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苏州济南是陨落最厉害的城市吗?

茶三两


南京苏州我不知道!

说说济南!

我是从2008年来的济南,到现在已经十年了,当时的济南真的不算什么大城市,也是被一篇《济南的冬天》给忽悠来的,我首次到济南的洪家楼,发现济南还不如老家好呢,这是什么省会啊,脏乱差,连一条地铁都没有,当时真的心灰意冷,不知道小伙伴们知道不,当时洪家楼附近的那些小吃街脏乱差的现象还记得吗?真的谈不上大城市,我的老师还和我开玩笑说,济南就是百县城,也就是一百个县合并起来的地方,我想还真是那么回事!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地方都开始拆迁,也就是这两年的时间,换了新书记,省里也换了书记,济南才有了崭新的面貌,现在也开始修建地铁了。

要说陨落,我觉得济南有几点其他城市还是达不到的地方,就是文化,我觉得济南人都很有礼貌,这也是我留在这里的主要原因,不会那么冷冰冰。济南有山,有水,有文化,位置也还好,东临青岛,被接北京天津,南到上海也不远,西到西安也很近,都很方便,作为一个外地来的济南人,其实现在还是很喜欢这里的。


幽默五分钟


宣传苏州是可以的,但应该要脸。看完下图,题主觉得你的这个问题弱智吗?



条头日近


南京和苏州从来没有陨落,而济南根本不是一个水平,未曾繁荣过又何谈陨落?

苏州这几年风光无限,作为一个普通地级市,经济排名碾压除广州外的所有省会。苏州在几年前,就超越上海成为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苏州港作为一个长江内河港口,一度成为世界第五大港,是唯一的河港。


很多人都说苏州依靠外资才会发达,若是撤资就会衰落。但前几年确实经历了外资撤退,但那是整个中国的国情,不仅是苏州。而苏州现在经济已经保持稳定,可以说未来前途无量。

南京也没有衰落,作为华东区域中心城市,在国家长三角规划中,是仅次于上海的唯一特大城市。南京的地位不是仅用经济可以衡量,政治地位也是极高,所以根本不会衰落。

而济南,在山东省内经济上一直被青岛压制,所以处境很尴尬。而且济南作为发达省份的省会,地铁竟然要几年后才能开通,城市建设也是有些落后,要知道地级市苏州12年就通了地铁。

可以说中国几乎不可能衰落的城市有以下几个:北上广深苏(苏州)宁(南京)杭(杭州),这几个城市未来都是前途无量。

欢迎关注坚果旅行,获取更多有趣实用干货知识


坚果旅行


本人家乡临近南京,生活在济南八年,对济南的没落还是有些感受的。

相对而言,苏州的光芒没有从前那么闪耀了。

安徽省会合肥的崛起,对南京发展不是一个好消息。

山东整体经济放缓,济南发展的前景要比以往悲观。

下面我就自己的感觉,分别论述三座城市。

1.苏州模式曾是享誉全国的经济发展样板。一个地级市,在行政级别上不占优势,却在经济发展上独占鳌头,这是苏州值得骄傲的地方,却也是未来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当下的经济发展,市场作用开始式微,行政发挥的力量越来越大,同时互联网经济打破地域限制,财富集中度越来越高。

苏州模式曾是外贸经济的典范。通过引进外企,带动就业,苏州曾创造了自己的辉煌。

如今贸易形势吃紧,人工成本高企,许多外资选择撤离苏州,一些民企也选择海外布局,苏州经济发展环境不如以前顺遂了。重庆、天津的崛起近在眼前,成都、武汉这样的追兵跟在身后。苏州身上的担子不轻松。

2.南京这几年发展速度提升,超越无锡成为苏老二。但西邻合肥的崛起,对南京的城市地位构成挑战。

合肥吞并巢湖大部后,一下子从中原崛起发展思维转变为融入长三角。想当初,长三角最多只西延到安徽的马鞍山和芜湖,南京大润发的班车甚至开到芜湖去拉人,从来都不带合肥玩的。

但巢湖一撤并,形势立刻变了。合肥变得毗邻芜湖、马鞍山,削弱了南京的吸引力。

更重要的是,合肥朝中有人,许多好政策例如高铁都赋予它,南京就稍微显得落寞了。在中央的支持打造下,合肥成为科研之都、高端制造业基地,这些都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未来方向。

南京对江苏人的吸引力一般,对安徽人的吸引力很强。如今西邻崛起了一个强力城市,对南京吸引外来人口不是个好消息。

3.济南受累山东经济,转型发展任重道远。

济南也曾拥有自己的辉煌,经济远远超越长沙、郑州、西安、合肥等省会城市。

但最近7年来,山东经济整体放缓,转型压力巨大,济南也接连被这几个城市超越,全国排名不断降低。

2011年,我刚参加工作第二年,济南人发现长沙要超越济南了,很快成为现实。

2012-2013年,又说郑州要超越济南,很快也成真。现在郑州是国家中心城市,中原经济圈甚至将山东聊城、菏泽都划拨其中,这是济南的一大羞辱。

2017年,合肥、西安经济集体超越济南。这次,济南败得无话可说。

济南未来经济前景也不如这几个城市。这四个城市都是举全省之力建设,资源集中,政策优厚。

反观济南,自身劣势非常明显。山东经济领头羊是青岛,省内资源必然被摊薄。全省发展比较平均,济南因为堵车、雾霾对地方吸引力不足。

更为重要的是,济南得不到国家政策支持,又没有发达的制造业,想要恢复昔日荣光几乎不可能。

所以济南人也很务实,把超越省内二把手烟台当作发展目标。

殊不知山东现在自顾不暇,每年流失大量人口,经济发展前景不妙。全省整体疲软情况下,烟台济南更像难兄难弟。如今再这般较劲,不放眼省外,还有什么出路可言?


司马迁有胡子


南京经济发展方面,2017年南京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715亿元,列全国大中城市11位。同比增长8.1%,人均GDP143658元,在全国所有副省级城市中排第三位,仅次于深圳广州。当然南京在发展当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南京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又比如杭州的现代互联网经济就强于南京。人才培养南京没的说,但是怎样留住人才?是南京要研究的课题。总之南京这座城市各方面基本上没有短板,在全国仍然是排在前列。随着江北新区新一轮开发建设,南京经济实力将进一步提升,高科技企业的进驻,使南京产业结构更加的优化。新区的连片开发,使南京的城市空间布局进一步扩大,一座横跨南北的现代化大都市将换发她新的生机。所以说南京不是陨落的城市。



苏州,江苏省一地级市,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市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17319.51亿人民币。在全国大中城市位列第七位,江苏省第一位。苏州邻近上海,距离杭州大约150公里左右,距离南京大约200公里左右。同在长三角,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苏州自古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富庶,境内的昆山周庄号称东方威尼斯,极具江南特色,是江南水乡的典范。苏州工业发达,拥有众多园区,是我国利用外资最多的城市之一,下辖的常熟纺织服装产业已经超出千亿级产值,是我国重要的服装设计生产基地。苏州也是我国拥有百强县最多的城市,下辖的昆山.张家港.常熟.太仓四县均上榜。并且全部进入前十,分别位于全国百强县第一、三、四、六名!所以感叹苏州是我国最强地级市,一点都不为过!苏州的医疗卫生,养老保险事业仍然走在全国的前列,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苏州的公路.铁路.航运.地铁.公交各类社会事业均居地级市前列。当然苏州发展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苏州经济发展也同样面临着经济结构转型的阵痛,全区各类企业面临改造升级,需要提升现代化制造业水平。需淘汰转移一批落后企业。在现代互联网产业方面比起国内佼佼者还有一段距离,需大力培育,着重发展互联网金融,建设互联网园区,培育互联网公司,使苏州发展始终跟上时代的步伐。所以有人说苏州当前的发展正处于爆发前的黎明。这一点我们可以拭目以待。所以针对苏州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苏州也不是陨落的城市。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济南!济南,山东省会,副省级城市,拥有七十二名泉,号称泉城。济南历史悠久,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环渤海和黄河中下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济南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为7201.96亿元。在全国大中城市排列第二十五名。在山东省排名第三。2016年12月7日,济南市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济南举办过亚洲杯、全运会、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中国艺术节等多项国际和国家级盛会,2015年2016年分别举办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和中国绿公司年会。2017年第五届世界摄影大会也在济南开幕。


济南在电子信息、交通装备、机械制造、生物制药、食品纺织等主导产业在中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济南高新技术、信息产业发达,并被国家批准成为“中国软件名城”。济南是山东省的文化、教育中心,有国家教育部985工程、211工程的重点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济南大学等重点高等院校,为国家和地方输送了大量人才。济南交通发达,是连接华东与华北和连接中西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是全省公路网络中心和高速公路中心枢纽。济南市是济南铁路局的驻地,是中国规划10大区域性客运枢纽之一。济南遥墙国际机场是中国综合4E机场之一,可以起降大型民航货运班机。济南市快速公交比较发达,济南已建成7条BRT线路,是国内首个形成完整BRT网络的城市。总的来说济南也是全国及华东地区的重要城市。


但是现在我们每当说起济南这座城市?总是让人感觉到发展缓慢,默默无闻的一种无奈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映像?纵观山东全省,济南经济在山东位列第三,山东境内的青岛经济遥遥领先济南,就连烟台经济也在济南前面。这就导致了济南作为全省省会城市的尴尬处境。山东省作为全国经济大省,济南在全省拥有独特地位,按理不应这种状况,但是事实胜于雄辩,不管是在生产总值和民富程度上,济南已不再占有优势,标兵已越来越远,追兵已经咬到屁股了,特别是济南郊县农民的生活水平已经落后很多了。不得不引起重视。济南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省会城市不是省内经济最强的城市之一。济南近些年发展缓慢,不能不说跟人的观念有一定的关系,安逸守旧是发展的壁垒。要解放思想,要走出本地区本省看济南,要树立不发展或慢发展就是倒退的观念,时刻加压,只有这样经济才能发展,城市才有希望。各方面分析对比了一下济南,觉得济南发展任重而道远,现实状况与地位在全国极不相称,这些年济南算是陨落比较厉害的城市了。济南在省内两兄弟的映衬下已经沉默很多年了,该到觉醒的时候了,相信济南能够自找原因,奋力追赶,迎头赶上,重新拿回该属于她的地位。



最后一个问题,据史料记载,历史上的邺城,原本是国都,在古代很有名气,美女收集地铜雀台就是在这里。邺城曾经与洛阳齐名,当时北方分为两个政权,一个洛阳,一个就是邺城了。可见当时地位之重要。但是后来北方只能有一个政治经济中心,以避免再次出现南北朝后期长期的东西分裂,而北方的统一最终是西侧北周统一东侧北齐,因此邺城遭到杨坚下令人为的毁坏,以避免有人利用其在北方的地位再起事,导致北方政治经济不稳定。从那以后百姓迁移到洛阳,邺城再也没有机会东山再起了,如今已成为河南安阳市(有争议)的一个小村庄。



古代还有一个叫知子罗的地方,知子罗位于山腰之地利,是古代茶马古道的要塞,从这里一天可以到达缅甸。当时知子罗经济繁荣,人口密集,是怒江的州府。后来怒江江边道路打开,知子罗的作用降低了,从州府变成碧江县城,随着时间慢慢推移,来往这里的人们越来越少了,现在变成了一个村。


古亭幽月


作为一个在济南发展的山东人,我想说说我的看法。

近些年因为工作关系我经常往返于杭州、郑州、合肥等城市,说实话,济南无论是环境和经济近些年都被拉开了许多。尤其是前些年济南几乎停滞不前,除了修路就是修路,经济发展缓慢,其他城市新区建设和城市规划做的都比济南好,所以济南前些年也被慢慢拉开。反观近两年才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王文涛去年带领百人团队去杭州和郑州等地考察学习,又在城市做拆违和新建,给济南带来了改变,再加上国家动能转换的政策引导下新建CBD等举措迎来了经济曙光,但是未来能不能做好还需要观察。

说真的,济南幸福感确实比较强,老百姓生活相对安逸,更喜欢安稳生活,所以很多济南本地人都是做公差或者清闲工作。所以之前城市大拆违时,对洪家楼和回民街被拆除怨言较多,但是,如果济南不做一些大改变真的很难走出“大县城”的怪圈。济南每年旅游人次多,但是能留下几天做停留的真不多,大多转一圈就离开,因为吸引的地方不多。每年毕业生那么多,但是济南能留下的数量也少的很,因为产业不足以容纳那么多人,而且高质量人才都外流严重,这就是很大的问题。

本地很多人认识不到不足,别人稍加评论就恶言相向,曾经一个济南本地的出租车司机,说到了郑州和合肥还不屑一顾。虽然他在济南有几套房子,有相对安逸的生活,但真的应该多出去走走。外面的世界很大,而且都在进步,我们哪怕不是裹足不前,走路稍微慢一点都会被被别人甩在身后。


锅不是国


自2015年开始,作为一个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城市,经济增速连年提升,2018上半年名义增速14.6%,城市面貌持续改善,2017年获得国家文明城市称号!交通持续改善,城市高架快速路条条提前通车,在建两条地铁均预计提前8-10个月通车,2018年上半年高德全国堵城排行榜济南退出前六!空气污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连续十几个月推出全国空气污染前十!小编就问你,这样的济南没落了吗?


idontknow


要说陨落最厉害的,当属河南开封。开封古称老丘、大梁、陈留、汴州、东京、汴京、汴梁等,简称汴。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先后有夏朝,战国时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宋朝,金朝等相继在此定都,被誉为八朝古都。而且,开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的都城,城摞城遗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少有。宋都东京城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有着“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的美誉。开封是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地,有“东京梦华”之美誉。

现今为河南省地级市,2017年,其GDP总量不到2000亿元,为国家二级城市。古今落差相当之大。



赤兔万里行


济南、南京都是副省级城市,在所在省内都不是龙头城市,可见这两座城市并非一城独大,因此受到许多人爱戴和用户,所以我认为没有陨落。

而苏州则是全国地级市的榜样,位居中国十大城市中游,领先于成都、武汉、杭州、南京等一大批发达城市,堪称中华地市一哥。


民间查访专员


苏州已经是地级市当中经济最强的,综合实力也是前三水准,人均经济数据比北上广还高,发展速度之快让很多老牌强市望尘莫及,何来陨落之说?

南京实力也没有削弱,而且发展并不慢,只不过是现在的地位不像过去做都城和直辖市时候那么明显了,但是要说实际和影响力,排在南京前边的城市能有几个?更何况这也是兄弟城市近些年光芒四射,让大家对江苏省会的注意力不像过去那么集中而已,或许这正是江苏经济的过人之处,省会过分耀眼的,省域经济有很强的吗?

济南确实影响力不及过去这倒是事实,济南是副省级省会,但由于山东的经济发展更注重均衡,所以济南没有在我国经济发展最快速的这些年里过度吸收兄弟城市的资源,于是山东17市当中有了15个全国百强市,而济南却越来越低调,几乎是所有副省级城市当中经济发展最慢之一。不过济南这两年较过去有所扶苏,重振雄风尚需时日。

至于省会变成村的,没有这么夸张的案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