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落霞与孤鹜齐飞”还是“落霞与孤雾齐飞”?

长安史记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该句,出自唐朝诗人王勃的名篇〈滕王阁序〉。王勃的该文该句早已收进〈古文观止〉一书,是流传千年的经典,怎么今天有人要质疑王勃该句的真伪呢?还称是“孤雾”,不是“孤鹜”


,真是弄巧成拙。就这一字之差,笔者谈谈个人看法。王勃的该句是上下联句,上联7字对下联7字,并且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介词对介词,全句14个字对得相当工整,挑不出任何瑕疵。况且,该句文字的画面色彩相当丰富斑斓,“落霞”对“秋水”,“孤鹜”对“长天”,“孤鹜”以“长天”为背景,“落霞”与“秋水”互动,“落霞”又与“孤鹜”互动,这样一幅静美辽远的秋之图,早已深深烙在了国人的记忆里。而如今,有人把“鹜”字换写成“雾”字,顿时美感全无。请问,画面上的“落霞”与“孤雾”怎么可能同时出现呢?“孤雾”配得上“秋水”“长天”吗?“落霞”可飞,“孤雾”能飞吗?


王荣联1


“落霞与孤鹜齐飞”还是“落霞与孤雾齐飞?



看一首诗歌里的字是否正确,首先要把这句诗放在整首诗里来理解。不能只简单的把这句诗摘出来断章取义的理解。这样会与作者的原意有很大出入。

所以我们先看前面几句: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这句话是讲:滕王阁周围是独栋别墅或者是联排别墅,都是富贵人家。大小雕刻精美的船舶来回穿梭,说明江上物流繁忙,商业发达。然后这时天上的雨停了,云朵都散了。夕阳西下,照出了天上的彩虹。天边的云朵也被阳光照的透亮,云霞被阳光渲染出万紫千红的颜色。



所以这时不可能有雾,有雾看不到这么多美景。更何况是雨后初晴,天空大地想被洗干净了一样透亮。如果有雾,不可能有这种感觉。肯定是“山色有无中”的朦朦胧胧。更不可能看到天边的落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指碧空如洗,干干净净的秋。

上句看完,我们看下句,下句是承接上句的: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这里的联系就更紧密了,滕王阁前的江上,有打鱼归来唱歌的渔家姑娘,歌声嘹亮,在整个江上回响,更有南归大雁的叫声,跟渔歌一唱一和。



所以这里非常明显,这里是有鸿雁的,更何况雾它不能飞啊,只有雁能飞。这里形容落霞好像也有翅膀一样,伴着孤雁飞。整个画面突然间就灵动起来。变得妙不可言。这也是它能称为千古名句的原因。画面不但漂亮,还动静结合,如梦似幻,让人惊叹自然之妙!


塞北豪客


当然是“孤鹜”而不是“孤雾”。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初唐四杰之一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千古名句。

其实,句中的“落霞”也并非晚霞。宋代吴曾在其《能改斋漫录-辨霞鹜》中说:“落霞并非晚霞,盖南昌秋天有一种飞蛾,七八月,皆纷纷落入大江之中,江鱼每食之,土人谓之霞,故勃取以配孤鹜耳。”而宋代《莹雪丛说》亦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世率以为警联。然落霞者,飞蛾也……至若鹜者,野鸭也。野鸭飞逐蛾虫而欲食之故也,所以齐飞。”

由此可见,句中的“落霞”并非“晚霞”,而是“散落的飞蛾”;而“孤鹜”正是“孤单的野鸭”。散落对孤单,飞蛾对野鸭,对仗工整,是为绝配。

另外还有一点,“雾”是弥漫相连不可分割的气体,又哪里会有“孤雾”呢?


延陵山人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是王勃在《滕王阁序》里的一句精典名句,一直流传至今,仍盛传不衰。

秋天的傍晚,夕阳西下,余晖映红了天空。一只归巢的野鸭展翅在天空中飞翔。天空中的美景影印在清澈的湖面上,明净的湖水呈现出与天空一样的美景。让秋天黄昏时的天空,落日,野鸭,湖水等景色映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不禁为之惊叹,感叹。

可是,在另一个版本中,却把孤鹜写成“孤雾”。这是不属合逻辑的。

“孤鹜”,我上面已经说过了,不再重复,就是一只孤寂的野鸭。

“孤雾”,首先雾应该是灰蒙蒙的一片,或浓或淡,不可能用孤来形容。其次,大雾多出现在雨后的夜晚至清晨。天气晴朗,阳光强烈,雾很快即会退去。傍晚时分,空气干燥,是极少出现大雾的,除非是阴天才有可能。可是阴天是没有落霞的。

这一点小常识,是每个有社会经验的人都应该清楚的。诗人王勃是肯定不会犯这样错误的。

所以据此分析,很可能是另一个版本刋印错误。这是在大多数书藉中都有的错误,不足为奇。就像我们发出去的文章,极有可能出现错字,别字,漏字等现象。

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见解,有不同意见者,可提出来共同探讨。

谢谢!


西瓜小品笑


应该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考量有三:

1、如果是“雾”应该是一片的,不应该是孤雾,只有单独一只鹜鸟或少数鹜鸟的时候才能谓之“孤鹜”;

2、雾的状态是朦朦胧胧笼罩着的,飞不起来。霞的状态呈鳞片状,动起来的时候用飞还可以理解;

3、后半句“秋水共长天一色”描述的视野是非常广阔的,如果是水雾朦朦就看不到这样的景象。



Book思易


应该是落霞与孤鹜齐飞,因为落霞指的是黄昏时,而雾是在早晨时才有,雾随日出而散,整句意识,在日落霞光淹没时孤零零的鹜也飞回窝了去。


无所事事222705543


落霞与孤鹜齐飞,鹜是一种鸟,非大雾也


古法八宅郭家风水


应是落霞与孤鹜齐飞,语出自唐朝王勃的《滕王阁序》。意指阳光映射下的云霞与野鸭一起飞翔。落霞是自上而下,绚丽多彩的,孤鹜是息下而上,形单影只的。因之此句色彩鲜明,动静结合,意境深远,令人回味。


作家达度


当然是落霞与孤鹜齐飞,下句是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下飘,孤鹜上举,望之若同飞也。此两句出自王勃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俗名《滕王阁序》,骈文名篇。庾信《马射赋》有句云: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王实化用之。


郑叁


我觉得可能都对,在于诗人当时的心情或者遭遇有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