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天换地」从畅家到羌白,大荔40年的故事说不完

「改天换地」从畅家到羌白,大荔40年的故事说不完


40年弹指一挥间,我县乡村和农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土路变成了水泥路、柏油路;等客商变成了网络销售;人畜耕地变成了智能机械化。如今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梦想。

「改天换地」从畅家到羌白,大荔40年的故事说不完


家住畅家村二组的李冬丽告诉记者,以前家里种了6亩玉米、小麦等庄稼,遇到连阴雨的时候,进村路泥泞不堪,客商根本无法收购作物。自从2013年,村里开始美丽乡村建设后,家里种植了4亩多的冷棚冬枣,现在一年收入6万多,提高了生活质量。

「改天换地」从畅家到羌白,大荔40年的故事说不完


40年的乡村变化,让村民过上了跟城里人一样的生活。除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收入增长以外,农业生产技术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位于羌白镇的新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就是我县智慧农业的先行者。园区规划用地3500亩,流转土地1600亩,投资4550万元,建成各类日光温室大棚193座。主要种植花卉、冬枣、反季节瓜菜等。同时,园区采用智慧农业运用物联网系统,实现了视频监控、数据采集和全程自动化的管理,农副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和农副产品销售平台,将园区建成一个智能型、科技型、领先型的园区。

「改天换地」从畅家到羌白,大荔40年的故事说不完


截止目前,全县100%的村达到清洁乡村,70%的村建成美丽乡村,40%的村建成幸福乡村,20个村达到美好乡村。并恢复重建540个农村涝池,每年植树1000万株,突出打造了100个“花卉村”,美丽庭院创建率达到了40%, 农村亮化、绿化、美化率达到70%。同时,精准发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精品农业、智慧农业,建立农产品追溯、现代物流、科技智能平台,初步探索出了现代智慧农业4.0新模式,打造形成了百公里百万亩美丽产业景区,农产品变商品成为旅游产品,农村变公园成为景区,农家变商家在家门口致富,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万元。

「改天换地」从畅家到羌白,大荔40年的故事说不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