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裡的波羅蜜是什麼意思?

一粒浮塵999


《金剛經》全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所謂金剛,即是本來;所謂般若,即是智慧;所謂波羅蜜,即是度達。而以智慧得知於本來,就是經。因為一切問題,本來無有;但得本來,萬有盡明。所以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就是經般若波羅蜜而得至金剛,即在改變智慧之行中,了知我、萬有、本來、真實、真知等根本問題。

如下解讀來自程東著《佛不立相:金剛經諦鑑》



【經文】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譯文】

佛告須菩提:是的,是的。那時如果有人聽聞此經,能夠不驚、不怖、不畏,就知道此人甚為稀有。為什麼?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所以稱為第一波羅蜜。

【釋讀】

佛肯定了須菩提的覺悟。因為須菩提說到了稀有之人,佛即對稀有之人再作講解:後世若有人聽聞此經而不驚、不怖、不畏,此人必是稀有之人。因為此經無相,一切相不立,所以有相之人必因此而驚恐怖畏。而聞言即定者,已得實相,故非有相之人。

佛在“甚為希有”之後,以“何以故”解釋這個人為什麼“甚為希有”。他的解釋是:“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佛是什麼意思呢?他的意思是:這個人不是佛度的,而是他自度的,所以他才“甚為希有”!因為佛之覺悟,即非他度,而是自度。佛度如此,故佛知之。所以唯有自度之人,才是稀有之人。

佛說法即波羅蜜,但只有知波羅蜜即非波羅蜜,是名波羅蜜者,才能得波羅蜜,這樣的人才真知佛說,所以“甚為希有”。

所謂第一波羅蜜,其“第一”二字也含有隱顯二義:顯義是波羅蜜的有相排序,即所謂佈施波羅蜜;隱義則是第一義,即於第一義而度。唯此第一義,沒有第二義,能如此自度的人,當然“甚為希有”。

在顯說上,佛說六波羅蜜,其中佈施波羅蜜為第一波羅蜜,般若波羅蜜為第六波羅蜜。佈施的真義是法佈施,並非物佈施。因為物佈施無助於人的覺悟,不能度人,故非佛佈施之目的。而以法度人,非以法度人,實為人自度,是名以法度人。為什麼?因為以智慧至彼岸,非有彼岸可至,乃以智慧自覺為至,是名智慧至彼岸。誰的智慧?度者自己的。度者以智慧為度,智慧是他自度之舟,故無智慧則無舟,即不能度。所以無智慧者,必待其智慧增長才能得度。故一切度者,必須自度,不能他度,他亦不能度。因為所度之處,只在自處,不在他處。故若以為在他處,即是邪度;若以為有法可以度他,即是邪法。故若待他度我,則不能得度。

佛講此經,即是法佈施。佛為須菩提所說,即是法佈施。而佛以法佈施度人,其實是令其自度。若有人能聞經而悟,其人即已至無相境地,已能自度,故為稀有。所以無相佈施,非有所施;佛法佈施,非有法施;佛法度人,非有人度。故是名佈施,是名佛法,是名度人。以故,是名第一波羅蜜。

所以“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這才是真正的佈施波羅蜜,也是般若波羅蜜。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專講般若波羅蜜的。所以佛講佈施波羅蜜,即是講般若波羅蜜;佛講一切,皆是講般若波羅蜜。



【提示】

第二次說波羅蜜非波羅蜜,是名波羅蜜。

第五次說聞此經而能不驚、不怖、不畏,且受持讀誦者,甚為稀有。

佛肯定須菩提覺悟,並告須菩提奉持此經之法。

【註解】

第一波羅蜜:波羅蜜,音譯名。意思是由生死迷界之此岸度到涅槃解脫之彼岸。為此,大乘佛教有六種修行,稱六波羅蜜,也稱六度。第一是佈施波羅蜜,第二是持戒波羅蜜,第三是忍辱波羅蜜,第四是精進波羅蜜,第五是禪定波羅蜜,第六是智慧波羅蜜。智慧波羅蜜也稱般若波羅蜜。

【參考】

《法華經》: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於斯了悟,能入見性之門,是名第一波羅蜜也。故知假名如將黃葉作金,止小兒啼。二乘之人聞說假名,將謂是實,執著修行,欲離生死,不知即無生死可離。

傅大士:波羅稱彼岸,於中十種名。高卑緣妄識,次第為迷情。焰裡尋求水,空中覓響聲。真如何得失,今始號圓成。

六祖慧能:聲聞久著法相,執有為解,不了諸法本空,一切文字,皆是假立,忽聞深經,諸相不生,言下即佛,所以驚怖。唯是上根菩薩,得聞此理,歡喜受持,心無怖畏退轉,如此之流,甚為希有。又說:口說心不行即非,口說心行即是;心有能所即非,心無能所即是。

太虛法師:六度以般若能賅,般若為第一,故如來說第一波羅蜜。以真諦言,本無有法,何有法執,是以即非第一波羅蜜。但其所以說第一波羅蜜者,隨世諦故,假說為第一波羅蜜耳。

【經文】
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

【譯文】

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因此稱為忍辱波羅蜜。

【釋讀】

佛前面以“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講般若波羅蜜,接著即以“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再說般若波羅蜜。由是當知,佛說佈施,非說佈施,乃說般若;佛說忍辱,非說忍辱,亦說般若。因為般若波羅蜜是無相度,故為波羅蜜之真義。

有相則有辱,無相則無辱。若有辱可忍,即有相忍辱,即非真忍;無相忍辱,無辱可忍,是為真忍。所以佛說忍辱波羅蜜,不在辱忍與否,只在著相與否。

佛說六波羅蜜,是六種度人之法,以度至無相為度。因此六波羅蜜也是六種無相行,即以六行驗無相。

佛由佈施波羅蜜,講到忍辱波羅蜜,是由法至行,由外至內。以便用自己的經歷舉例。

【提示】

第三次說波羅蜜非波羅蜜,是名波羅蜜。

【註解】

忍辱波羅蜜:為六波羅蜜之一

忍:忍辱、安忍之意,即受他人侮辱傷害而不生嗔心。佛教中的忍有多種說法,有二忍、三忍、四忍、五忍、六忍、十忍之說,其中有生忍與法忍、世間忍與出世間忍、安受苦忍與觀察法忍等。

【參考】

六祖慧能:見有辱境當情,即非;不見辱境當情,即是。見有身相,當彼所害,即非;不見有身相,當彼所害,即是。

圓悟禪師: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者,了悟人法二空,即無忍辱之相,是達我、人、眾生、壽者非相,故云非忍辱也。

太虛法師:即就忍辱波羅蜜言之,具金剛般若,則人法雙空,事相全空,辱本無有,何有於忍,故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依世諦假說,是名忍辱波羅蜜也。


高高國際


《心經》中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這裡的般若波羅密多是什麼意思?

般若是智慧的意思,波羅密是渡到彼岸的意思。般若波羅蜜就是用智慧渡到生死的彼岸,也就是超脫輪迴,究竟涅槃。

般若波羅密多也叫般若波羅密,般若波羅密是六波羅密之一,六波羅密也叫六度,高度概括了菩薩修行的各種方法。

六度就是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心經中介紹的就是觀世音菩薩修習般若波羅密的方法和功德,需要注意的是,修習般若必須修習前五度,六度是完整的修行方法,是不能分割的,缺失任何一個的修行都是不究竟不圓滿的。

最重要的一點,修習六度不能離開慈悲心,所以當年佛陀先講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再講六波羅密,這也是為什麼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最受人們敬愛的原因。


來去的修行


《金剛經》中波羅蜜是什麼意思?

原本這個問題並不複雜,就像我們讀古文,只要弄明白古今字義、詞義的差別,句意也就理解的八九不離十,但是《金剛經》既是外來,又屬古學,這就給諸友增添了理解上的障礙。總感覺混混沌沌不能一睹其真容,並非譯者有意賣乖售萌,更不是大師故弄玄虛。

如何更好的弘揚佛法,思想家、哲學家、語言家、中國佛教八宗之祖、翻譯學鼻祖的千古一僧鳩摩羅什大師,初譯《金剛經》想必是費煞了苦心。

如果,僅僅把“波羅蜜多Paramitta "做“到彼岸”的翻譯,再去單純解釋這個到彼岸就是“度”,如常,我們說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靜慮)、般若(智慧)為六度,在學修時反倒會淪為形而上的空見,就像好多人不能理解放下屠刀的“放下"及回頭是岸的“回頭”,會認為好人修行難,壞人成佛易,事實並非如此。

所幸佛學的教義,輕言傳、重意會,不在表面重在心覺,如拈花一笑、一指問禪皆是傳承。所以大師最後直接音譯“波羅蜜”,後來幾位大法師再翻譯時也大多用此音譯,再有玄奘大法師譯“波羅蜜多"也並無不同。

這種譯法好處,就是給後世修行者更大的參悟空間。就像父母教小孩學習,越是事無鉅細全教滿灌時,孩子的成績越不理想,反倒偶爾獲得指點一二的孩子會學的更好一樣。

再看讀書,無論是小學、大學,還是讀到博士,如果不能突破概念所承載的本質,就只能是理論的複製機,永遠也成不了科學家。

只有熔化概念,把科學的理論貫通到生命意識的血液裡,才能締結出造福眾生的科技成果。

這個成果,便是波羅蜜。如同最新的科技成果,會被傳承、會被髮展、會被不斷的超越,所以佛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禪心初定


這是《六祖法寶壇經》的原文:

【吾今為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諦聽,吾為汝說。

善知識!世人終日口唸般若,不識自性般若,猶如說食不飽。口但說空,萬劫不得見性,終無有益。

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是梵語,此言大智慧到彼岸。

此須心行,不在口唸。口唸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電。

口唸心行,則心口相應。

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


那麼,六祖給我們解釋的,【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名詞的意義,

【摩訶】譯作「大」;

【般若】譯作「智慧」;

【波羅蜜】譯作「到彼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到家」,有究竟圓滿的意思。

這一句梵語譯成中文是「究竟圓滿的大智慧」。

——

希望對你有幫助!


智慧之旅


波羅蜜,是梵文paramita的音譯,一般會和“般若”(梵文Braja)連用。般若波羅蜜,連在一起就是“以覺悟的智慧,度(眾生)(脫離苦海)到彼岸”的意思。

波羅蜜的概念,和大乘佛教菩薩信仰是分不開的,所謂“菩薩”(梵文意為“覺有情”),包含了自度度他、自覺覺他的意義,而《金剛經》被視作大乘的經典之一,裡面的語言自然不能脫離“菩薩”的意義。

與“波羅蜜”一同出現的“般若”,同樣是大乘的精髓,類似於我們說的“智慧”,但歷代高僧以此智慧不同於凡人的智慧,故選擇了音譯“般若”。般若波羅蜜,也是同樣的道理,歷代高僧以為含義深遠,故選擇音譯,而非意譯。

回到“波羅蜜”。前面說大乘的菩薩,是“自度度他”的,也就是說,這些菩薩,是在度自己脫離苦海到彼岸的同時,度眾生(有情)脫離苦海到彼岸。

因此,波羅蜜一詞,完整的含義就是,自度的同時,度眾生脫離苦海,到彼岸。“度”的方法,就是“般若”--解脫、覺悟的智慧。


走讀梵


這個問題最好是般若波羅密一起談。

般若這兩個字在中文裡沒有相應的詞,按照古代翻譯的原則,不翻譯。般若類似於中文的智慧,但比智慧圓滿,按照古代翻譯的原則,尊貴,亦不翻譯。

但談般若,還得從智慧這個詞入手。有的人是聰明,但聰明的人不如智慧的人。而智慧呢,它又是不圓滿的。即便智慧如孔子,也生氣,罵人,甚至動手,弟子死了,也是哭的死去活來。但在學佛的人看來,這很奇怪:誰又不死呢?活著就很享福嗎?死了就很悲哀嗎?生氣罵人又能解決什麼問題呢?

般若,就是圓滿的智慧,叫無漏。而世間的智慧都是有漏的,就是還有很多細細的不足。

什麼是波羅密呢?

波羅密亦是梵語,在中文中既沒有對應的詞,更是尊貴,所以不翻譯,需要單獨闡述。

波羅密就是到達彼岸的意思。煩惱是此岸,快樂是彼岸。痛苦是此岸,解脫是彼岸。凡夫是此岸,覺悟是彼岸。波羅密就是從痛苦、煩惱、迷惑、生老病死中解脫出來,獲得幸福快樂和最終心靈的解脫。

但此岸彼岸只是比喻,不是有這麼一條河,你從這裡走到對岸,你就解脫了,而是立地成佛,當下就覺悟, 就在此時此地。譬如鏡子髒了,你擦去上面的灰塵,灰塵去了,鏡子自然明亮了,並不是灰塵擦去,在遠處出現個新鏡子。修行亦復如是。

在沒接觸佛法之前,不知道從哪看的:道家修今生,佛家修來世。這些年,一直信以為真。接觸佛學之後,才發現是胡扯。修行,修的是當下,當下解脫,不受後有,以後就不再受苦惱的糾纏。

現在你不解脫,未來也不能解脫。現在不快樂,未來也不能快樂。現在不幸福,未來也不能幸福。

你現在放不下一個人一段情,那就生生世世的糾纏下去。看見他你就愛,看家他你就恨,看見他你就放不下,一折騰,又一輩子虛度了。所以千萬千萬不要恨一個人,你恨他,這個緣分就又深了,必定再見面,見面就打。愛一個人也是如此。愛過了,輕輕的放下,緣盡於此。

我很喜歡老版白髮魔女傳的一句臺詞,卓一航跟練霓裳在山洞偶遇,臨別時練霓裳囑咐卓一航,不要把見到她的事跟別人說,卓一航笑道:你我萍水相逢,別了就算,我又怎麼會跟別人說呢?話是無情,但若真能實現,何嘗不是兩人的幸運。不就是別了又逢,糾纏不斷,才一個一夜白了頭,一個苦守雪山幾十年。

你現在還痛苦,現在還執著,現在還算計,現在還看不開、想不通、放不下,那就會生生世世如此,不得解脫。

聽慧律大師講課,特別有趣,他是臺灣人,大學的時候有佛學課,他聽了就決定以後只能走這條路。有個愛慕他的女同學問:林學長,你畢業之後打算幹什麼呢?林學長覺得很奇怪,你怎麼這麼問呢,這還用問嗎:我出家啊。還有人經常問他:你為什麼出家啊?他說:我為了幸福為了快樂。學佛的根本目的就是:脫苦得樂。說簡單點,我們學佛,是為了幸福,為了快樂。

而波羅密,就是獲得解脫,心的解脫,就是幸福快樂。

所以般若和波羅密,連在一起就是:用無上圓滿的智慧獲得心的解脫。換個角度就是:只有靠智慧才能獲得幸福快樂。

為什麼你苦惱呀?為什麼你鬱悶呀?為什麼你痛苦呀?為什麼你失眠呀?為什麼你恨一個人恨的睡不著呀?因為你愚昧呀!

信佛修行,以智慧為第一。

那就有人不樂意了,你說那不對,信佛要積德行善,燒香拜佛,要吃齋,要放生,要施捨。你要是這麼認為,我提個問題你解釋不了:那個牛,馬,羊,吃一輩子草,幹一輩子活,性格溫和,挨一輩子累,受了一輩子打,最後還得被剝皮吃肉, 它能覺悟嗎?不能!為什麼?因為它愚痴。

一切諸如來,皆以智慧覺。


銳視覺何老師


全語是:“摩訶般若波羅蜜”啥意思呢?梵文。翻譯過來“摩訶”是大的意思。“般若”是智慧。波羅蜜是到彼岸。就是大智慧能到涅槃彼岸,就是想獲得佛果或到極樂世界需大智慧。不能看表面,這裡面非常深。什麼是“大”呢?這裡面“大”指“心”,《華嚴經》中講:“心包太空,量遍沙界。”心無所不包…智慧:什麼是智慧呢?這裡指出世間智慧,不是世間小智,還是大智慧,小了還不行。智慧來源於定,定又來源於佈施、持戒、精進、忍辱、禪定、最後才是智慧。這六度每一度都圓融六度,等圓融六度才到佛地,就是佛果。它的前邊還有前提…到彼岸:到什麼彼岸?聲聞、緣覺、菩薩、佛果都是一種選擇,這裡圓滿了一切到涅槃(無餘涅槃)的真正彼岸。真正的大智慧的人才能到無餘涅槃(彼岸)圓滿成佛。到極樂世界去是一種智慧的選擇,末法眾生酣有一生得道,唯有唸佛了度生死。一切看你選擇,明白不做也是沒用。


阿彌陀佛心子光耀之日


《金剛經》裡的波羅蜜是指“般若波羅蜜”。“波羅蜜”是梵語,又作“波羅蜜多”。“波羅”是彼岸的意思,“蜜(多)”是到的意思,合起來有“事究竟”、“到彼岸”和“度無極”三個意思。在六波羅蜜和十波羅蜜中,般若波羅蜜都排在第六位,所以它也稱“第六波羅蜜”。

《金剛經》講的就是般若。般若譯為智慧。照了實相之智慧,為度生死此岸而至涅槃彼岸之船筏,故謂之波羅蜜。菩薩求一切種智,知諸法實相,所以稱為般若波羅蜜。佛教最終的解脫,是智慧的解脫,所有波羅蜜中,都離不開智慧,所以稱般若波羅蜜為諸波羅蜜中最上第一。

《金剛經》就是講菩薩行持戒,忍辱,佈施等諸波羅蜜時,離不開般若波羅蜜,必須用般若,照了“三輪體空”,才能破我執法執,到達究竟彼岸。其餘波羅蜜為用大行度眾生到彼岸,只有般若波羅蜜,是用智慧觀照諸法實相,破法執照法空,才可稱為“度一切法到彼岸”。

六波羅蜜簡介:一、檀波羅蜜。檀者檀那之略,譯作佈施,財施,無畏施,法施之大行。二、屍羅波羅蜜。屍羅,譯作戒,在家出家小乘大乘等之一切戒行。三、羼提波羅蜜。羼提,譯作忍辱,忍受一切有情罵辱擊打等,及非情寒熱飢渴等之大行。四、毗梨耶波羅蜜。毗梨耶,精進的意思,精勵身心進修前後之五波羅蜜。五、禪波羅蜜。禪者禪那的簡稱,譯為惟修,新澤為靜慮。或名三昧,譯作定。思惟真理定止散亂之心之要法。有四禪八定乃至百八三昧等之別。六、般若波羅蜜。


十波羅蜜簡介:唯識論立十波羅蜜,在六波羅蜜基礎上,加上方便善巧波羅蜜、願波羅蜜、力波羅蜜、智波羅蜜這四個而成十波羅蜜。這四個波羅蜜實質是把般若波羅蜜展開而形成的。


那邊仍是孤獨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定義了“波羅蜜”的意思:“得第一義,度一切法到彼岸,以是義故,名般若波羅蜜。”

這個定義實在是太重要了!它的重點在哪裡?就是要從世俗諦轉入勝義諦。但是很多人在世俗諦跟勝義諦的定義上搞錯了,所以即使破參開悟了卻沒有辦法轉依真如,無法進入大乘見道位,不知道怎麼修行成佛。

《心經》告訴我們“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三世諸佛必須要修般若波羅蜜才能成佛,但是多數人只知道名稱而不知道它的意義。有人把它解釋為“大智慧到彼岸”,卻沒有把“得第一義”和“度一切法”這兩個關鍵法義解釋清楚。“得第一義”,意思是離開相、名、分別,安住於第一義諦。“度一切法”,超越一切法的分別對待相。


普賢行願


波羅密,是梵文音譯。中文可以強行翻譯為到達彼岸。

但為什麼不翻譯呢。

一個原因是,般若也沒有翻譯,若是說般若到彼岸,這樣翻譯不是很奇怪嘛!

二點原因是,若翻譯為到彼岸,我們看的人很容易就如此理解。因為有兩岸,才有到彼岸。這樣就導致讓人容易進入一個二元論的理解當中。但其實,彼岸就是此岸。到彼岸,就是到此岸。

為什麼要一會說到彼岸,一會說到此岸呢。這就是金剛經的大秘密。這是需要自行參悟的。

金剛經已經說的很明白了,但如果還明白不了,別人又能幫得了什麼忙呢?

如來說第一菠蘿蜜,非第一菠蘿蜜,是名第一菠蘿蜜。

這裡說,菠蘿蜜不是菠蘿蜜,所以叫菠蘿蜜。

第一也不是第一,所以稱第一。

這是大白話,也是大實話,後面還有提到這樣的意思。

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因為已經無法再進一步說了,這就是最後的道理,還能再進到哪裡去?

若是再進一步,那就是假語、虛語、固語、誑語、異語。

能理解,那就理解進去了。不能理解,說明自身福德不夠。

福德不夠,那就轉會金剛經前面說的,去努力積累福德吧。

金剛經就說這幾點:佈施、持戒、禪定、忍辱、精進。最後是般若。

懂與不懂,就看前面這五點有沒有做到精深。

所以這些方面,就需要自己去反省覺察的。

反省覺察,就是行的功夫。也就是修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