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執行有擔當善作為——執行力優秀幹部|段貴建:用“辛苦指數”換群眾“幸福指數”

重执行有担当善作为——执行力优秀干部|段贵建:用“辛苦指数”换群众“幸福指数”

用“辛苦指數”換群眾“幸福指數”

——記市扶貧辦黨組書記、主任段貴建先進事蹟

“越嶺翻山荒徑遠,野村偏僻汗淋身。噓寒問暖籬笆院,訪戶談心左右鄰。拉話家常謀善策,分清對象找窮因。田頭規劃光明景,催馬揚鞭日月新。”作為一名扶貧幹部,他跋山涉水、風雨無阻、冬來暑往,無論是崎嶇陡峭的山間還是疏鬆溼滑的坡上,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腳印。擔任市扶貧辦黨組書記、主任的段貴建,用真心關愛貧困群眾,用真愛溫暖貧困群眾,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換取群眾的“幸福指數”,被貧困群眾親切地稱為“自家人”。

重执行有担当善作为——执行力优秀干部|段贵建:用“辛苦指数”换群众“幸福指数”

尋脈問診,讓“頂層設計”更接地氣

2016年8月,段貴建擔任市扶貧辦黨組書記、主任後,全身心地投入到脫貧攻堅主戰場,跋山涉水、走村入戶,掌握第一手資料,充分發揮全市脫貧攻堅“參謀長”的作用,向市委、市政府建言獻策,不斷完善脫貧攻堅“頂層設計”,在全省率先提出了“1+X+部門”的精準扶貧工作思路,並制訂了政策性文件體系,明確了全市脫貧攻堅的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讓“頂層設計”更接地氣。2016年,推動實施的“四跟四走”產業扶貧模式,成為了全國“名片”;2017年,積極推進的“中國社會扶貧網”試點工作,榮獲全國“互聯網+”社會扶貧突出貢獻獎,全國現場會在我市召開,“永州模式”全國推廣。今年,他著力於重點引進小微企業在南六縣貧困村建立“扶貧車間”,真正實現了貧困人口就地就近穩定就業,全省就業扶貧現場會在我市召開,“永州經驗”全省推廣。

重执行有担当善作为——执行力优秀干部|段贵建:用“辛苦指数”换群众“幸福指数”

傾情付出,為困難群眾排憂解難

“百姓的事就是我的事,用我的辛苦換得百姓的幸福,就是對我工作最大的肯定。”段貴建堅定地說。

在近幾年的扶貧工作中,他顧不上家庭、拋卻了安逸,傾情付出、砥礪奮進,真正做到了用心用情關心關愛睏難群眾,真正成為困難群眾的“自家人”。今年4月,在得知祁陽縣觀音灘和平村於培寶老人過壽的消息後,他不顧在江華貧困村跋山涉水的辛苦,驅車幾百公里趕赴和平村,在陪老人過生日的同時,還藉機向老人難得回來的孫兒孫女宣傳幫扶政策,詳細瞭解他們在外務工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給他們提出了建議和幫助,並鼓勵他們不斷學習知識、技能,早日徹底斬斷窮根,脫貧奔小康。

2017年10月,他積勞成疾,身患惡性腎腫瘤,不得不做左腎切除手術。但病魔並沒有擊倒他,術後第7天,他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積極籌備全市脫貧摘帽預檢預演。在得知雙牌縣麻江鎮南漯村不通公路時,他拖著大病未愈的身體,步行10餘里,深入實地與當地黨委政府共商修路之策。據不完全統計,近兩年來,他走訪貧困村216個、貧困戶1232戶,在鄉鎮、村現場辦公86場次,行程累計達13餘萬公里。

重执行有担当善作为——执行力优秀干部|段贵建:用“辛苦指数”换群众“幸福指数”

成效初顯,贏得群眾廣泛讚譽

“謝謝領導的關心和幫助,我們現在的生活是越過越好了。”家住冷水灘區蔡市鎮零東圩村的易桂花,一見到段貴建就拉著他的手說。

2014年,易桂花因殘疾被納入貧困戶,如今享受危房改造、助學補貼等扶貧政策。易桂花的丈夫蔣滿林長年在外打工,而她被聘請為村級保潔員,一個月有1000元的工資,農閒時節在村委會的集體經濟基地務工,年收入達6000元以上,現已穩定脫貧。

說一千,道一萬,工作到底怎麼樣,還得成績來說話。面對繁重艱鉅的脫貧任務,段貴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堅持只爭朝夕、親力親為,用一組組耀眼的數字,回應了黨和政府的期望,回應了困難群眾的期盼,回應了幹部職工的付出。截至目前,全市共減少貧困人口476456人,貧困村出列475個,寧遠縣、雙牌縣、江永縣3個省扶縣順利脫貧摘帽,減貧率達到70.9%,貧困發生率由13.5%下降到3.3%,全市脫貧攻堅戰役取得了決定性進展。2017年全省脫貧攻堅年度考核,永州排一類市州第一位,7個縣區綜合評價為“好”,其他縣區綜合評價為“較好”,我市榮獲湖南省2017年度脫貧攻堅工作先進市稱號。段貴建也被評為全省“扶貧先鋒”、全市優秀黨務工作者、全市執行力優秀領導幹部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