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犯临死前大喊两句话,结果免死,后成为皇帝,差点颠覆一个王朝

我们常说出身决定命运,有的人从小含着金钥匙长大,背后有着强大的资源,只要稍稍努力一下,就能取得常人难以达到的成功。而有的人却努力奋斗一辈子,还不及别人奋斗一年。当然,也有那些牛人,凭借自己的本事从社会最底层爬到最顶层。比如古代的刘邦、朱元璋等人,都是成功逆袭的典范。

这种巨大的人生跨越,令所有人为之疯狂,不少人肯定会想他们到底是怎么成功的呢?努力奋斗,坚持不懈,还是以德服人?我想这些都有,但他们的成功绝对不止这些。可能这些人的成功故事大家都看烦了,那么我们就换一个人来看看,他是怎么从一无所有走向九五之尊的!

是谁毁灭了唐朝?一提到这个问题,大家一定会想到安禄山。我们常常站在唐朝这一边的去看安禄山,都觉得他是个无恶不作的奸邪小人。而这次,我们站在安禄山的角度去看唐朝,看看安禄山是怎么在盛唐的眼皮底下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

囚犯临死前大喊两句话,结果免死,后成为皇帝,差点颠覆一个王朝

逆袭成功

比起丑,穷更可怕

安禄山的出身十分普通,既不是官宦之家,也不是将星之后。只不过在安禄山幼年时期,父亲不幸离世,给他添了一些凄惨的身世。虽然史书把他的出生神化了,但我们知道这些都是骗人的,当时的安禄山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凡人。

如果非要说他有什么突出的话,那么他的长相一定不凡。史书记载,安禄山的相貌十分丑陋,甚至可以用肥头大耳形容。不过对于安禄山来说,相貌一点都不重要,因为比起丑,穷更可怕!

母亲改嫁后,安禄山虽有了继父,可生活过得并不好。不得以,早年的安禄山只好独自出门做生意养活自己。可安禄山天赋并不在此,不论做什么生意他都会赔本。又不得以,安禄山换了份在行的工作—偷羊。穷怕了,胆子也大了,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不久后,安禄山被官府成功抓获,张守珪决定将安禄山乱棒打死。就在此时,安禄山大喊两声:“您难道不想消灭两个藩族吗?为什么要打死我!”这两句话,让张守珪来了兴趣,不仅赦免了囚徒安禄山,还将他安排到了军队工作。有时人生就是这么戏剧性,如果没有那两句话,恐怕就没有后来的安史之乱。

囚犯临死前大喊两句话,结果免死,后成为皇帝,差点颠覆一个王朝

比起丑,穷更可怕

有了钱,会用才行

安禄山终于找到了他的人生目标,不是做生意,更不是偷羊,而是打仗。有了军功就能晋升,同时也有了钱。大多数人都会把钱存起来,买房子、娶媳妇,可安禄山就不一样。他的钱多数用在了别人身上,而且毫不吝惜。

安禄山把钱主要用在了两种人身上,一是官宦,二是士兵,这也是安禄山高明的一点。先后贿赂了张利贞、李林甫等高官后,安禄山的仕途可谓是平步青云。哪怕安禄山因贪功打了败仗被迫进京受罚时,都有人为他说好话。当时张九龄极力劝说唐玄宗杀了安禄山,可李林甫收钱办事,一直跟张九龄唱反调,说胜败乃兵家常事。

当然,能讨好领导的安禄山,自然不会亏待了部下。在安禄山还未起兵时,对待部下那叫一个好,把自己的钱当作大家的钱,随意赏赐,不仅如此,连官都是大肆的封赏,真的做到了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同时,安禄山还收养了其他部落投降的八千多人,跟他们称兄道弟。记住是收养,不是收编,这显然是安禄山的私人武装。

据说,这些人骁勇善战,一个人能抵当一百人,成为安史之乱的主力军。安禄山把钱财用的如此炉火纯青,目的就是收获人心,显然是要干一番大事业。如果不这样做,以开元盛世的情况,恐怕没有人愿意跟他一起造反,毕竟安禄山没有出生在乱世。

囚犯临死前大喊两句话,结果免死,后成为皇帝,差点颠覆一个王朝

有了钱,会用才行

心不狠,怎能坐稳

都说心软的人成不了大事,安禄山显然不是这种人,即便他跟将士打成一片,但是在必要的时候,安禄山也会毫不留情地将他们杀死。唐朝将帅封王在天宝九年拉开序幕,为了能成功封王,安禄山开始对自己人下手。

当时,安禄山多次宴请奚、契丹等族,给他们喝的却是毒酒,等他们喝醉了就活埋。然后就用盒子将酋长的头颅装起来送给朝廷,说是自己的军功。这种下三滥的招数恐怕也只有安禄山敢用了,不过确实很有效。唐玄宗一听说又打了大胜仗,还专门派人迎接安禄山,不仅给安禄山建造宅地,还将他封为东平郡王。

对待自己人都这么残忍,对待别人就更不能说了。安史之乱爆发后,安禄山度过黄河直达陈留,陈留太守郭纳自知不敌,就决定开城投降。安禄山一进城就听说儿子安庆宗战死,悲愤交加,决定将投降的万名士兵全杀了,以泄私愤。这样做自己是舒服了,还吓住了敌人,但长远看来,是得不偿失的。

囚犯临死前大喊两句话,结果免死,后成为皇帝,差点颠覆一个王朝

心不狠,坐不稳

想成功,要学会装

如果把安禄山比作一种动物的话,我想他不是饿狼,而是一条毒蛇,因为他太善于隐藏,或者说是“装”。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唐玄宗令他见太子李亨,安禄山见到后却没有跪拜。在别人的催促下,安禄山却说:“我是胡人,不知道太子是什么官?”唐玄宗哭笑不得,说道:“太子是皇帝的继承人,我死后他就是新的皇帝。”这是安禄山才“恍然大悟”,说道:“我很愚蠢,只知道天下是皇帝您的,不知道还有皇帝继承人。”随后才下拜叩头。

不得不说,安禄山这招用的非常好,即表明了忠心,还拍了唐玄宗的马屁,更重要的是让唐玄宗放下了戒心。虽然得罪了太子,但是和他得到的来说,不值一提。难道当时身为御史大夫的安禄山真的不知道太子是何人吗?真的没有一个老百姓知道的多吗?

不久后,安禄山又请求做杨贵妃的养子,这是为何?不就是为了和唐玄宗攀上关系,谁都知道唐玄宗最宠爱杨贵妃。而且每次进宫安禄山都先拜见杨贵妃,再拜见唐玄宗,用他的话来说:“胡人先拜母亲后拜父亲。”入乡随俗,他这样做无非就是取悦唐玄宗,或者说是作秀。事实证明,他做到了,唐玄宗很高兴。

囚犯临死前大喊两句话,结果免死,后成为皇帝,差点颠覆一个王朝

想成功,要学会装

成于此,败也于此

在大唐盛世,能将王朝推入深渊的人岂能简单?这个差点颠覆唐朝的安禄山凭借自己仗义疏财、心狠手辣,以及善于伪装成功当上了大燕皇帝。但是,他的灭亡也是源于此。

安禄山军队所过之处尸横遍野,甚至连投降的军队都杀,也就注定了他的失败。同时,他的心狠手辣让所有人都畏惧,照顾他的宫女太监经常受到惩罚,恨不得杀了这个死胖子。而他的伪装,连他儿子都看不破。最终,安庆绪和太监联手下杀了安禄山,终结了他传奇的一生。

安禄山出身平平,能从一个快要死的囚徒,当上皇帝实属不易。可他却忘了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刘邦和朱元璋当上皇帝后,为什么能守住江山?不就是他们懂得体恤民情,懂得爱护百姓吗?所以安禄山只能说是一个出色的军阀,而不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同时以安禄山的角度看唐朝,能掀起安史之乱,唐朝统治者也是“功不可没”的。

以上均属个人观点,如有异同,欢迎留言讨论!关注我,每天给你不一样的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