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五旬的贫困户娶妻生女,成了网红,有人却“眼红”


这几天,《桂林日报》一篇有关“扶贫送老婆”的文章,成了各大网站的“头条”和“热搜”,澎湃新闻还发表评论员文章:这不是“佳话”是自黑。评论员的观点认为,“扶贫送老婆”是高级黑,理由是“扶贫送老婆”用词不准确,误导舆论;“扶贫送老婆”有把女人当物品、侮辱歧视不尊重妇女嫌疑;此报道存在形式主义,畸变了扶贫政策。

首先,反观《桂林日报》去年4月首发的这篇报道,采用的是“双标题”,引题中清晰地说,当事人因照顾病重的亲人致贫,年过五旬未婚,是扶贫干部牵线搭桥撮合了一段姻缘,这就诠释了主标题中带双引号“送”字的意义:牵线与撮合。澎湃评论员却拿这个带双引号的“送”字大作文章,天马行空的联想到,同学、同事恋爱就成了“上学送老婆”“上班送老婆”,这完全风马牛不相及,实属无稽之谈,断章取义。

故有网友也回应:澎湃的评论员西坡先生的语文是化学老师教的,连小学生都知道,带引号的有特殊意思需特殊理解。但据内部消息称,“西坡”是原东方早报评论部的“集体名”,其中,有复旦大学毕业的高材生。


西坡认为“扶贫送老婆”,误导了舆论,甚至用“荒谬”“碰巧”“变味”等字眼,去定义、评论这则新闻,存在极大的主观臆断,有悖新闻从业者的基本职业道德与素养,根本无法理解贫困山区大龄单身男子的真实心境,“走基层”“走转改”更是纸上谈兵。也导致网友调侃说:应该把澎湃的这名评论员送到扶贫一线。

其次,原文内容讲述的是,扶贫干部王文燕并未搞“强权压制”,逼迫贫困户成婚,更没有把妇女当物品送贫困户之意,是她为了贫困户终身大事,多方奔走,牵线搭桥,最终两情相悦,才促成婚姻,何来歧视女性、侮辱当事妇女?退一万步看,若不是扶贫干部作媒,当事人何时才能喜结连理,又何时才能走到今日的喜迎“千金”?

作为长期“走基层”的笔者,深知偏远地区那些由于家庭贫穷、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等原因,娶不到老婆的大龄青年的痛苦,他们的父母更是为此操碎心思,彻夜难眠。他们对婚姻的渴望,对家庭的向往,是那么的强烈。如果有人主动帮他们介绍“对象”,再到组合崭新之家,是多么幸福且幸运地大喜事。


可笑的是,澎湃暑名为“西坡”的评论员称,贫困户个人感情与扶贫工作,不能混为一谈。难道扶贫干部急贫困户之所急,想贫困户之所想,为其“量身订制”促婚姻,直至生儿育女,就成了“扶贫外传”?与扶贫工作互不相干?

换位思考:如果“西坡”身居深山,贫困潦倒,又是年过五旬的大龄剩男,在他人给你介绍对象和设法助你脱贫中选择,熟轻熟重?熟先熟后?相信傻子的决定,都比你明智。

脱贫攻坚,是21世纪国家层面的一项伟大战略工程,民心所向,全国数以万计的扶贫干部,扎根基层,付出了词语难以形容的心血与汗水。扶贫不是看送了多少柴米油盐,金钱收入也不是衡量脱贫的唯一标准。扶贫扶志,扶贫扶情,扶贫扶智,扶贫扶心,更具人文价值,亦是脱贫全程的“人性指标”。

再次,《桂林日报》关注扶贫工作,并追踪扶贫故事,反被澎湃等媒体上升到畸形扶贫政绩宣传的高度,真是莫名其妙、反应过度,给人有种“太扯”之感,这显然是以点当面,是不了解扶贫工作的诛心结果。

当然,扶贫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有些单位为彰现政绩,想把扶贫脱贫过程中的亮点特色、先进典型,通过媒体宣传给大众。这样的心情,可以理解,且在情理之中。但说此文畸变了扶贫政策,未免太过牵强附会。在笔者与很多扶贫干部交流中,甚至不少人认为,《桂林日报》这篇报道,更具喜感和基层语言,也比较接地气,是真正“走”出来的硬新闻。

不是《桂林日报》的标题伤害了当事人,而是澎湃、新京报等媒体的“负面评论”寒了当事人的心,甚似在扶贫干部的心窝扎了一堆刺,带来了无法估量的伤害与压力。相反的,我们为现任桂林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王文燕这样的扶贫干部点赞喝彩。因为我们坚信:您做的这件事充满人情味,彰显人间大爱,有强烈的正能量。


或许这只是网络时代,一些媒体和自媒体为博人眼球,而一时“头脑发热”式的敲键盘说瞎话,从而违背“媒体人”的初心,忘了“媒体人”的根本,也或许是真的对扶贫工作知之甚少。

但请不要随意拿他人的好心好事,当作胡言乱语骗取流量的筹码。尊重他人,亦尊重自己。同样也奉劝包括“桂林天天看”在内的桂林其他本地自媒体,眼瞄热点,盲目跟风,胡编乱造,就如尖刀利刃,伤了扶贫大众,也割了你们自己的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