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些小學生一年級背《三字經》有什麼意義嗎?

能不能有一首歌的時間


我個人覺得有!

第一、小孩子在12歲之前大腦處於快速發展的過程,多一點背誦過程有利於開發大腦。

第二、形成多學習、愛學習的好習慣。

第三、從小給孩子灌輸“博聞強記”的觀念,很多家長都重視孩子的理解能力等等,但忽視了記憶力的能力訓練,其實記憶力很重要。

第四、小孩子背誦,家長訂正的過程,也是親子互動的過程,何樂而不為呢。

第五、熱愛傳統文化,口吟傳唱不分年齡吧,個人覺得。

但是呢,不建議強迫性地讓孩子背《三字經》,也不要把期望值定太高,企圖讓孩子理解,最終可能適得其反了,就不秒了呀😄


錦涼錦涼


我個人不喜歡《三字經》。怎麼說呢,目的是好的,一個是趁孩子年幼,鍛鍊孩子的記憶力和奠定國學基礎;另一個是提高孩子的閱讀量。這種行為和思想值得提倡,但是,選擇《弟子規》和《三字經》,我個人真的不喜。很多人可能認為,這兩本書是孩子的國學啟蒙書籍,但是除了朗朗上口,它們真的能代表中國國學嗎?這裡真的有一個問號。這兩本書的內容,有些是延續程朱理學中一部分禁錮孩子思維、增強封建統治階級特權的東西,這部分的東西禁錮個人思想,與現在社會的普世價值觀格格不入,所以我個人認為,選擇這兩本書來給孩子開蒙是有風險的。

所以,形式是值得提倡的,但開蒙我推薦《論語》,至於強迫孩子背誦,我覺得還是算了,如果孩子喜歡,可以多背背,如果孩子不喜歡,可以選擇其他孩子喜歡的,比方唐詩宋詞,《笠翁對韻》都是很好的。


孔祥安說


《三字經》能流傳幾百年,倍受大家的推崇,肯定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其語言簡潔,包含了豐富的文化歷史,在短短的千字之中,蘊含了為人治學的道理。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一年級的小學生通過不斷的誦讀,可以豐富幼兒的知識,擴大學生的視野。同時,在文中包含了尊老愛幼、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等方面也會給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國學屬於精粹,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需要我們去傳承!不過,一年級的學生可能學習的難度比較大,這需要老師或者家長帶讀,讀出抑揚頓挫的節奏,先要鍛鍊學生的朗誦能力,然後可以放一些相關的動畫或者圖片,也可以編排些舞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逐步讓學生接受。當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斷慢慢地積累。這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不當之處,請大家指正!



清風荷韻919


當然有意義了!

首先,三字經濃縮了關於中國傳統文化、歷史故事、道德修養等方面的內容,是我國沿用上千年的文化啟蒙讀物,對孩子的性格塑造、三觀培養都有實際意義。

其次,誦讀本身也是鍛鍊孩子思維,開發智力,培養說話交流能力的利器,別的文章可以讀,作為傳統文化代表的三字經當然更可以讀了。

第三,在輔導孩子誦讀三字經的時候,家長朋友們也可以藉機補上傳統文化這一課,豈不兩全其美?喧囂浮躁的現代社會,正需要用傳統文化的精髓來滋養撫慰。


一葉入晴空


首先我感覺設立這個問題的人的思想就太功利太幼稚了,什麼事情都要有意義才去幹嘛,那不是先知道結果,再去幹事情嗎,小學生多學些東西沒有壞處,反之不學肯定沒好處,你學過和你沒學過是兩個概念,麻煩提這個問題的人你有空去背一背三字經嗎,不要再出這種無聊的題目了。


KING12790312


我覺得挺好,我們家3歲弟子規,4歲三字經,現在5歲三字經還有一半沒背完,每天背幾句,一週背5天,以前不知其意,現在弟子規開始從生活中釋義,我覺得挺好。當然我們沒有這麼重的課業壓力,背書完全為了學習習慣。


江偉心


有什麼樣教育出什麼樣的人的品質,和社會家庭相關。出汙而不染,若整個環境都是汙而不染就無法生存。反之,好的環境汙者更無法生存。三字經只是從幼育兒的一種孝道教育而己,對現今社會的開拓奮進研發起反面作用。


用戶383219457212938


備用

這時候記性好,學的快…


無為


數學好比車鏈子,如果中間斷了就接不上了,而語文好比谷堆,是越積越多,在沒有影響孩子正常學習的情況下是可以嘗試背《三字經》。而且背誦文章有助於腦力的開發。


只是一個小畫家


很有必要。也很及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