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入宁开启“速通”模式,这些新工艺功不可没

王迎霞

11月30日14时,随着来自内蒙古方向的车辆由北向南鱼贯驶入惠农收费站,宁夏“十三五”交通重点工程——京藏高速公路改扩建宁蒙界麻黄沟至平罗段(西半幅)顺利通车试运行,原来的2车道变为4车道,通行能力提高一倍。待明年11月底工程全面完成后,麻黄沟至平罗段将全线变身8车道。

作为连通宁夏东接华北、东北,西接甘、青、藏等地最主要的出口通道,各参建单位在施工中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土工格室铺设工具、路基边坡小构件运送装置等多项工艺和设备的创新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其中两项已经取得或正在申请国家专利,成为宁夏交通人的骄傲。

内蒙入宁开启“速通”模式,这些新工艺功不可没

位于宁蒙省界麻黄沟的京藏高速公路宁夏段起点。王迎霞 摄

内蒙入宁开启“速通”模式,这些新工艺功不可没

11月30日下午,京藏高速公路改扩建宁蒙界麻黄沟至平罗段(西半幅),车辆疾驰在改扩建后的4车道上,怎一个“爽”字了得! 王迎霞 摄

厉害,一条路上两项技术瞄准国家专利

该段起点位于宁蒙省界麻黄沟,终点止于京藏高速公路平罗南互通立交,全长63.5公里,整体式两侧拼宽,由原有的4车道拓宽为8车道,路基宽度41米。宁夏公路建设管理局工程师张佳表示,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各参建单位以争创“品质工程”为抓手,不断探索先进理论和方法,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推广应用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

最令建设者们自豪的就是土工格室铺设工具了。因为就在今年8月,这项创新刚刚获得了国家专利证书!

宁夏路桥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京藏改扩建项目四标常务副总经理拓守博告诉记者,为了防止路基沉陷,他们设计了一种土工格室铺设工具,即把土工格室挂在“L”型的勾上,将连接杆件与牵引车辆连接,车辆向前牵引时,通过三角稳定架将牵引力均匀地传递到土工格室的每个格室上,从而使土工格室受力均匀,展开到位。

“这一创新在提高铺设质量的同时,也大大加快了施工速度,收到的效果非常好。”拓守博称。

内蒙入宁开启“速通”模式,这些新工艺功不可没

土工格室铺设工具

内蒙入宁开启“速通”模式,这些新工艺功不可没

铺设效果

与此同时,该项目部还自主设计了套箱式支座垫石模板,研发初衷是为解决桥梁垫石制作表面不平整、外形不规范而导致的桥梁受力不均问题。而这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自去年起就下决心努力消除的一个质量通病。

“下套箱起到固定模板和防止漏浆作用,上套箱与下套箱之间通过10号螺丝调节模板高度,从而达到模板调平效果,确保支座垫石外观质量、高程、平整度指标达到要求,同时方便施工,提高工效。”拓守博介绍说。

目前,套箱式支座垫石模板这一施工工艺也正在申报国家专利,将广泛应运于该工程各标段。

内蒙入宁开启“速通”模式,这些新工艺功不可没

套箱式支座垫石模板

“微创新”层出不穷,确保明年全线通车

除了上述两项新工艺,该项目还推广了多项“微创新”,确保明年全线通车。

刘永国是中国铁建大桥局京藏改扩建项目五标的项目经理。在拱形骨架预制块安装过程中,由于预制块重量较大,安装存在难度,为解决这一难题,他所在的项目部发明了爬坡小滑梯。

“最大的好处是对人有利,方便了在边坡上搬运预制块,省时省力;减少了踩踏造成的边坡土不稳定;消除砸伤、坡体滑落等风险,提高了施工安全系数。其次就是保证质量,降低了搬运和安装过程中预制块的损伤率。”谈及小滑梯的优点,刘永国如数家珍。

内蒙入宁开启“速通”模式,这些新工艺功不可没

预制块爬坡小滑梯

拓守博的项目四标还发明了梁板全自动喷淋养生系统,主要由行走系统和喷淋系统组成。

“台座两侧布设喷淋管道,确保两侧腹板及顶板养生;梁体内布设一道管道,确保梁内养生。设计为全自动定时喷淋,间隔时间可据实际气温及天气状况调整,自动补水,喷洒均匀。”拓守博自豪地称,该系统避免了人为原因造成养生不到位的问题,消除了人工作业的质量和安全隐患,由于可重复利用,还能有效降低施工成本,随后将被推广。

内蒙入宁开启“速通”模式,这些新工艺功不可没

梁板全自动定时喷淋养生系统

另外,建设者还在桥梁施工中应用了箱梁预制自行式液压箱梁模板、箱涵台车式无拉杆整体模板等技术;在路基和边坡施工中应用了小型预制构件养生隔离与通风等方法,有效提高了工程质量及工作效率。

据悉,京藏高速宁夏段早于2002年按照4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成通车,近年来随着交通量迅速增长,自治区两年前决定实施石嘴山(蒙宁界)至中宁段改扩建工程,拓宽至8车道,全长284公里,概算投资221亿元。

“正是有了建设者无止境的创新精神,我们才将迎来宁夏高速路网运行能力的大幅提升。”石嘴山市交通运输建管中心副主任杨尚奎无限感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