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使用“套路”多 謹防被“吃錢”

信用卡方便快捷的同時也存在其他問題,諸多“套路”讓持卡人防不勝防,信用卡每月複利翻滾的“蝴蝶效應”發揮效能時,可能會變成“吃錢機器”。

“吃錢”之一:卡未被激活,年費還要繼續繳納。

楊女士到某銀行辦理存款業務時,銀行工作人員向她推薦了一張信用卡,聲稱在超市、商場等地消費時,可以預支5000元。於是,楊女士便填寫了相關資料,辦理了一張信用卡。一年多來,由於資金一直比較寬裕,楊女士從未使用過該信用卡,也沒有對卡進行激活操作。前段時間楊女士再去這家銀行辦理業務時,因想了解信用卡的收費問題,便諮詢了銀行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卻告訴楊女士,即使信用卡未被激活也要繳納年費,每年100元。楊女士認為,既然自己沒有激活信用卡,銀行就不應該收取任何費用。楊女士要求退卡,可工作人員表示不管是銷戶還是退卡,楊女士都得先激活信用卡,同時補交100元年費,如果現在不銷卡,以後每年還會照例收取年費。無奈之下,楊女士只好激活了信用卡,並補交了年費,然後要求銀行進行銷卡處理。

專家提醒:一些信用卡持卡人誤認為辦卡後不對卡進行激活是不會造成任何影響的。但事實情況是,各大銀行在信用卡年費收費標準上執行的政策各不相同,有些銀行明確告知即使不激活信用卡仍需繳納年費。據筆者瞭解,現在大多數銀行在信用卡辦理後的首年是免收年費的,但是次年,不管卡片是否激活,年費都會在信用額度中扣除。對於欠費的信用卡持有人,銀行一般在年費產生後,會通過寄送賬單的方式通知其繳費,個別銀行會由催款部門通知其前去繳費。根據信用卡可透支的額度,年費一般在幾十元到上百元不等。基於此,建議持卡人應定期對所持信用卡進行清理,對於使用頻率低或不使用的信用卡,應及時打電話或親自到銀行銷卡,以避免產生多餘費用。此外,如果欠交信用卡年費,甚至會給自己的信用記錄留下汙點,嚴重者可能會被拉入“黑名單”,進而影響以後的銀行貸款。

信用卡使用“套路”多 謹防被“吃錢”

“吃錢”之二:取現費用不低,用自己的錢也需成本。

張先生在某商業銀行辦理了一張信用卡,並將朋友李先生歸還他的6萬元欠款全部存進了信用卡。之後,張先生因買房需要取這筆錢時,銀行工作人員告訴他,取現需要收取1%的手續費。張先生覺得代價有些大,便打消了取款的想法。

專家提醒:信用卡取現費是多數信用卡持有人會面對的問題。筆者通過調查瞭解後得知,當前,多數銀行執行的政策是,如果通過信用卡取現,則要收取一定的取現手續費。不過,這些商業銀行取現手續費收費標準不同,只有極個別銀行可以免費取現。基於此,如果信用卡持有人想用信用卡取現,必須瞭解在取現時是否收取手續費,再行定奪。

“吃錢”之三:借款“成本”很大,“費用”超過“本金”。

王女士最初在某商業銀行辦理了第一張信用卡,信用額度為6萬元,用於生意資金的週轉,後來,由於生意賠本,造成財務危機。之後,王女士還款能力出現問題,在無法保證按時還款的情況下,她又先後在數家銀行開辦了5張信用卡,採用“拆東牆補西牆”的方式進行資金週轉。可3年後,王女士即使賣掉了自己的愛車,還是未能還清所有信用卡欠款。通過王女士提供的某商業銀行信用卡賬單發現,由於其不良的還款習慣,3年時間產生了3.8萬元的高額費用。這些費用主要來自頻繁取現產生的取現手續費和透支利息,以及未能按時還款導致的透支利息和滯納金。

專家提醒:現實生活中存在著很多不理智的信用卡持卡人,會因無法償還銀行信用卡欠債,給自己戴上了沉重的枷鎖。其實,信用卡持有者需適度、理性使用信用卡,用款必須在自己的償還能力範圍內,切不可大肆透支借款。如果不切實際地使用信用卡,最終帶給自己的將是無盡的債務危機壓力。

信用卡使用“套路”多 謹防被“吃錢”

“吃錢”之四:消費款未全還,透支利息要全額收。

銀行規定,信用卡如果透支消費,會有一定時間的免息期。可是,有些人在規定時間內不能全部還款,比如馬女士使用某商業銀行信用卡透支消費5萬元,但在還款日只能還款4萬元。在這種情況下,多數人會認為4萬元是免息的,因為是在規定期限內還款的,只有1萬元需要支付透支利息。其實,部分銀行執行的確實是這種標準,但不少銀行則需要全款支付透支利息,即如果持卡人在還款日內沒有還清全部透支消費款,則從透支之日起,到還款日全額收取透支利息,這勢必會增加透支消費成本。

專家提醒:不同商業銀行產生的透支利息費用差別較大。如有的銀行信用卡,在規定還款日沒有全部還款則全額收取透支利息;有的銀行信用卡,只需對未還部分收取透支利息。不過,據筆者瞭解,目前,各家銀行對於透支利息費率執行標準基本相同,按日息萬分之五計算。所以,在申請信用卡前,申請人需全面瞭解各家銀行的此種“透支收費”情況,以避免此類情況發生。

【延伸閱讀】

公安部門提醒網上辦卡謹防詐騙“圈套”

據新華社訊 重慶警方近日打掉一個詐騙犯罪團伙,該團伙通過在網上發佈辦理信用卡廣告的方式實施詐騙,受害者一旦輕信,就會陷入他們的層層“圈套”。公安部門提醒,警惕以網上辦理信用卡為名的詐騙陷阱,以免上當受騙。

今年3月底,重慶市南川區市民劉女士向警方報案稱,她上網時辦理了一張“信用卡”,在開卡使用過程中被公司工作人員總共騙取3萬餘元。經過警方調查,一個利用網絡辦理虛假信用卡實施詐騙的團伙浮出水面。

據辦案民警介紹,該團伙通過在網上發佈辦理信用卡的廣告,引誘受害者在網上填寫資料辦卡。團伙工作人員製作一張虛假的信用卡寄給受害者,並要求收取一部分“手續費”,信用卡才能啟用。急需用卡的受害者按照要求支付“手續費”後,掃描信用卡信封上的二維碼,就能夠在網頁上看到信用卡所謂的“額度”,但是卡里的錢不能使用。該團伙又會聯繫受害者,以需要查銀行流水為由,讓受害者將存款轉入該信用卡。等錢轉入後,受害者依然能夠通過掃描二維碼查詢到,但其實錢已經被該團伙轉走,而受害者看到的所有“額度”和“賬戶金額”都是該團伙製作的虛假網站,通過後臺操作,讓受害者相信自己的錢依然“安然無恙”。

公安部門提醒,辦理信用卡應到正規的銀行網點或者官方網站,要提高防範意識,切忌貪便宜、圖方便。此外還要注意不要輕易將自己的資料透露給陌生人,不掃描來路不明的二維碼,以免遭受財產損失。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掌握信用卡使用的“套路”,避免多花冤枉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