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高齡產婦生產時出現胎盤植入

“謝謝醫生!順利保住了我的妻兒,讓他們平安出院。”11月30日,來自昭通的雷先(化名)抱著剛出生兩天的孩子為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下稱:省一院)產科的醫護人員送上了錦旗。據悉,省一院是目前省內唯一開展多學科聯合“腹主動脈球囊阻斷治療兇險性前置胎盤並胎盤植入”的醫院。

36歲高齡產婦生產時出現胎盤植入

兩天前,他的妻子吳女士遭遇到可危及生命的胎盤植入,經醫護人員及時手術,讓吳女士跟孩子安然度過重重危險的同時,還保住了其妻子的子宮。

雷先生告訴記者,他妻子今年36歲。4年前,通過剖宮產生下了第一個孩子,如今加入到生二孩的大軍當中。由於是疤痕子宮,當地醫生髮現吳女士懷的二孩發生了胎盤植入,十分危險。但是,雷先生一家又捨不得不要這個孩子。就這樣,吳女士被轉診到昆明。

省一院產科主任醫師江江介紹,正常的情況下,胎盤與子宮之間隔著子宮內膜,胎盤在媽媽的子宮裡慢慢長大。而胎盤植入是指胎盤的絨毛侵入到子宮肌層,常見於子宮內膜創傷性或炎性損傷或瘢痕形成之後,導致該症狀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工流產、剖宮產等子宮手術、高齡生產等。“發生胎盤植入後,胎盤就像大樹長了根一樣,錯綜複雜並紮根於子宮肌壁內。胎盤的植入部分很難自行剝離,因而容易造成致命性產科出血。”

36歲高齡產婦生產時出現胎盤植入

她表示,隨著國家二孩政策的全面開放,加上近年來我國剖宮產率居高不下,很多媽媽“帶疤”懷孕,使得疤痕妊娠增加,因此而導致的胎盤植入發生率也在攀升。而胎盤植入一直是產科醫生面臨的嚴峻挑戰,常伴隨嚴重的產前產後出血,並可導致早產、胎兒宮內窘迫、產褥期感染等一系列不良妊娠結局,甚至危及母親和嬰兒的生命,因此,無論是產婦還是醫生,常常談胎盤植入而色變,萬一不幸發生兇險性胎盤植入,都將子宮一切了之。

江江表示,目前已完成胎盤植入手術79例,搶救成功率100%。但絕大部分患者均需要行子宮切除術,甚至行植入部位部分膀胱切除及膀胱修補術。“而子宮切除給年輕的患者的後續生活帶來嚴重的心理陰影。”

36歲高齡產婦生產時出現胎盤植入

對此,在該院產科主任董旭東的帶領下,省一院產科跟國內率先開展保留子宮手術的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陳敦金教授及其團隊學習,並於11月28日邀請到陳教授團隊在省一院指導並開展新式手術。

與傳統手術相比,新式手術不僅能為患者保留住子宮,明顯減少術中出血量,消除患者因子宮切除及輸血所導致的疑慮,而且還極大降低住院費用,縮短住院時間,促進術後康復。目前兩位患者母嬰均良好。

36歲高齡產婦生產時出現胎盤植入

江江表示,這個新式手術是目前產科難度最大的手術之一。“該類手術的開展不僅為全省胎盤植入患者帶來福音,填補了我省的技術空白,還對積極響應二胎政策、推動我省圍產醫學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梁田五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