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剩余价值理论,利润来源于资本家剥削工人而创造的剩余价值,那亏损是谁创造的?

胡超


我认为:剩余价值的理论在一百多年前还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根据,因为那时候的投资人(也就是所谓的资本家)不会在乎劳动工人的工作环境和感受的,甚至于工人的死活也可以不去管,只把工人当成劳动工具,我想,这应该是马克思提出了剩余价值的理论。

但是,今天已经人性管理的企业文化下,再提出这样的理论就大错特错了。现在的企业注重生产环境和员工的感受,投资人都会根据自己的能力尽力为企业员工(包括工人)创造一个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所以,今天的企业工人已经不是简单的付出劳动的劳动工具了,他(她)们是企业里的一份子。投资人(也就是所谓的资本家)、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工人,都因为有了投资人的资金,并在这个资金平台上付出劳动,或智力或体力的劳动,来创造企业投资资金的资金的增值。

这时的工人已经不是简单的劳动工具,而是企业中的在这个资金平台上一起创造增值价值的一员了,包括工人在内的企业所有人员的劳动都会影响企业的利润的高低。企业内的所有员工的工资都应该从企业的资金增值中获得,包括投资人(或者叫资本家、老板)的利润收入,如果这些支出(不包括投资人的利润)还有各种各样的税费等的费用,不能全部从投资资金所产生的增值中获得,那就是企业亏损了,这时候投资人所投资的钱的增值不但没满足企业的所有支出,投资人还要赔上投资的本钱了。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投资人不但要为企业大船的航向把舵,还要承担一旦企业亏损了的一切后果,这后果不仅仅是投资人赔钱那么简单的事情,而是还要承担跟随企业的、企业里所有员工养家过日子所指望的每个月的工资能如期发放的责任。所以,投资人的利润中也包含着这份为企业可能出现问题时,还要承担企业员工的工资的保险和兜底的作用。投资人的利润还包括了继续投资,不断带领企业成长壮大的责任、还包括进一步改善包括工人在内的所有员工的生产生活环境和待遇的责任、还包括不断提高包括工人在内的所有员工们的工资的责任。还有一项责任,就是为社会做贡献的责任,体现在各种各样的税费中。

因此,现在再说企业利润是剩余价值已经完全不正确了,更不能说是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了,这种论断是大错特错的。何况现在每个人都可以投资成为投资人(不论投资多少),也可以是打工的工人。现在企业的工人和老板(投资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销售人员共同的协作下,完成着企业不断地资金增值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一个企业就像是一个人体,在各种细胞的协同运作下,保证着人体的健康成长,缺少任何种类的细胞都不行,企业也是如此。

所以,现在的企业不存在剥削一说了,更谈不到资本家(投资人或老板)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之说了,在现在的每个企业里,工人与老板、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都是同等的政治地位,老板可以炒了员工,员工也可以炒了老板,因此,在现在的企业里不存在剥削一说了,所以员工与老板早已经不是对立的关系了,是共同协作、合作的关系了,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应该是共同齐心合力把企业做的越来越强大。正确与否欢迎讨论。


度雨问花香


剩余价值理论来源于马克思的《资本论》,他认为资本家的利润来自于无偿剥削工人劳动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这个理论的主要分野就在于“劳动”和“劳动力”,资本家购买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资本家通过购买劳动力给原材料和生产机器带来了价值增值,而利润则源自于支付工人工资后剩余的价值(全部增值-工人工资)。

显而易见,工人只有通过有价值的劳动才能生产剩余价值,如果是没有价值的劳动则不会产生剩余价值,从这个角度来说,出现亏损的其中一个原因也可能是工人付出的劳动没有创造价值。出现这种情况就说明工人一直在瞎劳动,破坏了原本资本家计算好的利润空间,比如劳动工具出现故障,在工作时间一直瞎忙活,没有生产出任何产品。这是第一种情况,因为工人没有创造有价值的劳动而出现亏损。当然,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很小,因为如果工人不创造价值,资本家也不会坐视不管。

第二种情况,可能是源于资本家自己。资本家作为整个流程的把关人,对于生产计划和销售计划起着重要的决策作用,如果资本家自身没有做好把关,导致生产的产品过剩,无法被市场消化,则就会造成资源浪费,反之亦然。所以,管理者也决定着企业的盈利或者亏损,出现亏损也可能源于决策管理者的错误判断。

第三种情况,资本家的利润源自于资本家剥削工人而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家是要支付给工人工资的,剩余的才是他的利润空间,那出现亏损也有一种可能就是工资发多了,资本家利润为负了,就会出现亏损。当然,这种可能性小编认为也是很小的。


华尔街见闻


朋友,这个问题其实很好了解,资本家亏损可能由三方面原因导致。



一是工人消极怠工没有发挥应有的工作效率,也就是说他们创造的价抵不上资本家支付的工资,所以根本没有剩余价值而言,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亏损;同时,工人的工作时间没有用到该用的地方,造成劳动时间的浪费而没有提高劳动生产率,固然无法创造剩余价值;或者资本家使用的劳动数量与生产实际不相符,也就是人浮于事,导致整个生产效率的下降,也有可能会导致资本家亏损。这种情况出现资本家亏损,资本家会及时发现,或解聘工人、或调整工人结构引进高素质工人,以使工人发挥出最大的财富创造价值。



二是资本家本身生产计划决策失误或生产产品与市场需求脱节导致生产浪费或整个劳动生产效率的下降,更会导致生产资源要素利用效率的下低,也会导致资本家亏损。这样资本家会对整个生产进行有效调节,重新适应市场需求,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以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



三是国家宏观政策变化和市场需求状况的变化,使原来生产的商品或从事的产业成为国家控制或压缩的产业,比如环保不达标、产能过剩业等等,还有产品升级没跟上市场变化,使生产产品技术含量过低,与民众实际要求的品质不一致,也有可能导致资本家亏损。



四是不可抗拒的因素比如地震、瘟疫、战争等导致企业破产关闭,也有可能导致资本亏损。还有生产资源要素价格过快地上涨,比如土地价格、厂房建筑、劳动力成本、燃料等价格飞快上涨等因素,也有可能导致资本家亏损。



总之,企业面向市场,影响企业生产和利润的不确定因素较多,要看具体是什么原因,才能对症下药,采取有效的扭亏措施,才能将企业生产经营搞上去,不断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财经深思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纯粹是阶级斗争理论,具有不严谨性、偏激性、不可操作性。说白了,就是纸上谈兵,无法指导现实生产。马克思只研究了怎么去搞阶级斗争,怎么去推翻资本主义。那么阶级斗争胜利了,怎么搞建设他是没等到那么一天。就好比,一个员工天天骂老板,那么,老板说:我做不好,不干了,你来干,你来当老板行不行?这个工人依靠攻击老板的理论,真的自己当老板了,面对现实的问题,就变得束手无策。因为只有批判理论,没有建设理论啊。好,。我们回到头条这个问题,按照其理论学说,资本家只要组织工人生产,不管市场交易如何,都是剥削工人的行为,都是在剥削、牟利。所以,不管工人生产的东西是赚了大钱,还是没卖掉,那是你资本家的事情,这个交易行为工人没有参与,因此和工人不相关,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来衡量资本家剥削了工人多少剩余价值?没有市场,怎么来量化?难道只能靠工人的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长?确定不是靠社会贡献?那么生活在这个社会的最底层的工人,最苦最累的人应该拿钱最多的。那么这明显不重视脑力劳动啊。只能说这是套忽悠的理论,搞革命,搞运动,搞阶级斗争只能靠最基层,忽悠他们,你们这么辛苦,就应该占有社会最大的财富。等到阶级斗争胜利了,呵呵,最基层的人啊,你从哪里来还回哪里去吧。



文化乡土


曾有幸看过《资本论》,普济就用大厨的视角来解答题主的疑惑,三点:

⒈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说的是我大厨一天忙下来,做的菜卖了10000元,厨子该得到2000元,店老板只给了500元,还说对我很厚道,一个月都合15000元了。该得没得到的1500元就是剩余价值,被老班依权占有了。


⒉剩余价值是基础理论,不是用来做菜的,也不是用来开门接客做饭店的,而是用来指导你怎么开饭店不赔。剩下的就是你开店的事。譬如马云,起始做阿里的思想和道理、方案这多年都很透明吧?不断有人按他的套路做,唯有马云成功了,其他都没做好。这就不能说人家的马云让你失败,是你自己没做好。

⒊所以,基础理论与实务操作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层面,俩码事,但是有着必然的关系。譬如按着马克思说的来理解,开饭店要货真价实,不昧厨师的血汗钱,就能生意兴隆。可你偏不这样做,那就不倒闭才怪。所以,作为厨子,我创造的价值在那了,你店老板没玩好,搞赔了,是你的事,跟我创造的价值没关系。



再高深伟大的理论,都来源于生活。你发现了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且能够用这规律指导做人做事,还能说出来,让大家都信服,就是了。


普济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只是众多经济学理论中的一种。

事实已经证明,这个理论是错的。

剥削这个词过于负面,已经不合时代。

用剥削这个来推导

马云,马化腾,刘强东,王健林,雷军等 这些人都在剥削几十万员工。判多少年都不够。

逐利是人本性之一, 每个人有各种爱好:

有人选择唱歌,跳舞,画画,或者花草,计算机程序等行业爱好,有人选择商业,开公司作为自己职业。 在自己领域的杰出者自然会受到而外奖励。

画家是以他画作来判定。 企业家是以他企业利润,远期发展等判定。 一个赚钱的企业就判定为剥削,很可笑。

初中,高中政治课实际是可以不读的。 信了,反而是歧途


智应饶华明


你老妈去菜市场买来各种原料,花了50元,做了一道菜,客人花100买来吃了,利润是谁创造的?

同样的原料,你做了一道菜,难吃死了,倒了,亏损是谁创造的?

你老爸是名厨,用同样的原料,做了一道菜,卖了1000元,利润是谁创造的?

以上很简单吧!

问题来了,有个人来找你们,把你爸做的菜卖到了美国,卖价10000元,多出来的9000是谁的功劳?

有个外国人听说过这样的事,找到你们,专门来吃你老妈做的中华特色美食,出价100美元。这又是谁的功劳?

由于名声大噪,你们决定扩大生产规模,有大老板投资,每天都要做出10000份美食,结果来买菜的还是只有那两个外国人,还是各买一份。亏了吧,这巨额亏损是谁的责任?

还有~今天有人向你订购老妈做的菜一份,要求你送外卖,结果你半路把菜撒了,亏损谁负责?

最后上个图,我们自己做的菜~各位看官以为有没有剩余价值?



家有儿女初长成呢


争论了这么多,我想问问对马克思不敬的朋友,马克思的“资本论”,认真看过了吗,“剩余价值”理论理解了有几成?剩余价值是什么意思,利润是什么意思?它们和资本、流通、市场、劳动、分配、再生产是什么关系?没有学明白这些基本的东西就妄议伟人,甚至人格攻击,我不客气的说真没资格。

马克思处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一百多年来,资本主义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应该与时俱进,发展完善,开展研究讨论是应该的。另外“剩余价值”学说不单纯是经济学说,它的政治指向非常明确,要不以后学术界为什么以“政治经济学”来研究。经济理论本来是可塑性比较大的领域,世界上知名的经济学家多了去了,没有一个人的理论不存在争议。在我们这个论坛里对这些人物和他们的东西首先虚心学习,下来再进行讨论。毕竟和他们比起来我们还是小学生。


存在异议主要是概念和理解。我试着捋一下或许有点用。一、剩余价值不是贬义词,是生产总量扣除消耗总量的部分,包括社会文化军事经济等等都有剩余价值的使用和支撑,利润是剩余价值中经济价值的部分。剩余价值反映了综合实力,即用最少的消耗取得最大的生产量,体现了科学技术、人力技能、资源配用、社会经济管理诸方面的水平和能力。剩余价值是劳动创造的,这是马克思的着眼点,要以此说明社会财富是劳动者创造,所以劳动者要做社会的主人,这就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政治指向。

二、剩余价值只在生产资料私有时表现为剥削关系。比如利润,按照正常生产秩序不能分完吃光,要考虑扩大再生产,这即是生产延续的需要,也是延续工人生活生存的需要。私有制下这部分转化为固定资产为资本家占有,再与工人无关。而公有制下,资产增值部分为全民所有,工人也有一份,只不过是即得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不同罢了。

三、劳动可以创造价值,‘’亏损‘’不是劳动创造的。劳动是工人按照一定要求付出自己的体力和脑力并完成了相应的任务,就应该获得相应的报酬,创造的价值就在他们付出的劳动中。由于产品设计、市场需求、资金支持、物流运输、经营管理诸多原因造成的亏损,不应成为否定劳动价值的理由。那么对于经常出现的企业亏损应该如何说,我认为,资本主义企业就应该由资本家负责,公有制企业应该由管理者负责。


科学爱好者j


弱智的问题。

很多正统的经济学家也会提这样的弱智问题。

当然还有很多正儿八经的回答😂

弱智在哪?根本没读过或者认真看过资本论,提的问题就是脑瓜一热,把自己认为的观点当成资本论来提问。

瞧一下我们弱智的提问者都提了什么个问题,利润来源于资本家剥削工人而创造的剩余价值。是不是语文没学好呢?表达不利索呢?读读资本论,价值是什么。资本论中,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提问者把剩余价值搞成什么了?资本家剥削工人而创造的,搞笑吗?或者说提问者语文水平小学没毕业,他要表达的是资本家剥削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建议提问者回初高中好好学习一下政治课。或者有空去读读资本论,其中有很明确的关于企业亏损的原因。

了解一下产品与商品的区别。

没有使用价值的产品不能成为商品,不是商品没有价值,当然也不会有什么剩余价值了。

劳动只在商品中才能凝结价值,产品没有使用价值,即使由工人劳动创造,也形不成价值。

所以企业产品没有使用价值,就不会成为商品,也就没有价值,必定亏损,也就是东西卖不出去企业黄了。

资本论中还有很多表述,如企业单个商品价值量高于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必然亏损。

资本主义经济周期也会导致企业大范围亏损。


原主人智商已下线喵


这个问题提得非常高明,触及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反马克思主义的陷阱。

1、政治经济学层面:劳动创造价值,但是,企业盈利和亏损都要支付工资,基于责权对等的原则,就要承认在大规模生产过程中,资本家的组织、决策和企业管理也是有价值的劳动。不能统统算成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工人和资本家共同创造的。

2、辩证唯物主义层面:物质是决定性,意识通过物质起作用。劳动是物质性,具有决定作用;组织决策是意识层面的。如果承认资本家也创造价值,就等于认可物质和意识共同有决定作用。

3、历史唯物主义层面: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生产力做为一种物质力量,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也就是说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推动社会发展。如果承认物质财富是工人和资本家共同创造的,就等于认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共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等于否定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本人当然不支持这种观点,但是水平有限,还请更高明的人士指点迷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