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夫妻隐居深山,打造“桃花源”,用20年成为“花果山”山大王


陶渊明的“世外桃源”一直都是人们向往的地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平平淡淡没有纷争,喝着甘甜的山泉,哼着悠扬的小曲,顺便造福后代子孙。来自偃师市山化镇王窑村的八旬夫妻齐巧转与老伴张运来就做到了,两位老人历经20年尝遍了创业的甜酸苦辣,终于让荒山变得郁郁葱葱,满山果实,成为真正的“桃花源”,名副其实的“花果山”山大王。

20年前,河南省偃师市山化镇王窑村村北的一座山,长满了野生酸枣树,除此外全是野蒿杂草。当时村里向外承包,没人愿包。1992年,54岁的村妇齐巧转与刚退休的老伴张运来商议后,决定绿化荒山。为解决山上植树缺水,1998年老两口在山顶修建了一个7立方米的蓄水池,供山顶种植的银杏、香樟和石榴浇水。

以后他们花半年多时间,在半山腰挖一个蓄水20多立方米的蓄水池,把雨水存下来浇树。2006年,他们栽下一百多棵杜仲和刺槐。山上缺水,风一刮能把山上的土刮透。那些天,一直干旱每天他们从山下两个蓄水池里挑几十担水上山浇树。两池的水都被挑干了,种的树苗还是没成活,夫妻俩伤心了很长时间。


后来听说酸枣树生命力旺盛,他们就想在酸枣树上嫁接大枣。他们先是从县里请来了技术员,可是因为请人成本太高,齐巧转便找出上初中时的植物课本,开始自己琢磨学嫁接。为了找到好的嫁接枣芽,张运来背着干粮到山东、河北、陕西等地找,每次花几百元路费,像宝贝一样买回来一些枣芽。每年农历二月,张运来就在前面把酸枣树锯掉,齐巧转在后边把根部树皮剥开,把枣芽插进去,再捆绑好防止漏风进水。

通过两三年摸索,他们嫁接的酸枣树成活率达90%。一棵嫁接好的枣树一天要浇两遍水,根部发芽要赶紧掰掉。等到嫁接好的枣树长到一人高时,夫妻俩便要用木棍分三次支撑,否则一刮风就把树苗刮断了。说起这些创业的艰辛,齐巧转像个小孩一般咯咯地笑起来:“真想不到,初中植物课上的嫁接知识,到老年时派上了用场。后来,他们每年都要嫁接一千七百多棵枣树。”

说起嫁接成功的大枣品种,齐巧转如数家珍:“山上有宝葫芦枣、酥枣、珍珠枣、梨枣、冬枣、等等这些枣俺一点儿都不卖,全让观光的来品尝,让村上和镇敬老院的老人们吃。”提起创业艰辛,背有点驼的齐巧转说:“俺吃的是自己种的蔬菜,住的是花果山。每当我看到这满山的绿树和果实,干活浑身都有用不完的劲,一点儿也不觉得累。因为这里是俺老两口的精神家园,有俺后半生奋斗的成果。要是在家生气,一到山上啥气都消了。”


在这之后齐巧转说起了自己的远景规划:“我们准备在南山坡东、西两侧建两个凉亭,还想在南边建个大储水池,在山顶弄个喷水龙头,再往后,还要在山门前建条公路和停车场……”当被问到种这么多果实,不搞个旅游啥的,赚点钱?

张运来说。“一到收获季节满山都能闻到果香味,十里八村来人都能吃个新鲜,这不都是回报?俺老两口不图任何回报,就是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座绿山,一直干到干不动为止。”

寒来暑往,经过20多年辛勤播绿,如今这座山上种满了柏树、桐树和各种果树,小片平地上还种了庄稼和蔬菜。乡亲们都夸他们,说他们把这荒山治理得像‘花果山’一样。而他们也成为了真正的神仙眷侣,我想这样的生活绝对是大家所喜欢的。当然我们在喜欢的同时吗,还不得不佩服这对老夫妻的爱情和相守。你们觉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