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的妃子戚夫人下场悲惨,而薄姬一生平安,为何吕雉放过薄姬?

庄苏颖


吕后和戚夫人不只是所谓情敌关系,更是政敌关系。戚夫人能力配不上野心,一心想靠吹枕头风谋夺太子之位,成功把自己作死;而薄姬根本不得刘邦欢心,她的儿子刘恒只是一夜情产物,母子俱无宠爱,平时又低调谦恭,当时对吕后可以说毫无威胁。因此吕后也一时起了恻隐之心,让薄姬跟随儿子到代国就藩享受供奉。

想靠吹枕头风夺得储位的小女人戚夫人

汉高祖刘邦是个风流浪荡之子,当初富家千金吕雉下嫁给他,操持家务、下地种田,生育了一对儿女,而且还帮他照顾他和曹氏偷情生的刘肥,后来刘邦犯法逃到芒砀山中,又是吕后长途跋涉给他送衣服食物,此时的吕后真的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贤妻良母,具备社会对古代妇女所要求的一切美德。

刘邦后来在楚汉战争中,和项羽对峙,吕后又被项羽俘虏数年,个中辛酸一言难尽。然而等到她好不容易回到刘邦身边时,刘邦却早已有了能歌善舞的爱宠戚夫人,而且两人还生了个爱子刘如意,色衰爱弛的吕后自然被凉到一边,很少能见到刘邦。不过吕后毕竟是刘邦嫡妻,她和吕氏家族都助力刘邦得到了天下,因此刘邦称帝之后,吕后是毫无疑问的皇后,她的儿子刘盈也被立为了皇太子。

然而刘邦却嫌弃刘盈,觉得他性格太懦弱,反而经常吹捧戚夫人生的如意最像自己。其实如意当时也就是个小孩子,是不是真的类父谁知道,说到底是刘邦偏心。刘邦起了废立太子的念头,经常陪在他身边的戚夫人自然察觉到了,于是成天哭哭啼啼请求刘邦立如意为皇太子。

刘邦虽然换太子的意志坚决,但朝中大臣周昌等人坚决反对,可怜的吕后被负心汉和恶毒宠妾给逼得向周昌跪谢。但刘邦在戚夫人的鼓舞下还是不改初衷,吕后这时也开始反击,一方面她和娘家人一起商议,绑架了张良求取计谋,请出了商山四皓;另一方面她开始涉足政治,为刘邦出谋划策甚至亲自动手解决功高震主的功臣们,吕后的能力和权势也越来越大。就这样双管齐下,刘盈靠着母亲的保护终于守住了皇太子之位。

刘邦去世后,惠帝文弱,吕后大权在握。对着从前刘邦身边那帮花枝招展的宠姬,吕后自然很不高兴,直接把她们幽禁在后宫。而戚夫人这个差点逼死自己母子俩的仇家,吕后特别重点照顾,剪掉她美丽的长发,让她穿着奴婢的衣服充当舂米的苦力。谁知戚夫人毫无大势已去的自觉,反而哭哭啼啼希望她那个已经在赵国就藩的儿子如意来救她。吕后看到她这样真是火冒三丈,新仇旧恨全部勾了起来。她先把如意召到长安,用毒酒鸩杀,然后再用酷刑虐待戚夫人,将她做成“人彘”,而惠帝看到母亲内心如此扭曲,吓得大病一场,从此沉迷酒色不问政事。

无宠低调的薄姬和她那个聪明有城府的儿子代王刘恒

薄姬的前半生其实也很辛酸。她只是原来魏国一个宗女和人私通的私生女,在秦末汉初时期成为了魏王魏豹的妾室,后来刘邦打败魏豹后,薄姬被刘邦顺手收入了后宫,但她连刘邦的面都没见到过。

薄姬原来有两个好朋友管氏和赵氏,她们曾经盟誓过,以后如果谁发达了,不能忘记老朋友。这两个女孩也被刘邦宠幸了,有天她们在刘邦面前笑着说起了这件往事。谁知刘邦也是个性情中人,他内心怜悯薄姬,竟然临时起意宠幸了薄姬。这之后刘邦又把薄姬抛到脑后了,

谁知就是这一夜情,薄姬竟身怀有孕而且生了一子刘恒。由于母子俩都不得宠,所以刘恒在父亲心中也没啥存在感,八岁时被封到了偏远又靠近匈奴的代国。

刘邦死后,大权在握的吕后开始了对后宫的清算,那些得宠招摇的、和吕后作对过的刘邦宠妃们都被吕后给幽禁起来了。大概薄姬得到的刘邦之情分实在太薄,吕后又对她一时起了恻隐之心,让她随着刘恒到代国当藩国太后去了。

吕后当政后,鸩杀赵王刘如意、威慑齐王刘肥,于是安心当起了摄政太后。不料惠帝青年早逝,他诸子皆幼,吕后唯恐刘邦那些年长又有实力的儿子们对幼主不利,于是先后剪除了刘邦好几个儿子。而刘恒在代国则一直表现得恭恭敬敬而且低调不争毫无野心,原来的赵王被吕后幽禁而死后,吕后曾打算让刘恒当赵王,刘恒马上请辞坚决留在代国。就这样,在吕后去世后,功臣们清算了吕氏家族,并废掉了惠帝之子少帝,由于刘邦诸子几乎都被废杀,所以他们找来了平时最为低调恭谨、又没有强势外戚的代王为新皇帝。当然,聪明又有城府的刘恒却没有成为功臣俘虏,反而各个击破由自己掌握了主动,这是后话了。

所以戚夫人母子和薄姬母子不同命运的区别大概就在于一个根本不会审时度势,而另一对则是识时务者的俊杰吧。


美映椒房


薄姬能够一生平安并不是偶然的,作为一个历尽沧桑、深通人情世故的人,能在强横的吕后当权之下没有被迫害,确实有其过人之处。

在我看来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无宠无危

吕雉不对薄姬下手,还让她出宫到其子刘恒的代地一起居住,这不是薄姬的能力。根本原因是薄姬没有得到刘邦的宠信,属于边缘化的存在,尽管为刘邦生下了一个儿子刘恒,但是对于吕雉没有任何的威胁。

薄姬命运多磨,一生颠沛流离,刘邦为数不多的宠幸并不是来自爱恋,而是来自哀怜。薄姬在大多数人的眼里是个本份的可怜人,对于这样的人,吕后作为女人只有同情之心,而不会有嗜杀之念。

低调不争

薄姬为人十分低调,从来不争不辨、安守本分,她知道刘邦最宠爱的是戚夫人,后宫最有权柄的却是吕后,这两个女人之间为了储位必然会有一番争斗。

但是这些个自己没有什么关系,她选择了不偏不倚、低调不争。因此不论最后谁继承大统,都不会对她这个低调不争的人有什么动作。用薄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薄姬从来就没有非分之想!”

无为而安

汉文帝刘恒治理国家采用的无为而治,和其母薄姬有很大的关系。在我看来薄姬深通舍得之道,戚夫人的问题在于她想得到的太多,以至于产生了不切实际的非分之想。

而薄姬则采用了“无为求安”的办法,甚至放弃了本该拥有的一切,心甘情愿的去苦寒之地代国,和儿子刘恒一起远离纷争以求平安。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一个人的历史


吕雉并非不明是非之人,相反吕雉垂帘听政时期,可以左右大臣的意见,为人也十分宽容仁义。而吕雉会杀戚夫人,实在戚夫人做的太过分了,吕雉可以帮刘邦养他的私生子刘肥,就证明吕后不是一个薄情寡义之人。早在吕后被项羽扣押时,戚夫人就已经开始向刘邦吹枕边风,要求立自己儿子刘如意为太子。要知道吕后为了刘邦的江山付出这么多,而戚夫人却想把原本属于吕雉给拿走,换谁也不能释怀,何况当时吕雉正在敌营中,戚夫人这不是明摆着欺负刘盈这个没靠山的孩子嘛。

在吕雉回来之后,戚夫人更是变本加厉,而刘盈性格软弱。刘邦便想要废掉刘盈,立刘如意为太子,若不是张良力劝,估计刘盈就得被废掉了,依照政治斗争的规律,到时候吕后也难逃一死,毕竟这江山也有吕家的功劳,一旦刘邦要立刘如意为太子,那么首先就是革除掉吕家的势力。

所以在刘邦死后,吕雉便开始发泄多年的怨气,以至于吕后还很高兴的带着刘盈去看“人彘”,这表明吕后当时已经沉浸在复仇的喜悦之中了,在她眼里戚夫人差点毁掉了她的一切,所以她才会如此报复戚夫人。可以看到吕雉当政期间,这大汉的天下基本是太平的,吕雉也没有这么残暴奢靡。


小司马迁论史


戚夫人以美色侍奉刘邦,所以刘邦死后她必然得死;戚夫人又处处跟吕雉相斗争宠争权力,所以吕雉掌权后必然要收拾她。薄姬以贤惠侍奉刘邦,又处处听大夫人吕雉的话,所以吕雉执政后也善待了薄姬。


戚夫人是有所为而最终一无所得,薄姬是无为而终有大为。戚夫人原本是一个俊俏的寡妇,刘邦路过见其美丽,收为夫人。戚夫人生了儿子刘如意后,就想方设法要刘邦立刘如意为太子。因此戚夫人不仅是吕雉的情敌,还是吕雉的政敌,因为吕雉的儿子刘盈才是嫡长子,才该继承皇位。

戚夫人以前设计陷害吕雉,使得吕雉带一家老小回沛县,途中被项羽捕获,当了三年犯人,吃了三年苦。刘邦平定天下后,诸侯多反叛,刘邦长年在外征战。吕后因年长色衰留守后宫,戚夫人因为年轻貌美留在刘邦身边伺候。



于是戚夫人“日夜泣涕”,要求刘邦更立刘如意为太子,而刘邦也动了废除刘盈太子之位的想法。吕雉依靠开国功臣的支持,使用张良的计策,请出商山四皓给刘盈做太子傅,才保住了刘盈太子之位!


吕雉掌权后,开始只是把戚夫人弄去洗衣房樁米,折辱戚夫人一番即可!不想戚夫人天天唱歌,说是她儿子做了赵王,她则成了苦役,音讯不通,三千里路遥!吕雉明白戚夫人还想依靠她儿子翻盘,于是召来赵王刘如意,趁机毒杀了他。之后吕雉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戚夫人做成人彘,酷刑处死了戚夫人!



薄姬本是魏王魏豹的小妾,后来魏豹战败后把薄姬送给刘邦以活命!薄姬识大体,不争不抢,用心侍奉刘邦,处处尊重大夫人吕雉,从不想自己的儿子刘恒当皇帝。吕雉掌权后,见薄姬一个人在宫中无聊,于是下旨把薄姬送到她儿子代王刘恒处养老。后来帝国元勋诛杀吕氏家族,立代王刘恒为皇帝(汉文帝),也是看在薄姬不如吕雉強横的缘故!


大秦铁鹰剑士


事实上,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就不难发现,戚夫人下场悲惨,只源于她有胸无脑;而薄姬一生平安,则是因为她有胸又有脑。

我们先来看戚夫人是怎么个无脑状态吧。

首先,戚夫人政治基础薄弱,却屡屡挑战对手吕雉的道德底线。

在整个中国历史上,戚夫人都总算是著名的舞蹈家。因为她年轻貌美且又能歌善舞,所以能够得到刘邦的宠爱。或许是因为刘邦长年带戚夫人出征,所以养成了戚夫人恃宠而骄的脾气,于是她多次斗胆地给刘邦提出了一个要求,请求废掉太子刘盈,立她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

戚夫人的这个要求可是激怒吕雉了。

要知道,大汉江山是吕雉陪着刘邦一起出生入死打出来的,戚夫人坐享其成就罢了,竟然要得寸进尺,让刘邦废嫡立庶,无论是从政治利益还是从政治道德来说,都可是犯了大忌。

于是,吕雉就不得不出击了。

如果比姿色,吕雉当然比不过戚夫人,然而要搞权斗,吕雉要搞掉戚夫人那可是绰绰有余。因为整个汉朝官场,能够站在戚夫人那边的只有刘邦,而站在吕雉这边的却是除了刘邦之外的整个汉朝官僚体系,因为这个官僚体系几乎都是跟吕雉同甘共苦过来的,他们不过能不选吕雉这边来站。

果然,周昌出来对刘邦抗议了,然后叔孙通也站出来抗议了,甚至是向来不管事的张良也委婉地向刘邦表达废嫡立庶不合规矩。最后,吕雉使出了杀手锏,请出了商山四皓压场,刘邦这才知道太子刘盈这边实力太强悍,只好作罢。


其次,当戚夫人权斗落败时,不懂明哲保身,竟然硬抗到底。

刘邦死后,吕雉马上将戚夫人抓起来。然而此时落难的戚夫人,如果有常人的思维向吕雉求饶,或许吕雉会放过她一马。然而这个无脑的女人竟然在牢里放歌大骂吕雉,并且威胁吕雉说将来她聪明的儿子长大了,一定会替她报这个仇。

哟,你以为吕雉是被吓大的么?

吕雉可能只是想给戚夫人点颜色看看,不料愚蠢的戚夫人彻底激怒了对方,于是吕雉便派人将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给杀了,然后又将戚夫人弄成了“人彘”!

戚夫人这个下场用今天的话来说,不作死就不会死。如果她放聪明一点,低调内敛一点,会是这个结局么?

反观薄姬,戚夫人差得太远了。

首先,薄姬为人低调,不与别人争宠邀功。

尽管薄姬也为刘邦生了一个聪明的儿子,然而薄姬为人低调,因此也不怎么被刘邦宠幸。尽管如此,薄姬也无怨无悔,在后宫陪着儿子读《道德经》。吕雉搞掉戚夫人以后,认为刘邦所有的小老婆都不是好东西,于是也将薄姬给软禁起来。但是,薄姬却主动给吕雉提出,自己愿意陪儿子出宫到偏远的代地。吕雉念薄姬势单力薄且无依无靠,就放过了她,让他跟儿子刘恒去代地居住。

看看,多聪明的薄姬。

其次,薄姬头脑清醒,面对政治诱惑毫不动心。

吕雉是个狡猾之人,她当然知道薄姬在紧要关头不敢跟她硬拼。但她为了进一步试探薄姬是真聪明还是假糊涂,决定派人给薄姬捎个话。她派人告诉薄姬,说赵王刘如意死了,这块肥缺就留给你儿子来吧,我封你儿子刘恒到赵国去,你换个好环境好好生活。哪料,薄姬也不傻,她早就看出当时吕雉早就想封吕氏子弟当赵王,只是不好意思开口罢了。于是薄姬就明确告诉吕雉说,她哪里都不想去,就想永远呆在这偏远的代地了结此生,反正自己是苦命人出身,死在哪里都是死。

吕雉听了,认为薄姬是真的与世无争,就再也不为难她了。

由此看见,在吕雉执政期间,薄姬之所以有惊无险,平安无事,不是靠老天给她的,更不是靠吕雉主动给她的,而是靠她一个聪明灵活的脑袋为自己争取的。


月望看历史


历史上的吕雉是个心狠手辣,杀人不眨眼的女魔头,杀韩信、擒彭越、逼英布,弄得跟刘邦一同打天下的开国功臣们人人自危。


当刘邦驾崩后,吕雉变本加厉地展开了新一轮的杀戮,诛杀刘氏子孙,将刘邦的爱妾戚夫人变成人彘,用一个词形容就是:疯狂。

刘邦的姬妾们被她杀的杀,囚的囚,唯有一人躲过了吕雉毒手,这个女人就是薄姬。

同是刘邦的小老婆,为什么吕雉单单会放过薄姬呢?有书君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 薄姬不受宠

据野史记载,刘邦只宠幸了薄姬一次,从此后就冷落了她,薄姬在漫长的冷遇岁月中熬过了一年又一年。


在吕雉看来,长期受到刘邦冷遇的薄姬,与她简直就是同病相怜。

因为,刘邦自从娶了许多年轻貌美的小老婆之后,就将她这个结发妻子从情感上打进了冷宫。

所以,她对同样失宠的薄姬怀有一丝同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是可怜薄姬的。

而戚夫人就不一样了,仗着年轻貌美,又会跳“翘袖折腰舞”,备受刘邦宠爱。吕雉那是看在眼里,恨在心里呀。

试问哪个妻子能忍受自己的丈夫宠爱另外一个女人呢?何况是吕雉这个患难之妻,在刘邦一穷二白之时嫁给他,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才熬到丈夫称帝这一天。

可没想到,自己亲手种下的瓜,还没尝到丰收的喜悦,却被别人给摘走了。刘邦在时,戚夫人有保护伞罩着,吕雉也不敢对她怎样,等到刘邦驾崩,吕雉岂不可着劲儿的折磨这个迷惑丈夫的狐狸精。

2、 薄姬性格淡泊

宫廷争斗从来都是极其惨烈的,大家看看《甄嬛传》就知道了,但在这拼得你死我活的宫斗中,薄姬却是一股难得的清流。她性格淡泊,与世无争,安于命运的安排,从不刻意去争宠。不仅不为自己争,也不为儿子刘恒争。

当初刘邦分封时,将山高水远的代国分给了年仅六岁的儿子刘恒,代国的贫瘠世人皆知,而且气候也不好,小小年纪的刘恒完全可以向父王提要求,以代王身份居住长安城,待到成年再往封地。


但薄姬却不辩不解、不找借口,不托人情,毅然带着刘恒前往封地。

这份淡泊,甚得吕雉之心。

相比薄姬的与世无争,戚夫人以及她的儿子刘如意可就是吕雉的心头大患了。

刘邦不仅宠爱戚夫人,对她的儿子也是另眼相看。刘邦认为,自己所有的儿子中,只有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同他性格最像。在戚夫人的眼泪加枕边风的进攻之下,刘邦甚至动了废除太子刘盈(吕雉所生),立刘如意为太子的想法。

为了保住自己儿子太子之位,吕雉费了好一番力气,请来了“商山四皓”辅佐儿子,才让刘邦断了废太子的想法,但这笔账吕雉却是牢牢地记在了戚夫人头上。

3、 薄姬情商高

薄姬的高情商不仅体现在远离宫廷的勾心斗角上,还有面对诱惑时的淡定,即便是有馅饼砸到头上,她也会掂量掂量要不要接。

当吕雉将刘邦的子孙刘如意、刘恢一个个找借口杀了之后,赵王一位空缺。这个赵王可是肥差,对谁都不放心的吕雉于是借此来试探薄姬母子二人。


她将刘恒从代国招回接任赵王之位,这对薄姬母子来说,是离开代国的好机会。但聪明的薄姬却诱到了暗藏在赵王一位下的杀机,于是面对这份诱惑,委婉推辞,自愿要求继续待在寒苦的代国。

此举让吕雉非常满意,解除了危机感,放松了对薄姬母子的警惕,薄姬也为此保全了母子的安危。

而戚夫人则是情商与美貌不成正比,她将想让儿子立为太子的愿望赤裸裸地写在脸上。

可着劲儿的吹枕边风,从来没想过,吕雉在朝廷中的根基有多深,所以就算刘邦想废太子刘盈,朝中大臣们也不会答应啊。她更没想过,比她年长很多的刘邦一旦去世,她们母子将面临怎样的下场。

更不可思议的是,原本吕雉只是将她贬为官奴,没有想置她于死地,她却在舂米时,大唱“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隔三千里,谁当使告汝!”从而惹怒了吕雉,将她做成人彘。

可怜的戚夫人,压根不知道什么叫“隐忍”,也不知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道理,才让自己落得了如此悲惨的下场。

以上就是有书君所理解的,戚夫人为什么下场悲惨,而薄姬一生平安的主要原因。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薄姬能够得到吕后善待,最终得封太后,真正笑到最后,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三点:第一,不得刘邦宠幸;第二,懂得做人;第三,有大智慧。

历史上,薄姬虽然与刘邦生下一子刘恒,即汉文帝,但她实际上非常不得刘邦宠幸。

甚至,薄姬最初得临幸,也是因为刘邦怜惜她(可怜)。而薄姬终其一生,也只得了刘邦一次宠幸。好在,薄姬肚子争气,一夜就怀下龙种,当真也是福德深厚。而薄姬一直不得宠的背后原因,

恐怕与她的长相身材平庸有一定关系。

话说,这薄姬得到唯一一次伺寝的机会,还要从她的两个好闺蜜说起。

薄姬原是魏王魏豹的妾室,魏豹被韩信击败后,薄姬被召入汉宫,但入宫一年多,却连刘邦的面都没有见过。 薄姬年少时,与管夫人、赵子儿交好,约定三人之中不管谁先富贵,都不要忘了其他二人。后来管夫人、赵子儿先后受到刘邦宠幸。

薄姬这两位闺蜜被宠幸后,果然没忘了当初的誓言。加上管、赵二人同情薄姬的遭遇,且觉得薄姬对她们构不成威胁,

于是两个美人侍候刘邦时,相见笑说与薄姬初时的约定

刘邦问起当中因由,两人俱以事实相告。刘邦心凄然而怜惜薄姬,当晚便召见宠幸了她。

这次以后,薄姬就怀了身孕,并生下儿子刘恒。俗话说,母以子贵,但子女众多的刘邦在薄姬生下刘恒后,地位却没得到改善。

不仅如此,生下刘恒后,刘邦鲜有和薄姬相见。直到刘恒八岁时,才被封为代王。

刘邦驾崩后,薄姬做了一个最明智妥当的决定:远离权力中心,而选择与儿子去偏远的代地。这一决策,可以说是一个女人在当时情况下做出的最智慧抉择。

吕后见薄姬向来尊重自己,并且低调内敛,且从未与自己争宠,于是,吕后准许她出宫,从其子到代地就国,是为代王太后。

图为吕后


薄姬能得善妒、残暴的吕后善待,这在整个汉代都可以被称作奇迹。相比戚夫人儿子被毒死,自己被做成人彘,薄姬真可谓大幸。

但幸运从来是强者的谦词,薄姬能以强者身份笑到最后,绝不是“幸运”二字那般简单。薄姬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从史书看来,她能得管、赵二夫人举荐,已说明了很多。而在与吕后的相处中,薄姬更是充分做到了尊重、隐忍,她的低调作风也得到了汉室大臣的一致认同。

史书记载:吕后死后,大臣议立新帝,认为外家吕氏不善,皆称薄姬仁善,故迎立代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尊薄姬为太后。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里的这话,用到薄姬身上仔合适不过了,也正是这种优良品行,让她在复杂的宫斗中成为最终的赢家。


记者李满


窃以为是运气。

薄姬本来就不在刘邦的视野中。她本是魏王豹的妾室,魏王豹被刘邦打败之后,刘邦把他的女人一并都收了,挑拣了一番,合眼缘的就留下享用,不合眼缘的就打发去做工。薄姬就在不怎么合他眼缘的之列,被打发去了织室。

但她的小姐妹管夫人和赵子儿入了刘邦法眼,这姐俩当年也曾跟薄姬有过“苟富贵勿相忘”之约,现在她们发迹了,倒是没有忘了她,但主要是为了嘲笑,笑当年这誓盟的荒唐。刘邦听到了,大概也想起自己不得意的时光,于是抱着日行一善的想法临幸了她,也是薄姬命好,一下子就有了身孕。

需要注意的是,在刘邦临幸她之前,薄姬说,我梦见有苍龙盘踞在我肚子上,刘邦说,这是吉兆,我来成全你。我不知道薄姬这个梦是不是真的,她能对刘邦这么说,说明她并不是没有野心之人。只是她这野心后继乏力,只好安分守己,并且因此被吕后放过。

换言之,若不是刘邦一个劲儿助长戚夫人的野心,戚夫人也不会膨胀成那样,然而,刘邦又终究没有下定让戚夫人上位的决心,将戚夫人丢在半路上,注定她的悲剧。

薄姬和戚夫人命运的对比,并不是自甘平凡换得好报,而是,戚夫人的悲剧,大半是刘邦造成的。


闫红说


吕雉最大的敌人是戚姬。

后宫多纷争,其纷争的源头无外乎两点:争宠和储位。

薄姬原是魏王魏豹的妾室,后入汉王后宫。但一直没有得到刘邦的宠幸,甚至一年都见不到刘邦几面。

后经过美人管夫人,赵子儿推荐,薄姬得到刘邦宠幸,并诞下儿子刘恒。但此后刘邦就很少宠幸薄姬了。

因薄姬仁善,很少在后宫中争宠,更没有牵扯进储位之争。

刘邦原立吕雉之子刘盈为太子,戚姬得宠后,多次怂恿刘邦改立其子刘如意为太子,险些成功。由此可见,吕雉对戚姬痛恨之深。

刘邦逝世后,后宫中远离争宠者皆善终。薄姬出宫,前往刘恒封地,做代太后。

刘恒即位后,是为汉文帝,薄姬从王太后成为皇太后。


五味社


刘邦有八个后妃,几乎下场都很惨,尤其是戚夫人,被吕雉断手断足,做成人彘扔进厕所。但是却有一个人逃过一劫,最后凭借儿子逆袭,成为皇太后,她就是薄姬。那么依照吕雉强硬霸道的性格,他怎么会放过薄姬呢?让我为大家分析一下!

薄姬的一生是不幸的,但又是万幸的。所谓老来富贵,说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薄姬一开始侍奉魏王豹,当时和她一同侍奉魏王豹的还有管夫人、赵子儿。三个女人不但没有争宠,反而相互约定,以后有了富贵共同享受。

始姬少时,与管夫人、赵子儿相爱,约曰:“先贵无相忘。”

刘邦派韩信和曹参击败魏王豹后,曹参将魏王豹的妃子都掳走献给了刘邦,于是管夫人、赵子儿成为刘邦的美人,薄姬很不幸,被曹参扔到了织布的工房。上天没有抛弃薄姬,一次刘邦巡查工房,见到薄姬有姿色,于是把她也召进了宫里。但是薄姬被召进宫后,刘邦似乎把这件事情忘了,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从没有宠幸过薄姬。

后来,刘邦在成皋台与两位美人管夫人和赵子儿喝酒聊天,两人将与薄姬当年相约富贵的事情讲给刘邦听,刘邦这才想起一年前被自己召进宫的那个女人,于是当天夜里便召薄姬进宫。薄姬对刘邦说:我昨晚梦到有龙盘踞到我的肚子上。刘邦哈哈大笑,说道:这是吉兆呀,朕本天子,让我来帮你实现这个梦境吧。

随后,薄姬便有了身孕,而刘邦似乎在那晚之后,又将薄姬忘于脑后,从此以后,很少再召见薄姬。这看起来似乎是薄姬的不幸,但其实是薄姬的大幸。为什么呢?

刘邦晚年有动太子之念,因为他认为太子懦弱,根本不像自己。而戚夫人的儿子赵王赵如意却乖巧可爱,甚得刘邦的欢心。再加上当时戚夫人几乎日夜陪伴刘邦,枕边风吹的一阵又一阵,所以,刘邦想尽各种办法让太子出错,想借机废了太子。

而太子之母吕雉也不是一个省油的灯,他暗地里向张良求教,怎样才能保住太子之位。后张良献计

请商山四皓来辅佐太子,这样才能稳住太子之位。吕雉采纳了张良的建议,请出了商山四皓。当刘邦看到太子府有这四位做高参后才明白,人心所向是太子,于是放弃了废太子的念头。

因此,吕雉当时最大的敌人其实是戚夫人和赵王如意,等刘邦驾崩后,吕雉立刻囚禁了戚夫人,随后将戚夫人断手断足,扔进厕所。然后杀死赵王如意,并且对刘邦的所有后妃和儿子进行彻底铲除。那么薄姬为什么会逃过一劫呢?

戚夫人丧命是因为刘邦的宠爱,而薄姬逃过一劫则是因为刘邦的弃爱。历史记载,吕雉心狠手辣,在刘邦驾崩后将所有的后妃都幽禁了起来。所以,当时的事实情况是不仅戚夫人遭到了幽禁,其他妃子曹夫人、管夫人、赵子儿都遭到了幽禁(赵夫人于早年怨恨刘邦而自杀),而戚夫人因为有怨言再加上太子之争的旧恨而被吕雉做成人彘,扔进厕所。

薄姬是最幸运的,因为刘邦将她遗忘,而吕雉几乎跟她一样,也被刘邦冷落了多年,所以吕雉视薄姬为无害之人。让薄姬出宫和自己的儿子居住在代国。而代国是个非常小的封地,根本掀不起什么风浪。

可惜历史给吕雉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吕雉认为自己最大的敌人是戚夫人,谁知道到了最后事实证明薄姬才是她最大的敌人。

吕雉与戚夫人争宠,造成戚夫人惨死,赵王如意被害。吕雉的儿子因为吕雉的霸道郁闷而死,吕雉短暂强硬几年后病逝,吕家并没有继续掌权,随后整个家族被诛杀。而大臣们扶植的新皇帝是刘恒,薄姬之子。吕雉如果在天之灵有知,不知她作何感想。

最后正面回答问题,戚夫人的下场很惨,主要是因为她和吕雉争宠,还要废掉当时的太子。所以刘邦驾崩后,吕雉对他和赵王如意下了死手。而薄姬自入宫以来就不受刘邦宠幸,刘邦因为她可怜只宠幸过她一次,但就因为这一次,薄姬生下儿子刘恒。在后来的宫廷政变中,强者纷纷倒下,最后刘恒做了新皇帝。被刘邦弃爱是薄姬的不幸,但却因此拯救了薄姬的性命,这是薄姬的大幸,也是吕雉放过薄姬的最大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