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關於艾滋病的最強科普!

这是关于艾滋病的最强科普!

这是关于艾滋病的最强科普!

12月1日是第31個“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題被確定為“知曉自己的HIV感染狀況”。


自1988年以來,全球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截止2017年底,有3/4的艾滋病毒感染者知曉自己的艾滋病毒感染狀況。


我國艾滋病全人群感染率約為萬分之九,參照國際標準,與其他國家相比,疫情處於低流行水平。


但由於我國人口基數大,儘管感染率不高,感染的絕對數仍然很大。


據中國疾控中心、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世界衛生組織聯合評估,截至2018年底,我國估計存活艾滋病感染者約125萬,估計新發感染者每年8萬例左右。


那麼,艾滋病究竟從何而來?為什麼難以治癒?

文 | 謝芳 黃玲(瞭望智庫實習生)

本文為瞭望智庫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在文前註明來源瞭望智庫(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則將嚴格追究法律責任。

1

猩猩把艾滋病毒傳染給了人類

20世紀70年代末期,

美國國家疾控中心在洛杉磯發現了一種奇怪的病:

患者全身免疫系統幾近崩潰,

還會感染其他各種不同尋常的疾病。

更可怕的是,所有的醫療手段都無濟於事,

治癒率為零!

隨後,人們發現得病的人越來越多,

而且,患者有一個共同點——都是男同性戀。

因此,有些研究者直接將這種病叫做

“男性同性戀者免疫缺陷症”。

这是关于艾滋病的最强科普!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

一些女性、異性戀男性、血友病患者、

用注射器吸毒的癮君子、甚至兒童,

也得了這種病。

1982年,這種病被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命名為

“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症”

即艾滋病。

想要根治頑疾,

必須從它的源頭入手。

於是,美國疾控中心組織了一支

由癌症專家、寄生蟲病專家、病毒學家和社會學家組成的強大陣容。

他們通過多地多種取樣、分析和研究,

推算出一種“類艾滋病毒”。

該病毒最早於1908年出現在猴子和猩猩身上,

1930年前後,由猩猩傳染給了人類。

这是关于艾滋病的最强科普!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艾滋病起源之謎》)

这是关于艾滋病的最强科普!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艾滋病起源之謎》)

猩猩和猴子具有較強的免疫能力,

約30%至70%的猴子被“類艾滋病毒”感染後,

只是攜帶病毒,並不發病。

一旦該病毒進入人體,

就會肆無忌憚地在人體內攻城略地,

逐漸進化成人類艾滋病病毒。

在醫療不發達的年代,

一旦被感染就相當於被宣判了“死刑”。

那麼,艾滋病是如何迅速的大面積傳播開的?

“針具汙染”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雖然自20世紀50年代起,

廉價的、不需消毒的一次性塑料注射器

就開始在醫藥衛生領域大範圍應用。

但是,在經濟欠發達的非洲,

一支注射器可能會被使用上千次,

造成病毒在人群之間的快速傳播。

这是关于艾滋病的最强科普!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艾滋病起源之謎》)

20世紀60年代,

艾滋病病毒逐漸通過加勒比海地區傳到美國東部、東南部,

進而到歐洲和亞洲,

現在,全世界都深陷其中。

2

這種病毒有多可怕!

2002年,研究艾滋病的權威期刊《AIDS》報道,

在未使用抗反轉錄病毒藥物治療的情況下,

一位感染者從正式進入“艾滋病發病期”算起,

存活時間的中位數僅有9.2個月。

感染者的無症狀期持續的時間可長可短,

少則為2年,多的可達20年。

這一時間的長短與感染途徑密切相關,

一般情況下,

經血感染者(主要為非法採血與共用注射器)為4-5年,

性交感染一般為11-13年,

如果一個感染者的無症狀期能達到13年,

就可以被稱為“長期生存者”了。

这是关于艾滋病的最强科普!

目前,在全世界範圍內

仍缺乏根治HIV感染的有效藥物。

*最大限度和持久的降低病毒載量;

*獲得免疫功能重建和維持免疫功能;

*提高生活質量;

*降低HIV相關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这是关于艾滋病的最强科普!

(圖片來源於《艾滋病AIDS的發生原理與HIV病毒感染的過程》)

也就是說,以目前的醫療水平,

艾滋病只能被控制,不能被治癒。

有個問題需要注意:

HI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英文簡稱)

與AIDS(獲得性免疫缺乏綜合症的英文簡稱)不是一回事。

HIV是一種病毒。

AIDS是一種病症。

一個人感染了HIV病毒不一定馬上發病,

發病之後,才能說這個人患上了艾滋病。

这是关于艾滋病的最强科普!

目前,感染人類HIV可以大致分為1/2兩型,

在基因構成方面,

HIV-1與黑猩猩的免疫缺陷病毒(SIVcpz)非常接近,

HIV-2與烏色白眉猴的免疫缺陷病毒(SIVsm)非常接近。

這也印證了艾滋病毒最初來源於靈長類動物的研究結果。

兩型的主要區別在於,

HIV-1比較普遍,目前的大部分感染者都是1型,

HIV-2則主要集中在西非區域。

此外,2型的病情發展較1型緩慢很多。

當感染者體內的免疫細胞已無法與HIV抗衡時,

就標誌著進入HIV感染的最後階段,

稱“有症狀期”。

這時,感染者才成了艾滋病(AIDS)患者,

他們的免疫系統被侵蝕到幾近崩潰,

這時候,一些普通病可能會要了艾滋患者的命。

这是关于艾滋病的最强科普!

(圖片來源於《艾滋病AIDS的發生原理與HIV病毒感染的過程》)

2011年2月,

一位中年男性因咽痛、咯血、發熱及呼吸困難入院,

臨床考慮為肺部感染,

但最終被確認為HIV抗體陰性艾滋病伴KS。

因病情已進展到艾滋病終末期,

該男子在確診兩週後死亡。

3

奇蹟:被治癒的“柏林病人”

不過,有一個艾滋病患者確實被治好了,

全世界僅此一例!

這個幸運兒就是美國的蒂莫西·布朗,

因為居住在柏林,

他被稱為“柏林病人“。

这是关于艾滋病的最强科普!

布朗很倒黴,先後得了艾滋病和白血病,

身體每況愈下,幾乎到了死亡邊緣。

然而,就在生命即將“觸底”的時候,

他遇到了救星——胡特醫生。

在這名專攻血液病的醫生建議下,

布朗決定先治白血病。

2007年2月,他接受了骨髓移植。

結果,骨髓移植不僅治好了他的白血病,

他的艾滋病也被治癒了!

並且,經過3年多的臨床觀察,

他體內再找不到艾滋病毒。

原來,捐獻者骨髓裡的CCR5變異基因能抵禦艾滋病病毒!

據以往研究發現,

這種變異基因只存在於少數北歐人體內。

此後,醫院又找到6名同時患有艾滋病和白血病的患者,

並按照相同步驟為他們移植了帶有變異基因的骨髓,

然而,都沒成功。

這幾名患者要麼死於白血病,

要麼死於幹細胞移植引起的併發症,

相同點是,艾滋病毒仍留在體內。

因此,布朗仍是世界上第一位,

也是目前唯一一位被治癒的艾滋病患者。

2012年7月,

在美國華盛頓召開的世界艾滋病大會上,

布朗宣佈建立以其名字命名的基金會,

和全世界的科學家、研究機構、大學一起

探尋HIV的最終治癒方法。

4

雖然艾滋病不能治癒,

但是可以在感染初期迅速服藥阻斷HIV病毒。

在發生了高危行為(無套性行為或共用針頭針管等)之後,

“HIV 阻斷藥”用來防止HIV病毒擴散。

服用時間以72小時為臨界點,

越早越好。

發病後,大部分艾滋病患者都需要接受藥物治療。

2017年的最新報告稱,

是“抗逆轉錄病毒療法”(簡稱ART)

這種療法可以把患者體內的病毒

減少到與常人無異的程度,

但是無法完全清除。

病毒就會重新瘋狂複製,

按時按量服藥。

目前,我國的國家疾控中心

免費為艾滋病患者提供該療法的治療藥物。

这是关于艾滋病的最强科普!

(圖片來源於《艾滋病AIDS的發生原理與HIV病毒感染的過程》)

截至2017年上半年,

全球有2090萬艾滋病感染患者獲得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治療。

近6年的統計數據顯示,

全世界新的HIV感染病例數下降了16%,

同期的致死病例人數下降了32%。

5

艾滋病的傳播途徑有哪些?

艾滋病傳播途徑主要有三種:

1.性傳播

如果一個人和一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發生性行為而不使用安全套的話,

他就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

2.血液傳播

與艾滋病感染者共用注射器,

輸入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血液,

甚至使用過的解剖刀、輸血設備等,

如果未經正確的消毒,

都可能成為傳播艾滋病病毒媒介。

3.母嬰傳播

如果母親是感染者,

可能會通過懷孕、分娩和哺乳將病毒傳染給孩子。

不過,艾滋媽媽也可能生出健康寶寶。

2000年,深圳率先啟動了預防艾滋病傳播工作的試點,

2012年到2016年期間,

共幫助300多位HIV陽性母親生下了健康寶寶。

一位 39 歲的艾滋媽媽不顧家人反對,

決定留下肚子裡的孩子。

從懷孕初期,她就開始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

儘量阻斷母嬰傳播,

最終生下了一名健康的寶寶。

對於這類媽媽,

醫生不建議順產分娩,

產後也不要母乳餵養。

一般的接觸,如共同進餐、握手等,

都不會傳染艾滋病。

在生活當中,我們應該正確對待艾滋病患者。

这是关于艾滋病的最强科普!

6

怎樣預防艾滋病?

1.安全性行為:

加強道德教育,禁止濫交;

避免與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

及高危人群發生性接觸;

在所有的性行為中使用安全套。

2.不要共用針頭

如果需要諸如海洛因這樣的麻醉劑,

不要和別人共用針頭,

也不要使用已經被人使用過的針頭。

醫護工作者遵循了一定的安全措施,

就可以避免艾滋病在病人和工作人員間、病人之間的傳播。

3.避免不必要的血液暴露:

如美容、文身、扎耳朵眼、修腳等操作行為,

這些均有血液暴露,

如果必須進行上述操作行為,

不要圖價格低廉的操作室,

或沒有衛生合格證的機構做這種高危操作行為。

因為如果這些用具沒有進行嚴格消毒,

很容易造成HIV病毒感染。

4.不共用生活用品:

避免共用牙刷、剃鬚刀等物品。

女性月經期要注意衛生。

5.注意外傷防護:

工作中如有外傷,

體育運動外傷等引起的流血,

一定要注意保護自己,

在救護傷病員時,

避免破損的皮膚接觸傷員的血液。

这是关于艾滋病的最强科普!

多一份對艾滋病的認識,

就會給艾滋病患者帶來多一份的溫暖。

資料來源:紀錄片《艾滋病起源之謎》、《艾滋病AIDS的發生原理與HIV病毒感染的過程》、中國專業艾滋病網站等。

这是关于艾滋病的最强科普!

庫叔福利

庫叔的贈書活動一直都在!化學工業出版社為庫叔提供20本《博物學家的傳世名作》贈予熱心讀者。精選經典博物學家的31部傳世名作,藉助31篇簡練生動的文字和200幅精美珍貴的手繪插圖,回顧偉大著作的誕生,展現博物之美,重現那段有關探索與發現、科學與藝術的歷史時刻。請大家在文章下評論,點贊最高的前2名(數量超過30)將得到贈書。

这是关于艾滋病的最强科普!

總監製:王磊

監製:夏宇

編務:黃俊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