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龙机电股价连环跌 员工持股计划亏逾6成遭起诉

金龙机电股价连环跌 员工持股计划亏逾6成遭起诉

昔日的苹果供应链厂商金龙机电(300032.SZ),近日过得不太平安。经历了业绩大幅亏损、控股股东破产风波等多重利空消息,金龙机电又收到一纸诉讼。

11月28日,金龙机电公告称,2018年07月10日-24日期间,长城证券将“成长1号”员工持股计划持有的公司728万股股票强制平仓。由于平仓处置所得金额不足以支付长城证券向成长1号提供的融资本金以及固定收益,故长城证券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金龙机电支付相关融资本金差额、固定收益等,合计金额暂计4224.02万元,并要求金绍平、金龙集团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股价连跌 员工持股计划遭强平

根据公告,“成长1号”员工持股计划于2015年02月11日完成股票购买,共计364万股,购买均价为26.90元/股。根据计划,本次购买资金来源分为员工自筹资金1225万元,金龙机电控股股东金龙集团向员工出借1225万元,长城证券提供融资资金7350万元。

根据公司201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10股,公司于2015年05月13日完成转增,“成长1号”持有股份共计728万股。

彼时金龙机电作为高成长的苹果概念股,业绩喜人的同时,公司股价也一路走高,2013-2014年股价累计涨幅逾八成,2015年7月,公司股价最高为46.9元/股。

好景不长,随着公司业绩滑坡、控股股东身陷债务危机,金龙机电股价也一落千丈,2018年7月初,公司股价已不足6元。

受到股价下跌的影响,2018年7月,“成长1号”员工持股计划触及强制平仓线,且其未能通过补缴资金等方式恢复权益比例。公告显示,长城证券于2018年7月10日-24日期间,将“成长1号”持有的公司728万股股票进行了强制平仓处置。

此番平仓金额不含费用成交金额3335.5万元,亏损幅度为65.94%。尽管此番强平获得的收入均归长城证券所有,但远不及长城证券提供的融资本金,因此长城证券向法院提起诉讼,向金龙机电索赔相关融资本金差额、固定收益暂计4224.02万元,并要求公司控股股东金龙集团、实控人金绍平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而除去长城证券索赔的金额,根据计划,金龙机电的控股股东应以现金方式向员工持股计划进行差额补偿。但目前金龙机电控股股东金龙集团债务缠身,已自顾不暇。

尽管金龙集团破产清算的申请已被撤销,但控股股东的高比例质押仍显示出其资金紧张。截至11月20日,金龙集团持有的公司股份处于质押状态的股份数量约2亿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99.97%,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的24.95%;金龙集团持有的公司股份处于司法冻结状态的股份数量占其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99.99%,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的24.9529%。金龙集团持有的公司股份累计轮候冻结数量为2.85亿股。

业绩低迷 资金链紧张

金龙机电股价一路跳水,公司的业绩表现也令人堪忧。

前三季度,金龙机电实现营业收入21.01亿元,同比下滑15.7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54亿元,同比下滑605.94%。

营收下滑的同时,金龙机电面临高额的资产减值损失。报告期内,公司的资产减值损失为14.14亿元,同比暴增47906.54%。其中,计提商誉减值达5.83亿元,商誉期末数较期初数减少97.98%,主要系本报告期子公司博一光电、甲艾马达、兴科电子和深圳正宇业绩出现亏损,经营业绩低于预期。

金龙机电业绩变脸,与其热衷溢价并购有关。据悉,2013年11月,金龙机电以4.97亿元的价格溢价8倍收购了博一光电,并为其提供了1亿元的担保贷款和财务资助。2014年2月,金龙机电拟以4.75亿元溢价3倍收购了甲艾马达,两起高溢价收购使金龙机电的账面上分别增加了3.55亿元、2.82亿元的商誉。2017年6月,金龙机电又斥资11亿元现金收购了兴科电子100%股权,形成近6.5亿元的商誉。

一路“买买买”,金龙机电的业绩陷入泥潭的同时,公司的资金链也不容乐观。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46亿元。其中,公司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18.17亿元。由于偿还银行短期借款,公司账面上的货币资金仅剩1.51亿元,而2017年末,金龙机电的货币资金还有15.38亿元。此外,公司目前还有3.86亿元的短期借款需要偿还。

对于资金链紧张的金龙机电而言,逾4000万的诉讼金额或许也是一个不小的麻烦。金龙机电表示,对此次长城证券的诉讼请求存在极大异议,公司准备积极应诉。尽管目前诉讼的结果仍存在不确定性,但受此消息影响,截至11月29日收盘,公司股价跌6.63%,报收3.52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