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這座大橋,見證55年的歷史變遷~

改革开放40年|这座大桥,见证55年的历史变迁~

改革开放40年|这座大桥,见证55年的历史变迁~

青山不墨千秋畫,綠水無弦萬古琴。

西河驛,這個古時蘄河邊最重要的碼頭,因位於緊鄰縣城的交通要衝,千百年來,在這裡留下了太多難以磨滅的記憶。

2018年10月1日,註定又是一個寫入史冊的日子,萬眾期盼的京九大橋建成通車了!

喜悅掛在眉梢,自豪寫在臉龐,這一刻,將永遠定格在一河兩岸群眾的心目中。

羅州城畔飛彩虹

蘄春縣京九大橋建設紀實

文丨閆炎 圖丨公路局

改革开放40年|这座大桥,见证55年的历史变迁~
改革开放40年|这座大桥,见证55年的历史变迁~

常言道:“隔山容易隔水難。”

解放以前,蘄河兩岸群眾曾多次在西河驛建石橋、木橋,然屢興屢廢。

1962年10月,西河驛架起了一座鋼筋混凝土板橋,這是歷史上跨蘄河的第一座真正意義的橋樑。這座橋樑全長451.98米,跨徑6.15米,為漿徹墩臺,共有72孔,橋面寬6米,是過境蘄春的幹線柳界公路上的重要節點工程,被命名為西河驛大橋。

改革开放40年|这座大桥,见证55年的历史变迁~

曾經的西河驛大橋(歷史資料圖)

上世紀九十年代,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交通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西河驛大橋荷載早已超過了它的設計使用標準,逐漸成為危橋。

1990年因柳界公路改道,西河驛大橋終於結束它的使命被廢棄,後來主體垮塌,只留下13個漿徹墩臺靜靜地矗立在河床上。

1990年,由省公路局路橋公司組織的施工隊伍來到蘄春,在原西河驛大橋下游500米處新建西河驛大橋。

建成後的大橋全長484米,為24孔單跨20米T型梁橋,橋寬12.5米,彼時,新的西河驛大橋成為蘄春地標性建築。

1996年3月,京九鐵路全線貫通。

還是在這裡,在西河驛大橋原址與現址之間,一座鐵路大橋跨越蘄河向遠方延伸。

三十多年後的2015年,當西河驛大橋再次不能適應交通通行所需時,政府又對大橋進行了拼寬加固工程。在上游拼寬新建一座11米寬預應力混凝土簡支空心板橋,對老橋進行全面加固,改造後的西河驛大橋全寬22.5米,有效緩解了蘄春城區進出口瓶頸問題。

2017年8月28日,西河驛大橋原址,新建京九大橋項目破土動工。

歲月,見證了55年來,西河驛這個古老的地方五次建設大橋的歷史。

半個多世紀,大橋重生,這是現今依然存在的13個橋墩所盼望的。

時光荏苒,墩臺上的苔蘚,經歷了流水的沖刷,流水見證了一代又一代蘄春公路建設者們的拼搏不止。

改革开放40年|这座大桥,见证55年的历史变迁~

建一項工程,樹一座豐碑,留一方美名,這是蘄春通興路橋人的一貫作風。

作為湖北省重合同守信用單位、普通公路施工企業信用評價AA級單位,英勇善戰的通興路橋人,以一流團隊、鐵的作風、敢於創新和過硬的質量,在美麗的蘄河上打造了又一顆璀璨明珠。

進場伊始,項目部從狠抓管理著手,建立健全了各項管理制度,成立精幹高效的項目經理部,選派具有多個重大項目施工管理經驗的孫朝雄同志擔任項目經理。他以精細化管理為重點,從安全質量和文明施工方面著手,從優化施工專項方案,全面加強現場管控,到實施物質材料核銷,做好現場機械管理等各項工作,在橋墩、梁板、鋼筋加工、塔柱施工等關鍵部位狠抓精細化、標準化管理,人人守規則,事事精細化,杜絕違章操作,從而營造出精細化管理制度的工作氛圍。

鬥酷暑、戰嚴寒,五加二、白加黑,京九大橋的建設者們用智慧與汗水譜寫了一曲光榮的建設之歌。

京九大橋選址所在地地質情況特殊,84根樁基基本處於沙層地貌上,常出現岸上衝樁水下串通漏漿的現象,樁基深度普遍在40米以上,施工難度較大。

項目部摒棄了傳統的衝擊鑽鑽孔,在縣內首次採用旋挖鑽,用14米鋼護筒施工,有效解決了流沙層中難以成孔的難題,也解決了流沙層施工安全問題,極大的縮短了衝孔成樁的時間。

在梁板施工最緊張的時候,恰是隆冬時節,氣溫較低,防止混凝土開裂是至關重要的一環。為確保施工質量,項目部專門定製了養護蒸汽機,用電鍋爐加熱對梁板進行保溫,平均每兩天製作好一片梁板,有效確保了工程質量和進度。

一幕幕感人的場景、一個個奮戰的身影,把京九大橋的身姿襯托得雄偉而壯觀。

在全市率先採用預應力現澆連續箱梁施工工藝,京九大橋建設僅用六個月就完成了主體工程,十個月就基本建成,在全省全市同類橋樑建設中處於領先地位,兌現了通興路橋人“一年啟動建設,一年建成通車”的鄭重承諾。

改革开放40年|这座大桥,见证55年的历史变迁~

蘄河岸邊的羅州城,始建於北齊,至今已有1400餘年歷史,曾是州治所在地,輝煌過700餘年。

重振昔日雄風,是蘄春兒女的夙願。心繫蘄春發展,情牽重大項目,胸裝民生情懷。

在全縣三級幹部大會上,市委常委、縣委書記趙少蓮同志形象比喻“大橋、大路、大碼頭給蘄春插上了騰飛的翅膀”,而羅州城畔的京九大橋,無疑也承載著新時代艾都蘄春高質量發展的新希望。

京九大橋是繼西河驛大橋、白池大橋、梅家塘大橋之後,蘄春縣城周圍第四座跨蘄河公路大橋,是城北主幹京九大道延長線上的節點性工程。

大橋往西,過蘄河與省道香管線相交,並將按照一級公路標準建設延伸線至橫車火爐鋪村,與蘄太高速公路橫車互通連接;大橋往東,順接京九大道,連接省道下蘄線,經過即將建設的蘄北客運站,對接國道東深線。

大橋全長498米、寬度25米、雙向四車道,和連接線一起全長813.323米,按市政次幹道標準建設,設計時速50公里/小時,含道路、交通、排水、照明、電信和綠化工程,總投資約7000萬元。

像一條玉帶,如一輪彩虹,橫跨蘄河的京九大橋,矯健的身姿亮化、綠化、美化,把美好未來延伸進兩岸群眾心間。

它的建成通車,將與繞城一級公路一起,真正形成蘄春城區的大外環,對緩解城區交通壓力,完善公路路網結構,提升公共服務能力,促進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顯著意義。

改革开放40年|这座大桥,见证55年的历史变迁~

彩虹飛落羅州畔,艾都騰飛在今朝。

從這裡出發,蘄春百姓生活、蘄春城區交通、蘄春跨越之路,將向前方縱情延伸……

改革开放40年|这座大桥,见证55年的历史变迁~改革开放40年|这座大桥,见证55年的历史变迁~
改革开放40年|这座大桥,见证55年的历史变迁~

近期爆文速覽

歡迎朋友圈

改革开放40年|这座大桥,见证55年的历史变迁~

編審:大鳥、鄧霽桓

投稿[email protected]

違者必究

改革开放40年|这座大桥,见证55年的历史变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