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有沒有殺宋太祖?

王超行俠仗義


宋太宗殺宋太祖的可能性非常大。

宋太祖在一個大雪之夜,召弟弟晉王趙光義前來喝酒,趙光義離開後,宋太祖當晚暴斃。趙光義是最後一個見到太祖的人,是不是他下毒害死太祖呢?

我且來做一個分析:

第一,如果是趙光義害死哥哥,動機何在?

當晚,殿外之人看到兩個細節,一個是透過燭影,看到趙光義在喝酒過程中,有幾次避席的舉動。權位低的人避席,是一種謝罪的表示。晉王數次避席,是不是意味著皇帝對他的嚴厲批評呢?兩人喝完酒後,宋太祖出門時手持一柄柱斧,喝酒時拎著柱斧幹嘛?是不是起了殺心呢?如果大膽推測一下,宋太祖是發現弟弟有什麼陰謀,對他嚴厲斥責甚至有了殺意,趙光義多次避席謝罪。如果趙光義真有把柄落在太祖手中,這就可能成為他的殺人動機。

第二,如果趙光義殺兄,是怎麼殺的?

趙光義走時,宋太祖還沒死,可見是以某種慢性毒藥殺的。事情更加蹊蹺的是,在這天晚上,趙光義的心腹程德潛在三四更時,不睡覺跑到晉王府門口,就坐在大門口等,顯然很急著打聽某件事的結果。而這個程德潛,史書說他“善醫術”。他在慌張什麼呢?大半夜在等待什麼呢?再大膽推測一下,如果趙光義毒殺宋太祖,那麼毒藥很可能就是“善醫術”的程德潛提供的。

第三,晉王趙光義早做好奪權的準備。

宋太祖暴斃後,孝章皇后果斷密令內侍總管王繼恩連夜召趙德芳,趕緊登基繼位。可是王繼恩出了皇宮,卻沒有去找趙德芳,而是去了晉王府。王繼恩就是個太監,如果不是早跟晉王趙光義串通,怎麼會在這麼緊急關頭,違抗皇后的懿旨呢?他不知道這是殺頭之罪嗎?由此可以推斷,趙光義企圖稱帝的野心,是早就有的。很可能他的陰謀被宋太祖發現了,他索性暗地裡在哥哥的酒裡下了毒,在太祖暴斃後,他就第一時間奪權了。

以上也只是分析與猜測,若是要解開宋太祖是否被毒殺之謎,恐怕只有把他的屍骨挖出來化驗了,讓死人“開口”說話,這或許是解開歷史謎團的惟一途徑了。


君山話史





“燭影斧聲”這事已經寫過好幾次,先說結論,沒有宋太祖死於謀殺的確切記錄,更沒有宋太宗當時在現場的記錄



這個“斧”是宋太祖常拿在手中把玩的“玉斧”,還有一種說法是“柱拂子”,即功夫片中道士或太監們的常用武器“拂塵”

無論是玉質小斧或拂塵,用來殺人都不如一塊板磚好使,那兩種玩意都太費事



“燭影斧聲”流傳千年,時至今日仍具有極其旺盛的藝術生命力。究其原因,在於故事情節生動,富有濃烈的傳奇色彩,陰謀、暴力和想像中血肉橫飛的場面極大地滿足了觀眾心底的期待

這個故事被收錄在李燾所著的《續資治通鑑長編》卷十七,最初版本見於吳僧文瑩的《湘山野錄》,原文如下




祖宗潛躍日,嘗與一道士遊於關河,無定姓名,自曰混沌,或又曰真無。每有乏則探囊,金愈探愈出。三人者每劇飲爛醉,生喜歌步虛為戲,能引其喉於杳冥間,作清徵之聲。時或一二句,隨天風飄下,惟祖宗聞之,曰“金猴虎頭四,真龍得真位”……

趙匡胤遊俠江湖時結交了一個道士,那道士沒有姓名,一會說自己叫“混沌”,一會說自己叫“真無”。幾個人整天狂飲爛醉,沒錢的時候道士就從懷裡大把大把往外掏銀子,那銀子還越掏越多,彷彿懷中有個聚寶盆

道士的聲音能上天入地,偶然有一兩句從空中飄落,只有趙匡胤能聽見,說的好象是一句某某能做皇帝的讖語


上已祓禊,駕幸西沼,生醉坐於岸木陰下,笑揖太祖曰:“別來喜安”。上大喜,亟遣中人密引至後掖,恐其遁去,急回蹕見之。一如平時,抵掌浩飲……

趙匡胤做皇帝后,有一次巡幸西沼,突然看見道士喝得醉曛曛地坐在樹下,道士見了趙匡胤便微笑著打招呼“別來喜安”,兩儉老朋友見面很高興,趙匡胤叫人先把道士接回宮中,自己也急忙打道回宮與道士把酒敘歡


上謂生曰:“我久欲見汝,決()一事,無他,我壽還得幾多”?生曰:“但今年十月二十日夜晴,則可延一紀,不爾,則當速措置”……

酒桌上趙匡胤問道士自己還能活多久,道士啃著豬肘子說,如果今年十月二十日晚上是晴天就能再活十二年,如果當天不是晴天,就應該準備好後事


上酷留之,俾宿後苑,苑史或見宿於木末鳥巢中,或數日不見……

趙匡胤苦留道士在皇宮後花園住下來,宮中有人看見道士晚上睡在樹梢的鳥窩裡,住了幾天後,道士不辭而別

這鳥人彷彿專門為了給老朋友趙匡胤算命而故意設計了這場邂逅



上常切切記其語,至所期之夕,御太清閣以望氣,是夕果晴,星斗明燦,上心方喜。俄而陰霾四起,天地陡變,雪雹驟降。移仗下閣,急傳宮鑰開門,召開封尹,即太宗也……

趙匡胤牢牢記住了道士的話,在決定他能否再活十二年的那天晚上,趙匡胤親臨太清閣視察天象,看到滿天星斗,趙匡胤十分歡喜。沒想到就在這時,突然之間烏雲密佈,狂風大作,大雪紛飛。趙匡胤暗道:“不好,有妖怪”!於是急忙下閣,命人火速召趙光義進宮


延入大寢,酌酒對飲,宦官宮妾悉屏之。但遙見燭影下,太宗時或避席,有不可勝之狀。飲訖,禁漏三鼓,殿下雪已數寸。太祖引柱斧翟()()雪,顧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帶就寢,鼻息如雷。是夕,太宗留宿禁內。將五鼓,伺廬者寂無所聞,太祖已崩矣。

趙光義被請到趙匡胤的寢宮,兄弟二人喝起了小酒,其他人都被遠遠地趕到一邊,只隱約看見趙匡胤在灌趙光義喝酒,趙光義為了躲酒滿屋子亂躥。兄弟二人喝高興了就來到殿外玩雪,趙匡胤拿著柱斧興奮地邊戳雪邊嚷嚷著:“好做,好做”。玩了一會,凌晨三點鐘,趙匡胤就上床睡覺去了,趙光義也在宮中住了下來

趙匡胤酒後睡覺時發出震耳欲聾的鼾聲,凌晨五點,鼾聲中斷,守在寢宮外的侍者感覺不對勁,跑進去一看,趙匡胤已經駕鶴西歸




即便這段充滿隱諱陰謀論的“燭影斧聲”原版也讓觀眾朋友們大感失望

1.有趙光義避酒的“燭影”,“斧聲”卻是趙匡胤在室外當眾戳雪發出的聲音

2.趙匡胤的寢宮外有“侍廬者”,想要在別人眼皮底下悄無聲息地推開厚重得一動就吱吱亂響的宮門,再悄無聲息地用“柱斧”砍死太祖長拳的創始人,有了這份手藝,別說燕雲十六州,五大洲拿下來也毫無問題

畢竟普通人用玩具玉斧割半小時也不見得能把人割出血,用拂塵打十天也不見得能把人打出血印


李燾錄完這段後也寫出了自己的疑惑

然文瑩所言道士,不得姓名……恐文瑩得之傳聞,故不審

如雲“……笑揖太祖”,“止宿後苑鳥巢中”,言“十月二十日夜晴,則聖壽可延一紀”,疑皆好事者飾說,未必然也

又云“太宗留宿禁內”,此亦謬誤

太祖既不豫,寧復自登閣,且至殿庭戳雪乎?





據宋史,兩宋皇帝壽元:

太祖50,太宗59,真宗55,仁宗53,英宗36,神宗38,哲宗24,徽宗54,欽宗62

高宗81,孝宗68,光宗54,寧宗57,理宗59,度宗35

兩宋主要皇帝平均壽命為785÷15=52.3(歲)

太祖並沒有明顯拖後腿

高宗趙構是長壽冠軍,但是人家有獨家秘訣:堅持長跑,不喜飲酒,二十二歲戒色,保持好身材,天天好心情,淡泊名利,隨遇而安





種種跡象表明,普遍身材圓潤的趙宋皇室有心血管疾病的遺傳基因,例如仁宗趙禎

嘉祐元年正月,45歲的趙禎第一次犯病

春正月甲寅朔……上暴感風眩,冠冕剞側……或以指抉上口出涎,乃小愈


小愈之後,在召見契丹使者時又出現病症

己未……語言無次,左右知上疾作,遽扶入禁中


直到二月,仁宗仍然無法談話自如

戊辰……上神思(漸)清寧,然始不語,輔臣奏事,大抵首肯而已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百八十二》


嘉佑八年三月,仁宗又犯病了,這次他沒能挺過去

辛末晦,上暴崩於福寧殿。是日,上飲食起居尚平寧,甲夜,忽起,索藥甚急,且召皇后。皇后至,上指心不能言。召醫官診視,投藥,灼艾,已無及。丙夜,遂崩。~《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百九十八》

剛發病時仁宗便讓人急召皇后,皇后到的時候仁宗已經說不出話,這時“指心不能言”應該是想告訴皇后自己心臟不舒服,而不是浪漫地表示“這一輩子,我的心裡只有你”

發病後僅兩個時辰仁宗就死了,病勢如此兇猛的也只能是心臟病





仁宗身材雖然比太祖略微苗條一些,但仁宗也經常與大臣們聚餐聯絡感情,和太祖一樣喜歡飲酒

酒這玩意對心血管病人來說就是殺手






為國釣魚


我認為宋太宗沒有殺宋太祖。趙宋一朝,無後宮、宦官當政,宮鬥全無之前的漢唐、之後的明朝強烈。趙氏皇族常常陷入一種視權力如燙手山芋的情況。宋太祖趙匡胤並不是一個膽略強甚、腹黑極端的人,這從他黃袍加身之後先南後北的統一全國戰略就可以看出,與朱棣遷都而成天子守國門之勢恰恰相反,暗含懦弱之意,也奠定了宋朝軍事上弱勢的基礎。宋太宗的強勢與能力應該強於宋太祖諸子,宋太祖在即將大限之際,明白自己留下的攤子是比較難的,因此他會在國家安危之間與傳位於誰之間費勁腦汁。宋太宗本身有能力,卻也對能否收復北方領土心存疑慮,怕惹上罵名。而宋太祖絕對是苦於沒有好的人選。趙家天子一直以民族國家為念,這從太祖矢志收復燕雲十六週並設置儲備資金來北伐、宋真宗為了民生免遭塗炭籤城下之盟、宋仁宗宋神宗一心變法改變民生、宋徽宗宋欽宗兵臨城下也不遷都都可以看出來,宋朝子民也對朝廷忠心耿耿、慷慨悲歌。另一方面,宋朝皇帝都有一種弱點,那就是怕天下罵名、掩耳盜鈴,不太想擔當責任,想享受清福。這從宋太祖勸宋太宗“好做好做”、宋真宗變法其弟勸他時說“要不你來當皇上”、宋徽宗禪位宋欽宗、宋高宗和其下幾位皇帝也禪位能看出來。宋朝有宰相,有的時候甚至可以和皇帝爭論國是:終宋一朝,尤其是北宋,沒什麼大惡的昏君,帝王的操守和品行都不錯。我的意見是宋太宗沒有殺宋太祖,宋太祖把皇位傳給他而不是不放心的皇子(並非皇子年幼,而是能力不行,不是說年紀到了就可以當皇上統治天下、統一天下),宋太宗也是勉為其難。但是他硬著頭皮的同時,適當為自己考慮考慮、繼承人未傳給宋太祖後人也是正常的,實際上,宋太宗最後打契丹屢戰屢敗,是因為宋太祖把好啃的骨頭都啃了,比如春花秋月的李煜之流,讓遼人韜光養晦,大家都有難處。


贏朝


宋太祖生性豪爽,有一次大臣送他一隻柺杖說是遇到危險是拔出就是一把劍,太祖笑著說這東西要是我用到那事態是多麼嚴重,最後拒絕了。開國期間,太宗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對發家史瞭如指掌,也可說看在眼裡饞在心裡。若是正氣的,他完全可選擇像周公那樣盡心輔佐太祖的子嗣。當年太祖取代後周善且對柴氏後人關愛有嘉,而太宗取代太祖後卻將皇室成員折磨得十分悽慘。若是太祖主動禪讓,在平時決定會有表露的跡象,何必等到燭光釜影,那麼懸。太祖駕崩後,太后對兒子繼承帝尊十分積極地行動去爭取,但遭到太宗打壓,這樣太宗奪位是蓄謀已久,至於太祖怎麼死的,怎麼也跟太宗脫不了干係,甚至可以說就是太宗殺死的。


秋才6


宋太祖駕崩的當晚邀太宗議事飲酒!後太宗回!稍刻大太監來密報太宗;太祖斃!太宗隨印臨朝宣佈太祖亡並自宣即位!等皇后來到百官已擁太宗!皇后知事己至此再辨對自己及兒女不利!也只好含淚認之了!……當時文人著史肯定要刪除對太宗不利的真實事實;儘可能粉飾太宗得位的正確合法性!……太祖仁厚!沒有害人之心!卻也沒有防人之心!失誤有二!其一!自認為年富力強暫沒當朝宣佈立太子![其實這都是在太宗鼓惑之下]。其二!應該讓太宗遠離京師外任,太宗狡詐多端提前收買了太祖身邊的太監和內衛眾將!這都是早有預謀的!太祖的仁厚害了自己骨肉子孫!可悲可嘆!……


101228897075


這是一樁歷史疑案,有“燭影斧聲”之稱。此案源於李壽將“燭影斧聲”引入《續資治通鑑長編》之中,至此後世開始出現謀殺論之說,並由此引發上千年的爭論,至今沒有明確定論。由於距離案件發生實在太過久遠,目前我們只能根據史料來進行推斷,今天就來回顧一下這樁案件吧。(注:此文只代表個人觀點)

△燭影斧聲

案發經過

北宋開寶九年十月壬午(976年11月14日)夜,宋太祖趙匡胤大病,招晉王趙光義入宮,摒棄左右之後秘密議事。期間有人遙見燭光下趙光義時而離席,有遜避之狀,又聽見太祖引柱斧戳地,並大聲說“好好做”(記載雖然不同,意思大致相似)。

△宋太祖趙匡胤

當夜,宋太祖趙匡胤駕崩,宋皇后讓王繼恩去請秦王趙德芳來,但王繼恩卻請來了晉王趙光義,宋皇后見來人不是秦王而是晉王,吃驚之下連忙對趙光義請求道,“我母子性命,全託付給官家了”(注:宋朝稱皇帝位“官家”)。趙光義哭著回答道“共保富貴,勿憂也!後晉王光義繼位,史稱太宗,改元太平興國。

趙光義有沒有作案動機

此案要從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開始講起,當時杜太后病重,與太祖、趙普立下“金匱之盟”,定下在太祖百年之後由其弟趙光義繼位,再由趙光義傳給趙光美,最後由趙光美傳給趙德昭(宋太祖長子)。(亦有說趙匡胤傳趙光義,再由趙光義傳趙德昭)

△金匱之盟

由於當時北宋尚未完成統一,且當時趙匡胤的兩個兒子趙德昭(10歲)和趙德芳(2歲)年紀尚小,為了防止後周的歷史教訓再次上演,立下“金匱之盟”的可能性極大,因此關於這個盟約是否存在爭議較小,爭議較大的地方在於到底是三傳還是二傳。

同時,此事還有旁證,由於宰相趙普一直反對趙光義繼位,主張父死子繼,因而在973年8月趙普被罷相,同年9月時任開封府尹的趙光義獲封“晉王”。而“親王+京尹”乃是五代以來的皇儲標配,完全符合當時的皇儲身份,並且大權在握,直接參與朝中各種事務,而當時的趙德昭和趙德芳不過是掛名的節度使和防禦使,不僅沒有實權,且從未參與朝政。如此判斷,趙光義極有可能是趙匡胤選定的既定繼承人。

△趙普

如果趙光義是原本已經定下的皇位繼承人,且已經廣為人知,那麼趙光義顯然是沒有作案動機的。相反,得知趙匡胤駕崩之後,宋皇后要求王繼恩召趙德芳入宮的舉動反而更加可疑。

趙光義有沒有作案時間

這個也是爭論比較大的焦點所在,而且雙方均有史料為政,難以爭論出高下。而要分析趙光義有米有作案時間,關鍵點便在於趙匡胤駕崩之時,趙光義到底有沒有在宮中。

△宋太宗趙光義

1、有作案時間。文瑩(北宋仁宗時期僧人)的《續湘山野錄》中有載“是夕,太宗留宿禁內”,如果這個記載屬實,那麼可以證明趙光義當夜是留宿在宮中的,如此一來自然便有了作案時間。蔡東藩的《宋史通俗演義》和李逸侯的《宋宮十八朝演義》這兩部野史小說都沿襲了此種說法。

△宋太宗趙光義和程德玄

2、沒有作案時間。司馬光(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時期)的《涑水紀聞》則明確記載了,趙光義當時並不在宮中,而是宋皇后在得知趙匡胤去世之後,要王繼恩召趙德芳入宮時,王繼恩卻跑去將趙光義召進了宮,而且在得知趙匡胤駕崩的消息後,趙光義的表現是“王大驚,猶豫不敢行”。如果這個記載屬實,那麼可以證明趙光義當時並不在宮中,如此一來自然便沒有作案時間。畢沅的《續資治通鑑》,以及《四庫全書》《宋論》同樣力主這一說法。

而《宋史紀事本末》之中,卻對趙光義是否在宮中並無記載,只記載了趙匡胤召趙光義入宮,兩人秘密議事,之後趙匡胤駕崩之事。《宋史·太祖本紀》更是隻簡單記載了趙匡胤駕崩的時間,其餘沒有提到一個字。

謀殺說疑點

自謀殺說形成以來,雖然整個故事講述的繪聲繪色,但仔細分析便不難發現其中疑點。在我看來,謀殺說至少有以下幾點可疑之處:

1、趙光義當夜不應該留宿宮中

。根據司馬光和李壽等史學家的考證,按照宋代宮廷制度,除了皇帝和尚未出閣的皇子之外,其他男子是不能夜宿皇宮的。如果是這樣,那麼趙光義便沒有了作案時間。

△宋太宗趙光義

2、為何只召趙光義而無大臣。雖然無從得知趙匡胤將趙光義召入宮,兩人具體談了什麼,但從隻言片語卻不難發現,趙匡胤似乎是在交代後事,讓趙光義“好好做”。如果趙匡胤屬意的繼承人不是趙光義,而是趙德昭或者趙德芳,那麼為何唯獨召見了趙光義,而不召見大臣?在趙德昭和趙德芳均未參與政事,如果趙匡胤要傳位兩人,豈不召見顧命大臣行託孤之事?

△趙德昭

3、趙匡胤為何不培養兒子。如果說屬意趙光義立下金匱之盟時,是因為趙德昭和趙德芳較為年幼,為了防止主少國疑。可到了開寶九年(976年),趙德昭已經26歲,趙德芳也已經18歲,如果趙匡胤想要更換繼承人,怎麼會不提前培養兒子,甚至為兒子建立起足夠的勢力,以確保其能順利繼位?歷史並非沒有留給他時間,可是到了趙匡胤駕崩之時,趙德昭和趙德芳不僅從來沒有獲取實權,從未參與朝政,甚至沒有一個朝中大臣支持,這其實趙匡胤這樣的雄主所能犯的低級失誤?

綜上所述,如果說謀殺罪名成立,那麼趙匡胤無疑是犯下了致命的錯誤,不僅在特殊時期將趙光義留在了宮中,而且沒有明確指定繼承人和顧命大臣,甚至沒有提前做好易儲的準備,為兒子的繼位打下基礎。

嘗試還原事情始末

在我看來,趙光義的繼位雖然受到了諸多質疑,事實上卻是較為合理的。那麼我們不妨便來還原一下事情的始末。

北宋開寶九年十月壬午(976年11月14日)夜,宋太祖因為病重,自感時日無多,於是將屬意的儲君趙光義召入宮中,以便交代後事,而因為其中有較多私密之事,於是將周圍伺候之人全部遣散。或許由於此時的大宋還未穩定,趙匡胤心有不甘,於是高聲囑咐趙光義要“好好做”。(這應該是為何只有這句話被外人聽到的原因)

兩兄弟商量完畢,趙光義便按照宮禁要求返回了府中,卻不曾想次日凌晨趙匡胤突然駕崩。

得知趙匡胤突然死去,宋皇后卻起了心思。由於皇帝去世的突然,雖然大家都知道趙光義乃是繼承人,奈何趙匡胤並未留下遺詔,而宋皇后卻想將皇位傳到趙德芳手中(宋皇后入宮之時趙德昭已經離宮,且趙德昭甚至要比趙德昭還小一歲,兩人之間母子關係淡薄),於是便要王繼恩將趙德芳召入宮中,母子二人好商量一個對策出來。

王繼恩接了宋皇后的旨意卻是心中一驚,這個敏感時刻宋皇后召趙德芳入宮為何?王繼恩不傻,稍微一想便明白了其中緣由,於是並不前往秦王府,而是徑直來到了趙光義的住處,說明緣由後請趙光義速速入宮。趙光義聽聞宋太祖突然駕崩的消息,卻是“大驚,猶豫不行”,他在想是否有人給自己設下圈套,畢竟深夜未曾奉詔入宮形同謀逆,乃是死罪。直到王繼恩、程德玄等人萬般催促,趙光義這才與他們進入宮中。

△宋皇后

而當宋皇后得知來的不是趙德芳,而是趙光義,這一驚非同小可,但事已至此卻是沒有了迴旋餘地,無奈之下這才說出了“我母子性命,全託付給官家了”這樣的話。需要注意的是,“官家”是宋朝皇帝特有稱呼,只有皇帝正式舉辦登基大典之後才可以使用,如今宋皇后當著趙匡胤的屍首便稱呼趙光義為“官家”,豈不是典型的心虛表現?

趙光義即位之後,想必也是明白了宋皇后的心思,宋皇后這種不顧大宋江山,為了一己私利就想將皇位傳給一個從來沒有參與政事的18歲少年,這令其極為不滿,甚至充滿了防備。因此,才有了趙光義日後對對宋皇后的各種薄涼。


題外話:歷代正史《宋史》《續資治通鑑長編》《續資治通鑑》《四庫全書》等,甚至文人筆記《宋論》等都沒有懷疑過宋太宗繼位的合法性,而且不認為是宋太宗弒殺了自己的兄長。謀殺說雖然出自於李壽的《續資治通鑑長編》,也就是說最早也是在南宋孝宗之後才出現的,距離趙匡胤去世已經過去了200多年。而根據目前文獻記錄來看,將“燭影斧聲”認為是謀殺案的最早出現時間卻是在明朝末年,距離趙匡胤去世已經過去了600多年。


香茗史館


千古懸案,基本上無人可解。不要輕信揣測,都是無用。歷史也是人為撰寫,特別是宋史,修改之頻繁,又加上連年戰亂和破敗逃荒,在記史料也是駁雜不純。人們只能通過遺留下正史的隻字片語和野史小說,怪味奇談從中推測一二,但是野史雜談更多的是藝術加工的氣味,給人以無限的瞎想。

但是無論史實究竟是如何,歷史已給出了它自己的答案和輪迴。

南宋開國皇帝宋高宗趙構晚年以“倦勤”為由,將皇位禪讓給了養子趙昚(趙匡胤的第七世孫),也算是將皇位又重傳回趙匡胤這一系血脈,算是歸還大寶。而趙眘也不負所望,在位期間為岳飛平反,奮發圖強,強健國力,也算是宋朝歷史上一位數得上的好皇帝。

而至於那一夜的千古懸案,恐怕在那昏暗燭光中的兄弟二人才知道真相了。


頑笑史者


這個問題,王立群老師在百家講壇講宋史說的很明白,有理有據的推論就是趙光義所殺。歷史雖不能重演,但通過史料記載總能留下蛛絲馬跡,合理推定也未嘗不可。


王躍法3


個人感覺,這是一個問不出來確切答案的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官方史料,有地方野史,記載有所不同,也許隨著時間的推移,最終真正的答案會浮出水面。但目前來說,我們沒有確鑿證據,只能猜測。也有可能,真正的答案永遠埋在了歷史中……


書中的歷史


青史盡成灰

現有資料隨便怎麼分析,沒有確切資料證明刀光斧影。

金匱之盟也值得懷疑。

剩下的就是拌嘴巴勁。

文人無聊喜歡扛著六經注我大旗玩我注六經扯眼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