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杠子头是什么?济南还有哪些小吃?

林雀已经被注册了啊


杠子头,是一种硬面火烧。

杠子头一词,用来说人,是指喜欢抬杠,且不管自己的观点对不对,都死拧抬到底,听不进别人意见的那种人。“杠子头”火烧,因其制作特点、口感等突出一个“硬”字,与之神似。

在答主的老家潍坊(尤其昌乐、寿光一带)很常见,前不久还特地在寿光的东郭市场买过一次,16块钱,20个。在济南,说实话没怎么见过,想是孤陋寡闻了~其实,杠子头一说起源于寿光。

1、外形上看,杠子头形圆、个头大,每个约半斤,边厚里薄,中间隆起,上面带有小孔。

2、制作工艺上,和硬面,注意!是超级硬的那种,手揉不动,得用枣木杠子压。这也是杠子头得名的原因。

3、口感上,刚出锅的杠子头热吃,表皮硬脆,内瓤面硬、劲道,麦香味浓,越嚼越香,越嚼越甜;凉后不干不散,一样刚中带韧。耐存储,不易变质,方便携带。

4、吃法上,一是干吃;二是切成下面这种小块,烩着吃:

葱花爆锅,放点青菜叶、木耳、蛋花之类打个汤,把杠子头小块放进去,沸水翻个滚马上出锅,叫做“烩杠子头”。泡后的杠子头,软而不烂,水灵灵的口感中又带着劲道的嚼头,类似羊肉泡馍。

5、起源上,寿光市王高地区制作杠子头火烧,已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

清代民国时期筵宴广用此面食,民国年间,王高村面食师傅王凤民曾于济南府开设饭店制作签子馍,食客旅人赞不绝口,寿光境内亦有"王高馍馍,衙前饼"的颂语,近代地方戏中潍县小贩亦有"寿光走一走,捎俩杠子头"的唱词,可见其受欢迎程度。

杠子头现在还能在一些地区买到,但跟答主小时候的印象比,已经有区别了,应该是改良后更符合吃货们现在的口味,比传统杠子头火烧质地要软一些,少了柴火烘烤的香味,含水量也增大了。


济南时报


济南的杠子头据目前网上流传的资料,是起源于潍坊的寿光,又被称作“签子馍”,并说杠子头在济南的正式名称叫“锅饼”。

其实,关于济南杠子头的来历除了目前网上的说法外,还有一种说法:它是上世纪初从山东临沂地区传入济南的,是从高桩馒头(又名签子馒头、签子馍)慢慢演化而来的。因为这种食品是用硬面做成,一层层面粉压制得非常“瓷实”,特别抗饥饿,并且水份较少不容易霉坏,所以最受靠力气挣钱的苦力工、“扛大个儿”工人的喜爱。

虽然在口感、制作流程等方面与高桩馒头类似,但它是如何演化成杠子头的?说起来,也与这些苦力工的生活习惯有关。因为这些人为了干活方便,通常是短衣打扮,衣着利索。而馒头不方便长久储存,形状上来看也不便于携带,所以聪明的人们就把高桩馒头压制成饼子状,因为习惯使然,在饼子边缘位置仍用签子固定,留下了几个或数个小孔。

据传,这个小孔是用来拴绳子用的,更利于携带。当然也有人说,这个小孔只是签子馍在加工中的一种惯常作法,没有任何实质性作用。

杠子头的名字来源与它加工制作的程序有关。因为面质较硬,用水较少,人工和面揉制难以实现,因此需要用木杠子来揉面。这里所用的杠子,按传统作法通常是用枣木或者榆木,把树皮剔除干净,碗口粗细的木杠子一头插在铁制架子里,另一头由人来滚压转动,或者是两个人各持一头用力和面揉制。

“杠子”的称呼是这样来的。那么为什么要称作“头”呢?按照中国人的传统,把圆形、与脑袋类似的东西都称作“头”,比如“日头”,所以这里的杠子“头”是特指它的形状。

济南杠子头吃起来十分筋道,耐咀嚼,面质坚硬结实,摔在地下啪啪响,牙口不好的人根本咬不动。所以,济南人也用“杠子头”来形容一个人,比如说“某某那个人就是杠子头”,意思就是指头脑不开化、顽固,很难沟通和说服,而且态度很硬气。

那么,杠子头是不是锅饼呢?显然不是!锅饼虽然也需要用杠子来和面揉制。但其体积较大,表面还要洒上白芝麻、黑芝麻等,表面的酥硬不仅要靠火候把握,还要在和面时打入鸡蛋等。当然,如果从口味来讲,两者是非常相似的,甚至可以说杠子头是锅饼的“浓缩版”。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济南杠子头在市面上还非常容易买到,通常是居民区的粮店、合作社加工出售,也有部分饭店离职的厨师,在从事个体经营时会选择加工制作杠子头等传统面食。因为面质太硬,吃起来不仅费劲,而且还不易消化。加之制作过程费工、费时,不如蒸一锅馒头来得简单和高效,济南杠子头慢慢就退出了人们的餐桌。

近年来,随着传统面食和怀旧风的流行,杠子头、锅饼、高桩馒头等又纷纷出现在很多主题饭店里。拿起一个济南杠子头,吃到嘴里的还有一份满满的童年记忆……


指动济南


杠子头又叫签子馍,俗称小山东锅饼。是一种起源于山东省寿光市王高地区的特色传统面食。这是一种白面火烧,尺寸比巴掌稍大,外面都有一层金黄色的脆皮。因做杠子头火烧的面很硬,手揉不动,需用木杠翻压,故名。其特点是面硬、烤烙熟透而无糊斑,吃起来脆口,越嚼越香。

山东寿光地区有名的硬面食品。因为面硬用火烤而成,含水分很少,既可现吃,又便于携带,适合旅途食用。古时,用麻绳串成串,挂在鞍边、车旁,食之方便。凉吃越嚼越香

山东人爱吃面食,馒头、水饺、包子、面条,这些都是餐桌上的常客。

杠子头,这个称谓比较粗犷豪放,是面食中的硬汉形象。杠子头面硬,特有嚼头,能令人口舌生津,回味无穷。不但年轻人喜欢吃,老年人也喜欢。按理说,老年人牙口不好,不该碰硬,但是,他们经不住杠子头那个香劲的诱惑呀!

济南的杠子头有个更为正规的名字,叫锅饼。

第一次吃锅饼,是邻居买锅饼,半路遇上我,非要掰一小块让我尝尝。

我一尝,妈呀,这不就是老家杠子头的味道吗?

再看看邻居手里的锅饼,和杠子头的模样差异却很大。

锅饼,也叫压杠锅饼,和老家杠子头火烧的生产工艺相同之处,就是用杠子压面。

一张大饼,生面四斤半,烤熟之后,大概四斤左右。

济南的杠子头大锅饼,重磅来袭,已然俘虏了我的胃。但是今天的杠子头火烧是改良后符合现代人口味的食品,较之传统杠子头火烧质地要软一些,少了柴火烘烤的香味,含水量也增大了。


齐鲁壹点


本人非常喜欢吃杠子头。经常在网上购买,吃的时候用小刀立着把杠子头从中间拉开,本人爱吃辣椒,放上一层辣椒油,再放上点小葱那叫一个香,或者加1块臭豆腐,愿意加酱豆腐也可以,吃肉了,可以加点猪头肉回锅肉,杠子头是越吃越香,本人的最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