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青春,就是不臣服於任何“現實”

1855年的時候,一個24歲的蘇格蘭年輕人發表了一篇名為《論法拉第的力線》的文章,結果被師長們認為是奇談怪論,荒謬之至,簡直無視常識。

這個年輕人名叫麥克斯韋,電磁學之父,與愛因斯坦、牛頓齊名的物理學家。今天我們根本無法離開的無線通訊生活,皆由他當時對所謂“常識”的不信任而起。

所謂青春,就是不臣服於任何“現實”

或許創造,本身就是打破常規,就是向那些事故圓滑的現實主義say no。

我們看到的世界就應該是世界的全貌嗎?虛擬和現實間應該有界限嗎?讓人生活在太空,讓手辦滿屋亂跑,又有什麼不可以?

這些問題的提出者,今天被稱為AR/VR開發者。這個時代把“向現實說不”這件事發揮到極致的一群人。

他們的日常工作,就是模糊現實與虛幻的界限,在尺寸見方的屏幕上創造一個虛擬的萬物與生靈。

誠然,AR/VR對於科技行業來說已經是個有點老生常談的話題,最終AR/VR之火似乎也並沒有預想中燒的那麼興旺。然而科技產業的特點,就是技術環境引發的產業環境實時都在更新。能夠率先吃到螃蟹的勇士,必然是最善於聽到海潮之音的那些人。

在移動設備、AI、大數據等多個領域的快節奏發展下,今天AR/VR已經呈現出快速變化的產業機遇和開發環境。華為開發者聯盟,剛剛開啟了AR/VR應用創新大賽。以這次大賽為透鏡,我們或許可以一窺今天AR/VR開發者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以及華為終端生態與AR/VR開發者群落的強強聯合。

動身去敲碎虛實邊界,或許最好的時機就在今夜。

AR/VR的重量,可以是我們追夢的起點

我們今天之所以要持續關注VR/AR,原因在於手機產業、終端設備的持續蛻變,與AR行業未曾間斷的產業探索,以及與AI等新技術的結合,正在讓AR/VR產業展現出新的生命力。而5G時代即將登場,又帶給AR/VR產業以無限遐想。

很多我們此前無法想象的商業模式,在今天的技術條件下都已經顯露端倪。從幾個科技產業的發展趨勢上看,AR/VR今天都處在一個戰略高地當中,急需應用和商業層面的突破。比如我們可以看到,從三個產業風口的角度看,AR/VR應用今天都站在商業與技術的雙重戰略高地上:

1、手機產業的去同質化戰爭,需要藉助與AR/VR的結合來打響關鍵一槍。

今天很多人都在討論手機似乎越來越雷同,而在摩爾定律將硬件極限逼近的情況下,軟件體驗與內容體驗是決定手機產品競爭力的核心,也是新技術的最好體現。比如華為手機已經通過移動AI生態和AR Engine開發組件,展示出了華為AR應用上的獨特之處,這也成為今天消費者認可華為終端產品的新價值驅動點。然而好的技術最終還是要靠開發者來體現出來,此時開發者加入AR/VR,奉獻自己的創意,在手機生態中很容易獲得更好的扶持與資源支持。

2、人工智能行業正在與AR/VR合流。模糊現實生活與虛擬服務界限的AI服務模式,離不開AR/VR產業的馳援。

AI要落地,要讓用戶體驗到,這是今天整個行業的共識。但是如何讓AI走入千家萬戶呢?這個風口上一個很重要的助力就是AR/VR。AR可以讓環境測算、光源測算等AI能力落地;VR應用正在與眼球追蹤、視頻糾錯等AI能力融合。在AI越加火爆的今天,AR/VR的價值也水漲船高。

所謂青春,就是不臣服於任何“現實”

3、流媒體產業處在變革風口,AR/VR內容的戰略價值和市場價值飆升。

內容是流媒體的生命,這點毫無疑問。但在海量內容的用戶疲倦效應下,新穎獨特的視覺玩法和沉浸式內容體驗也在變得越發重要。AR/VR可以為用戶帶來獨特的流媒體交互與內容體驗,這讓屬於AR/VR的時代機遇一步步逼近。

從幾個趨勢上看,AR/VR的價值在於與更多產業的合流和蛻變,而不僅僅是單純的娛樂功能。AR/VR開發者追逐夢想的機會,也孕育於AR/VR所帶來的行業融合趨勢與產業入口想象力中。簡言之,AR/VR在今天已經不僅僅是“好玩”,而是無數新商業模式的開端與肇始。

從幾個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AR/VR應用的商業新入口價值:

1、華為Mate20 Pro搭載的的“3D模術師”功能,可以讓手辦活過來。最近直接造成了短視頻行業的新風口,無數博主因此而火。

2、博物館場景的AR導覽功能,正在讓旅遊體驗大不相同,甚至在在線旅遊產業掀起了一輪資本風暴。

3、AR/VR+家裝正在快速成為新的商業風口,把AR/VR提供家裝和家居產業的消費升級。儼然成為這一領域新零售中的寵兒。

4、5G的加速到來,讓VR內容、VR遊戲被預測為明年的風口。那麼今天的你,是否已經準備好擁抱它了呢?

不難看出,在不同產業因素的驅動下,AR/VR今天正在成為多個商業世界的新鑰匙。而對於年輕的開發者來說,這把鑰匙可能意味著改變命運的契機。

而另一個對AR/VR開發者來說的利好消息,在於開發成本和技術門檻,正在今天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下降。華為共享的AR/VR開發優勢,正在讓無數期待進入這個領域的年輕人有機會把夢想華為現實。

今天,就是敲碎現實的最好時機

AR/VR此前風口襲來時,就曾出現過這樣一個問題:大家對於AR的想象力非常期待,結果發現開發的AR模型根本在手機上跑不起來,空間貼合度、環境擬真效果、延遲度都非常不理想。最終開發者們的夢想只能唱一首《涼涼》。

這個情況今天正在迎來改觀。

從技術邏輯上說,AR/VR開發者需要這樣幾個技術條件:終端設備的算力、攝像頭與傳感器、數據支撐、開發工具與開發環境。

以AR開發和華為的終端生態佈局為例,我們可以看到幾個開發者進入這個領域的先決條件,已經在近兩年陸續被打通。

SLAM算法的實現需要軟硬件的聯合調試和優化,華為憑藉自身在芯-端-雲上強大的全棧垂直整合能力,推出了AR Engine平臺,提供環境理解、運動追蹤、光照估計等能力,大大簡化了AR開發的難度,在麒麟980芯片強大的終端算力支撐下,精細化、動態化的AR效果已經不難實現。

所謂青春,就是不臣服於任何“現實”

在麒麟980提供了更好的AI算力解決方案之後,我們可以看到肢體識別、動作跟隨等對於AR開發者來說十分重要,但此前很難在終端設備上實現的功能,都已經輕而易舉。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搭載麒麟980的Mate 20系列手機,推出了大量“能動會跑”的AR應用。這類應用還有哪些腦洞可開呢?這就是交給開發者的任務了。

從攝像頭與傳感系統上看,搭載自研3D結構光技術的Mate 20 Pro已經可以支持很多新銳AR玩法的數據採集工作。攝像頭矩陣也已經可以讓環境效果清晰呈現。非常火爆的3D模術師,就是在Mate20 Pro的傳感系統支持下完成的數據手機。

而在VR端,華為VR 2已達到了3K分辨率、100°FOV,能夠在增大視野的同時保證顯示清晰。

就開發工具來說,HUAWEI AR Engine是一個支持商業化與大規模AR應用部署的AR SDK,從多個角度支持開發工作,並有完善的接口標準化能力。它的出現,讓開發者不必再經歷從頭髮明輪子的痛苦。

這樣看來,今天的AR/VR開發,可以誇張點說是萬事俱備,只差腦洞。高樓已經搭好,而開發者應該是在高樓上,用創造力和想象力去摘取星辰的那個人。

既然旌旗和戰鼓已經備好……

在討論了AR/VR開發的戰略價值,以及該領域已經形成的成熟的條件之後,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AR/VR這個年輕人的科技新戰場,今天機會頗大,市場前景看好;另一方面開發者所需要的技術條件不斷優化,准入門檻一再降低。

那麼開發者和潛在開發者所需要的,或許只是按一次啟動鍵的機會。

華為開發者聯盟啟動的AR/VR應用創新大賽,就是在以上邏輯支持下拉開了大幕。選手只需要針對智能手機終端或VR顯示設備,圍繞AR/VR技術自主選擇作品主題進行應用創新就可以,也可以根據現有應用進行優化和改進。而華為將提供技術支持,協助參賽者接入華為開放能力。

所謂青春,就是不臣服於任何“現實”

最終參賽者的作品,將由專家評審團從設計新穎度、內容完整性、畫面精美度、體驗流暢性四個方面進行打分。前7名作品將進入大眾投票階段,最終勝出者將獲得豐厚獎勵。

對於開發者來說,用AR/VR敲碎現實與虛擬的界限,揮灑創造力與技術實力,是一件激動人心的事。

而從行業的角度看,AR/VR本身具有這樣一個特質:它不僅是技術體系支撐,同時也是創意、靈感;視覺設計能力和藝術表達力的綜合評定。最終用戶買賬的,應該是千萬顆藝術家的天才頭腦。然而藝術家們登堂入室,又必須以一系列技術、產品能力為先導。

所以華為開發者聯盟的AR/VR應用創新大賽,本質上是暗和了AR/VR產業的自身規律,將最好的畫筆,贈給了真正有勇氣創造未來的藝術家們——複雜的技術土壤華為來搞定,土壤之上的鮮花與森林,交給開發者們去描繪。只有各自分工與生態融合,AR/VR這個大夢想才有真實的未來可言。

戰鼓驟響,虛幻交織,打破“現實”的邊界,或許可以從今夜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