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上了高中会成绩下降很快, 脑力也跟不上了?

优学优考策略


楼主好!给您几点建议,供参考。

孩子上高中后,“状态上不去,成绩明显下滑”的原因很多,是因为学习是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对孩子的判断必须全面,才看得清楚。大量经验表明,孩子间的智商差距很小,学法近似,最终导致成绩拉开的主因是“心理因素”,这是整个高中阶段永远不变的规律。为方便展开问题,可把制约成绩的常见因素写成一个公式,即

【成绩=心态X学法X(家教 十 老师 十 教辅 十其他社会因素)】,其中

a、“心态”指以“理想、意志、性格、自制力、天资智商”为内容的心理力。b、“学法”指立足于自身实际的个性化学习方法。c、“家教”指父母等家人从小至今,对孩子所做的一贯教育水准的高低。d、“老师”指孩子在读学校的教学水平。e、“教辅”指孩子课外加练学习资料的难度和适应孩子能力的程度。f、“

其他社会因素”指课外班、孩子身边人的学习力、他人的经验激励等推动学习效率的外推因素。这个公式的含义丰富,简单谈4个:

1、“心态”是制约成绩的第一因素。优秀孩子不是强大在智商上,而是强大在心理上;能永不放弃理想、始终勤奋、保持自律、善制欲望、敢于吃苦、迎难而上、高度自信等,坐的住、忍得住、耐得住,注意力总是集中,心长定而生智慧,这些都是他们最终胜利的“心法”。所以,当孩子成绩不佳时,父母与孩子要一起反思“学习心态”的漏洞;若找不到内在的心理病,怎么努力都低效。“反省能力”的高低将决定孩子有多大前途,决定父母能帮孩子到什么程度。“心力”不强,“学力”必弱。还有很多孩子一上高中,不适应大集体制的新环境,不会学习、不会生活,心乱意烦,丧失斗志,厌学怕争,因此成绩差,也都是心态问题。

2、“学法”是制约成绩的常态因素。优秀孩子的学法并不比普通孩子高明很多,他们强大在“有一个针对自己学习弱点的、精准的学习计划”,能长期坚决执行这个量身定做的计划,从不改变。所以,在高中阶段,父母要经常与孩子一起会诊成绩起落的学法弊端,根据情况及时调整旧的学法,跟上学校的教学节奏,把复习真正落实;一定要学会优秀孩子的“自主式学习、自强式学习、自立式学习”的优点,为己所用,而决不能用小学、初中早已过时的学法,学高中课程。高中的学习方法需要重新探索,不断完善,在三年里都各不一样,怎样“巧学”、会不会“善学”,将最终决定好成绩能维持多久。孩子都不善于调整学法,学校又不管这个问题,只能靠家长帮,是必不可少的。

3、提高学习成绩必须立足“自强、自救、自励”,不要向外寻找推力。孩子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和中心,一切学习外的因素都“围绕孩子这个中点”起作用,所以因材施教、针对性帮孩子,力主激发出孩子自身的“上进力”,是提高成绩的努力方向。父母、教辅、老师、课外班、身边人等因素只是孩子前行的拐杖,路是永远要自己去走,“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会助长孩子迷茫于失败,看不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导力量。所以,成绩差时,要把“怎样推孩子自觉、自奋、自智”放在改进的首位,而别立马去上什么课外班、试图找个“神仙”点化、寻个“妙招”走近路。所有试题的答案都平等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就看有没有能力把它拿出来,故人向内心“思过则慧,思错则进,思病则治,思罪则醒,思念则觉”。事败由己,事胜还由己,自己才是自己的“真救星”。常教孩子“自信、自警、自省”,推他早点成熟,会对自己负责,是父母最大的智慧。

4、提高成绩,必须在多个细节同时改;用单一方法改,效果很小。具体讲主要有五个:一是

必须按学习规律办事,即一定要听老师的话,做个老实人,把规定的学习任务都做到,而不能无所谓,另搞一套。凡搞小聪明,想自己去摸索的,都易失败。二是不但要对每科都做到预习和复习,更要注重“学习悟性”的总结,每天、每周、每月、每次考试后,都将消化理解的知识体系,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写出来、缕析清楚、刻在心里,日久才能将知识体系化地建立在脑海里,而不是边学边忘。三是每天、每周末、寒暑假、每次考试前,一定要加练题,有备应考,而不要被动应付学习。加练的题必须拔高难度,不能与学校作业的难度重合,要形成难度梯次,以中高难度的题为主。会不会课外加练,将决定孩子有多大把握冲进班级前五名。四是高中三年里,持续不断地“自查错误、纠正错误、总结错误”,在做每科的每道题时,怎样全对;在每次考试后,怎样深挖错误根源;找到错因,怎样堵住漏洞,就靠孩子最细腻的自制力挽救。凡不善纠错的孩子,成绩都上不去。五是要积极主动地保护学习状态。生活要知足,欲望要淡泊,推掉一切琐事,心要清静安定,活得越简单,无谓的追求越少,越能生发智慧力。在校不管闲事、不看是非、远离“一身毛病”的盲人,亲近有理想和志向的同学。不要啥都想干,四面出击,那样会思绪烦乱,不堪重负。尤其要注意远离异性,面对时管住心思,绝对别起爱慕之念,因为“色心”伤人于无形,对学力最有杀伤力,是无数孩子高考失败的血泪教训。

总之,先天智商仅是制约成绩的原因之一,终极真相是“心态”决定成绩的高度,“学法”决定成绩的持久度,其他因素都必须依赖这两个先决条件起作用。高中阶段,影响成绩的第一力量是“心理因素”,所以怎样做好心理引导、配合学校的教学进度,是家长必须跟进的辅助措施。在最需要的点上、在最关键处、在最紧迫时,精准帮孩子,就是父母自身能力决定的。好鼓不用重锤,遇到问题都在上面公式里的因素上,逐一排查和完善即可;反之,做不到这些方面,成绩下滑都是必然的。人自强,天必助,唯有依照上面说的学习规律改进,才能主宰命运,顺心如愿。


本然堂讲席


1.难度增加

2.内容增多

3.压力增大

4.时间紧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