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谋士前十名怎么排呢?

小柠朦


三国时期是很多人熟悉的一段历史,不仅有曹操、刘备、孙权等开国帝王,还有很多能文能武的谋士。

要从这些谋士里挑前十名,悦史君认为要有个标准,就是他一生的个人成就和后世地位。

第一,司马懿

司马懿一开始跟随曹操,因支持曹操称帝,与曹丕关系好,获得信任。

曹操去世后,曹丕篡位称帝,司马懿得到重用。

曹丕驾崩后,司马懿成为辅佐魏明帝曹叡的大臣,平定内乱,与诸葛亮多次交锋。

曹叡驾崩后,司马懿再次成为魏帝曹芳的托孤大臣,大将军曹爽争权时以退为进,最终发动高平陵之变,诛杀曹爽一族,掌握朝政大权。

曹魏嘉平三年,司马懿去世,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先后专权,14年后孙子司马炎称帝建立西晋,司马懿被追尊为晋高祖宣皇帝。

悦史君认为,司马懿的个人成就是控制了曹魏政权,这个能打9.5分,后世地位则是一个王朝的奠基皇帝,这个能打10分,综合19.5分。

第二,诸葛亮

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出山跟随刘备,一路辅佐刘备称帝。

刘备驾崩后,诸葛亮成为托孤大臣,后主刘禅把所有的权力都交给了他,对内平叛,对外联合东吴,攻打曹魏,直到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死于北伐途中。

刘禅追谥诸葛亮为忠武侯,东晋又追封他为武兴王。

悦史君认为,诸葛亮的个人成就同样是掌控蜀汉政权,9.5分,后世地位则是被封为王,9分,综合18.5分。

第三,周瑜

周瑜辅佐孙策平定江东,孙策死后继续支持孙权,在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大兵压境之际,力主联合刘备,指挥孙刘联军打败曹操,一举奠定三国局面。

此后周瑜继续与曹军作战,同时准备进军益州,但因过度劳累早逝,壮志未酬。

孙权称帝后对大臣们说,如果没有周瑜,他就没有称帝的机会,北宋时,周瑜被追尊为平虏伯。

悦史君认为,周瑜的个人成就是赤壁之战,10分,后世地位被封为伯,7.5分,综合17.5分。

第四,陆逊

陆逊在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成功迷惑关羽,协助吕蒙拿下荆州。

曹魏黄初二年(221年),刘备大举进攻东吴,一年后被陆逊击败。

曹魏太和二年(228年),曹魏进攻东吴,陆逊再次获胜。

东吴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后,陆逊成为上大将军,后来又拜为丞相。

东吴赤乌八年(245年),陆逊因卷入储位之争忧愤去世,被追谥为昭侯。

悦史君点评:陆逊的个人成就是大将军和丞相,但没能掌控朝政,9分,后世地位是侯,8分,综合17分。

第五,法正

法正原本是益州牧刘璋的军议校尉,但见了刘备之后决定辅佐刘备,在刘备攻打刘璋时,劝说刘璋投降。

刘备拿下益州后,法正跟随他继续拿下汉中,并支持刘备当了汉中王。

东汉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法正去世,刘备追谥他为翼侯,后来刘备大败给东吴后,诸葛亮感叹如果法正在情况会好很多。

悦史君点评:法正的个人成就是辅佐刘备称王,8分,后世地位是侯,8分,综合16分。

第六,贾诩

贾诩原本是董卓的讨虏校尉,董卓死后他劝说李傕、郭汜等人攻打长安,为董卓报仇。

后来李傕、郭汜等人发生内讧,贾诩转投张绣,帮助张绣打败曹操。

袁绍想招抚张绣,贾诩却鼓动他投靠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帮助曹操战胜袁绍。

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贾诩献离间计,帮助曹操击败韩遂、马超等人。


贾诩支持曹丕,帮助曹丕取得储君之位,曹丕称帝建立曹魏后,贾诩得到重用,曹魏黄初四年(223年)去世,被追谥为肃侯。

悦史君点评:贾诩的个人成就是辅佐谁谁厉害,8分,后世地位是侯,8分,综合16分。

第七,程昱

程昱刚开始在东阿对抗黄巾军,兖州刺史刘岱曾向他讨教如果与袁绍、公孙瓒相处,后来跟随曹操。

程昱跟随曹操攻打吕布、袁绍、刘表等过程中建功立业,但在赤壁之战前退隐。

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曹丕再次请出程昱,妥善处理曹操父子关系,曹丕称帝后被封为安乡侯,但就在同一年去世,被追谥为肃侯。

悦史君点评:程昱的个人成就是能打也善谋,8分,后世地位是侯,8分,综合16分。

第八,荀攸

荀攸原本在大将军何进手下当黄门侍郎,董卓进京后因意图谋杀被抓。

董卓死后出狱,拒绝当官闲居,后来投靠曹操,在攻打张绣、吕布、袁绍及其儿子们过程中,多次献计立功。

东汉建安十九年(214年),荀攸在跟曹操攻打东吴时去世,曹操一提起他就哭,被追谥为敬侯。

悦史君点评:荀攸的个人成就是有胆有谋,8分,后世地位是侯,8分,综合16分。

第九,郭嘉

郭嘉原本准备跟随袁绍,但他很快发现不合适,宁愿闲着也要离开。

后来郭嘉跟了曹操,在讨伐张绣、吕布、刘备、袁绍及其儿子们的过程中,出谋划策,建立奇功。

东汉建安十二年(207年),郭嘉在跟随曹操远征乌桓时去世,曹操在赤壁之战后,慨叹有郭嘉当不至于此,被追谥为贞侯。

悦史君认为,郭嘉的个人成就是谋略过人,8分,后世地位是侯,8分,综合16分。

第十,荀彧

荀彧刚开始担任东汉守宫令,董卓专权后,他立即辞官,并且带着族人到冀州。

袁绍很欣赏荀彧,但他看不上袁绍,果断跟了曹操,被曹操称为他的张良,帮助曹操对付吕布、迎接汉献帝刘协等,在曹操南征北战之际,荀彧在后方出谋划策,举荐了很多人才。

东汉建安十七年(212年),荀彧因反对曹操晋爵被疏远后去世,被追谥为敬侯。

悦史君认为,荀彧的个人成就是谋略过人,8分,后世地位是侯,8分,综合16分。

……

这个排名是悦史君的一家之言,悦友们有想法欢迎一起讨论。


写有趣的历史,讲真实的传奇……

我是悦史君,2018我们一起努力!


历史这样说


以《三国志》为基准,以下排名为个人观点,欢迎大家来讨论。

1.郭嘉

2.荀彧

3.周瑜

4.田丰

5.法正

6.贾诩

7.司马懿

8.诸葛亮

9.鲁肃

10.陆逊

其实这十位谋士各有千秋,不能用排名来说谁更厉害,还有很多谋士跟上面的谋士平分秋色,如荀攸等,三国时期,人才辈出,只怪天命难违阿


小杯柚子茶


第一.司马微(水镜先生)

第二.郭嘉(鬼才)

第三,司马㦤(千年忍者)

第四:孔明。(鹅毛扇卧龙)


第五:贾诩(毒士)

第六:陈宫(宁死不降)

第七:徐庶(四平八稳)

第八:庞统:(丑男凤雏)

第九:鲁肃:(迂腐人)

第十:陆逊(熬婿美男)

第十一:周喻(小气将帅)

第十二:姜维(最后全材)


空一体


文无第二,武无第一。

说起三国谋士,大家都喜欢争谁最强。

反正就是吵一万年,也吵不出个定论,谁也不服谁。

今天我就大胆一次,给谋士们排个座次,这个排名你服吗? 不服来辩!

第一名,浪子郭嘉

浪子郭嘉,战略眼光独到,精于人心《十胜十败论》增强曹操击败袁绍的信心,预言徐州战事和孙策身死。为曹操在战略方针指定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二名,义士陈宫

义士陈宫,他辅佐有勇无谋的吕布一度攻占了曹操的所有地盘。但无奈匹夫就是匹夫,陈宫本事再大也没办法。最跟着吕布兵败身死。


第三,毒蛇贾诩

算无遗策,三国之乱因他一言而起,弱势张绣用他计策败曹操。在立嗣问题上,一句话奠定,了曹丕的地位。也保住自己的安全。

第四,乌龟司马懿

乌龟的代表人物,德川家康的老师,韬光养晦的集大成者,斗诸葛、斗曹真曹爽,死后子孙吞并三国。


第五,国士田丰

总是料事如神,出奇得胜,攻公孙瓒,劝袁绍迎汉献帝。战略眼光好,但袁绍不用,最后竟然羞见田丰而命其自杀,袁绍之才,费啦田丰。

第六,神仙诸葛亮

诸葛亮,战略眼光好,治理国家是大拿,可是用计不是他所长,打仗太过谨慎。 他不能算谋士,而是政治家,可是我如果不评肯定会被骂死。

第七,江东陆逊

奇袭关羽、击败刘备,蜀汉三兄弟弄死二,后期还出将入相,一代人杰。哎,不说啦,说多都是泪。

第八, 阴人庞统

一个天才的阴谋家,左右逢源的战术高手。最后死于非命。可惜。

第九,徐州陈登

玩弄吕布于股掌之间,掌握徐州与手掌之内,独自抵抗孙权,让东吴10万大军寸步难进。


第十,智多星李儒

他如果活的时间长一点,必定在前三。董卓因为他成为天下实际的掌控者,吕布因为他来投。事迹不为人知而已。

过去喜欢历史仅仅因为爱好,现在书写历史更多是和大家探讨。😝😝😝


阿斗不傻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一个排名的标准:

第一,应该按正史,而不能按演义,原因很简单,如果按演义来排,有很多虚构的艺术情节,虚对虚,空对空,没办法说服人。

第二,应该是战略级别的,而不是战术级别的,其谋略必须体现在战略规划上,关乎某个集团的生死。比如,徐庶,就是战术级别的,他就进不了顶级谋士的行列。

第三,应该是谋士,或者做过谋士的工作。比如周瑜,虽然智慧超群、文武兼备,但他不是谋士,也没有做过谋士的工作,所以不能排进来。

有了上面的标准,我们就来排一排:

第一:司马懿

特点:忍计之士

主要成就:奇袭公孙渊,奇袭孟达,以”忍“著称,耗死诸葛亮,骗过曹爽,发动高平陵事变,奠定晋朝开国基础。

(司马懿:忍)

第二,诸葛亮

特点:忠计之士

主要成就:隆中对、七擒孟获、五次北伐

(诸葛亮:忠)

第三,荀彧

特点:良计之士

主要成就: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以”休养生息“和”迎奉天子“两大谋略,登顶曹操首席谋臣之位。

(荀彧:良)

第四,鲁肃

特点:直计之士

主要成就:赤壁孙刘联盟的实际促成者,三国鼎立的开端人。

(鲁肃:直)

第五,郭嘉

特点:奇计之士

主要成就:曹操称他为”奇佐”,如官渡之战败袁绍的“十胜十败”说;遗计定二袁等。

(郭嘉:奇)

第六,陆逊

特点:阴计之士

主要成就:阴计袭击关羽,阴计火烧联营败刘备。

(陆逊:阴)

第七,庞统

特点:诡计之士

主要成就:帮助刘备攻下四川,庞统乃诡计之士。

(庞统:诡)

第八,贾诩

特点:毒计之士

主要成就:贾诩是三国谋士中的毒士,献计李郭之乱、献计张绣、投降曹操、离间马超韩遂等,其计策均毒辣无比。

(贾诩:毒)

第九,法正

特点:机变之士

主要成就:助刘备入川,计夺汉中、斩夏侯渊。陈寿称赞他可比曹操帐下的程昱和郭嘉。

(法正:机变)

第十,陈宫

特点:逆计之士

主要成就:辅佐吕布,想以自己的才华逆势而动,谋得一片天地,惜乎失败。

(陈宫:逆)

最后,三国牛人太多了,还有好几个都很厉害,比如:程昱、钟繇等,但名额只限十个的话,应该就是上面这十位了。排序可以和朋友们一起讨论。

关注(历史是最好的醒酒汤),分享“历史都是新鲜事”。


历史是最好的醒酒汤


三国是个人才济济的朝代,文臣武将轮番上阵。那么,作为军中的灵魂人物――谋士。三国中哪位最强呢?当然,评定高低还得看其成绩。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排名,见仁见智。下面就是(秉烛读春秋)对三国谋士的最新排名:

第十名陆逊:这位小霸王孙策的长女婿,白衣秀士有独特的战略眼光,又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其才华出众,初出茅庐,小试牛刀,就取得了不凡的业绩。


关羽万人敌,威震华夏,却在他与吕蒙合计下丢了脑袋。

刘备,一代枭雄,在夷陵之战成了他的败军之将,最后困死于白帝城。他使蜀国从颠峰上直落而下,实现了吴“竟长江所极而有之”的有利局面,使东吴立于江东。奠定了除曹魏之外的占据三国割据老二的格局。他是继周瑜之后的又一个智谋双全的水军都督。

第九名贾诩:先从李傕,郭祀,后在张绣手下。最后投曹操。

投奔曹操后,他多次为曹出谋化策,为曹的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在官渡之战中他起的作用更大。可以说在这场战争中,曹操获胜同他是分不开的。他根据不同形势、不同处境及敌我情况做出不同的决策。最终让曹获得胜利。


他对曹氏集团的最大贡献是,使曹丕登上帝位。起先曹操特别喜欢曹植,有意传位于他。而曹植的一些文人气质也令他犹豫不决。贾看出了当时的情况,他觉得拥护曹丕比拥护植好,便多次出谋,让丕在曹操的面前表现自己。

后来,也正是因贾的这句话,曹操手下的另一句聪明之士、曹植的主要拥护者之一杨修,被曹操借“鸡肋”之事而除之,为丕的登基扫清了障碍,使曹氏集团得到了稳定。

第八名田丰:田元皓,权略多才、料事如神。他的谋略不亚于张良、陈平。只可惜遇人不淑,袁绍不听他的计策,而导致官渡之战的失败。


他能料胜败,官渡之战未开战时,他就料到袁必败。可见他的战略与智谋。曹操在听说:田丰未随而来,竟然大悦,说:绍必败。可见田丰的智谋。

他能料生死,袁胜或许可以放他,袁败必杀他。可见,他识人之能入木三分。

第七名庞统:庞士元论才智,本与孔明在伯仲之间。庞统号“凤雏”。世人有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之说。

益州和荆州一样,都是战略要地。庞统根据当时的形式劝说刘备取益州,虽然刘有取之意。却因找不到名正言顺的理由而犹豫,也正是庞统用“权变”之理,即汤武的“兼明攻昧”代刘备解决了心病,使其下定了决心。他一手策划了益州之计,使刘备取得了益州。


只可惜在益州被乱箭穿心而死。最后事实也证明他的英明。蜀国能生存长达半个世纪,正是有了益州这个作为根据地。取得益州,无疑庞统的功劳最大。

第六名周瑜:白衣羽扇这是周瑜的标配。火烧赤壁是周瑜的杰作。周公瑾应该属于智谋级兼统帅级的帅哥人物,卓越的军事家。其风流潇洒,赤壁之战,指挥若定,火烧曹军,令曹操佩服的五体投体。周瑜是个儒雅的将军,他对琴棋书画,各有造诣,当时有“琴堪误,周郎顾”


之说可见其琴艺之高。

第五名鲁肃:鲁子敬堪称三国时期杰出的战略家。其胸怀大局,且虚怀若谷,以大事为重,是大智若愚之长者之谋。看似忠厚老实,实则头脑清楚。

他提出的“鼎足江东以观天下”。剿黄祖,伐刘表,竟长江所极而守之”“后为吴建号帝王,以图天下”的计策,被孙权立为国策。使东吴与魏、蜀成鼎足之势。可以说没有鲁肃就没有东吴天下。


第四名荀彧:荀文若有“王佐之才”,曹操称之为“吾之子房”。曹操统一北方他的功劳最大。

他善于审时度势。他向曹操提出的“先固本”之策略。使曹操站稳山东。使曹操建立了三国中实力最大的魏国。

第三名郭嘉:世人皆言:“奉孝不死,卧龙不出”,可见郭嘉是个牛人吧。

郭嘉谋略迭出,是曹操最为推崇的谋士之一。他对北方的统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曹操曾想将后事托负与他,可见他的智谋超群。



曹操讨乌桓之战中,他献计让曹操按兵不动,结果公孙与二袁自相残杀,使曹操不战而胜。从而使曹操统一了北方。

可惜他死得太早,曹操在赤壁失败后,哭郭嘉,一是对他怀念,二是对其他谋士的批评。可见郭嘉的智囊作用。

第二名司马懿:司马仲达是大谋者能大忍,曹操活着时:“观其鹰视狼顾”之相,他收敛自己的锋芒,隐忍下来。他的隐忍,换来了为曹家的四代托孤之臣。

说他是大谋士不如说他更是一代开国之君。由于他曾事曹家四代,为曹家出力,且曹有危急之时,又挺身而出,使曹家转危为安。

他确有智谋,其战略并不在孔明之下。而其厚黑之能,连曹操、刘备均不可小觑之。

第一名诸葛亮:孔明未出茅庐已谋三分天下。他献出了“隆中策”,使刘玄德由逆转顺,由弱走向强,智取荆、益二州,三分天下已成,使刘备称帝于西蜀。

他的成功战绩太多了,前半生为刘备立足东征西战。后期的六伐中原,表现了鞠躬尽瘁的精神。七擒孟获,平定少数民族的团结。

(撰文:秉烛读春秋,欢迎点评加关注)


秉烛读春秋


本文以《三国演义》为准,请砖家绕道!

排名以取得的成就和要取得成就所对应的难度为准。

NO1.诸葛亮

1.三顾茅庐之后,刘备比起曹操势实力差太多,但是诸葛亮保刘备不灭;

2.决定三国鼎立的赤壁之战,诸葛亮智谋不可小觑;

3.在庞统死后,诸葛亮助刘备取得益州(庞统死后有名的谋士就剩诸葛一个了);

4.在法正死后,诸葛亮独挡一面,几乎处理了所有南征北伐以及东吴关系(蜀国国力应该只有魏国五分之一)

NO2.周瑜

1.助孙策取得江东(简单);

2.赤壁之战奠定三国鼎立(难度很大);

3.第一位和诸葛亮交手的人,虽然演义周瑜有点燧,但是在重大问题上和诸葛亮想法相同。

NO3.司马懿

1.魏国建国人才死亡后顶梁柱;

2.诸葛亮的老对手,虽然未败,但处于守势;

3.从夺权看出有着不输于曹操的诡计。

NO4.曹操

1.魏国的奠基人物功劳远大于其他任何手下;

2.和刘备相反的方法驾驭了众多良将谋士;

3.和袁绍智谋团、陈宫、贾诩、周瑜、诸葛亮等直接对抗,虽然有失败但都不致命。

NO5.郭嘉、荀彧

1.智谋团的典型人物,专业出谋划计能手(荀彧政治能力很高)

2.郭嘉虽然传说厉害,但几乎都是曹操的下手,感觉还是曹操为主。

NO6.庞统、法正、陆逊、贾诩、荀攸等

出场率不高,属于昙花一现人物,在某一段时间或者某次战役中表现出色。

总结来看:蜀国肯定是最强的,因为国力太弱以及君主不擅长智谋,魏国曹操实在时太厉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手下发挥,几乎所有大的战役都是曹操亲自指挥或者远程遥控;吴国出场率不高大多数时间属于配角,四都督威名远扬但是主场还是蜀魏之争。


经典之作三国志


三国谋士前十名怎么排,这个排名自然用战绩来衡量最为恰当,因为好多谋士根本没有交手过,自然谈不上分个高低,只能依靠战绩才能比较客观一点的衡量。



第十:东吴陆逊,代表作火烧连营

陆逊一生就打了一次大战,那就是夷陵之战。此战陆逊击败70万蜀军,气的刘备在白帝城要上吊。而且夷陵之战后,陆逊还当任吴国的大都督多年,成为吴国的支柱,还娶了孙策的女儿。可惜就是最后陷入政治斗争之中,被孙权逼死。

第九:西凉李儒

最早提出挟天子以令诸侯谋略的谋士,没有此人,就凭董卓这样一个武夫,实在难以成事。并且面对各种敌对势力,可以为董卓理性分析,使得可以霸占中原多年。

第八:晋祖司马懿

雄才大略,善于隐忍。诸葛亮五次北伐的终结者,平定辽东的大功臣。更是简简单单的把曹魏的江山给夺到手,曹操奋斗一辈子打下这江山,没想到做了司马懿的嫁妆。

第七:西蜀法正

法正虽然出场少,但是此人却是天下三人的促成者。法正若在,那么刘备将多一位可以比肩诸葛亮的谋士。在汉中之战时,法正就献计斩了夏侯渊。

第六:曹魏贾诩

贾诩可是打败过曹操的人,而且还不是一次,整整两次。后来投靠曹操之后,贾诩成为了曹操的第一谋士,官渡之战破袁绍、潼关之战败马超,这都有贾诩的功劳。

第五:西蜀诸葛亮

诸葛亮有定国安邦的能力,但是其谋略确实算不上是顶尖,诸葛亮治理蜀国确实是非常可以,但是这不是谋略。离郭嘉、荀彧还是有一定距离的。诸葛亮的名气实在是和能力不匹配,只是后世神化了他罢了。

第四:北成田丰

袁绍的基业几乎是全部有田丰的功劳,冀州、青州、幽州、并州几乎都是靠田丰奇谋拿下来的,这战绩自然是可以排到第四的。只可惜袁绍不会用人,刚愎自用,否则官渡之战何置于陷入被曹操打败的境地。

第三:东吴周公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公瑾,打败曹操八十三万大军,仅仅是这一个战绩,就足够公瑾排进前五。何况周公瑾还辅助孙策打下了整个江东,只可惜罗贯中为了神化诸葛亮,刻意丑化了公瑾。

第二:曹魏荀彧

曹操一句话就足够荀彧封神了,曹操说了一句:“荀彧,吾之子房。”可以说三国除了郭嘉外,谁可说其战绩超过了荀彧。

第一的话想必大家都心知肚明吧,我也就不说了,三国乱世中若此人不早逝,就没有其他谋士什么事了。


小司马迁论史


人才么能力是多方位的,有全才型的,当然也有偏科的!

我觉得公平公正应该分类排吧(司马懿非人臣,不入排名)

1)战略类:1.诸葛亮,2.荀彧,3.鲁肃,4.沮授,5.周瑜,6.陆逊,7.郭嘉,8.法正,9.庞统,10.贾诩/田丰。

2)内政类:1.荀彧,2.张昭,3.诸葛亮,4.陈群,5.审配,6.钟繇,7.蒋琬,8.程昱,9.顾雍,10.陆逊。

3)战术类:1.荀攸,2.贾诩,3.田丰,4.陆逊,5.郭嘉,6.庞统,7.法正,8.程昱,9.荀彧,10.陈宫。

所以,我个人认为的综合排名:1.荀彧,2.诸葛亮,3.陆逊,4.贾诩,5.郭嘉,6.周瑜,7.法正/庞统(并列),9.程昱/荀攸/田丰/沮授(并列)。

最后,一番势力只靠一个谋士往往搞不出成绩,这如同下棋-当局者迷,需要几人配合,历史上最经典组合:萧何+张良+陈平。

三国时期各大势力谋士最佳三人组:

曹魏:荀彧+郭嘉+程昱

蜀汉:诸葛+庞统+法正

东吴:鲁肃+周瑜+陆逊

袁绍:审配+沮授+田丰

其他势力很遗憾,缺少人才


怡红公子小白


我认为水镜先生是世外高人不能算,

前中期统帅

第一诸葛亮,是全才,军事家,外交家,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是三国谋划奠基人。

第二司马懿,是魏国的神盾,如果没有司马懿克日擒孟达,可能三国要改写了,料事如神。就是比诸葛亮晚一小步。

第三庞统,能料生,难料死,为求功心切冒进,误入落凤坡中箭身亡,这样的军事家连自己都保护不了,凤雏只能作好参谋,不能作三军统帅。

第四周输,诸葛亮一步一计,周瑜一步三计。

第五陆逊,火烧连营八百里,年轻有为。

第六徐庶,为报恩,不为曹操设一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