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辟穀七天悟透人生,臨終留下四個字,至今成迷

李叔同辟穀七天悟透人生,臨終留下四個字,至今成迷

李叔同辟穀七天悟透人生,臨終留下四個字,至今成迷

有人說出名要趁早,所以李叔同很早就出名了,一句"二十文章驚海內,畢竟空談何所有?"足以說明他的才華。他是天津人,出身名門,他們家號稱津門鉅富,後來家道敗落,所以李叔同看透一切,選擇了出家。但其一生在音樂、美術、書法、戲劇、話劇等方面的成就與造詣,可能至今也無人能比,趙樸初曾經評價李叔同"無盡奇珍驚世眼,一輪圓月耀天心"。

關於李叔同有很多軼事,今天就來列舉幾例。

李叔同辟穀七天悟透人生,臨終留下四個字,至今成迷

書寫送別

李叔同未出家之時,有一位好朋友叫許幻園,是其"天涯五好友"中的一位,有一年冬天,天氣很冷,一直在飄雪,許幻園喊出李叔同和葉子小姐,對李叔同說:"叔同兄,我家破產了,咱們後會有期"說完就揮淚而走,李叔同看見好友離去的背影,站在雪地裡整整一個小時,然後返身回到了屋內,把門一關,然後讓葉子小姐彈琴,伴著曲子,李叔同寫下"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的傳世佳作。這種詞後來一直火到現在,叫作《送別》,曲子好,詞也好,充滿了禪意,讓人能從曲子中讀懂人生。

李叔同辟穀七天悟透人生,臨終留下四個字,至今成迷

靜修虎跑寺

李叔同後來嘗試著辟穀,他也認為辟穀可以讓人開悟,可以讓人獲得身心上的愉悅,並能從中感受到人生智慧。於是李叔同就到虎跑寺辟穀,一連七天都沒有吃飯,後來他果真開悟了,覺得人世迷離,百年渾如一夢,不如趁早去修行,於是就出家了,這和他辟穀有直接的關係。

憐蟲搖椅

李叔同去學生豐子愷家,每次做木藤椅時總要搖搖才下座,豐子愷開始不好問,但看見好幾次,於是就問李叔同為何要這樣做?李叔同答道,這個木藤椅可能會有小蟲,這樣搖一搖小生命就都跑了,坐下去就不會殺生。

李叔同辟穀七天悟透人生,臨終留下四個字,至今成迷

拒絕去日本

抗戰期間,一位日本友人曾經邀請李叔同去日本,李叔同拒絕了,他說:"當年鑑真法師去日本時,海水是藍色的,而如今海水被你們染紅了,日本,我是萬萬不會去的。後來李叔同寫了一幅字掛在了中堂,這幅字是"唸佛不忘救國,救國必須唸佛"。

慈悲的力量

有一次,徐悲鴻先生去看望弘一法師,他看見一隻猛獸在法師面前走來走去,沒有傷人的意思,徐先生覺得很奇怪,就問:"此獸乃山上野生猛獸,為何在此不傷人?"弘一法師說:"早先它被人擒住,而我又把它放了,因此它不會傷害我"。這就是慈悲的力量,能感化野獸,自然能感化惡人。

弘一法師臨終之時,曾用小孩子的筆法寫了四個字"悲欣交集",這種筆法就是返璞歸真的筆法,這四個字的意思是"他欣慰的是自己解脫了,但悲痛的是他人還存活於功名利祿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