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的副产业——新兴的金蝉养殖

金蝉若虫又名黄金蝉、知了龟、知了猴等,蝉若虫(知了龟)有极高的药膳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尤以刚出土的若虫含蛋白质最高,是难得的高蛋白、低脂肪的野味佳肴。蚱蝉除了食用价值外,还有着极高的药用价值,蚱蝉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又有良好的药食保健作用。很多省份的群众有吃金蝉的传统。

种树的副产业——新兴的金蝉养殖

养殖金蝉是近几年兴起来的,蝉和许多昆虫一样,都是高蛋白的食物,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特别是金蝉的皮,是一种中药,金蝉脱壳的成语也来自它。虽然蝉的生活领地越来越少,同时一些省份的群众由于喜欢吃金蝉,野外金蝉的数量开始明显减少;现在为满足市场需求,已经有人用人工养殖的方法来获取它。油炸金蝉等虫餐的饮食文化,也在逐渐发展壮大。这些对金禅等的养殖起着推波助澜的效果。那么养金蝉赚钱吗?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金蝉养殖利润及前景分析:

金蝉养殖是一项新兴的产业,有着庞大的市场和利润空间,金蝉养殖和其他传统养殖也同样存在风险,而种源、技术、销路都是制约养殖户的关键环节!

养殖金蝉的方法:

一、养殖地。金蝉主要是在林下养殖,各种果树、木材树下都可以满足其生长需要,无需投资建场地、场房,无需购买其他养殖设施,我国林木资源丰富,一般三年以上的果树及其他树木下面都难以套种农作物,而金蝉养殖正是利用树下空间,靠吸吮树根的汁液生长,在不影响树木生的情况下发展养殖,可以说一举两得,整个养殖过程无需喂食管理、防疫等,不占用劳动力,在解决好金蝉养殖的技术和销路的情况下,金蝉养殖是下岗职工发展再就业和农民朋友从事第三产业的好项目。

二、采卵。采卵是以秋季金蝉产卵后,一般在农历七月份左右。金蝉是以尾部小刺刺入一年生嫩枝,将卵产入枝内,多以果树等多汁树枝为主,产卵后树枝多会干枯,所以大多数下端青绿而末梢干枯的枝条都有蝉卵。

三、采后处理。将有蝉卵的枝条采集后,凡是一侧呈扁平干枯且表面不完整、皮下木质部镶嵌有大量乳白色长椭圆形卵的即是蝉卵,剪除产卵窝上部多余的无卵枯梢、在产卵窝痕下部留出10~15厘米无卵枝条部分,三十根捆成一捆,用大脸盆底部铺一层沙,将捆好的枝条立着放入盆内,温度保持在28——34度,湿度是保持湿润,即遇干即喷,用喷雾器照准枝条喷洒湿透为止。

种树的副产业——新兴的金蝉养殖

四、孵化。在长70厘米、宽40厘米、高20厘米的塑料盒中,底部铺撒5~10厘米厚的细干沙,将卵枝成捆竖放或横放于其上,不断用小喷雾器喷洒雾水,保持金蝉卵枝条周围空气的高湿度,使多余的水珠吸附于底部细沙中。中间应不断抽查卵的孵化情况,大约十五天左右即有幼虫孵出。这时会看到有一部分幼虫在枝条上爬上爬下。大约孵化出幼虫20%的时候就要进行掩埋,埋坑选择多细软毛根的地区,以便幼虫能吸取根上的养分。 

五、殖种。将坑挖成条形,深度以挖到多毛根处为主,宽度为一锨。将孵化好幼虫的枝条顺坑放入坑内,幼虫即自行抱住植物根系。还土时要轻、缓。还好土后不能踩,更不能浇水,以保透气。

六、殖种时间。殖种时间一般在9~10月份(二年卵)或6~7月份(当年卵)。 选择根系发达、生长茂盛、汁液较多的健康树种,如杨、榆、柳、桐树或果园中的各种果树。此外,还要间作一些根茎类植物,如土豆、甘薯、山药等。 在饲养场所的寄主植物树下地面远离树干基部1米左右,挖掘深约30~50厘米有规律的窄沟,如环、方、三角、平行或辐射等形状,目的是为了以后的挖掘和捕收。“殖种”后盖土压实,做好时间、数量、“殖种”沟形及深度等的记录。要向阳防冻,土质松软、肥沃、无污染;不能过于干燥,也不能含水量过高或存在积水现象,保证寄主植物根系正常生长发育、幼嫩发达多汁。冬季应在殖种区域覆盖麦秸、稻草、玉米秸等,以保持地温。

种树的副产业——新兴的金蝉养殖

 

七、采收。蚱蝉从卵期开始到生长发育为居熟的若虫(知了龟),需要在地下生长三个冬夏(实际为2年): 第一年从6月份开始生长,当年生长体重只有 1克 左右,全身及眼睛均为乳白色; 第二年体重发育到3克左右,全身色素加深,眼睛呈粉红色; 第三年若虫(知了龟)发育成熟,体重4.5~5克,每千克平均210只,此时身体颜色为褐色,眼睛呈黑灰色。根据体重大小、体色深浅和眼睛颜色变化,可以准确判断若虫生长发育所处的时间年龄段。在树木,多在一米处用透明胶带缠一圈,以保蝉虫不会爬高蜕变。蝉虫子播种之日起二——三年即成成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