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臨倒閉的小廠,逆襲成全球銷量第一!如今董事局主席卻要“拆”它?這步棋有何深意?

(央視財經《對話》)有人說,他是海爾之父,33年前他臨危受命,接手了當時 瀕臨倒閉的青島電冰箱廠(海爾前身),把一個收入不過六百萬,資不抵債還虧損100多萬 的地方小電冰箱廠,打造成連續九年全球白色家電品牌份額第一的知名跨國公司,創造了年營業收入2419億的神話;

有人說,他堪稱中國企業管理之父,成為首位進入美國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瑞士洛桑等 著名商學院講學的中國企業家。

他是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張瑞敏。張瑞敏身上有很多標籤,“張首席”、“教父”、“管理學大師”

然而,已經兩鬢花白、功能名就的他,從2005年,開始了被外界稱為是“瘋狂而激進”的改革,他正在親手“拆掉”自己所打造的一切;他拆掉了海爾嚴密的組織架構,拆掉科層制,去掉了一萬多名中層管理者?他拆掉了海爾只生產白色家電的標籤,把海爾變成了無邊界的生態圈?他到底在幹什麼?十多年來,一向低調的他首次接受電視媒體專訪!今晚21:45《對話》獨家五問張瑞敏,張瑞敏首次袒露心聲…

去海爾化的海爾還是海爾?

33年前,一位35歲的青年走進一家街道小廠,他臨危受命,接手了這家瀕臨倒閉的電冰箱廠。如今,地方小小的電冰箱廠已經成為全球知名的家電品牌,曾經35歲的青年,又會如何改變這個他一手培養的品牌?

張瑞敏在《對話》表示,海爾原來給別人的標籤很清楚,就是生產家電的,就是一個家電企業,現在卻不清楚了,不明晰了,到底還是不是硬件,比如冰箱和食品商聯合在一起。海爾集團其實連續九年是世界上的白電第一,海爾的產品也不僅僅在中國,也走向了國際。可是問題就在於,海爾冰箱再怎麼提高,再怎麼走到用戶前邊,總歸有一個天花板。所以,冰箱要和有機食品供應商聯在一起,給用戶提供不單是一個冰箱的儲藏食品的功能,而是給你提供一個有機食品。簡單地說,所有連到一起,就是為了智慧家庭。白色家電作為智慧家庭的其中的一個載體,它不是一個主角了,而是通過它把這個生態做的更大,僅此而已。所以有一些,沒有打海爾的品牌,也是這個生態圈的一個部分,這其實是在打造一個生態系統,為什麼一定要叫海爾呢?”

濒临倒闭的小厂,逆袭成全球销量第一!如今董事局主席却要“拆”它?这步棋有何深意?

後電商時代 海爾到底要顛覆什麼?

電商給傳統企業帶來的衝擊,海爾也遇到了,張瑞敏認為,應該在電商基礎上升級,這就是後電商時代。因為電商最大的特點就是有平臺,這個平臺給傳統的經銷商帶來非常大的衝擊。但是這個平臺要升級,從一個交易平臺升級到交互平臺。“在電商上,你的選擇無限多,但是現在有一句話是,你可以有無限的選擇,但是得到的滿足感越來越少。原因就是企業或者平臺並不是以你本人為中心,所以就要再建立完善這個平臺,確切說叫生態圈,是以用戶為中心。另外一個電商應該再升級的地方就是誠信。因為電商上面廠家太多,基本上就是打價格戰,價格戰對大家傷害非常多。所以有很多這些製造商,比方說健身建材製造商,從電商上撤下來,跑到我們這個平臺上。為什麼?因為可以給用戶提供解決方案,用戶對你非常相信,不需要打價格戰。還有很多生產有機農產品的這些社區,它也從電商上撤下來,又跑到我們這上頭來。所以我們只不過對電商平臺一個升級。升級為以用戶為中心。海爾我們希望通過這個觸點網絡,深入到每一個社區,深入到每一個村,真正獲取用戶的忠誠度。”

濒临倒闭的小厂,逆袭成全球销量第一!如今董事局主席却要“拆”它?这步棋有何深意?

張瑞敏到底是哲學家還是企業家?

張瑞敏認為,做企業的沒有人敢自稱為企業家。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不要只看今天的風光,這只不過就是踏準了時代的節拍而已,誰也不能永遠踏準時代的節拍,只有一步一步地踏踏實實地做下去。而所謂哲學,它關注的不是客觀的存在,關注的是人的存在,所以說每一個企業家做的不是企業的資產,做的是人,應該從哲學的角度,去思辨這些問題。

濒临倒闭的小厂,逆袭成全球销量第一!如今董事局主席却要“拆”它?这步棋有何深意?

海爾為啥要砸掉組織?

張瑞敏為何要砸掉組織,他回應,砸組織其實是砸掉了科層組織,或者叫砸掉了官僚組織,他認為所有的企業都有一個問題,就是創業時候充滿活力,但是一旦大了時候就沒有這個活力了,內部部門越來越多,離市場越來越遠,給用戶感覺越來越少。“在硅谷,有一個硅谷悖論,一開始創業都是車庫創業,非常厲害。但是一旦做大了,到華爾街上市了,又跟傳統大公司一樣,就是科層制,海爾做的事情就是把科層制打破了,把一萬兩千多名中層管理者去掉,所以這個不再成為一個科層制的組織結構,而是變成一個創業平臺。建成一個網絡組織,這個就是最重要的,就是傳統的企業就是科層制的組織,一層一層,高層領導,中層領導,低層領導,把這個去掉了,把企業變成互聯網節點,這個節點和網絡上所有東西都聯起來了,將來科層組織一定會消亡,剩下一定只能是網絡組織。科層制組織原來是科斯提出來的,就是企業的邊界,為什麼要有組織,因為企業要有邊界,否則成本太高了,交易成本太高,很多東西你不把它劃到企業內部來,那你和它之間有交易成本,這個受不了。所以才有企業科層制,但是現在在互聯網時代,你不要劃到自己內部來,在外部,在網上,你可能成本更低,可能是零費用,零邊際成本,為什麼要划進來呢?所以科層制當時是對的,今天是錯的,都是因為時代,當時那個時代必須是科層制。發明科層制的馬克思韋伯當時也說了,這個科層制是當時最有效的組織,但是它壓抑了人們的創造性。”

濒临倒闭的小厂,逆袭成全球销量第一!如今董事局主席却要“拆”它?这步棋有何深意?

人人成為張瑞敏 真的可能嗎?

人單合一的模式,願景是讓人人成為“張瑞敏”,但這可能嗎?張瑞敏回應道,首先要確定的一點,就是在海爾集團,8萬多人,並不是張瑞敏最優秀,並不是張瑞敏做得最好,只不過是張瑞敏手裡的權利他們沒有,當時抓住了時代機會,成功了。“他們如果有很多機會,他們如果能抓住這些機會,他們比我做的更好。所以說,對於我來講,第一把所有的權利下放,決策權、用人權、薪酬權,都放下。他們如果有了這個權力,他們都是非常聰明的人,他們每個人去抓住機會,做成的人都會比張瑞敏做的更好。不需要你去下達文件同意,我們叫做沒有上級,上級就是用戶,每一個人都要聽用戶的,所以不會有大家擔心的亂了方向,反而集中管理的企業,每天都在下達,必須往東走,必須往西走,可能每個人有自己的算盤,可能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濒临倒闭的小厂,逆袭成全球销量第一!如今董事局主席却要“拆”它?这步棋有何深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