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一艘萬噸遠洋輪下水

我國第一艘萬噸遠洋輪下水

1958年11月27日大連造船廠建造的我國第一艘萬噸遠洋貨輪下水了。交通部將這艘遠洋貨輪命名為“躍進號”。

建造這艘船隻用了五十八天時間。這樣的速度是很快的。要知道,已有一百多年造船歷史的英國,目前建造萬噸級貨輪的船臺週期是六個月;目前造船速度居世界最前列的日本,建造萬噸級貨輪平均最短的船臺週期也需要三個月。為慶祝我國首艘萬噸巨輪的誕生,北京郵票廠特地印製了第一套特種郵票。

我國第一艘萬噸遠洋輪下水

這艘遠洋貨輪是用最新的技術裝備起來的。它全長一百六十九點九公尺,載貨量達一萬三千四百噸,排水量為二萬二千一百噸,能在封凍的區域破冰航行。船上裝備全套機械化、自動化的設備,航速極快,它從上海港出發,可以中途不靠岸補充燃料直接駛抵世界各主要港口然而,1963年5月1日,滿載玉米的躍進號在開往日本的途中沉沒。

“躍進”號是怎樣沉沒的?中國尚未著手開展調查,日本“全亞細亞廣播電臺”已“先聲奪人”,於1963年5月2日發佈了一條爆炸性的消息:“中國國產的第一艘萬噸級遠洋貨輪“躍進”號在赴日途中,因腹部中了3枚魚雷而沉沒……” “躍進”號被魚雷擊沉的說法在全世界迅速傳開。許多國家和地區紛紛作出反應。

中國沒有認同這一說法。上世紀60年代初期國際政治風雲動盪不安,在徹底查明事件真相之前,貿然宣佈沉船原因,不僅會激化國際關係,而且可能引發戰爭。 所以“躍進”號的沉沒原因更顯得撲朔迷離。

因觸礁而沉沒

潛水員摸到“躍進”號船體破洞3處,凹陷5處,船龍骨折裂1處。對蘇岩礁的探摸情況是,岩礁有遭受觸撞的明顯痕跡,在被撞處周圍有很多岩石碎片,當時取回8塊。有3名潛水員在水下見到部分礁石上有紫紅色油漆皮。同時對“躍進”號船體3段合龍的2條焊縫進行多次核查,未發現破損和異常變化。

至此,終於弄清“躍進”號沉沒並不是遭到魚雷攻擊,而是觸礁。中國政府曾想打撈沉船。但由於“躍進”號購買了某國際保險公司的保險,該公司為了息事寧人,願賠付能購買兩條“躍進”號的保險金,加上作業區域情況複雜,周恩來決定不再打撈沉船。

新華社奉命發表聲明:中國交通部為了進一步查明“躍進”號沉沒的真實原因而派出的調查作業區船隊和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協助調查的艦艇,在蘇岩礁周圍海域,經過15天的調查作業,在北緯32'6、東經125'11'42”處發現沉沒了的“躍進”號船體,經過周密調查,已經證實“躍進”號是因觸礁而沉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