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為什麼要買來手機原材料賣給富士康,然後富士康做好手機後再賣給蘋果?

玩迪


蘋果為什麼要把買回來的手機原材料賣給富士康,然後富士康把這些材料做成手機再賣給蘋果。其實這種模式就做代工模式相信很多朋友都聽說過,那麼下面我簡單的給大家介紹一下。

在廠家和代工廠之間分工其實還是非常明確的,比如說蘋果需要找富士康代工,那麼蘋果就需要提供手機的設計,製作的技術等等,然後下單給富士康,然後富士康直接自己去供應商那裡去買到這些手機的材料,進行加工後做成手機再賣給蘋果,這是一種模式。


還有就是純代工的模式,這種模式比較好理解,就是蘋果直接把製作手機的原料給買好,然後統統的給富士康加工製造,這樣的話富士康就是隻賺一個加工費用。


不過話說回來,這兩種模式都是代工廠商賺加工費,而廠商廠商收取貨物的款,不過我更認為,富士康現在沒有蘋果的供應鏈管理能力,而富士康能給蘋果減輕很多事情,可以說互取所需吧。

最後,富士康的成功在於生產工藝的核心,而且富士康的這種技術也不會提供給任何人,大家對於富士康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可以在下方留言,咱們一起探討!


千帆辰


這是一種代工模式,叫做Buy and Sell(簡稱B/S)模式。

此前代工有三種模式,就以富士康和蘋果公司為例:

第一種進料加工模式,蘋果公司給富士康下訂單,富士康根據訂單量直接從供應商買原材料,製作成品後,賣給蘋果公司。這種交易模式多發生在手機殼的不鏽鋼、塑料等便宜的手機原材料上。

第二種,來料加工模式,這種下的蘋果公司和富士康代工模式是:蘋果公司越過富士康,從供應商手機買來電子產品原材料,然後運輸給富士康。富士康加工成品後,運輸給蘋果公司,富士康只收取加工費用。

這麼做的好處是,蘋果公司是一個大客戶,蘋果公司直接向原材料廠家採購,話語權更強,更能壓價。不好的地方是,在交易過程中,富士康的角色被弱化,話語權向蘋果公司集中。

不過一切都是向前進步的,很快第三種代工模式開始出現——Buy and Sell模式,現在市場上大的集團主要採用的都是Buy and Sell模式。

這種模式就是問題上面所說的,蘋果公司從供應商手中將原材料買過來——賣給富士康原材料——富士康製作成品後再將成品賣給蘋果公司(售價=材料費+代工費)。當然蘋果公司自己買的這些材料都是一些手機的核心零部件,是蘋果公司的一級供應商,蘋果公司為了保證產品質量將這些零部件掌握在手中沒有問題。

但是蘋果公司真的是隻為了保證產品質量才用的Buy and Sell模式嗎?那麼為什麼一些大型的企業都在用這種模式呢?

就像這三種模式,本質上都沒有什麼區別,都是供應商收貨款,代工廠收代工費,下游公司出原料費+代工費。何必呢?

這種模式有一個被人忽略的點,就是賬期。

蘋果公司從供應商手中拿到材料,因為公司掌握話語權,一般都會拖一段時間再付款。而蘋果公司賣材料給富士康就可以收回這些資金,但是這些資金不會馬上就給供應商,這樣蘋果公司就有流動資金可以使用。

富士康生產電子產品賣給蘋果公司後,蘋果公司也不會馬上就付給富士康貨款,也要等一段時間,這樣蘋果公司就又可以節省下一部分流動資金。蘋果公司手中積累了大量現金,也有這種模式的因素。


麵包財經


蘋果公司和富士康之間的分工合作非常明確,蘋果公司在手機設計,供應鏈管理和品牌塑造等核心環節具有極大的優勢,而富士康是全球最好的代工廠之一。蘋果公司吧組裝工作交給富士康去完成就是玩了充分發揮富士康和蘋果各自的優勢,實現公司利益最大化。

至於題主說的富士康購買原材料再把成品出售給蘋果,的確是這麼回事。網上就有富士康代工蘋果流程的簡單示意圖。蘋果會從嚴格審核之後挑選出來的供應商那裡採購零部件,然後把零部件整體賣給富士康為代表的代工廠,代工廠按照要求完成組裝工作之後再會按照一定流程把成品手機出售給蘋果公司。富士康購入零部件再出售成品給蘋果公司的行為是有嚴格流程的,也有相應的名稱“保稅加工”業務。一般情況下,進口原材料需要繳納進口稅,保稅加工則可以有條件地暫緩繳納。 這也是為什麼在富士康的一些工廠外面有辦理海關業務的設施,而且富士康把成品蘋果手機再出口給蘋果公司都在該設施內完成。

至於為什麼蘋果要找富士康代工而不是自己組裝,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方面是組裝是勞動力密集產業,蘋果公司的組裝業務規模龐大,如果蘋果自己建立工廠組裝手機,那麼會完全改變蘋果公司的企業架構,組織規模會變得非常龐大複雜而難以高效運行。除此之外,美國高昂的用人成本也決定了在美國建立組裝工廠不是一個利益最大化的選擇。中國工人的時薪遠低於美國市場,選擇中國代工廠會大大降低蘋果手機的組裝成本。

當然,代工企業不止富士康。但是富士康是一家非常出色的代工廠,蘋果公司對於產品的品控要求是比較高的。富士康代工非但價格有競爭力,在生產能力和品質把控等方面也都表現出色。這就是為什麼蘋果公司選擇富士康而不是其他代工廠的原因。


鎂客網


蘋果🍎供應商,要做資格論證。每家供應商的產品要得到授權。這種授權是及其苛刻,通過率只有2%。為了保證蘋果🍎品牌的生命週期,蘋果公司會對每個供應商的每個零件,反覆測試,合格後,才能得到授權。

如果你有空,百度一下蘋果🍎公司的供應商,你會嚇一跳,供應商分佈在世界各國。主要在美國,中國大陸,臺灣,日本,韓國,德國,香港。。。。

富士康,是最後一道工序:組裝。所以,蘋果🍎公司的所有零部件和原料,由蘋果採購,送到富士康,裝配好後,再賣給蘋果。

核心元件,在美國生產,其次是日本韓國,德國等等二等國家。臺灣和香港的公司幾乎把控股工廠放在中國大陸。方便運輸。離富士康較近。尤其汙染的電路板廠,都在中國大陸。如果中國製裁蘋果,那個打擊是非常大的。這是一條龐大的產業鏈,產業鏈中的製造業,絕大多數在大陸。性質是外資。臺商不少。本土的也有一些。難怪世界怕老大老二吵架。


問題的實質


公司自然是以利益為主,蘋果這樣做能讓自己公司利益最大化。當然,這樣做富士康也是很樂意的,互利共生。

為什麼蘋果不自己組裝

首先我們必須瞭解時代背景,在古代環中國地域是世界最繁榮的地帶,而1840年後這個最繁榮的地帶就到了歐洲,再是美國。由於經濟問題,很多發達國家就把那些需要技術不高的活,都給了東南亞地帶的國家。不僅因為這些國家人口眾多,能獲得廉價的勞動力,還因為可以從這些國家直接獲得原材料,特別是中國。



蘋果手機在自己國家組裝肯定比在富士康組裝花費更大,而且這些組裝程序在富士康也能很好的完成,只要自己提供技術就行,何樂而不為呢。

美國總統特別希望蘋果的加工工廠能回到美國,但蘋果身不由己。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競選時就主張"讓工作崗位回到美國"和"讓製造業重新回到美國",而且點名讓蘋果把生產手機的工廠搬回美國,並給予政策扶持。



蘋果並沒有這樣做,實屬無奈

讓蘋果的手機工廠重回美國,這是一個艱難的過程。蘋果這麼多年都是把大部分工廠建在國外,是因為像富士康這樣的廠商能幫他很好的控制生產成本。事實上,蘋果現在也不具備在國內建工廠的條件。這麼多年的外包,使美國缺乏足夠的產業工人和配套產業鏈。這樣的產業鏈,不僅需要原材料和核心部件,更需要的是有一定能力熟練的工人,但這些美國都不具備。

所以蘋果讓富士康加工也是沒有辦法的。


蘋果和富士康合作似乎成了必然,誰也離不開誰,所以就出現了題目上所描述的場景。但讓很多國人難接受的是,蘋果就算在國內生產依然要收稅,導致手機價格居高不下。


壘高思維


在供應鏈上直接管控,好處有很多。

可以保障公司技術保密,每個公司新產品面世都要做好保密工作,指定供應商便於更好做好保密工作。舉例單從外觀尺寸,數據線接口附帶價值來說,第一個拿到的公司就能大賺一筆。開發鋼化膜,保護殼,皮套,數據線。然後投放市場,這都可以養活一大批華強北小公司。當然蘋果公司是第一個吃雞的,一般等新品上時後,小公司做的東西投放越早越能多賺錢。

管控產品質量品質。蘋果公司在整個蘋果手機產品中參與最大的,是IOS系統。一個好的系統必須要有一個好的硬件支持,並要硬件公司參與解決一些硬件與軟件方面的衝突,這些都在招標環節,中標公司都找到解決方案才能順利拿到訂單。能生產這些硬件的公司多了去了,但各公司品質能力,生產能裡不一定在一個水平降。

低公司負面風險。舉例手機電池供應商的問題,近年手機爆炸,自燃,漏電都出現過嚴重的至傷甚至致死事件,各媒體都有報道。指定供應商能把握好品質,如果代工廠商私自更改供應商導致事故,代工廠負相應法律責任。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實現利益最大化。


改個名字求中獎


很高興回答這個有趣的問題,首先你得知道這兩家公司各自的特點,各自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蘋果公司主要靠軟件和硬件的創新技術,公司內部核心是研發新產品,用科技來改變是世界的,這也是喬布斯的創立蘋果公司的初衷。而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代工廠,只負責拿下各廠家電子產品的訂單加工量產而已。你可能會問為啥蘋果不自己來做,自己完全有能力和實力去做,可能做的還要更加出色,其實不然,任何一家公司都是逐利的,而且追求利潤空間的最大化。蘋果不想因為這幾個錢牽扯主要精力,自己做各種成本還會增加。

而富未富士康則不一樣,企業的核心就是規模大,產能足,而且成本控制可以最小化,因為人工成本低,如果蘋果來做,在美國內建廠然後再出口,各種成本太高,不利於發展,即使在大陸建廠也會佔用蘋果太多資源,讓富士康代工能節約更多的成本和精力做蘋果擅長的領域,無非是給點加工費而已,況且又不高。

蘋果不是買原材料賣給富士康,而是委託其代工生產,核心技術還是在蘋果自己手裡,所以他們屬於強強聯合,蘋果依靠自己強大的創新和研發能力開發最新科技產品,然後交給世界上最強大的代工企業進行量產,符合他們各自的發展需要和定位。


智能生活館


富士康採購體系的料件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由蘋果發給富士康,費用直接由蘋果跟供應商結算,第二種是由蘋果跟供應商談好價格,指定供應商,由富士康與供應商進行訂單結算,此原因是蘋果有很多代工廠,它可以拿總得量與供應商談,獲得一個相對優良的價格,第三種是完全富士康自己採購的材料


jeff174178496


這是一種代工模式,叫做Buy and Sell(簡稱B/S)模式。此前代工有兩種模式,就以富士康和蘋果公司為例

第一種進料加工模式,蘋果公司給富士康下訂單,富士康根據訂單量直接從供應商買原材料,製作成品後,賣給蘋果公司。這種交易模式多發生在手機殼的不鏽鋼、塑料等便宜的手機原材料上。

第二種,來料加工模式,這種下的蘋果公司和富士康代工模式是:蘋果公司越過富士康,從供應商手機買來電子產品原材料,然後運輸給富士康。富士康加工成品後,運輸給蘋果公司,富士康只收取加工費用。

這麼做的好處是,蘋果公司是一個大客戶,蘋果公司直接向原材料廠家採購,話語權更強,更能壓價。不好的地方是,在交易過程中,富士康的角色被弱化,話語權向蘋果公司集中。

不過一切都是向前進步的,很快第三種代工模式開始出現——Buy and Sell模式,現在市場上大的集團主要採用的都是Buy and Sell模式。

這種模式就是問題上面所說的,蘋果公司從供應商手中將原材料買過來——賣給富士康原材料——富士康製作成品後再將成品賣給蘋果公司(售價=材料費+代工費)。當然蘋果公司自己買的這些材料都是一些手機的核心零部件,是蘋果公司的一級供應商,蘋果公司為了保證產品質量將這些零部件掌握在手中沒有問題。


麒麟數碼前沿


這叫來料加工

就和以前你們家自己買點布或買點綢緞,找裁縫做成衣服是一個道理。

你吃過爆米花沒?自己帶玉米讓人家爆米花兒,你掏一部分費用就行了。

如果還不明白,就是你家收的菜籽啊,到油房人家給你榨成油,每斤油你給人家多少加工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