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建筑——碉楼


屯堡建筑最大的特点是石头的广泛应用。一户民宅就是一座石头的城堡,一个村庄就是一座纯粹的石头城。

屯堡是一个防御敌人的整体,而屯堡民居就是组成这个整体的每一个细胞,既可以各自为阵,又可以互相支援友邻,既保证一宅一户私密性和安全感,同时又维系各家之间必要的联系。

屯堡碉楼大多建于清朝,也有部分建于民国时期。

其原型来自明朝的“望楼”建筑,后来由于战争的需要进行了相应的改造,形成了今天的碉楼。

碉楼。

作为屯堡建筑的一个突出点,碉楼往往建在正房和厢房连接处,是屯堡村落的视觉中心和天际线,更是屯堡的重要防御设施。

四合院中望碉楼。

碉楼的用途比较广泛:战时用作预警、指挥、防御、避难;平时则防匪、防盗、屯粮、储物,可谓一举多得。

仰望碉楼。

碉楼与民宅。

全村制高点。

所以传统屯堡村寨几乎都有碉楼,少则一二座,多则七八座。

碉楼均用厚重的石块堆砌而成,不用砖瓦,非常坚固。

各村寨的碉楼格局一致,只是在式样和功能上存在细节上的区别。历史风云的见证。@傅拥军@严志刚@头条图片#今日头条摄影大赛##最有意思的乡村影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