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叛变曹氏家族后,为何曹操当年老部下都坐视不管呢?

非梦王子



司马懿发动政变,曹操旧部为何坐视不管?

屯兵驱虎豹,养子得麒麟。司马懿善于算计,精于谋略,深谙韬晦,三国后期曹魏重臣,他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谋略家,用兵如神,就连诸葛亮也赞叹司马懿,是天下第一善守大将。司马懿早刘备曹操强征为文学椽,之后协助曹丕当上太子,又被曹操委以重任。曹丕在位期间,任用司马懿管理尚书台,颁布九品中正制,司马懿也成为曹丕对抗曹氏宗亲的工具。曹睿继位后,对司马懿十分提防,但诸葛亮北伐,让司马懿掌握军政大权。


曹睿去世后,司马懿再次成为托孤大臣,与曹爽一起辅佐年幼的曹芳。然而曹爽为了某取大权,排挤司马懿,采取明升暗降的策略,升司马懿为太傅,并剥夺了司马懿一切军政大权,不仅如此曹爽还对司马懿进行严密的监视,伺机寻找机会,除去司马懿这个绊脚石,这样曹爽就可以谋权篡位。


司马懿忍无可忍,于正史十年(249年),趁曹爽陪同曹芳到高平陵祭祖之际,率领豢养的三千死士,攻占洛阳,并要求曹爽交出天子投降,并承诺不杀曹爽,因曹爽猝不及防,只能束手就擒。司马懿之后宣布曹爽谋反,并夷其三族,共计七千余人,至此司马懿掌控曹魏政权。

司马懿诛杀曹爽,发动政变,曹操的部下为何没有反抗,让司马懿兵不血刃掌握大权,以下笔者做简要分析。


首先曹爽独揽朝政,横征暴敛,结党营私不得人心。曹爽侥幸被任命为托孤辅政大臣,然而曹爽并没有尽心辅助曹芳。在逐步掌握大权后,曹爽的野心越来越大,为了独揽朝政,曹爽排挤司马懿,独霸朝政,并且扩大自己的党羽,联合何晏、夏侯林等,排除异己。很多大臣都敢怒而不敢言,可以说当时曹爽可以只手遮天。不仅如此,曹爽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大肆圈地归曹氏宗亲所有,为了挣攻率军进攻蜀汉,却不得不无功而返。曹爽横征暴敛,百官对其痛恨,民怨四起,可以说司马懿发动政变之时,曹爽已经不得人心。


其次曹爽勾结党羽,意图谋反。随着权利的扩大,曹爽越来越不知足,经常与驸马何晏等人歌舞升平,意图谋反。何晏等人甚至把曹爽谋反等级的日期都已经规划好,后来曹爽又听取了何晏的计谋,逼迫郭太后与曹芳分开,这样郭太后被迫迁到永宁公,一时间流言四起,称曹爽专擅朝政,屡改朝制,多树党羽,而曹爽谋反叛逆的心迹已经昭然若揭。因此很多大臣都想把曹爽除之而后快。司马懿发动政变,在当时很多大臣眼里,司马懿是在位曹魏除害,显然他已经站到正义的一方,因此司马懿发动政变的时候,才没有很多人反抗。


再次曹氏宗亲被打压,司马懿在朝中权势很大,而且有太后的支持。曹操死后,曹氏宗亲恣意妄为,有很多宗亲都大肆圈地据为己有,比如当时的曹真、曹休等,这样曹丕为了曹魏长期发展,不得不对曹氏宗亲进行打压,削弱了宗亲们的权利。曹丕对于兄弟们的防范更加严格,对于曹植更是严加看管,而且规定每个兄弟不得拥有军队,只能只会几千人,这样曹氏宗亲到曹芳是很多都已经没有实权。曹睿在位是,曹氏宗亲很多人才凋零,曹休、曹真等相继去世,曹氏宗亲们更是后继无人。


司马懿虽然被剥夺军政大权,然而其在曹魏深得人心,百官们都知道,没有司马懿成功抵抗诸葛亮,就没有后期曹魏政权,后来司马懿又平定辽东,有功而没有收到重用,很多人都认为不公平,司马懿战功卓著,远非曹爽可比。因此朝中的三公们,曹魏重臣在司马懿发动政变后,基本都现在司马懿这边,而司马懿更是控制了太后,让太后草昭,宣布超爽谋反,又太后的支持,司马懿更是理直气壮,因此曹操所剩无几的部将,基本没有敢胆大妄为的,只能听从安排,最主要是,世人都知道,曹爽不是司马懿的对手,又何必自找死路呢?因此司马懿发动政变,曹氏宗亲没有反抗。

你是如何看待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的?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三国逐鹿


曹操和司马懿是两代人,曹孟德比司马仲达整整大了24岁。司马懿这厮还贼能活,他发动高平陵政变的时候,自己都已经70岁了,跟他斗的曹爽是晚辈。司马懿不仅成功的熬死了曹操这辈人,连跟他平辈的曹丕、曹真、曹休这辈人也被他熬死了。


高平陵之变发生于公元249年,很多人对年份没有概念。简单的说两句:

高平陵政变时,曹操已经去世29年了;

高平陵政变后,16年不到,曹魏灭亡。

用我们现在2018年为中轴线,去套汉末三国的时间线,是这样的。

司马懿去世(公元252年)是2021年

高平陵之变(公元249年)是2018年

曹孟德去世(公元220年)是1989年

曹孟德起兵(公元189年)是1958年

司马懿出生(公元179年)是1948年


曹孟德出生(公元155年)是1924年

看明白了吗?用我们现在的时间线来说。曹操生于北洋军阀时期,冷战时期开始起兵,死于海湾战争前夕。曹操如果活到高平陵政变,他会有94岁。那些跟曹操同辈打天下的兄弟,哪个不得80岁了?很多人可能会说,活到八九十岁也不算什么呀。

但是别忘了,三国时期的人,平均寿命还不到30岁,曹操活了65岁,这就已经是很能活的人了。跟曹操平辈的对手,除了刘备以外,全部都被他熬死了!

司马懿比曹操更能熬,他把曹操的孙子辈都熬死了,自己又活了十几年才咽气。服不服?


乱世,活着就是王道。

曹操时期的功臣,要是能活到高平陵之变。就拿最小的郭嘉来说,他也有79岁了。三国时期能活这么大岁数的人,掰着指头都数的过来。

纵观司马懿的一生,与日本的德川家康颇有相似之处。极其的能隐忍,活的又比别人长,把比自己能力强的人都熬死了,自己就能称霸了。


Mer86


(这张剧照有问题,看上去显得曹操跟司马懿差不多大,其实曹操大二十四岁呢。照片上的事件发生时,司马懿不过三十五岁,干嘛请个老头来演?)

我的天哪,司马懿搞高平陵之变,准备换天下时,曹操哪还有什么老部下啊。

司马懿已经属于曹操后期的谋士了,等于是给曹丕用的。而司马懿又活得特别久,尤其是发动高平陵之变时,他已经七十多了。这时候,曹操的创业一代团队,基本都死光了。剩下的,都是像曹爽这样的二世主。

不过,倒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曹家二代,或者曹集团二代没有反对呢?

这其中一个原因,都怪曹丕这小子,对自家兄弟防得太死啦,曹丕因为是争位上来的,而且有点逆袭的味道,所以对兄弟防得特别严,后世总结曹家被司马家取代,就是曹家王爷没实权,连普通老百姓都不如。因为朝中派有监视的,哪个王爷做了什么事,比如曹植抱着嫂子的枕头流眼泪了,马上就上报了。没有亲兄弟帮助,那当然倒得快,就是有反对,也是有心无力。

而到了司马家族,倒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司马家当皇帝后,总共封的王爷差不离快三位数了吧,而且全都是有实权的,最终是导致了八王之乱。

而曹家不重视亲族其实到了魏明帝已经有所改正,魏明帝那当然是比曹丕要高明啦,他意识到了帝族力量太弱,可能会有影响,在临终时,他托孤的原本是燕王曹宇,可挂掉前,又临时改了主意,把曹宇换了,让曹爽上,然后又让司马懿入了局,这一下,局势再无更改的可能。

第二个,曹家人不行,非曹家的为什么也不反对呢?

这要两面看,曹操创业团队有两大派,一是以曹家人夏侯家为主的老乡派,也就是沛谯集团,一个是颖川士族为龙头的颖川派,司马家是河内人,他们是颖川外围。两派中,前者是寒门,他们需要天下大乱来改变自己的阶级,而士族则是保天下,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利益所得者,曹操的出现,顶多是帮助他们保住地位,而无法增进。所以,前者更拼命,后者更保守,高平陵之变,就是后者对前者,士族对寒门的大胜利。

那高平陵之变,士族基本是站在了司马懿这一边。因为他们是一伙的啊。而寒门,也就是沛谯派,以曹爽为主,他们有个特点,基本是愣头青,玩政治是外行,玩军事,没有父辈们的智慧跟拼劲,就剩一张嘴吹牛皮啦,更没有胆子,比如夏侯玄,老老实实交出了兵马。后继无人啊。

最后,也不是完全没反对的,淮南三叛就是啦,但他们主要是怕被司马家族收拾,有多少为曹家出头的心就难说了。


脑洞历史观


司马懿是通过发动“高平陵政变”夺取曹魏江山的,是一代枭雄,司马懿政变能够成功归根于以下原因:

1,司马懿资历老,是魏国的四朝元老,活了73岁。从魏武帝曹操,再到魏文帝曹丕,再到魏明帝曹睿,最后魏少帝曹芳。

2,位高权重,身居要职,全倾朝野。先后任职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等要职。

3,羽翼丰满,朝中亲信众多。反观朝野,除了曹爽以外,没有几个还真心辅助曹魏的。

4,功高震主,最后一统江山。司马懿为大魏江山做出了巨大贡献。辅政平乱,抗蜀北伐,明帝托孤,退敌征吴。
到了魏少帝的时候,司马懿已经是三国末期最伟大的政治人物,集智谋,权谋,人脉于一身,自然发动政变,水到渠成,无人能敌。


微影星播客


这有个时间节点,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灭了曹爽一党三族,司马懿一家的野心才暴露了。而且,就司马懿本人而言,当时有不少人还是相信他是忠于曹魏的(司马懿弟弟司马浮就很浮夸地对天赌誓:“永为魏臣!”骗了不少人),是曹爽自己太作死了,得罪了满朝的老臣。

魏明帝曹睿病危时,以司马懿和曹爽为托孤大臣。后曹爽为收拢权力,架空了司马懿以及一帮前朝老臣,引起普遍不满。

高平陵之变爆发时,就有侍中许充、尚书陈泰等纷纷为司马懿作保,表示只要曹爽投降,保证其人身安全,不失为“富家子”。本来就是曹氏宗亲的大将军曹爽虽然可能对司马懿不大放心,但面对一帮老臣的作保,他觉得安全了,于是选择了投降。

然而,老奸巨猾的司马懿,嘿嘿,出卖了所有老朋友!咔咔咔咔,血腥清洗了曹爽等曹魏宗亲势力!那些作保的老臣虽大跌眼镜,但也只能痛哭而去,毫无办法。因为司马懿掌握了军队,也控制了朝政!

倒也不是没有“老部下”反对,从老臣王凌开始的淮南三叛就是典型,耗死了司马懿、司马师,到司马昭时,反叛势力才基本被镇压下去。

回到问题,司马懿一家叛变曹氏后,朝中老臣是管不了(他们开始是帮凶,后来成了猪羊),外面的老臣想管的,但错失了时机(王凌两年后才起兵),且实力不足。


嗜史兽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高平陵之变发生在公元249年,而曹魏元老,尤其是早年跟随曹操的那帮人,绝大部分都下去陪先帝了。


而且在当时,曹魏宗室其实只有曹爽一支独大,魏文帝曹丕在位期间,采用九品中正制选官,大力提拔士族,极力打压原来的曹魏宗室和勋贵。到了魏明帝以后,朝堂之上势力对比已经发生了变化,由九品中正制选上来的士族人才已经渐渐成为了朝堂的中坚力量,作为士族代表的司马懿更是德高望重,倍受推崇。

其二,曹爽实在不得人心

魏明帝死后,曹爽和司马懿二人是顾命大臣。但是曹爽不断排挤司马懿,重用亲信,独揽大权,行事专横,引起满朝文武的不满。

曹爽倒行逆施,人心尽失,司马懿则韬光养晦,收拢人心,而且一直以受欺负的元勋形象示人,自然能获得更多人的支持。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曹爽当时已经产生篡位谋逆之心了,在满朝文武百官看来,曹爽就是一个挟持皇帝,把持朝政,大权独揽的权奸。司马懿则是一个忠于曹魏,倍受欺负的老臣。高平陵之变,以太尉蒋济为首的硕果仅存的曹魏元老都站在司马懿这边,原因就是他们认为曹爽才是威胁曹魏天下的人,而司马懿则是一个力挽狂澜,救国护君的忠臣。


那些曹魏宗室,一来经过多年的打压实力大为削弱,二来从当时的形式看,曹爽才是那个打算篡权之人,曹爽从血脉上来说可不能算是宗室,他爹曹真是曹操养子,和曹操是出了五服的亲戚。再加上曹爽弄权,大肆任用自己的兄弟和亲信,对于曹魏宗室勋贵家族连搭理都懒得搭理。那些曹魏宗室勋贵们于情于理都不会帮曹爽。


守仁看剧


首先 按照当时时间 曹操的老部下已经死了 历史上曹操比司马懿大了二十四岁 司马懿是曹操后期时的谋士了 是留给曹操的后继者用的。简单来说就是曹家后继无人 。曹叡不用司马懿, 想要用宗亲 。无奈宗亲能力又不行, 曹叡对司马懿是又爱又恨。 爱他的能力恨他的人脉和心机。 此时的司马懿对曹魏政权太重要了, 杀了他国内会异动, 虎视眈眈的蜀汉,卧榻旁的东吴 都会趁虚而入。 不杀他 又有可能反叛 曹叡 无奈。只能临死赌一把 ,赌司马懿足够忠心 ,不过很遗憾他堵错了。司马懿反叛很大一部分也是自保 曹爽一步步的夺取他的权利 打压老臣。司马懿卧薪尝胆装病才躲过一劫 。反叛时 曹爽在朝中 已经不得人心了 他独断专行 大肆安插自己的党羽 ,对皇帝不敬不尊。俨然一副皇帝的做派。人心以失。 本人很喜欢虎啸龙吟里的司马懿 很真实 也许当初的司马懿就像电视剧里的一样 当了一辈子别人的手中刀 也该当一次执刀人了


小歌小调小风骚


大家好,我是风信子,请关注我,每天精彩内容不断!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后,曹操和他的那些老部下都差不多都不在了,因为曹操比司马懿大20多岁,而司马懿真正开始得到重用是在曹丕时代开始的。

司马懿

曹丕这皇帝的位置得来不易,与兄弟曹丕,曹冲,曹彰明争暗斗了好久才成功上位,所以他提防曹魏宗室非常紧,不惜引入外人来制衡宗室,司马懿是最佳人选。

曹丕去世后,其子曹睿继位,应当说曹睿意识到了当时宗室势力过于薄弱的情况,所以在他执政期间,大力提拔,曹真,曹爽等宗族势力来抗衡外部势力,不过临死托孤时,不知道为何又将司马懿命为托孤大臣。

魏明帝曹睿

曹睿死后,司马懿成了权臣,曹魏覆灭已成定数,只是时间问题了。

另外,曹操能实际上代汉自立,主要得亏与2股势力的支持,一股是以夏侯家的本族为基础形成的寒门集团,另外一只是颍川士族集团,曹操在世时对这两派采取的态度是任由前者发展,对于后者,采取制衡的态度。

魏文帝曹丕

等到曹丕上台后,实施九品中正制,实施上完全改变了曹操的策略,保证颍川士族集团的既得利益,打击本族宗亲势力夏侯家。杜绝了寒门取士的途径。

这么说吧,寒门集团希望改变天下获得政治上的统治地位,而,颍川士族本身就是贵族利益代表,他们不在乎谁当皇帝,只在乎谁当皇帝给的利益多就支持谁,所以曹家人当皇帝能保证他们的利益不受损害,就支持曹氏。而后来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之后,给他们的利益更多,所以就支持司马懿,何况司马家族也是士族大家,同颍川集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站谁的队就一目了然了。

高平陵事变

曹操和曹丕父子二人当年逼迫欺负汉献帝时,绝对不会想到几十年后,自己的子孙也会有这样的下场被司马懿司马昭父子欺负。

这只能说是天意!


历史中穿越过来的侠客


司马懿夺权的时候,曹操的老部下都死的差不多了。司马懿是出了名的能活,他发动高平陵之变时,已经是70岁高龄了。司马懿是曹操主要部下中年龄最小的了。郭嘉比曹操小一辈,已经算是很年轻的了。但司马懿比郭嘉还小9岁。曹操的其他部下,又有谁能活过司马懿呢?

到司马懿夺权的时候,曹操老部下中只剩下蒋济、高柔了。但之后蒋济很快就去世了。高柔倒是活的很久,但是他的地位比司马懿差多了,并无法牵制司马懿。


国史拾遗


不是不管 是那时候他们基本上死的差不多了

到了曹睿时代 五子良将只剩一个张郃 还被诸葛亮报废了

曹仁 曹洪 曹纯 曹真 曹休 夏侯兄弟等前期比较猛的人 也早都陪伴先帝于地下了 看一下曹爽兄弟的水平 就知道曹氏和夏侯氏有点后继无人了

文官这边也是 早期的五谋主们 也是死光了 像满宠 贾逵这种名气不大但也很厉害的主 也都辞世了

所以 到了司马懿篡政的时候 跟曹操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元老们 基本上已经凋敝殆尽

司马懿在这帮人里面 都只能算小字辈 他出山的时候 曹魏的地盘基本成型了

当时的环境是 原来功臣已经很少了 蒋济和高柔都算是资格老的 他们看曹爽们闹的过分了 就决定支持司马懿 但条件是不伤害曹氏族人 毕竟那是旧主

而名将方面 钟会 邓艾是小字辈 且跟司马懿关心更好 郭淮在外地 没有卷进去 陈泰态度中立 后来还做了司马懿和曹爽的调停人

这么一看 文官元老们支持司马懿 武将上没有很强的反对力量 曹氏族人后继乏人 造成了力量对比上的真空

加上司马懿自己老谋深算 手段利落 夺权成功后迅速变脸 撕毁了之前不伤害曹氏族人的所谓诺言 蒋济因此羞愧而死

所以 一方面是元老们死得差不多了 二是皇帝年少 三是司马懿老辣 致使司马懿夺权成功 实际上 只要曹丕时代的元老们活得再久点 司马懿都不见得有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