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雙筷子,我被閨女逼瘋了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 米粒媽愛分享)

前幾天,閨蜜在群裡大吼了一聲:“啊啊啊啊啊啊我實在受不了了,讓我去死吧。”

米粒媽這個閨蜜,以溫柔耐心,情緒管理能力極強著稱,突然發出這種哀嚎,把大家都嚇一跳。米粒媽趕緊私聊:“親愛的,發生什麼事了?”

閨蜜一口氣給我發了十幾條60秒的語音,還沒聽完我就快笑岔氣了。我打斷她:“親愛的,你應該不介意我把你的經歷寫成稿子吧?”

閨蜜咬牙切齒的說:“介意!這個稿子必須我親自給你寫,才能解我的心頭恨。”

閨蜜很快就把稿子給我發來了,字裡行間都透露著喜感,哦不,是崩潰

這不,米粒媽趕緊分享出來給大家看一看。為了方便敘述,以下文章是閨蜜以第一人稱來寫的。

我們家娃兩歲以前,一聽到別人說女兒就是好帶,我一定要第一個附和。娃兩歲以後,誰再跟我說女兒好帶,我就跟她絕交!

因為一雙筷子,我被閨女逼瘋了

囡囡兩歲後的某一天,發生了這麼一件事。

那天她吃著餅乾,一不小心餅乾掉地上碎了,她整個炸毛了,又哭又叫又打滾,非讓我把餅乾撿起來,我拿了一塊新的給她,她一把抓過去就扔了,非要地上那堆碎渣渣

我使出十八般武藝哄她都沒用,她撕心裂肺地哭了半個多小時,最後手裡抓著一把餅乾渣睡著了。

就從這次意外事故開始,我發現她變了,以前那個乖巧可人的小精靈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每天張牙舞爪嚎啕大哭的小混球

因為一雙筷子,我被閨女逼瘋了

什麼都得按她的心意來,稍不如意就尖叫大哭滿地打滾

作為一個新時代的模範媽媽,我當然知道這是所謂的秩序敏感期到了,我不僅給家裡人簡單科普了一下,還要求大家儘量揣摩她的心意,尊重她的想法。

我想著反正小孩子嘛,不就是貓一天狗一天的嗎,過段時間自然就好了。

但是!(此處省略一個F開頭的髒話)這個小祖宗真拿自己當太后了還擺上譜了,把全家搞得那是雞飛狗跳。

隨便舉幾個例子吧。

每次家裡人回來,必須先敲門,由她親自把門打開,然後才能進來。誰要敢自己用鑰匙開門,呵呵,滾出去重新再敲一次

因為一雙筷子,我被閨女逼瘋了

家裡人都挺寵著她的,所以也儘量按她的要求來,有一次她爸下班回來,人有三急嘛,敲了好幾次門也沒等到她開門。

她其實就在門邊,故意不給爸爸開,想讓爸爸多敲一會。她爸就趕緊掏鑰匙把門打開了,直接往衛生間跑。

小祖宗立刻揪著爸爸,說:“出去出去。”爸爸好脾氣地說:“爸爸上完廁所就出去哈。”她死活不讓,死死抱住爸爸。

爸爸急得不行,一個勁求饒也不行,最後生氣了,直接把她拎了扔沙發上,自己先上廁所了。

最後怎麼著,就敲門開門這出,她爸陪她重新演了30多次吧,她才作罷。

另外,她還變得特別潔癖。

因為一雙筷子,我被閨女逼瘋了

坐在餐椅裡吃飯,不允許一顆飯粒掉出來。一旦掉出來,一定要撿起來,扔在垃圾桶裡(對,邊上得給她放一個垃圾桶),然後再抽一張紙,仔仔細細地將手指擦拭一遍,然後再吃下一口。

如果又掉了飯粒,以上動作再重複一遍。這樣一頓飯能吃一個多少小時。

有一次,我妹來我家做客,進門之後直接往坐我家沙發上一坐,小祖宗立馬躺地上大哭起來,把我妹嚇一跳。

我見怪不怪了,問她:“怎麼了,你有什麼要求?”她立馬爬起來指揮:“這是媽媽的位置。”

我妹趕緊往邊上挪了挪,她又哭了:“這是爸爸的位置。”我妹趕緊挪到了最邊上,她尖叫:“這是姥姥的位置。”

因為一雙筷子,我被閨女逼瘋了

我妹一屁股坐地上,說:“這樣可以了嗎?”她直接衝上去就對我妹一頓撓,我趕緊把我妹提起來,說:“這是她布娃娃們的位置,算了你還是站著吧。”

我妹翻了個白眼,說:“得了,我走算了。”就開門假裝準備走,這下小祖宗更不幹了。

我趕緊說:“你快跟她說再見,她要求每一個人出門的時候必須和她說再見。”我妹說:“哼,我就不說。”

直接拉開門就走了,留下我哄了小祖宗也就一個多小時吧。

時間長了,別說家裡人了,連我都有點煩她了。我原本以為這個磨人的階段有個把月總能過去了,可是這都好幾個月了,她不僅沒有好轉,反而愈演愈烈啊。

就她這作勁,在家還好點,一旦出門,真是把我們幾張老臉都得丟盡了啊。

因為一雙筷子,我被閨女逼瘋了

一家人出去吃飯,一落座,服務員幫忙把紙巾和筷子拆開。結果小祖宗當場就炸了:“不準動!”我們趕緊賠笑說:“沒事沒事,我們自己來吧。”

然後,趕緊把所有的筷子都送到她面前,她裝模做樣地比劃了半天,挨個分發:“媽媽用這雙”“爸爸用這雙”……

我們接過來還要狗腿地說:“謝謝寶寶。”這樣她才滿意。

帶她去上早教課,大家圍坐一圈開始跟著老師做動作了,她站起來,挨個走到家長面前,朝人家揮手打招呼,說:“阿姨你好。”

有些時候人家沒顧上和她打招呼,她就執著地站在人家面前,不斷地說:“你好,你好,你好……”一直到人家反應過來,說“小朋友好”為止

老師臉都綠了,說了好幾回:“小朋友回到媽媽身邊,我們一起拍拍手。”

因為一雙筷子,我被閨女逼瘋了

她才不理呢,一定要把課堂上每一個家長都問候一遍,才會回到我身邊坐下來。這樣上了幾次課之後,我都不好意思再帶她去了。

這一天天作戰下來,逐漸摸準了一些她的規律(臭毛病)。

比如,睡覺前必須要唱《小星星》,其它任何歌都不可以,我和他爸就這麼唱了大半年。

比如,

進門必須邁左腳,如果沒邁對,要一直退後到電梯的地方,重新走過來。

比如,只穿那一件睡袋睡覺,有一次給洗了,晚上她說味道不對,硬是鬧了一整晚都不肯睡,現在那睡袋臭的我都想扔掉了。

因為一雙筷子,我被閨女逼瘋了

比如,只喜歡白色,衣服要白色的,裙子要白色的,鞋子也要白色的,去上美術課,非讓老師給白色才行,結果白色的顏料畫在白色的紙上看不出來,哭到老師把她給送出來。

……

他爸說:“太奇葩了,這可不行,馬上要上幼兒園了,必須得把她這些壞習慣給改一改。”

我說:“那你上吧。”

他爸花了一個週末,苦口婆心地幫她糾正,她哭啊鬧啊,爸爸都不為所動,一直充滿耐心地哄她,安撫她。

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

他爸最後說:“愛咋咋的吧,感謝老天,明天又可以上班了。”

因為一雙筷子,我被閨女逼瘋了

我一腳把他踢下床:“你倒是有班可上,我得24小時伺候她,你是人嗎?”

他爸腆著臉說:“你是真不容易啊,算了我給你發給紅包吧,我看你現在精神也快失常了,收了紅包趕緊上精神病院看看吧。”

攤上一個秩序敏感期的娃,還有一個愛說風涼話的老公,我看,我是真要精神失常了。

米粒媽有話說:

看完閨蜜寫的文章,我是真同情閨蜜啊(真快笑瘋過去了)。

基本上所有的孩子,都有秩序敏感期這個階段,有的時間短,可能一兩個月就過了,有的時間長,可能持續幾年的時間。

寶寶處於秩序敏感期的時候,他們就好像患上了“強迫症”和“狂躁症”,各種奇葩的要求常常把大人逼瘋。

因為一雙筷子,我被閨女逼瘋了

但其實,這是寶寶在建構自己的秩序和內在邏輯,並從中獲取安全感。所以,儘管這個階段讓我們無比抓狂,但我們還是要儘量保護、理解和尊重孩子,幫他們建構一個有秩序的環境。

首先,尊重並滿足孩子的固執

其實,閨蜜做得挺好的,就是儘可能尊重並滿足孩子的需求。這些我們看似無理的要求,其實對於孩子是有意義的。

在不傷害自己和他人的前提下,儘可能滿足孩子的需求,如果實在不能滿足,也要溫柔耐心的和孩子解釋清楚。孩子會慢慢理解其中的規則。

其次,利用好秩序敏感期,可以培養孩子的良好生活習慣

因為一雙筷子,我被閨女逼瘋了

在秩序敏感期期間,孩子更傾向一種有規律的生活

,這時候,家長可以利用這一點,逐步幫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進門要拖鞋,吃飯前要洗手,睡前要刷牙等等。溫柔地引導孩子執行這些規律,對他們將來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大有益處。

當然了,最重要的是家長們要調節好自己的心態,接納孩子的固執與不完美。要是實在受不了孩子的強迫症,就像米粒媽閨蜜一樣,多找朋友吐槽發洩吧,可千萬不要打罵孩子。

最後,如果你們家娃有什麼特別奇葩的敏感期,也歡迎來吐槽,有什麼不開心的,說出來大家一起開心一下吧!

作者簡介@米粒媽愛分享點擊關注哦),美國海歸、原500強高管麻麻一枚,專注於0-3歲寶貝的科學養育、英文和數學啟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薦,歡迎關注!(3-10歲寶媽請關注:@米粒媽頻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