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這道菜被央視點名!不來嘗一嘗就可惜了!

提起鴨子做成的美味,

第一時間你腦海裡浮現的是北京烤鴨?

南京鹽水鴨?廣西檸檬鴨?

亦或是湖南郴州的啤酒鴨?

永州這道菜被央視點名!不來嘗一嘗就可惜了!

作為吃貨的你,

可能聽到這幾個菜名都忍不住流口水了吧。

以上這幾道你可能也都吃膩了,

想不想來點新鮮的?

其實,

在湖南永州南部的寧遠,

就有這麼一道舌尖上的美味

——寧遠血鴨

1

寧遠血鴨也叫永州血鴨,血糊鴨子。因為色澤紅潤,鴨肉焦脆爽口,香辣酸鹹兼備,而成為頗具特色的地方菜餚。

永州這道菜被央視點名!不來嘗一嘗就可惜了!
名稱的由來beginning 相傳太平天國起義初期,太平軍首領洪秀全率眾將士攻下了永州城。 當地老百姓為慰勞起義軍,也前往軍中與廚子一起下廚。可是在殺鴨拔毛時,鴨身上的細毛卻怎麼也拔不乾淨。 這時臨近開宴了,一位老廚子急中生智,先是把鴨肉砍成塊,下鍋炒好後再將生鴨血倒進鴨肉裡,繼續炒拌成糊狀,這樣一來,鴨塊上的細毛自然看不見了。 到了開宴時間,一碗碗拌有鴨血的鴨餚全部端上了桌。這時有人問老廚子這叫什麼菜,老廚子結結巴巴答不上來。 最後還是洪秀全之妹洪宣嬌說了句:就叫它“永州血鴨”吧。

於是“永州血鴨”便由此而得名,並一直流傳至今。經過歷代永州廚界精英潛心鑽研、精心烹製,“寧遠血鴨”以其獨特的口味聞名於世。

別小看這一道菜,央視CCTV2和湖南電視臺公共頻道都深度報道過。

永州這道菜被央視點名!不來嘗一嘗就可惜了!

"寧遠血鴨"還在去年國慶期間,代表寧遠特色美食參加了永州首屆旅遊文化美食節,可以說是個小網紅了呢。

永州這道菜被央視點名!不來嘗一嘗就可惜了!

如果你不知道也沒聽過這道菜,那也正常。因為寧遠這個寧靜致遠的小城,一貫保持著低調的作風。

2

我們都知道,地方名菜都要去到了當地,才能吃到最正宗的口味,這也是有據可依的。

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而做出地道的寧遠血鴨,其中一個關鍵點就是鴨肉。

寧遠剛好盛產吃穀子長大的麻鴨,肉質緊實,麻鴨養到100天左右做血鴨最好。

麻鴨,也叫水鴨或田鴨。白灰色的鴨毛上,帶有褐色麻點,因此得名。麻鴨生長慢,飼養週期長,最大不過兩三斤左右。

永州這道菜被央視點名!不來嘗一嘗就可惜了!

麻鴨沒肥肉,骨軟肉嫩、質優味美,要做寧遠血鴨,一斤半到兩斤左右的公鴨為最佳。

寧遠人民在做血鴨時,都是將鴨子剁成大塊大塊的肉。夾起一塊還冒著熱氣的血鴨放進嘴裡,觸碰舌尖的一瞬間,便能讓人感動到熱淚盈眶。

這麼實在而又大塊的鴨肉,寧遠人民也是夠樸實痛快的。

永州這道菜被央視點名!不來嘗一嘗就可惜了!

然而,跟朋友去吃,再多的肉也趕不上別人的嘴快。

還好,血鴨的湯汁濃稠而鮮美,吃到最後,將飯和湯攪拌在一起,那便是最終的知足。

單吃血鴨不夠過癮?

配上冰啤酒,那就是冰火兩重天的體驗———直衝天靈蓋的烈火被百丈瀑布澆熄了,輕煙嫋嫋,縈蕩心頭,真有說不盡的痛快淋漓。

3

說了這麼多,那一道地道的寧遠血鴨怎麼做出來呢?在寧遠,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血鴨,每家做法還稍有不同。

殺鴨時,要在碗裡放少許白醋來承接鴨血,這是寧遠血鴨的特點之一。這樣保證鴨血呈鮮紅色的同時,也保證了口感更為細滑。

此外,筷子要不停攪動鴨血,把血裡的纖維蛋白攪出來。

鴨肉鴨血備好後,還要把辣椒、姜和毛豆等配料一一精心準備好。然後開火,倒油,待油溫稍熱便可用油洗一遍鍋。

再將鴨肉入鍋,加入配料,猛火翻炒。經過高溫後的鴨油漸漸被逼出,香味四溢。

永州這道菜被央視點名!不來嘗一嘗就可惜了!

等鴨肉水分徹底被蒸發後,再倒入啤酒,毛豆,然後蓋上鍋蓋燜煮,數分鐘後鴨肉就變成了金黃色。

準備出鍋前,將之前備好的鴨血攪拌均勻,放入少許鹽,再倒入鍋中。

這樣的話,在鹽的作用下,血能形成膠凍狀,從而可以更好更牢固地附著在鴨肉上,味道更均勻更香。

寧遠血鴨不僅僅是味蕾上的滿足,也是一種思鄉情結,更是一種精神上的慰藉。

離開寧遠外出工作的人,最念念不忘的便是這濃郁的家鄉味。

吃血鴨,是久別重逢的朋友之間深藏的情感的噴發,狂放、奔湧,如火如熾!它又像是瀟湘之域的楚地雄風,狂飆突起,壯懷激烈,讓人豪氣橫溢。

永州這道菜被央視點名!不來嘗一嘗就可惜了!

不知道身為寧遠人的你

覺得寧遠血鴨怎麼做最好吃?

你吃過最好吃的最正宗的寧遠血鴨在哪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