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波羅蓋召和雲丹嘉措,作為土右旗人應該瞭解的那些歷史

【好好學習】

蘇波羅蓋召和雲丹嘉措,作為土右旗人應該瞭解的那些歷史

我們常講,“蒙藏人民是一家”,其中公元1620年修建在土默川上的蘇波羅蓋召就是一個極好的見證。

蘇波羅蓋召和雲丹嘉措,作為土右旗人應該瞭解的那些歷史

◎侯文統

蘇波羅蓋召和雲丹嘉措,作為土右旗人應該瞭解的那些歷史

蘇波羅蓋召,也稱白塔召,專為紀念四世達賴喇嘛雲丹嘉措而建。1617年1月23日(藏曆第十饒迥火龍年,明萬曆四十五年十二月十五日),雲丹嘉措在哲蚌寺甘丹頗章寢宮猝然圓寂後,其師四世班禪羅桑確吉第一時間趕到,在七七四十九天忌辰之內,主持了隆重的悼念活動。1617年秋末,雲丹嘉措的遺體由羅桑活佛舉行續部儀軌後被聖火化掉,其中心臟、舌頭及眼睛等沒有化為灰燼,留作舍利。這些舍利由蒙古喀爾喀首領曲庫爾和土默特臺吉羅布藏丹津等分別迎往各自的故鄉,作為福田加以供奉。1620年,土默特首領集議在雲丹嘉措的出生地建起了一處召院,院中建有一座安放舍利的靈塔,取名“蘇波羅蓋召”,安放由羅布藏丹津臺吉捧回的雲丹嘉措心臟舍利。之後,此處成為蒙古地區喇嘛教的聖地,常有信奉者前來上香佈施,並漸成村落,蘇波羅蓋就成了這個村的村名,簡稱蘇波蓋,一直至今。

蘇波羅蓋召和雲丹嘉措,作為土右旗人應該瞭解的那些歷史

據有關學者從現存的美岱召地契中查證,蘇波羅蓋召是美岱召的屬廟。“文化大革命”前,靈塔與美岱召南北相望,氣魄雄偉,蔚為壯觀,是土默川勝景之一,但可惜的是此塔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破壞,僅留下了部分遺蹟。

蘇波羅蓋召和雲丹嘉措,作為土右旗人應該瞭解的那些歷史

蘇波蓋村出生於1960年代前的人,都曾見過白塔召。該召建於蘇波蓋村村北,東西距離120米,南北距離120米,為正方形寺院。寺院牆北10米處,建有長30米、寬10米的正殿,坐北面南,其形狀與美岱召西萬佛殿相似。正殿兩旁配建耳房,為正殿前突、耳房退後、正殿稍高、耳房錯低的硬山式建築。屋頂掛筒瓦,正殿廊廡配四根木柱,與橫簷梁貫成正方形的前簷。正面是木製的殿門,左右下砌1米高的窗臺,臺上裝木質朱欞方格窗。正殿基臺高0.5米,設3層臺階。殿內分3個供堂,正供堂塑雲丹嘉措造像,設供桌、供器、香爐、寶幢等。東西供堂神像已拆,只設兩張供桌,殿堂內三壁有壁畫。殿南20米處,建有一座高約15米的白塔,方形須彌式塔座,覆缽式塔身,塔肩上設十多層項圈,塔剎上有月牙形天盤,天盤上置一小塔,腹部留有一個半圓形的佛龕,內塑釋迦牟尼坐像。寺院圍牆高2.5米,用白灰漿砌磚而成。寺院南牆中間為山門,有門樓,裝有雙扇榆木大門。寺院內四周都有參差不齊的榆樹、柳樹、枸杞等古樹木,使人感到靜謐而莊重。民國時期,該寺院一直有喇嘛住持,由當地蒙古族村民供養和管理。1950年代初,寺院由一名雲姓蒙古族村民管理,未經他允許,其他人不得進入寺院。村裡的人們都認為該寺院是蒙古人的神堂,出於對神的敬畏和對蒙古人的尊重,誰也不破壞一磚一瓦。

蘇波羅蓋召和雲丹嘉措,作為土右旗人應該瞭解的那些歷史
蘇波羅蓋召和雲丹嘉措,作為土右旗人應該瞭解的那些歷史

據史料記載,明萬曆三十年(1602)雲丹嘉措由西藏噶丹、哲蚌、色拉三大寺代表組成的使團,前來呼和浩特迎請聖僧入藏。早春三月,一支龐大的白色駝隊滿載著難以估價的財寶,在5000名蒙古騎兵護送下,由幡幢鼓號儀仗前導,浩浩蕩蕩行進在唐古拉山下、拉薩河邊。眾多黃衣黃帽的高僧大德、活佛喇嘛護擁著一駕富麗堂皇的轎車,轎車上端坐著面容英俊、慈眉善目的少年法師雲丹嘉措。從拉薩迎來的僧俗馬隊人眾多達萬餘,旗旌、幡幢漫山遍野,歡呼之聲不絕於耳。藏族僧友同胞在策蘇木·靈寶奇大喇嘛等僧俗首領的帶領下,以他們最真誠最質樸最熱烈的方式,奉迎他們這位從蒙古草原而來的法王。在向聖祖師舍利塔文殊主喇嘛宗喀巴焚香拜謁後,四世達賴雲丹嘉措在眾法師的陪護下進入拉薩,開始了他在西藏的佛法生涯。由此,可以想見當時雲丹嘉措入藏的場面是多麼宏大與隆重,蒙藏人民的情誼是多麼深厚與甘醇!

蘇波羅蓋召和雲丹嘉措,作為土右旗人應該瞭解的那些歷史

歷史需要銘記,和平彌足珍貴。今天,在土默特右旗蘇波蓋村,紀念四世達賴喇嘛雲丹嘉措的蘇波羅蓋召又重新修建。奠基之時,西藏等地的宗教界派代表參加奠基儀式並捐送了大量經冊、供器等,表達了對這位四百多年前蒙古族達賴喇嘛的尊崇和敬意。我們相信,蒙、藏、漢民族水乳交融、團結友善的情誼一定會代代傳承、載入史冊。

《雲丹嘉措:唯一的蒙古族達賴喇嘛》的文章

蘇波羅蓋召和雲丹嘉措,作為土右旗人應該瞭解的那些歷史

◎侯文統

四世達賴雲丹嘉措是達賴喇嘛中唯一的蒙古族人。明萬曆十六年(1588年)出生在土默川美岱召郊南的蘇波蓋村,是成吉思汗17世孫阿勒坦汗的曾孫,由黃臺吉第五子松木爾臺吉夫人拜罕珠拉所生,其父為他取名虎督度。

據明代肖大亨著的《北虜風俗》崇佛篇中描述,虎督度出生時自言:“我前世達賴喇嘛也!”後眾喇嘛讓虎督度辨認器物,虎督度只抓起念珠和經冊,並說:“此我之故物也。”於是,人們都相信他就是三世達賴喇嘛索南嘉措的“轉世靈童”,後取名雲丹嘉措,即四世達賴。

蘇波羅蓋召和雲丹嘉措,作為土右旗人應該瞭解的那些歷史

雲丹嘉措鎏金塑像

萬曆二十年(1592年),明政府封賜雲丹嘉措“朵兒只唱”(意為金剛持)。同年,三娘子將年幼的雲丹嘉措迎在歸化城(今呼和浩特)席力圖召學習經典。

萬曆三十年(1602年),西藏的噶丹、哲蚌、色拉三大寺院派代表來土默特,承認雲丹嘉措為轉世靈童並迎請入藏。三娘子和順義王扯力更派席力圖召一世活佛希體圖葛不糾護送雲丹嘉措到西藏。

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雲丹嘉措抵西藏北部熱振寺舉行了坐床儀式,後到哲蚌寺居住學經。這年,他派遣12歲的邁達裡活佛到蒙古主持教務。

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邁達裡活佛為美岱召彌勒佛開光,並駐錫美岱召,宣傳、傳法數十年,受到當地人民的尊崇。邁達裡活佛晚年還到外蒙古及內蒙古東部傳教,把黃教擴展到整個蒙古高原,完成了三世達賴沒有完成的事業。這是雲丹嘉措的主要功績之一。

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四世達賴向四世班禪羅桑曲結求法,不久應哲蚌寺僧眾之請任該寺十三任法臺兼色拉寺十五任法臺。從此,雲丹嘉措在西藏受到望族權貴和上層喇嘛的尊重和朝拜。

然而,此後一段時間,西藏發生了一系列政治事件。後藏貴族仁布巴的部下辛霞巴推翻了仁布巴的統治,掌握了後藏的統治大權,實行了扶持噶瑪派(白教)、壓制格魯派(黃教)的政策。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辛霞巴又率兵攻打拉薩,但畏於保衛四世達賴的強大蒙古軍,未戰即退。萬曆四十年(1612年),辛霞巴的兒子彭錯南結統一了後藏,並脫離了一貫支持黃教的帕竹王朝。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彭錯南結率軍推翻了帕竹王朝,建立了噶瑪政權,自稱“藏巴汗”。

此時,駐紮在青海的蒙古部知道了雲丹嘉措的艱難困境,於是由火落赤王的兒子率大批蒙古軍隊向拉薩進發,準備與藏巴汗討個公道,許多格魯派的僧侶也受到了鼓舞。但是雲丹嘉措則堅定地喊出:“讓他們退回去!” 同時派出使者勸說蒙古大軍退回青海。雲丹嘉措的義舉似乎使藏巴汗受到了一些感動,藏巴汗表示要向達賴喇嘛學習一些佛法,雲丹嘉措卻沒有答應。

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12月15日,四世達賴在哲蚌寺圓寂,年僅28歲。

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其師羅桑曲結為四世達賴舉行隆重法會,追薦其功績,超度亡靈。

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土默特部在掩埋四世達賴胎衣(當地自古就有嬰兒降生後,將胎衣用兩碗相扣埋在不易動土的地方,特別是男孩的胎衣,人們十分重視)的地方建造了一座10米多高、內供四世達賴像的磚塔,以及供奉其心臟舍利的召廟,稱為“蘇波羅蓋召”,

縱觀四世達賴一生,其生命是短暫的,享年僅28歲;但確實又是光輝的,為了不願讓蒙、藏民族發生戰爭,寧肯犧牲自己寶貴的生命。特別是其作為成吉思汗的二十世孫、唯一的蒙古族達賴,無可辯駁地說明西藏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蒙、藏、漢族文化水乳交融的歷史源遠流長,其功績永遠值得世人銘記。

蘇波羅蓋召和雲丹嘉措,作為土右旗人應該瞭解的那些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