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研究院看京東、阿里等科技公司的差異化發展曲線


從研究院看京東、阿里等科技公司的差異化發展曲線

如何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城市計算等前沿技術,解決交通、環境、商業等城市發展難題,成為數字時代城市規劃和建設的方向之一,“智慧城市”的提法應運而生,京東則更進一步,率先提出了“智能城市”的說法,並於11月28日宣佈在“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節點——成都天府新區建設京東城市全球研發中心及京東智能城市成都研究院,同時表示將力爭在五年內成為全球最好的智能城市技術和解決方案提供方、AI技術引領者以及產學研一體化的典範。

洞察城市的過去、掌控城市的現在並預測和優化城市的未來,京東又一次賦予大數據和人工智能(AI)技術新的內涵。

一般會認為,2014年是全球AI概念濫觴於科技行業的起點。

在AI概念流行之前,《失控》的作者KK可能是地球上最受科技行業追捧的“未來學家”,其在中國的影響力比在美國更甚。

而在AI時代到來之後,劉慈欣憑藉《三體》,郝景芳憑藉《北京摺疊》,先後於2015年和2016年代表亞洲突破性地獲得雨果獎,可視為東西半球開始同步、系統性思考科技改造人類社會可能性的起點。

從研究院看京東、阿里等科技公司的差異化發展曲線

( 驚奇100年:機器人從科幻走向生活論壇) ‍

在11月20日,有一家企業研究院的成立,與雨果獎得主產生了關聯,這還是業界首次。

這就是京東智能城市研究院的成立。

11月20日在北京舉辦的這場大型會議,全名是“JDD-2018京東數字科技全球探索者大會”,主辦方是京東集團與京東金融,今年是第二屆。

在估值百億美元以上的超級獨角獸之中,京東金融可能是最為低調的一家。

從去年開始每年才辦一場大會的京東金融,在2018年末亮相時,卻一鳴驚人地突然“爆發”:品牌升級為京東數字科技、發佈“城市操作系統”,做新媒體,甚至,這家新公司還宣佈了自己要用AI和機器人幫助養豬企業智能化。

信息量之大有些顛覆了人們心中關於“金融科技”的概念。

一些人評價,這次大會,其意義就是京東金融宣佈自己的新身份:“從金融科技到谷歌”。

而要理解這種轉變,其關鍵就是在中國工程院院士與雨果獎得主見證下成立的“京東智能城市究院”,它將擔負起京東數字科技探索人類社會理想化生存空間的使命。

目前,京東智能城市研究院下設數據服務實驗室、人工智能實驗室、 行業應用研究所、商業模式實驗室和技術轉化部,以及在北京、南京、成都等多地設立的分院和實驗室,依託京東集團強大的數據基礎和品牌優勢,正在通過聚合京東集團在電商、物流、金融、大數據、人工智能和雲計算等領域的技術優勢,攻關新一代城市科技,推進產學研一體化進程,最終解決城市發展的諸多難題。

這家研究院將率先拋出哪些黑科技?它又將如何改變京東?

研究院成就偉大公司

就像只有大國才有科學院一樣,科技行業裡也只有頂尖的公司才擁有自己的前沿科技研究院。

例如,被媒體熟知的微軟亞洲研究院,谷歌X實驗室、百度研究院、騰訊研究院與阿里達摩院,等等。

其中,20年前成立的微軟亞洲研究院最廣為人知,圍繞它的傳說有很多。比如首任院長李開復為何跳槽谷歌;二任院長張亞勤如何躊躇滿志卻8年未升EVP;王堅出走後在阿里怎樣“坐過山車”……實際上,微軟亞洲研究院成為了其後20年中國科技行業的“黃埔軍校”,而京東智能城市研究院院長鄭宇,也出自微軟亞洲研究院,並且是美國計算機學會傑出科學家。

從研究院看京東、阿里等科技公司的差異化發展曲線

(鄭宇在微軟工作時,已經提出“城市計算”這個概念。)

還值得一提的是,京東集團的CTO張晨原來是雅虎北京全球研發中心的主任。

在新世紀站上比微軟更高峰的谷歌,由其聯合創始人直接負責的神秘的X實驗室,更是全球極客們頂禮膜拜的聖壇。即使它的很多硬件發明都是極客們調侃的“然並卵”,但正因為如此才更具備未來科幻的色彩。

與硅谷巨頭相比,國內的科技公司研究院則成立較晚。

百度在2013年才成立了深度學習研究院IDL,是為百度研究院的雛形,直到2018年才有了現在的一花五葉的完整形態;

馬雲在2017年的雲棲大會上宣佈成立達摩院,隨著達摩院的成立和阿里雲計算的攻城略地,阿里的科技巨頭公司的身份,也是在今年才開始做實。

回望2017年,阿里達摩院剛剛成立的時候,首批坐鎮的十位達摩祖師名單格外引人注目,他們包括高文、梅宏等在內的三位中國兩院院士、五位美國科學院院士,他們組成了“達摩院學術委員會”。

而在JDD2018大會上成立的京東智能城市研究院雖然有些姍姍來遲,但是起點就很高。

我們可以看看京東智能城市研究院的陣容:

在上文提及的研究院掌門鄭宇之外,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常務副院長,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戰略諮詢委員會組長潘雲鶴擔任京東智能城市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而在學術委員會的成員名單之中,還有中國工程院高文院士、吳澄院士、陳純院士、李伯虎院士、吳志強院士以及浙江大學計算機學院原院長莊越挺教授諸多國家科技巨擎,“六位頂級院士加上一位行業專家”可以說,與中國的其他幾家研究院相比,京東智能城市研究院的科技智囊團,可謂一經亮相就星光閃耀。

從研究院看京東、阿里等科技公司的差異化發展曲線

(京東智能城市研究院群星閃耀)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年,中國擁有萬名員工以上的民營公司不下100家。

然而,“大公司”是數字標準,靠營收與員工數量就可以評定,但“偉大”公司卻是感性認知,無法用簡單的數字標準衡量。大公司服務現在,偉大公司定義未來。只有那些將目光遠置於人類未來美好圖景的公司才堪享殊榮。

研究美國商業史就會發現,那些戰略眼光能夠超越收入與利潤數字,並且能夠造福人類整體的公司,其實是在硅谷創業熱潮之後才大量出現。

同理,正是在艱苦創業20年前後的時間點上,以BATJ為代表的中國高科技公司,才開始從業務擴張與盈利的單一賽道中抽身出來,開始利用多年創業積累的資源去實現定義人類美好未來的偉大事業,而這種自我超越的過程也是中國科技公司開始趕超美國硅谷巨頭的過程。

今年初,前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李開復,在美國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中國的AI確實在崛起,在應用的時代確實有可能趕上或者超越美國。”

京東智能城市研究院的誕生,是這個激動人心過程開啟之後的嶄新篇章。

其實,在京東智能城市研究院誕生之前,京東已經在高科技研發領域耕耘了多年。

早在2016 年 5 月,京東神秘的物流實驗室就正式更名為 X 事業部。這個名字聽起來很像谷歌實驗室的部門,確實在做著一樣的事情——針對物流運輸的黑科技硬件研發,X事業部也沒稱為“京東智慧物流技術部隊”。

從研究院看京東、阿里等科技公司的差異化發展曲線

除了X事業部,京東還有Y事業部。前者負責研發黑科技產品,後者負責京東的物流系統工程建設。

從研究院看京東、阿里等科技公司的差異化發展曲線

經過介紹,不難看出,京東智能城市研究院的誕生,其實是京東久蓄科技研發勢能之後的厚積薄發。

JDD-2018京東數字科技全球探索者大會上,京東數字科技CEO陳生強表示,京東數字科技的核心技術能力體現在數據技術、AI和IoT三大方向:首先,是數據技術,這是實現產業數字化的技術基礎和前提。第二,是AI技術,京東數字科技是國內最早將人工智能大規模應用的企業之一,早在2014年就把AI技術應用於風控領域。並在實戰中積累了經驗、能力不斷進化。第三,是IoT相關技術,這是解決應用場景問題最為重要的技術能力之一,萬物鏈接則是數字科技時代的必然方向。

不難看出,京東智能城市研究院的成立是一個標誌,它標誌著京東要將沉澱了多年的供應鏈能力、物流能力、數據能力、營銷能力、金融能力和技術能力以模塊化、平臺化、生態化的形式全面對外輸出,實現“產業 x 科技”的無界融合。

商業目標:To B業務藍海

今年9月末,騰訊宣佈了歷史上第三次架構調整,在原有七大事業群的基礎上進行重組整合。騰訊稱,在互聯網上半場,騰訊的使命是做好連接;而在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升級的下半場,騰訊的使命是成為各行各業最貼身的數字化助手。

非常明顯,騰訊此次架構調整劍指 To B業務。

劉強東在去年如此總結京東發展三條曲線:

“過去十年是第一條曲線(業績增長主要來自零售業務),現在進入第二條曲線,主要是新品類的成長;大概兩三年之後,我們會進入第三條增長曲線,主要是以技術拉動和供應鏈服務作為核心的增長推動點。”

英雄所見略同。在人口紅利消失,流量飽和的基本面之下,如何把ToB業務變成增量業務,是所有互聯網巨頭思考的戰略命題。

今年8月,京東X無人超市首次走入東南亞,印尼PIK店正式投入運營,雲集了多項零售前沿科技的京東X無人超市,已經形成了完整的技術解決方案和成熟的商業模式,成為零售基礎設施創新的代表。而東南亞快速增長的經濟、數字化的生活方式、大量年輕人口,這片全新的紅海或將為電商爆發提供新的契機,創造新的增長曲線。

可見,在輸出平臺技術為企業服務一命題上,其實京東已經走在了行業前面。京東智能城市研究院的誕生,只不過是京東作為先行者的一個最新戰略拓展。

京東智能城市研究院成立後的第一個課題,就是打造基於城市計算平臺的城市操作系統。這一課題看似宏大卻條理清晰。

從研究院看京東、阿里等科技公司的差異化發展曲線

這個城市操作系統可以高效支撐多個領域的垂直應用,涵蓋交通、環境、能耗、民生政務、公共安全、規劃和商業運營等,為城市打造從合理規劃到高效運維、再到精準預測的閉環和可持續發展生態,將整個城市運營和公共服務在線化、數字化、智能化。這個城市操作系統可以高效支撐多個領域的垂直應用,涵蓋交通、環境、能耗、民生政務、公共安全、規劃和商業運營等,為城市打造從合理規劃到高效運維、再到精準預測的閉環和可持續發展生態,將整個城市運營和公共服務在線化、數字化、智能化。

具體來說,這個城市操作系統的核心是城市計算平臺,在這個平臺之上,能夠解決智能城市建設中的四大核心難題。第一,是利用時空數據模型去解決數據結構化和標準化的問題,讓海量多維數據變得可應用,同時能夠彼此“對話”;第二,將我們所掌握的時空數據AI算法進行模塊化、積木式輸出,解決不同場景下智能應用的開發問題,提升開發的效率;第三,利用開放式架構,兼容城市管理部門以及其他智能城市服務商共同開發使用,包括雲計算公司、智能硬件公司、解決方案提供商等等,實現生態的共建;第四,是利用特定的網關技術,利用基於用戶隱私保護的聯合建模機制和多源數據融合算法,去解決隱私保護的問題。

總體而言,這個操作系統目標是將整個城市運營和公共服務進行在線化、數字化,並實現智能化。這是一個框架性的頂層設計,同時又能跨領域做垂直應用,去改造具體場景。

有了這個系統,我們就能夠洞察城市過去,瞭解城市現狀,預測和優化城市未來,真正用數字科技打造一座數字與智能之城。

顯然,京東智能城市研究院給自己的使命是定義未來,是建設一個人類理想化的生存空間。這是迄今為止,京東將現有平臺資源與研發積累整合進行價值輸出的最大工程之一。

其實,京東智能城市研究院在成立之前已經有諸多重大項目取得科研成果。

以京東數字科技在和國家能源集團合作的AI火力發電項目為例。

國家能源集團信息部書記趙建華介紹說,國家能源集團在生產過程和經營過程會產生海量的數據,但這些數據大部分沒有深度挖掘再應用到生產經營中。基於對行業痛點的深入瞭解,京東城市與國家能源集團已經攜手挖掘數據價值,將堆砌起來的數據變成有用的數據資產。以鍋爐燃燒優化為例,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建立燃燒優化模型可以讓鍋爐的效率提高0.5%,一個60萬機組一年節約燃料費用大概280萬左右,如果集團400臺鍋爐推廣應用,效益非常可觀。

據悉,基於城市計算平臺,京東數字科技已經落地了諸多應用,比如空氣質量預測、信用城市項目、聯通營業廳智能選址等。

正如潘雲鶴院士在JDD2018大會上指出的那樣,中國智能城市的發展和中國信息化發展的步驟和模型,第一階段是數字化,第二階段是網絡化,第三階段是大數據化,第四階段是智能化。中國的一線城市正在由第三階段向第四階段邁進。這是一個價值萬億的並且極具社會效益的藍海。

在JDD-2018京東數字科技全球探索者大會召開前夕,京東發佈了今年的Q3財報。除了營收再次破千億,在整體GMV同比快速增長30%的成績之外,更重要的一組數字是:服務收入達到109億元,增長近50%,在整體佔比首次超過10%。

這充分說明,多年以來京東對科技研發的巨大資源投入,已經開始反哺其他業務。ToB業務已經成為京東的增量業務,有力推動京東存量業務繼續高速增長,京東用科技研發打造的開放平臺成為京東新的增長引擎。

在互聯網下半場,基本面不僅僅是人口紅利消失與新增流量枯竭。資源要素驅動乏力、勞動力成本居高不下、消費需求多樣化且易,是制約所有企業向前發展的因素。

實體產業對於轉型發展有著強烈的需求,這就給了作為京東科研嶄新利劍的京東智能城市研究院一個巨大的機會,去將京東多年以來的科技資源向外進行平臺化輸出,進而助力實體產業的發展,而這也使得京東與阿里巴巴進入差異化競爭階段。

從研究院看京東、阿里等科技公司的差異化發展曲線

在京東的Q3財報裡面,京東用於技術研發上的投入達34.5億元,同比高速增長96%。今年前三季度京東集團技術研發投入就已經達到了86.4億元,遠超2017全年的66.5億元。

相信,隨著中國城市智能化進程的提速,並且在京東集團不斷加大研發資源投入的背景之下,新誕生的京東智能城市研究院,會很快成為賦能各行業發展的策源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