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稱2019年A股市場“不差錢”,你怎麼看?

速讀財經


證券日報說2019年股市不差錢,並非空穴來風,一方面,國內的養老金、職業年金、銀行的理財資金都獲批流入股市,要說A股市場沒錢,估計也沒人相信。另一方面,A股被納入MSCI、A股入富,意味著國外對沖基金都要流向A股市場,多少總會購買一些A股股票,作為其全球化資產配置的一部分。你說A股2019年不差錢,真是很有說服力的。

不過,我們卻認為,不要看外面傳揚的外有海外對沖基金進入A股市場,內有國家隊、養老金等大機構護盤,但是預期資金流入與實際資金流入是兩碼事情。早在2016年3500點一線,像證金、中金等國家隊也進場救過市,但是大盤只能護一時,卻不能護千年,最終股市還是會跌下去。

從表面上看,國內外機構投資者獲批進入A股市場的窗口被打開了,但是似乎他們對目前A股市場的估值和點位並不滿意,所以實際資金購買A股股票的會廖廖無幾。顯然,被最新獲批進入A股市場的國內外機構投資者,是要等A股未來砸出一個大坑才會進場,為被套在3000-3500點一線的中小投資者做解放軍。所以,機構投資者們獲批入市,對A股應該構成利空,他們要等到A股估值跌出來才能真正入場。

更要命的是,從表面看,A股似乎也不差錢,但是科創板馬上要建立了,而且科創板是實行的是註冊制,這意味著,科創板要有大量新股上市,此舉反而會分流A股的流動性,給A股市場造成缺血。此外,科創板估值肯定比原來A股市場低,科創板的出臺將會把A股過高估值往下拉。A股不是差不差錢的問題,而是估值過高,市場信心不足,2019年本身就會有一個持續探尋底部的過程。

此外,A股走勢好象與有沒有錢關係不大,與投資者有沒有信心關係很大。因為,投資者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跌,很多人說4000點是底,3500點是底,3000點是底,現在最低跌至2449點至多也只是個政策底,就是政策不希望股市跌得過快、過陡,跌多了還要回來歇歇腳。目前,場外增量資金不入股市,代表著對後市的信心不足,這才是A股的致命傷。

當然,有些股民希望上市公司在股價下跌時掏出真金白銀回購股票,進行護盤運動,穩定股價。但事實上,2018年上市公司整體業績不好,本來還想在市場上再融資、定向增發,哪來的錢再流入股市呢?即使拿錢出來去穩定股價,在業績增速放緩的前提下,這樣的護盤式回購等於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頭”,我想也沒有多少上市公司真的願意在熊市中掏出真金白銀來回購股份,拯救股市的。


不執著財經


證券日報說股市不差錢,主要在於近年來A股納入MSCI、A股入富等渠道帶來的新增流動性補充,而從長遠來看,這系列渠道為A股市場帶來的新增流動性補充非常明顯,但意在長遠,且仍需要看外資投資A股市場的真實意願,預期的資金流入與實際資金流入,還是存在比較大的區別。不過,用不差錢來描述2019年的市場,恐怕過於樂觀了。

其中,現階段不少上市公司現金流狀態並不樂觀,即使股份回購新規實施,上市公司可以拿出真金白銀回購股份的,反而不多。至於護盤式回購,卻只是階段性穩定股價,並未帶來實質性長期流動性補充,對於上市公司核心價值影響比較有限。

此外,外資進入A股市場會有一個過程,而現實問題是,新增流動性湧入預期卻比不上股市融資擴容的速度,例如科創板等市場板塊,對未來市場分流資金的壓力不少。由此可見,看似不差錢的市場,實際上真正進入市場的資金比例不多,改變存量博弈狀態的難度也是很大。


郭施亮


關於2019年證劵報資金四大板塊資金進入股市,是我們國家一直以來進行宣傳的論據。我們再次回顧一是社保基金;二是銀行理財資金;三是保險資產類項目理財與解決股權質押救市為特徵的資金;四是外資資金。

這種文章是一種日常的宣傳計劃,從立意與數據收集都是前一個階段國家救市的政策彙集,大部分是應景的文章。

但是我們投資者也從文章中解讀到普通投資者,已經是彈盡糧絕的地步。中國股市經過長達三年市場風格的轉變還有股指指數管理與調整,還有lPO發行制度的改變,普通投資者很難適應中國股市前進的腳步。今後中國股市會以基金與私募基金等形式的投資方式,可能會成為一種方式。從近期國家基金市場的發行情況上投資者參與的積極性是有較大提高的,許多基金公司項目籌資2億以上是之前很難見到的,而目前還是有啟動跡象。這種情況也是早期市場傳言去散戶化的具體路徑。

作為普通投資者,今後股市投資是要轉變投資策略與戰術的時候。銀行理財資金進入股市是國家今後一個時期,投資的方向,也是國家從國家法律層面的突破,也是法律保護。這種方式未必能盈利很多,但是抗市場風險的能力還是有著比較強的。但是投資者要認真研讀投資理財的具體的權利與風險約束。特別是風險的底線。

以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如果感到本人的投資意見有道理的請加關注,我會持續提供合理的投資意見。








時剛軍


證券日報從四方面論述2019年a股不缺錢

一、養老金和職業年金入市。

二、銀行資金入市

三、外資入市

四、險資入市

從這些資金性質來看,都屬於長期投資。看起來似乎挺有道理。畢竟資金額度也挺大。

1、截至2018年9月末,我國基金業受託管理社保基金、基本養老金、企業年金等各類養老金已達1.66萬億元,問題是絕大部分投入的安全性相對較高,收益相對穩定投資項目,例如存款、國債、貨幣基金、債券等項目。而投資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養老金產品的比例,合計不得高於養老基金資產淨值的30%。也就說權益類的比例比較低的。的確在入市,問題是金額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大

全市場的股票型基金也就7985億元。(當然混合基金也會投入一部分權益類)畢竟絕大部分肯定是投資者購買的。所以對於養老金入市,有一定的利好,問題是別把資金想的太大

2、銀行非保本理財產品餘額為22.32萬億元。要清楚貨幣基金也是不保本的不能把不保本就認為投資者能忍受高風險,畢竟銀行現在很多理財產品一般都是不保本的。畢竟這是銀保監會做出的規定,但是相關服務還是以前的貨幣基金、定期基金等。風險非常的低。要知道我們普通投資者之所以買銀行理財產品,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能忍受高風險。因此對於這部分資金,不要抱有太大的期待。

3、即使有滬港通、深港通、以及即將揭牌的滬倫通等。的確有資金可能會流入市場,但是隻是源頭打開了而已,不一定投入。MSCI的確提高了a股的納入比例富時也準備將a股納入新興市場指數。而且MSCI只是準備提高比例,而且等到落實,可能要很長的時間,這所謂遠水解不了近渴

我們要明白一點提高比例,不一定立馬帶來資金流入。只是意味著有可能會流入。畢竟這些不是慈善家,肯定是想獲利的,如果我們a股機會不大,這些資金也會相對謹慎

4、險資入市放開,也只能說可能會有資金流入市場。大家可以看看2015年,在市場高位,權益性基金擴大一倍左右。畢竟險資前提條件也是安全,穩定性收益。也就是即使放開了,肯定會有資金流入,但是至於額度嘛,不要想的太大

其實我覺得大家可以看看M2和M1走勢圖。這才是關係到市場是否有錢。畢竟M2增速越大,說明市場上的錢越充足。從下圖可以明顯看出,我們M2增速在不斷下滑。10月份下跌至8%。雖然總量在擴大,但是速度開始放緩,所以總體來說2018年是缺錢的,特別是M1降至2.7%。也就是我們的企業很缺錢,企業經濟不活躍。

所以如果2019年M2增速繼續下降,市場資金還是不充裕的。至於上面四個方面,的確有開源的可能,但是最終的決定因素還是國家的政策。畢竟國家政策更加積極,有利於市場的預期。關注M1增速向上突破吧。這樣市場就真的不缺錢了

好了,今天就暫時講到這裡,希望大家關注我或者私聊我,股票問題,可以互撩


晚睡以防


其實A股不是2019年不差錢,從來都不差錢。

只是差的是信心不足。

不是錢多就一定漲的!

比如錢多,你發的新股更多,

總是往粥里加水,粥只會越來越稀。

還有2019年美股存在30%的調整,這是現在主流的觀點。

也難得,巴菲特,索羅斯,羅傑斯,哥仨看法一致。

眾所周知美股是全球資本市場估值中樞,

美股如果下山,A股也是必跟的。

最近雖然沒跟,是因為美股今年一直區間震盪,而A股一直陰跌。跟隨效應遞減。

如果美股真下山,那全球都底跟。

所以得出結論,2019年仍然要謹慎前行!

不在乎牛市賺錢的速度,

更在乎熊市回撤的尺度!



財經探長


證券日報的說法,誰信誰倒黴!

2015年4000點、5000點的時候,公開唱多萬點不是夢,現在即將2019年,都過去了4年了,10000點到了嗎?

股災救市的時候,說過國家隊3500點一下不減持股份的,這3年裡,又是誰在背信棄義的減持,割我們散戶的羊毛?

說好的要儘量減少窗口指導,讓市場迴歸自由交易,行情稍微好轉一點,為什麼上證報要點名道姓的抨擊創投股的爆炒?只要是合規合法的自由交易,為什麼要抨擊?監管,提示風險,難道就不行嗎?

證券日報說不差錢,養老金、險資、理財、外資這四種種類的長線資金,以前就一直在A股利存在,難道是憑空跳出來的?即使不差錢,A股行情就值得期待嗎?IPO急速擴容導致垃圾股那麼多,你說的那些不差錢,能買的完嗎?2013年、2014年市場也不差錢,股市行情難道好了?股指期貨沒有任何本質的改變,也沒有對多空失衡做出調整就在這個時候鬆綁,是對股市負責人的態度嗎?

這個市場的根基到底是什麼?輿論、媒體的公信力就是其中之一,請你們客觀一點、公正一點、全面一點!


勇敢de獵鷹


證券日報稱2019年A股市場“不差錢”,你怎麼看?

現在確實不差錢,差的是信心,可以說A股從來不差錢,只有有信心就會有錢進來!目前回購政策力挺股市,大量的養老基金整裝待發,銀行理財可投資股票又是一大筆錢,再加上A股正在逐步打開外資投入A股的通道,可以說差錢,不存在的好嘛!但是有一個問題就是,信心還未挽回!



但是現在的問題是什麼?是A股仍然是以個人投資者戰絕大部分比例,從散戶的籌碼分佈來看,小規模個人投資者雖然有逐步退出市場的趨勢,但是依然佔比很高。受了市場傷害的投資者在療傷,A股10萬元以下資金規模的個人投資者持股佔比持續下滑,小散2017年持股佔比僅為1.23%。而散戶中,1000萬以個人投資者佔比較高。但從交易佔比看,A股成交的80%仍來自個人投資者。


所以現在的A股依然不能走強,還是歸於信心不足,賺錢效應不強的表現!目前的A股其實處於的是一個長線資金慢慢佈局吸籌的階段,但是場內的資金則是因為恐懼和害怕在慢慢割肉!那麼對於不差錢來說,如何把這些錢吸引進來,投資進入股市才是最重要的!而證券日報稱2019年A股市場“不差錢”其實就好比是:“我的爸爸是有千萬富翁,但是他告訴我,必須做出成績來,他才肯投資我的事業!”!

竹子4年時間,僅僅長了3釐米。從第五年開始,以每天30釐米的速度瘋長,僅用六週時間就長到了15米。竹子熬不過那3釐米,哪能6周就長15米。其實每一次的成功也許只是一次孤獨地等候,在此之前,堅持!就是一切!看完記得點個贊呢,謝謝!!


琅琊榜首張大仙


證券日報的觀點完全正確,只是很少有人能看到這些正面的消息。當下跌的恐懼矇蔽你雙眼的時候,任何的利好都會理解成利空。

我們這個市場從來不缺錢,也不缺信心,缺的是利益的預期。資金是逐利的,只要讓它聞到利益的味道,它自然會進入這個市場。

為什麼大資金虎視眈眈卻不敢進入?最主要還是這些大資金更追尋穩定的預期,他們有自己的判斷系統,目前的市場充滿了不確定性,雖然已經公認進入了底部,但還是屬於底部的混沌期,可上更可下,大資金只能等待右側進行建倉。當市場的預期還沒有發生反轉的時候,眼前的底很可能是新的坑,所以,穩健的資金只能在場外虎視眈眈的等待。

養老金和職業年金都是不能出現虧損的寶寶,保證這些寶寶安全的進入這個市場,應該是那啥會的最高職責。如果讓這些寶寶在高位接盤,那麼整個那啥會估計都得清洗一遍,這種弱智錯誤是誰也不敢犯的。

所以,眼前的跌是正常的跌,未來的漲更是正常的漲。錢是真的不差,差的是發令槍響。一旦明確信號出現,波瀾壯闊的大牛市就會開啟。


來自星星的K線妖


證券日報的說法,誰信誰倒黴!

2015年4000點、5000點的時候,公開唱多萬點不是夢,現在即將2019年,都過去了4年了,10000點到了嗎?

股災救市的時候,說過國家隊3500點一下不減持股份的,這3年裡,又是誰在背信棄義的減持,割我們散戶的羊毛?

說好的要儘量減少窗口指導,讓市場迴歸自由交易,行情稍微好轉一點,為什麼上證報要點名道姓的抨擊創投股的爆炒?只要是合規合法的自由交易,為什麼要抨擊?監管,提示風險,難道就不行嗎?

證券日報說不差錢,養老金、險資、理財、外資這四種種類的長線資金,以前就一直在A股利存在,難道是憑空跳出來的?即使不差錢,A股行情就值得期待嗎?IPO急速擴容導致垃圾股那麼多,你說的那些不差錢,能買的完嗎?2013年、2014年市場也不差錢,股市行情難道好了?股指期貨沒有任何本質的改變,也沒有對多空失衡做出調整就在這個時候鬆綁,是對股市負責人的態度嗎?

這個市場的根基到底是什麼?輿論、媒體的公信力就是其中之一,請你們客觀一點、公正一點、全面一點!

如果朋友們有更好的方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或者私信,一起共同探討。


小趙論談


A股市場真不缺錢,缺的是信心,自從2015年下跌以來,股民趨之若鶩的入市,哪次不是被嚴重套牢,2018年再次上演千股跌停,哪次不是股民蜂擁而至在3000點抄底,2800點猜底,2499點才出現政策底,眼下市場雖有好轉了,但是外圍的股市不消停,A股上漲也艱難啊。


今天這大盤是綠出了天際了,週一還是萬紫千紅,今天卻是慘綠的行情,A股彷彿任何事件都能被當做利空消息,前面股權質押危機,中間遊資被罰,現在華為事件,可以說A股真的是易跌難漲。

但是證券日報說的也沒錯,全球股市都在下跌,A股卻成了價值窪地,投資者當然會更加關注,無論是養老金還是銀行理財資金包括險資都開始建倉了,尤其是外資近期的入市積極性也很強,不過這些錢雖然利好股市,但是股市也沒見好轉,3000點就談外資入市,2800點就說兒童牛外資買了散戶的籌碼超級底要來了,結果還是這種跌跌不休的行情,回想A股的走勢,真的不是錢的問題,是投資的信心和投資的環境問題。所以,股市走好需要時間,2019年不差錢也不是股市走好的關鍵因素,還是股市自身的生態環境和能否走出獨立行情很重要,免的外有影響,內有干預,市場真的很難走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