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魯迅先生《喝茶》,脫離雅俗簡單喝茶

再讀魯迅先生《喝茶》,脫離雅俗簡單喝茶

魯迅先生

魯迅先生是個茶迷,在他的文章和日記中記述了不少茶事。先生愛喝茶有其根源,早年在廣州和廈門教書,妻子許廣平祖籍又是廣東汕頭,故對潮汕這種充滿相敬和諧之情的工夫茶情有獨鍾。

1933年10月,魯迅先生在《申報》創作《喝茶》一文,針對當時很多文人墨客無病呻吟、假裝敏銳,行文借喝茶一事自說感受,同時以此針砭時弊。

“我知道這是自己錯誤了,喝好茶,是要用蓋碗的,於是用蓋碗。果然,泡了之後,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確是好茶葉。”——《喝茶》節選

再讀魯迅先生《喝茶》,脫離雅俗簡單喝茶

蓋碗茶

先生在品茶方面頗有研究,明瞭“喝好茶,是要用蓋碗”的道理。蓋碗易於觀湯色,視茶湯濃淡可及時出湯,減少苦澀滋味。既不奪茶香,也不掩飾缺點,僅僅將茶滋味原原本本地呈現在你面前。

“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不過要享這清福,首先就須有工夫,其次是練習出來的特別感覺。”——《喝茶》節選

先生還認為"清福"並非時時可以享受,得抽出來工夫,享受"清福"要有個度,過分的"清福"不可享。做好當下的事,保持憂患意識再得空去品茶。

再讀魯迅先生《喝茶》,脫離雅俗簡單喝茶

工夫茶

魯迅先生文中提到,工夫茶是一極其瑣屑的事情,粗人喝茶一飲而盡覺不出滋味,騷人墨客閒來無事反能細膩敏銳的察覺。這敏銳本是好事,相較於麻木的人,當然算是進步的。可有些人假裝敏銳,一幅享盛世清福之貌。簡短几句話,極具諷刺。

時光變遷,那個動亂的年代早已模糊,回望到而今太平盛世,雖多有清福可享,卻也不乏似那般”敏銳“的人。

茶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茶文化的復興略有偏向茶禪、玄宗一路。而許多地方飲茶,僅是作為"調劑品“存在,它的存在得以讓稍顯生分的談話氛圍逐漸變得融洽,讓不知所起的話題有了前引。

再讀魯迅先生《喝茶》,脫離雅俗簡單喝茶

生活調劑品

飲茶一事,可入俗流,稱“柴米油鹽醬醋茶”,亦可入雅流,謂之“琴棋書畫詩酒茶”。不論俗雅,茶還是茶。

魯迅先生追求的是一種真實自然的"粗茶淡飯",而不是斤斤於百般細膩的所謂"工夫"。而這種"茶味",恰恰是喝茶一事在最高層次的體驗,崇尚自然和質樸。

脫離雅與俗的分界,簡單喝茶就好。


- 今日互動 -

你覺得茶文化中有哪些冗餘 ?

>> 歡迎大家在最下方進行留言互動,精彩評論將會被推薦置頂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