工成的皮叫大紅皮,加工好的大紅皮外表色澤棕紅色至紅黑色,有無數大而凹入的油室,皺縮十分明顯。內表雪白、淡黃白至棕紅色,海綿浮鬆狀明顯,質地柔軟,皮厚,大紅皮味辛帶甜香,難保存。

陳皮三兄弟:青皮,二紅皮,大紅皮

曬乾的大紅皮

新會大紅皮性質平和、穩定,適用範圍廣,收藏價值高;可配名貴藥材,具有理氣健脾、燥溼化痰等作用。

越往後採摘的柑,雖然價值越高,但風險也越大。主要還是天氣原因,以及料理的複雜程度。大紅皮的糖份高、適用範圍廣,容易粘蟲,一年要翻曬多次,也不一定保證沒有蟲蛀。因此目前,批量收藏的還是多以二紅為主(冬至前的二紅和大紅),製作柑普茶以青柑居多。

陳皮的存儲非常講究耐心,如果僅僅是個人少收藏和日常食用,大紅皮也是個不錯的選擇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