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星星之火88637076


馆主来了,我是無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格物致知”出自《大学》,确实不是阳明先生提的,但阳明先生的学问却由“格物致知”而来。

“格物致知”的理论在北宋经朱熹、程颐等人的宣讲而发扬光大,被称“程朱理学”,其主要观点是“存天理灭人欲”。

到了明朝,发生了件好笑的事,太祖朱元璋在修家谱的时候,把他们老朱家和朱熹扯上了关系,说自己是朱熹的后人,并尊朱熹学说为《四书》的唯一权威解释,由官方给予认证。于是“格物致知”在明朝得到了彻底的大发展。

阳明先生在此基础上独创了自己的“心学”,讲究“知行合一”。对阳明先生有了解的朋友一定知道这句话,想要了解阳明先生到底领悟了什么,这句话很关键。

这里简单述说一下阳明先生的生平事迹,因为我觉得这点也很重要,没有他的这些经历,也许阳明先生的“心学”未必会得到注意。

阳明先生出生于浙江余姚,从下就爱“穷理”,十七岁结婚那天,因为和道士讨教而忘了结婚;十八岁知悉“格物致知“,在家“格”了七天的竹子,没有任何收获最后病倒了;二十岁时转而喜欢军事;三十五岁时触怒权臣刘瑾,被贬贵州龙场,途中还躲避了一场追杀,在龙场,当时的王守仁对“格物致知”有了新的领悟,史称“龙场顿悟”;四十六岁荡平江西匪患,获“狡诈专兵”之名;五十岁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此后开始立院讲学。并在六十岁的时候总督两广,平定当地叛乱,在归途中病逝。

这就是王阳明先生的一生,从中可以看出阳明先生有一个特别的地方,那就是他能文能武,而且文武都很突出。日本军事家东乡平八郎有一块牌子,上面篆刻了“一生俯首拜阳明”,也是一段佳话。

回到正题,阳明先生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無月前面说了那么多,大家可以看出来,对比“程朱理学”,前者主要是将“格物致知”用于理论和法则,主要告诉人们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实际应用专注于伦理纲常,非常的死板甚至封建。而

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很清楚的说明白了他的观点,知识要结合现实,运用到行动中去,从阳明先生的一生可以看到,他把“知行合一”做的很好,这也是“心学”在当时得以盛行的主要原因。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理论联系实际”。

以上就是阳明先生“格物致知”的意思,即“知行合一”

原创作品,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馆


“格物致知”并非王阳明提出的,而是出自儒家经典《大学》。但是《大学》对于“格物致知”这四个字并没有进一步地解释。因此后来的儒学大家,对这四个字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实际上是通过解释这四个字来阐发自己的思想。

在解释王阳明的意思之前,我们先看看朱熹如何理解“格物致知”。

朱熹认为,这个世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理。宇宙间的每一件事物都含有理,客观事物的理就是自然规律,人类社会的理就是伦理道德,人心中也有理,就是人性。

但是人性在心中是不显露的,因此人必须去研究遇到的每一件事每一件物,认识具体事物中的理。研究得多了,有一天会豁然贯通,认识到全部的理。这就是朱熹的“格物致知”,即研究事物来达到对理的认识。

王阳明一开始也是相信朱熹的,所以他有“亭前格竹”的故事,即在亭子前面对着竹子坐着,思考竹子中的理。王阳明苦苦思索了几天几夜,一无所得,最终病倒了。王阳明因此把朱熹之道放下了。

到后来,王阳明龙场悟道,终于明白:“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王阳明指出,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就是理,也是良知。比如每个人都知道应该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朋友等等。但是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本心被名利等欲望遮蔽了,就像原本明亮的镜子布满了尘埃。

因此王阳明认为,应该本着自己的良知去对待每一件事物。比如你知道对父母应该孝敬,那就去孝敬父母,这就是“格物”。而在格物的过程中,你内心的尘埃会被慢慢擦去,良知会达到极致,就像明镜一般明亮,这就是“致知”。


梦露居士


谢谢!看到你这个问题,我也想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见,请多指教。

1、“格物致知”很简单,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格物”就是观察、了解、分析、判断、总结所有事事物物后面的道理。一句话就是要了解事物的规律。

比如说,我们下围棋,围棋是不是有金角银边,只要你懂得这个,不管你是先拿黑子,还是先拿白子,把边边角角给占住,你就占到先机了。

还有我们画画的时候,虽然一张纸大小有限,如何表现一整片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郑板桥的画,你观察他的画虽然只画了几根竹子,但是我们看到的却是一整片的竹林,所以画画也是一样的,要懂得金边银角。

2、王阳明小时候,大概16岁时,冒着肺炎的危险,跟朋友一起打赌“格竹子”。通过竹子这个物象,他想要了解事物的生长,壮大,消亡的规律。

3、“格物”这两个字,用中国佛家的话就叫“参悟”,如参悟人生,参悟宇宙,参悟身边的事事物物,从而获得自己内心的觉悟。这就是格物。

4、“致”什么意思呢?一般可以理解为到达,这个就体现在我们的行动上,只有行动才能够到达。所有心里要想,身体要去行动,最后才能“致知”。而这个“知”呢,又有两层意思:一是知识;二是智慧。

因此,“格物致知”不仅仅是要我们获得知识,更要获得事物全方位的最本质的东西,是和心相应的“智”。比如我们只要勤奋一点,脑子活一点,就可以学习到电脑的知识,上网的知识,玩自媒体的知识等等,这些知识是非常容易掌握的,但是要达到“致知”就很困难了。

5、“知”的第二层含义,就是智慧,在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智慧的背后隐藏着“道”。只有觉悟了的人,明白了人生和宇宙真理的人,不被人世间所有的名利所困扰,所污染的人,就像老子,孔子,佛陀这些人,他们在道的层面上了,所以称为“悟道”。这个“道”是用来干什么的?说白了就是让人觉悟的。人来到这个世间,是要发挥人们心灵的最高价值,这就必须要在道上面。所以我们中国人经常讲一句话:这个人很上道。

6、面对今天的社会,大家都在讲知识,技术,手段等等,把我们这个世界搞得丰富多彩,这个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已经背道而驰了。所以你才会感觉今天是越忙越乱,越忙越累,忙忙碌碌,人都是恍惚的,精神空虚,社会中出现了很多反常的事件等等,都是因为离开“道”太远了。解决之道就是让更多的人都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答案都在老祖宗的智慧里,从“道”的层面来生活,大家都会过得幸福,开心!

谢谢!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自由小小影


在《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里,专门对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做了非常生动的解释,作者用的是烤鸭的例子,而且还把王阳明和朱熹的“格物致知”做了对比,因为朱熹也提过这个说法。

假如你端一盘北京烤鸭,放到了朱熹和王阳明面前,朱熹老先生估计会问的非常详细:这烤鸭怎么做的啊、用了哪些材料、鸭子多大了、是公鸭子还是母鸭子?

然后,朱熹老夫子一定会把厨师叫过来,问的更加详细;最后,连鸭子也不吃了,开始大量阅读书籍,研究怎么做烤鸭,然后给一帮学生们来个心得大分享,并提炼出一个金句:不经历烈火,怎么成为烤鸭,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得彩虹。

这就是朱熹的“格物致知”,探究事物,获得真理。

而王阳明就不一样,他只会做两步:拿起筷子赶紧吃,等朱熹去找书的时候,把朱熹的那个鸭子也吃掉。王阳明并不管你这鸭子多大了、是公还是母、用什么材料做的、掌握了几成火候等等。

他会认为,既然你在我面前出现的时候就已经不是活鸭子了,而是一直被烤过的、能吃的烤鸭,那我的任务就是把你吃掉,我要以“当下”的情况为标准,而不管你以前或以后怎么样。

这就是王阳明的“格物致知”,端正自己的理念,实现良知。

所以,这一对比可以发现,朱老夫子属于“学术型人才”,什么事情都要钻研下去,非得弄出个三七二十一。

但王阳明是一个“实践型”人才,重视事物的具体实践意义,而非背后的学理。

我个人很喜欢这位“明朝一哥”王阳明。


我是千城,就是那个要读完1000本书、走过1000座城的男人。

欢迎留言说出你的想法。公众号:千城撩书。一起打开新的世界!

千城Slash


王阳明在年轻时曾经被格物致知这个问题困扰的茶不思,饭不香。

回答问题前,首先用要科普一下儒家八目,分别是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语出《大学》。很显然格物致知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那么如何格物呢?理学大宗师朱熹的建议是向外求理。一开始王阳明是相信的并且身体力行,他就对着家里的竹子思考,也就是我们知道的“阳明格竹''故事。结果王阳明对着竹子沉思七天七夜,理没格出来,人到是病了。

因此,王阳明开始质疑朱熹格物致知的正确性,既然格不出来,说明方法和逻辑有问题,那么到底哪里有问题呢?

为此,王阳明进行长达数十年的思考,终于某一天顿悟了:心即理也。吾性自足,不加外求。

啥意思呢?理不在竹子上,就在我心理。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呢?

四个字:格物致知。晚年的王阳明把心学总结说,一生心血皆在致良知三个字上。

我们首先要知道,良知思想是王阳明心学体系的理论核心。

王阳明额的良知说起源于《孟子》:“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滤而知者,其良知也”,因此王阳明才说自己继承的是圣人的血脉。

在孟子看来“良知”是先天的对是非标准和道德规范。所谓的良知其实就是良心。

王阳明在孟子“良知良能”说的基础上把“良知”扩充为一种贯穿于万事万物的普遍原则。他说“良知者,心之本体”,认为“良知”是心的本然状态。

王阳明的“良知”是伦理学上的良心,亦即道德意识的主体“良知”是“与物无对”的本体,是造化天地万物鬼神人类的精灵,人的一切认识和实践的活动,都是为了复归此本体。

他说:“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王阳明把“心”进行了高度的抽象和概括,把排除了“私欲”和外物干扰的“本心”即从“一块血肉”的人心升华为“良知”。

“良知”便是“心”的形上本体,它处在虚灵明觉和恒照的状。因此,作为超越具体“身心”特征的“良知”,便是超越了具体“器”的“道”。所以王阳明说“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若无有物欲牵蔽,但循着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

因此王阳明推断良知即是天道。有良知的人就是得道之人。

最后还要强调的是,格物致知的知,不是知识,而是良知。王阳明不主张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方法,主张“心即理”,认为“格物”就是体认本心。从“心即理”的观点出发,王阳明进一步提出了“知行合一”说。所谓知,主要指人的道德理念和思想意念;所谓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而知与行两者的关系,则是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中华鬼谷子智囊团


“格物致知”与《易经》中“观物取象”意思差不多,即通过观察事物获取知识,佛教“拈花一笑”,“一花一世界”也有同样的道理。世界上人、动物、植物、器物、国家、文化、社会、企业……等等的一切道理都是一样的,都有其兴衰、枯荣、生死、周期、转化……等等规律。如果你研究的更深就会发现佛学也仅仅是中国易经文化的一部分。《易经》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包涵宇宙极大与极小的奥秘、规律,中国后世诸子之学皆出于斯,只可惜由于认知水平差异及文字不能完全表达思想的原因,许多人还是理解不透彻,胡批乱注,正所谓“歪嘴和尚念歪了经”,误导后世之人。因此孔夫子“信而好古,述而不做”多少有这些原因吧! 如果真想学国学,建议多看先秦诸子的著作,特别是河图洛书、太极八卦图及周易,邵雍的《皇极经世》对《周易》的研究也颇有见地,值得一读。


存神索厔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因为《大学》文中并没有作出任何解释,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从汉代开始,关于它们的解释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朱熹(继承了程颐的说法)的解释和王阳明的解释。


要想知道他们两人的“格物致知”有什么不同,各是什么意思,请听有书君细细给你道来。



虽然南宋人朱熹是儒学史上承先启后的一代大儒学家,但他对“格物致知”的观点之所以在后世作为主流,其主要原因是从明太祖开始,明朝独尊朱熹学说为当时的唯一官方思想,成为科考中唯一的理论。


朱熹认为:天下万物,要格物致知,并非穷尽天下每一个事物,而是积习既久之后会有“知”的获取。因此,格物致知在朱熹眼中,就是即物而穷理,格物是致知的前提!


比如说你现在吃一盘鱼,在朱熹理论里,要知道鱼的道理,你就盯着它,长时间盯着它,你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要是不能明白道理,那就去查书查资料,吃不吃鱼已经无所谓了。



明朝王阳明在早期也是相信朱熹理学的,他在娶妻回乡途中,得到理学家娄谅的指点。王阳明从小就想做圣人,娄谅告诉他:“人在面对自己所不知的物时,要通过各种方式(实践或书本知识)来把它搞明白。搞明白一切道理后,你就是圣人了。”


他回去之后,做过一件荒唐的事。朱熹理学要“格物”,他就邀请一位学友跟他一起“格竹子”。怎么格呢?他们走到一棵挺拔的竹子面前,长时间盯着它。


一天、两天、三天后,那位学友受不了了,出现了幻觉,头昏眼花,他回去了,让王阳明一个人在那里“格竹子”。等到第六天,王阳明不仅出现幻觉,还出现了幻听,仿佛听见竹子在嘲笑他没用,“这么明显的道理你都格不懂。”王阳明直接晕倒在那里。


后来,王阳明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在贵州龙场醒悟。接着就创建了阳明心学。阳明心学也提出了“格物致知”。他的心学最根本的思想就是: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就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心中就有圣贤之道,因为我们心中与生俱来就有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心即理,而做圣贤就是要通过自我努力实现最真实的自我,事上练。



朱熹的“格物致知”里的“格”有探究的意思,物就是万物。王阳明的“格物致知”里的“格”是正的意思,物就是事,是意之所在。还是以前面的那盘鱼来说吧,王阳明才不会管这鱼是怎么烧出来的呢,他会说,“鱼啊,你现在已被人烧好送到我面前来了,那我就吃你。”这是天经地义,是天理。

“致”是停止、实现的意思,“知”则是良知。通过在事 上正念头而实现良知。


比如说敬孝道。朱熹认为,孝顺父母,你必须要探究学习孝顺父母的各种知识,最后得出一套理论,再开始孝顺父母。而王阳明则认为,只要在孝顺父母这件事上端正好态度,良知就会指引你去如何孝顺父母,这些行为是不必向外学习的,天生就会的。


王阳明告诫他的弟子:做人一定要心理合一,即知行合一,在心上好好用功,使“心即理”成为一种生活状态。比如说孝顺,你必须有孝顺行动,只嘴上说肯定不是孝顺。



为什么是“致良知”呢?良知就是判断力。致良知,就是听从内心的声音。


王阳明的心学,并不反对人们去做官。他认为关键看这件事主动来找你的,还是你自己去求的。这件事主动来找你,你就可以去做官。


他的“四句教”应该是对心学最好的解析 。“四句教”全文: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其人也如他的心学,从不先从坏处想别人。他认为人之初都是赤子之心,只是后来被自己的各种欲望蒙蔽了心,所以我们要克服自己的私欲,向内求,致良知,一切凭良心做事。他推行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不是实践得出理论,实践只是验证理论。



哎呀,有书君自己也绕晕了。总之,王阳明的格物致知里,“格物”就是正心,向内求;致知就是致良知。他的存天理去人欲,是通过致良知来得到的。


在王阳明晚年的时候,他用致良知来包罗统摄一切概念和学说,诸如格物、知行合一统统可以用致良知来解释。他的“四句教”应该是他思想的光辉闪耀。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说王阳明“格物致知”是天大的笑话,因为王阳明“格物”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王阳明从小就立了大志,这个志向就是要做一个圣人。那如何做圣人呢?就是读圣贤之书,跟圣人上路。所以王阳明对《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就非常熟悉。

所谓格物致知,按朱子讲的就是对世间万物要去格,然后就能致知。一般人看到这说法也不当一回事,王阳明就认真地按照朱子格物的“说明书”去格物了。

先生说:“大家只知道讲格物要按照朱子的‘说明书’去格物,可又有谁去按照他的说明去做过呢?我倒是切实地体验过。当年我跟一朋友一起探讨如何做圣贤,要去格天下之物,现在哪有那么大的力量呢!我就指着亭子前边的竹子让我朋友去格,哥们就靠近竹子去格,去穷格竹子的道理,他竭尽心力地去格。格到第三天,就劳神过度,病倒了。当时我认为这是他精力不足,所以我就自己亲自去格,从早到晚也没有格到竹子的理,格到第七天的时候,也因为思虑过度,病倒了。”

“于是,我和朋友共同感叹,圣贤是做不成了,主要是因为自己没有圣贤那么大力量与气场去格物。后来在贵州龙场住了三年,深深地体会到格物的含义,才知道天下之物本就没什么可格的。格物的功夫就在自己身心上做,我坚信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于是就有了一种责任感。这个道理,应该说出来让各位知道。”

这就是我们最后的一位圣人王阳明,为求圣人之道,差点儿把命格进去。所以有了这次教训,王阳明龙场悟道之后,他对圣贤之道就通透了。王阳明又悟道了一个道理——天下万事万物是格不尽的,如若要格尽天下之事只能向内求,那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说白了还是向自己的内心去求得。

由此,深读王阳明,你也会明白,所谓“致良知”之说还是依然基于他的“心即理”学说之上的。所以,《大学》中的“格物致知”到王阳明这里就成了独具特色的“格内心就能致良知”。也由此,“良知”这个词就和“良心”划了等号,又由于“心即理也”,良知、良心就和天理又划了等号,今天我们所谓的“天良”、“天地良心”就来源于此,由此,“亏心”、“丧尽天良”就成为我们这个民族最恶毒的骂人语词。

可以说,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给了我们这个民族内心最强烈的牵慑力和震慑力,使得“万事凭良心”成为华夏儿女在行事之时的内心道德律令,从根在上促进了道德系统内在CPU的集成,形成了中华民族稳定有效、极富自觉性的道德状态。

原创文章 选自保哥《中华文化的特质》


保哥谈


首先,“格物致知”不是王阳明提出来的,“格物致知”出自儒家经典《大学》,王阳明有一个“格竹子”的故事,主要原因是朱熹提出了“格物穷理”,理从外求的概念是说:天下大道要从事事物物上观察和发现,才能得道穷理。王阳明就先从竹子上入手,但对着竹子观察了一个礼拜,最后一口鲜血呕出,昏迷不醒。经过这个事王阳明开始怀疑朱圣人的说法,经过后来出入佛道,在到“龙场悟道”,最后王圣人得出结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一切理和道都在我们的内心,悟道可以不假外求,“理即心,心即理”,这个概念。这个概念大家可能不懂,但王阳明晚年提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从这上面可以看出什么是格物。

王阳明心学提出这个“心既理”的概念,这让我们看到了道的方向在那里。我的理解,首先理论要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上,《中庸》讲“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又如佛家说我们的本心就如赤子一般,只是被人的欲望情绪等控制,让它蒙尘而看不到本心,而心学让我们如何拂去尘埃,让我们内心光明,从而“致良知”。

“中国最后一个圣人”,这个表述有问题。首先说王阳明是“圣人”,这个观点还不够准确。其次“中国最后一个”,这过于片面,今后日子还很长。“格物致知”是《礼记.大学》里的内容,不是王阳明的首创,大概意思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接下来才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从而治国、平天下。王阳明区别于其它儒学、心学的突出主张并为世人推崇的应该是“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理论,主要有两个论点:

知行合一

通俗的理解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个理解虽然不能算是错,但是只是对于“知行合一”四个字的浅显的理解了。王阳明认为知与行本就是一体,知就是行,行就是知。比如说看见美女心里欢喜,不是先看见美女,然后才去欢喜的;看到便便偏皱眉头,不是先看到了,再立个皱眉头的想法。再比如讲孝,说一个人知道孝顺父母,一定是他已经做出了孝顺的事情,人们才会这样认为的。就是说,知是内在的观念,行就是外在的行动。知和行,是不能分开的。当然,理论虽如此,但做到却很难。因为,人的特点往往是知和行并不一致,知是知,行是行。这就像一些喷子一样,明明知道这个是真理,也要想方设法去贬低一下。另外,山人以为,这个知行合一,还含有一个意思,那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才是知行合一的真实内涵之一,否则你所不知道的事情你硬要去做,是根本不可能做成的,就更别提做好了。

格物致知

朱熹版”格物致知“: 万事万物都有天理存在,我们要努力寻找蕴含于万事万物中的道理,最后摸索总结出天下至理,最终成圣。说白了就是”格物穷理“王阳明版”格物致知“: 格为正,物为事。这里的事也不是事物的事,而是意之所在,意之所发,也就是心中之事,心中之物。所以王阳明理解的格物就是”格心中之物“。王阳明认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也就是说,我们都有成为圣人的潜质。格物也就是回归自己的内心,把自己的心中种种不正常的思想,欲望,情绪,观念正过来。简言之,朱熹向外寻求天下的道,王阳明向内向自己的心寻求。再说个额外的:存天理,去人欲。这在近代中国应该算是被误解最深的六个字了。这里的"人欲”并不是指的人的欲望,而是指超出合理 、正当范围的欲望。虽然说这个“合理”与“正当”很难界定。但是却不难判断的。比如说人饿了,一天吃三顿饭绝对百分百的正当,可是一顿吃个三五万的,就不正当了。再比如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个是天经地义的,可是如果你娶一个不算,包了个二奶还觉得不过瘾,再来个小三小四小五啥的,就属于要去的那个“人欲”了。所以宋明理学家们提倡的“存天理,去人欲”是指去掉不合理的欲望,而不是所有人的欲望。以上为个人浅见,如有不当之处,还请多多包含。

格物致知这个成语家喻户晓,是中国古代认识论的重要命题,对古代科学发展从思想上有所影响,其基本意思是说:考察事物,获得知识。 这一词语最早见于先秦经典《礼记·大学》,是该书所提出的儒者求学八阶段的初始两个阶段:“古人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一段话,是儒家学派为实现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思想而提出的阶段性行为目标。这一程序性行为纲领的起始就是格物致知。由此可见格物致知在儒家学说中的确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格”、“物”在古代用法均很广泛,这一段话,在孔子时代大概并不难解,孔氏本人未做解释,孔门弟子对格物致知含义亦未阐发,这导致后人在理解格物致知含义时出现很多歧义,每个人都想依据自己的哲学倾向对之做出合乎己意的解释,这就使得在此问题上,真正出现了百花齐放局面。

宋代是谈论格物致知比较多的朝代。一代名儒司马光,曾专门作《致知在格物论》,畅述己意。他首先指出:“人情莫不好善而恶恶,慕是而羞非。然善且是者盖寡,恶且非者实多。何哉?皆物诱之,物迫之,而旋至于莫之知;富贵汩其智,贫贱翳其心故也”。从这种认识出发,他解释格物致知说:“《大学》曰:‘致知在格物。’格,犹?I也,御也。能?I御外物,然后能知至道矣”。他批评郑玄说:“郑氏以格为来,或者犹未尽古人之意乎?”司马光强调要抵御物质生活的引诱,认为这样可以保持一个人的高风亮节,不为物欲遮蔽自己的聪明才智。

此说当然有其不可磨灭之处,但亦未必合乎古人原意。他与郑玄一样,在此问题上都“师心自用”了。 “格物致知”到了宋代,被朱熹提到了特别崇高的位置。朱熹认为,《大学》一书缺了对格物致知进行解释的一章,他补上了这一章。朱熹增补的内容是:要获得知识,必须考察事物,以求认识事物的理。任何事物都有理,任何人都有一定的知识。求学者应该把心中已知的理作为基础,进一步努力,以求达到认识的顶点。经过长期努力,会达到这样一个境界,好像突然之间明白了一切,这就是认识的顶点。

朱熹所说的事物,包括自然界的事物,但主要是社会事物,包括读书和待人接物。比如考察如何孝顺父母,如何忠诚于君主等等。陆九渊和王守仁认为,心既然是理的凝聚,心也就是理,因此,要认识理,不必去考察外界事物。王守仁甚至认为,我心中固有良知,把这良知推广到事物,就是格物。 在格物致知学说上对后人影响较大的是宋明理学,其中主要可分为两派,程(颢、颐)朱(熹)一派和陆(九渊)王(阳明)一派。程朱等人释格物致知为“即物穷理”,二程说:“格犹穷也,物犹理也,若曰穷其理云尔。穷理然后足以致知,不穷则不能致也”。(《程氏粹言》卷一)朱熹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大学章句·补传》)这里的“即物穷理”,是要求人们运用已知的知识,深思客观事物,达到自己内心的豁然领悟。它所强调的是一种内省式的思考过程。

宋明理学对“格物致知”的发挥,在后世也有人表示反对。例如颜元就公开批评朱熹说:“朱门一派,口里道是即物穷理,心里见得,日间做得,却只是读、讲、论……其实莫道不曾穷理,并物亦不能即,半日静坐,半日读书,那曾去格物”。(《习斋记余·阅张氏王学质疑评》)颜元主张格物要亲自动手,实地去做,不能离物而空洞地“穷理”。这样的格物致知,有利于科学的发展。

实际上,因为格物致知学说具有研究客观事物以获取知识的含义,一些重视研究自然的有识之士也借用这一口号,赋予它新的内涵,用以阐发自己的思想。例如王夫之即曾这样说过:“密翁(方以智)与其公子为质测之学,诚学思兼致之实功。盖格物者,即物以穷理,唯质测为得之。若邵康节、蔡西山,则立一理以穷物,非格物也”。(《搔首问》)王夫之所提到的“质测之学”,是方以智的创举,它的中心内容是要求以实证方法研究自然现象。

王夫之认为只有质测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这赋予格物致知学说以崭新含义,标志着这一术语已经进入自然科学范围。 随着明末清初科学技术的传入,中国人研究自然现象的热情也高涨起来。这时人们谈论格物致知,很多情况下都意味着研究自然以获取知识。古老的格物致知学说获得了新生,成了人们从事科学研究的理论根据。清末翻译的西方科技书籍,有些径以“格致”名之。格致一词成了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部门的统称。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写道:“在这学堂里,我才知道在这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地理、历史、绘图和体操”。他所说的格致,就是指的这些自然科学。在中国传统科学与西方科学技术合流过程中,格物致知学说以独特方法参与并加速了这一过程,从而在科学技术史上取得了一席永久立足之地。

问题问的不完善,现将问题和回答分以下要点回答:

1、王阳明不是中国最后一个圣人,中国圣人很多,有些是隐士,有些默默无闻的做着利益众生的事,有些身居高位,领导文化传承,例子太多,不一一列举。

2、要做到“知行合一,格物致知”太难,几乎没人做得到,除了菩萨,成佛之人。要理解这八个字,也很难,不过这是教理上的事,主推楞严经,楞伽经,成唯识论,金刚经,末痴学可以以文做答:

格物致知:是儒学非常重要的思想,因为王阳明是儒释道集大成者.

王阳明一直修道家的长生术,同时他也研究佛家的经典,他提出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这个思想与佛家的"明心见性","万法唯心 境由心造"相似.

所以当时很多的理学家质疑他是佛家,并不是儒家,但是王阳明的思想应该是从孟子那里继承来,到明朝儒家此时也已经借了佛家的很多思想.所以这时候的儒家不在是纯粹的儒家,此时的儒释道三家已经融合了,很多思想已经分不清彼此了.

王阳明的伟大之处是,他融合了儒释道三家.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

个人理解,王阳明应该算是唯一三不朽者,我想人们记得王阳明,很多的人是因为他的立功,因为他通过自己的理论,如此迅速的平定宁王叛乱.所以世间很多人学习他,我想很多的人是学习的立功,也许是因为这个,所以他的心学才会这样快速的传播,对于立德,立言,并不是王阳明拥有的最高成就.

因为我们的传统文化,更多的时候讲究实用主义,所以如果可以快速的立功,那么我们就会愿意学习这些东西.就像现在改革开放一样,因为西方的科学可以提高生产力,所以我们可以快速的接受西方的文化,因为我们开放的文化传统,可以兼容并包.

格物致知,个人理解的应该是一个"诚"字,《大学》的主旨个人认为讲的其实也是一个"诚".

"诚"字,我想在儒释道三家中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单纯是那一家独有.

“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归於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 “心者身之主,意者心之发,知者意之体,物者意之用。如意用於事亲,即事亲之事,格之必尽。夫天理则吾事亲之良知,无私欲之间,而得以致其极。知致则意无所欺,而可诚矣;意诚则心无所放,而可正矣。格物如格君之格,是正其不正以归於正。”、“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 王阳明关于格物致知原文。格物致知即正心顺理。正心三个阶段 知善知恶 为善去恶 无善无恶。

儒家经典《大学》提出大学之道的八次第或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因此格物致知不是王阳明提出来的。严格说来应是曾子根据孔子的讲述所整理归纳而提出来的。

所谓格物,即分清事物的条理顺序。格,这里是动词,分格,观察事物将事物或事理整体切分成部分或顺序,这是格物。

通过格物以知事物的本末、终始、先后,以切近其中之道,称为致知。

格物致知的思想强调了获得真知应当首先进行实际的观察,明确了观察活动是获得实践真知的首要活动。这说明我们先秦古贤圣已经自觉意识到认识真理的恰当方法应是从实际观察开始的。

儒家人老实本分,所以笨笨得说格物致知。别人一听,也就没几个受其吸引的了,这即不玄,又不高蹈,平实得就跟山东煎饼卷大葱一样,谁个高看一眼?老子亦格物,佛法亦格物,只是皆聪慧也,不那么老实巴交地干巴巴说,要格物,老子格物完,才有大道废,有仁义诸等等的流变出……才有无为道出,佛界尘根六识,无一不是自格物而知己之道。

诸子百家皆如此,格物而后百家之道出。

惟独儒家,老老实实说,格物致知。王阳明格竹子不成,是他的器物禀赋不与竹配,神农即在众草间发现其道……又怎么能说竹无道?

若说植物不可格,哪有释迦菩提和弥勒龙华之约?!树,古来就隐藏大密。枯守其竹,格物不出。释迦坐菩提,思究万物,而菩提证,你说他究竟是菩提证了万物之道,还是万物合了菩提道?

从未有一思一虑专在菩提树上,但,得道时,就忽然而知此树与万物道合…………此树不在万物之外。

到了王阳明花开花落与人心之合时,大概那个时候,竹与花皆一如也。则昔时不可格竹,今反可格花,何故?笑话……

心已游万物,道已出,格花格竹,随意而也。

修道,不是道家写来的那样,仿佛有一个固定成型的物,在等待着你,惟你合了它,才叫证着。

老子自己也说恍兮忽兮,但是,到了老子传道时,就以无为为专务……传丹法时,就又以自己为正道真传……仿佛你依着它修,就是得道……那么恍兮忽兮又算什么?

这全是自打脸的事。

若你问我,没有修道一事,人人皆铸道师,你来时,世间尚无剑,你心游万物而以乾坤为砧木,铸一道而出,则世间乃有一剑。

锤万物如铁,身以短长厚薄别,刃以锋钝异,如此,则世间铸道者岂止万出,我以为甚至可亿出,剑剑殊异,道道不同,皆如剑师。

所以,世间不该有此老实本分词:格物致知,不如就用我这偷奸耍滑的词吧: 铸道师。

“格物”“致知”最早出自儒家经典《大学》,是八条目中的两条。从汉代开始,关于它们的解释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朱熹(继承了程颐的说法)的解释和王阳明的解释。他们两个人在这个问题上可谓针锋相对。

王阳明的格物本质上是格心,而格心就是我们通常所谓的正念头,端正自己的意念。他有自己的一套说辞,他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在他看来,支配我们身体的是心,而心一旦发动起来就是我们的意念,但我们的意念活动有一个本质(即本体),他认为是良知。所谓物,就是意念所关涉的东西。从这个解释中我们看到,王阳明把客观上的物变成了我们主观意念活动的内容,因此格物自然就是格心,即从根本上端正我们邪恶的念头。所以他说“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因此王阳明是主张向内用功,强调在心上用功,这也是他的学说被称为心学的一大原因。

至于致知,首先我们要明确,这里的知就是“心之本体便是知”的知,王阳明解释为良知。致知就是把我们生而具有的良知推扩出去,“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致良知,一方面是指人应扩充自己的良知,扩充到最大限度,另一方面是指把良知所知实在地付诸行为中去,从内外两方面加强为善去恶的道德实践。

当然,在王阳明晚年的时候,他用致良知来包罗统摄一切概念和学说,诸如格物、知行合一统统可以用致良知来解释。

格物致知是宋朝理学家朱熹的核心思想,王阳明的思想核心是心外无物,这两个思想看似不同,其实都是殊途同归。

朱熹的格物致知,强调由外致内,即用这颗澄澈如镜的心,客观的照见现象界,以期洞见现象界的真相,他的一首诗写得明白: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半亩方塘指我们的内心,一鉴开,是强调心灵品质,如一面明镜。天光云影则指物,即现象界。这句诗教我们用一颗没有污染的心去观察世界。这样做的目的是致知,这里的知不是知识,而是智慧,是洞悉真相后所具有的真知灼见。格物致知也和老子的”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类似。

阳明先生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强调向内寻找,理也即智慧,他的观点是一切的智慧都在心内,不必向外寻找,只需澄清自己的内心,真理自然显现。他的观点和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感悟“何期自性本自俱足,何期自性本自圆满……”是一致的。

世界的实相是一元的,一切的二元对立观点都是人们头脑产物,本是生存所需,发展到后来却成了人类心灵的桎梏,一旦人的意识突破二元的枷锁,进入一元意识,那么他彻底自由了,一切的生死、好坏、美丑、内外,都不会对他的心灵产生阻碍,他超越了一切矛盾,活在永恒的、自由的王国中。

首先,格物致知出自大學,不是王陽明。但王陽明早年確實在格物上下了很大功夫,這也都是有趣故事~

其實中國聖賢無數,有我們知道的也有我們不知道的,當代也有,難就難在常人認不出他們罷了。

我的老師說過一句話:今天的人退回2500年前,在孔子老子都還只是幾乎無人問津的凡胎時,有幾人還能認他?

放到今天也一樣。

人們搞不懂聖賢,認不清聖賢,就是因為人們的視角搞反了。

我的一個朋友總是堅持說,一個很厲害的人,一定應該是在社會上有地位有名望的人。他看的就是外在。聖賢成就的恰恰不是這一塊,而在內在。

所以大學中才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外在的一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要排在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後面。所以,我個人認為,心學的心,指的當是誠意正心的心。心學,指的當是誠意正心的學問,也只有在這條路上,常人才可能修成聖賢。

我想,王陽明先生也是如此吧。

格物致知并不是王阳明提出的,而是出自《大学》,是孔子思想体系的逻缉基础。然而《大学》中却没有具体描述如何格物、所致何知?宋明诸子欲为往圣继绝学,便绕不过这个坎,不得不勉为其难强解之。朱子认为万物皆有一理,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乃至格尽天下之物便可总结出公理即天理、道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对孔子学说的阐释,后人称之为理学。王阴明早年也按朱子所言尝试格竹子,结果失败,还差点丢了小命!其后,认为朱子的说法行不通,即便格一物可行,格万物如何可能?后经几番死去活来终于龙场悟道: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格物即是格心。在此基础上也提出了一整套对孔子学说的阐释,后人称为心学。

所以,所谓理学、心学本质上就是宋明后儒偿试对孔子学说重新进行解读而且未必是正解。许多学者将之定性为儒学的发展、完善乃至于“新高峰”皆是胡说八道。

其实孔子所谓格物是既格物也格心,心物本来不二。所谓仰观俯察,远取诸物,近取诸身,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是也!


瓦当历史


王阳明先生是明代的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和哲学家、军事家。他的阳明心学影响了中国、日本甚至东南亚。也是中国的三大圣人之一。



王阳明年轻的时候曾经对朱熹的“格物致知”理论进行过研究实验,希望用自己的行动来了解朱熹的格物致知。 他和几个同伴一起上演了一出“格竹子”事件,王阳明七天七夜目不转睛看着竹子,希望能悟出其中的道理,但是并没有成功,于是他就对朱熹这个“格物致知”理论产生了怀疑,并且开始自己琢磨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



王阳明经过多年实践和专研认为“格物致知”要求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切身去体验事物然后获得道理。 王阳明理解的格物致知就是,“格心中之物”,提倡我们自己要回归自己的内心,把自己心中种种不正常的思想、欲望、情绪、观念纠正过来,这样我们做的事情才能做得正,做得好。 如果事物本身我们无法控制,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念头。

比如,你和人交往,有时候双方都很和谐,而有时候却闹的不可开交,交往的人还是那个人,你用的交往方式还是从前的方式,但就是出了问题。

又比如在生活中,我们无法控制一位美女被我们所用,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念头:要么欣赏,要么是发自真诚的去追求。



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问问自己的内心,其实良知就在自己的心中,并且经常擦拭自己的心境,只有这样,才可以凭着自己的良心去做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