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市巔峰:1萬美金豪賺220億美元 人生如夢!為何你做不到的原因

期市巔峰:1萬美金豪賺220億美元 人生如夢!為何你做不到的原因

在投資界,能被英女王授予爵士爵位的投資人屈指可數,約翰·鄧普頓84歲高齡的時候就獲得了該榮譽。還被 《福布斯》稱其為“全球投資之父”和“歷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經理之一”,《紐約時報》將其評為“20世紀全球十大頂尖基金經理人”。光看這一連串的榮譽,就知道他成就卓越。

他的投資履歷十分傳奇,當年憑著1萬美金的借款,創造了220億美元的財富。而他創立的鄧普頓集團,旗下的共同基金更是成績斐然。在經歷了石油危機、東歐劇變、兩伊危機等事件後,年化投資收益還能達到13.8%。由此他的投資理念受到世人追捧。

有人說,他是一位神學家,他依靠信仰的力量獲得成功。有人說,他是一位逆向投資高手。他到底是怎麼投資的?

鄧普頓喜歡離群索居?

自從鄧普頓遠離華爾街搬到巴哈馬群島以後,它的投資事業從低谷邁上巔峰,不管是投資收益還是募資規模一年比一年好。

有意思的是,他取得這樣的成績不是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去關注和研究投資,他一般是在海灘上,支起一把遮陽傘,多數時間閱讀和處理其他事情,只用一個小時左右,閱讀從紐約寄來的過期報紙和一些關於股市的報告評論,一年花在投資上的時間大約150小時左右。就這樣,他建立關於全球的投資組合,他的投資神話在投資界已經無人不知了。

從鄧普頓的案例看來,離群索居、信息延遲或數量不足,不是投資取勝的敵人,恰恰是投資獲得佳績的捷徑,真正重要的還是投資體系和耐心。

投資要謙卑,要有道德標準

還有一點,鄧普頓跟別人不一樣,那就是謙卑。他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每次重大的投資活動或投資會議之前都要禱告,他不是隻要有錢賺就去投,他有一定的道德標準,他的投資標的排除酒精、菸草和賭博類等公司。

很顯然,投資在鄧普頓那裡不僅僅具有事業成功(being a success in life )的意義,更有人生成功(a success of living )的意蘊。他的投資本身基於自己的價值準則,同時投資的利潤用於慈善,支持人類精神發展的事業。

他被英國女王授予爵士爵位和被後人廣為紀念,不僅僅是他賺取的金錢,更主要是他一生創造的比金錢多得多的價值。

今天的投資者比以前的投資者有更多優勢,前面有許多成就非凡的投資家供我們學習和參考。以前我梳理過一些投資大家的理念並在投資中進行實踐,今年我覺得學習鄧普頓似乎恰逢其時,一是我對事業成功和人生成功頗有困惑,二是在面對一些有道德困境的投資時比如加拿大的大麻股票,比如:某色幼兒園,有了鄧普頓作為楷模,該如何選擇就毫不猶豫了。

在投資世界,金錢不是唯一標準,價值標準可以更高一點,也應該選擇不參與、不支持作惡的公司。

做投資的人其實很容易膨脹,短暫的幾次盈利和幾個投資回報很好的案例,就會覺得自己不是常人,是投資奇才甚至股神,自己感覺良好還要不斷向外界展示。

加之周圍友朋的吹捧,很容易就信心爆棚,為了顯示自己的能耐和投資神功,開始偏離自己的投資方向,做一些風險很高的投資,直到市場給他一場狠狠的打擊,他才會明白自己做錯了。

在任何時候只有保持謙卑,意識到自己的有限能力、有限智慧,才可以在暗潮湧動、風險叢生的股票市場掙到一些收益,在長久的投資生涯中生存並發展壯大。

投資的盈虧,只可以對上帝訴說

如果你幫人打理資金,顧客這個上帝需要你的誠實彙報。

如果你只為自己投資,投資的盈虧也只可對上帝訴說,因為投資業績很好,你恐怕無法掩飾自己內心的驕傲和膨脹;如果業績不好,你恐怕被周圍的口水和輕視淹死,無法面對這種短期的挫敗感,你小小的心臟沒有足夠的承受力。

只有面對上帝,你無法驕傲;只有面對上帝,你不會面對直接的挫敗打擊,也不必自卑。

投資如果有謙卑的心,你的內心會更平靜,在平靜的心態下,你會有更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也就可以做出準確的判斷,在實際投資的操作中不受外在環境影響而有個更好的投資結果。

鄧普頓在投資中的謙卑,應該是他投資成功的重要主觀因素。

期市巔峰:1萬美金豪賺220億美元 人生如夢!為何你做不到的原因

投資要遠離喧囂,獨立思考

今日的科技便利,獲取信息的快捷和眾多,信息成為一種暴力攻擊,對投資者不是福音。明智地選擇信息,定期地屏蔽信息可能是對這個年代投資者的嚴峻考驗。

有意思的是,基於科技便利,大家建立了各種各樣的投資群(本人也未能免俗,也建過一個,此文發表後就會關閉),用於共享信息和共同研究,當然,這種群有一定的益處,每個人展示自己的專長,找到很多不錯的資料,但由於人性的懶惰、貪婪和驕傲,這類群最終帶來的結果是災難。

人是懶惰的動物,總想佔別人的便宜,有了群便很自然激發自己的懶惰。人是虛榮的,總想在人群中,炫耀自己的投資業績,刷自己的存在感。人耐不住寂寞,總想往熱鬧的地方跑,跟隨大眾的狂熱,這樣的投資追逐往往像亮麗的煙花來得燦爛去得瘋狂。

任何群都免不了那種天然的傳染性,容易傳染狂熱,傳染恐慌。投資要絕對理性,就要離群索居,沉默是金。

投資的行動是檢驗真知的唯一標準

在投資的漫長道路上,長進是緩慢而拖沓的,機緣巧合碰到一些寶貴的理念,理解起來需要一段時間,如果還能根據自己的理解去行動,那是更難的一個過程。

也許有的人覺得自己是天縱之才,很輕鬆理解了那些看起來像常識一樣的觀念,也據此去行動,只有行動的結果才會告訴你,你是否真正懂得那個觀念。

沒有行動的理解都是空談,沒有達到預期目標的行動,背後是你基於行動的理念出了問題,可能是理念的問題,更可能是你的理解出了問題,你可能輕視了理解一個觀念的難度。

在投資世界,投資的行動是唯一最重要也值得重視的觀點,其他都是空談,都是零。


— END —


免責聲明:本文源於網絡,我們旨在優秀文章與觀點的分享,如有涉及到版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盡快做刪除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