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另一首绝佳的登建康赏心亭之作,比“楚天千里清秋”更凄凉

乾道四年,即公元1168年,这是辛弃疾南归之后的第七个年头了,但是辛弃疾过得一点也不快乐,因为他的抗金复国的主张得不到皇帝和朝廷的肯定,而且经常遭到主和派的打击和排挤,因此十分郁闷。这一年辛弃疾被任命为建康通判(建康,也就是今天的江苏南京),在一次登建康赏心亭的时候,触景生情,于是写了这首《念奴娇》,并且呈送给当时的建康行宫留守史致道,以表现自己对国家前途的关心和忧虑。

辛弃疾另一首绝佳的登建康赏心亭之作,比“楚天千里清秋”更凄凉

不同于辛弃疾同时期的另一首著名的登临之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下面这首《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从建康的地理形势、今日的衰败景象、东晋时的名相谢安等方面,表现了辛弃疾对于国家前途的担忧和缺乏知音的苦闷,末句以长江的险风恶浪,暗示了南宋的危险局面。

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

辛弃疾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首三句开门见山,登高望远,触景生情,直接点名自己内心的苦闷之情。“

赢得闲愁千斛”,以故作轻松之笔,写下了自己对国事的忧虑。四五句自问自答,将昔日的“虎踞龙蟠”和今日的“兴亡满目”进行了对比,透露出今不如昔的悲凉氛围。

辛弃疾另一首绝佳的登建康赏心亭之作,比“楚天千里清秋”更凄凉

当年的帝王之都,现在却徒有空名,只有“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夕阳斜照在烟柳上,水边鸟儿急促回到巢穴,陇上的树木在风吹雨打后落叶片片,一只孤零零的小船匆匆向西驶去,此时不知从何处突然响起一声悲凉的笛声。满眼所见,一片衰败的气息。

辛弃疾另一首绝佳的登建康赏心亭之作,比“楚天千里清秋”更凄凉

下片侧重写自己的郁郁和山河破碎的愁苦,以及对于国家前途深切的担忧。首句以东晋谢安受到谗言被疏远和淝水之战的典故,借古讽今,借助古人的遭遇,来表现今日自己的不得志。接着从“

宝镜”三句开始,又将笔锋转回了现实,夜幕来临、无人对酒,那种知音难觅的情绪一下子表现了出来。而结尾两句,更是境界高远,寓意颇深,在眺望江面的时候看到狂风卷巨浪,预想以后可能会将岸上的房屋推倒,这不正是暗示了当时南宋局面的险恶嘛!

辛弃疾另一首绝佳的登建康赏心亭之作,比“楚天千里清秋”更凄凉

整体而言这首词采用吊古伤今的手法,写景、抒情,都饱含了作者的浓郁悲凉和愁闷,是稼轩词中的极其优秀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